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絮语菲菲 萃取凝结 ...

  •   人生自古伤离别,人世间的离别,每一次都是死去活来的折磨。

      我真的害怕,天生带着恐惧。可离别,真的是不可回避的破碎亲自赶赴,自我破碎。

      电影《千与千寻》里有一句很有名的台词:“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或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离别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分别意味着伤心难过,意味着各自生活中缺失了曾经习惯的存在,意味着我们曾经喜欢的生活的一部分平衡被破坏。生活原本可以简单,但是人世间的短暂相逢过后,最残忍的莫过于亲人朋友的一次次离开,让人体会着诸多的隐痛,撕心裂肺般的担忧着未来。我忽然很害怕,有一天父母离开,就剩下孤单的我一人留在人世间,那么凄苦。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主动或是被动的告别,我们能做的是在每一次告别里认真挥手说再见,仔细体悟,抓住成长的机会。”这话说的充满了力量,给人以希望,好像在默默鼓舞认同“离别”这种残忍,只是为了成长和刚强而存在。

      我想起张斌挥手作别,他坚持要离开去别处,远离与段颦颦有关的所有信息。

      我想起张新斌坚持不跟“班花”离别,愣是在考上大学后,选择了陪同“班花”一起复读。

      我想起段颦颦天生恋爱脑,总是轻易接受一份爱情,然后默默无声,慢慢丢弃。

      还有柳若寻更早的体会到了除却亲情以外,有关于爱情的作别。

      我曾想起当初子仪却要坚持留下,留在方桐曾呼吸过的城市,满心欢喜的等他,结果只是一场悲情的空欢喜。21岁她毕业就进了高中。英语八级,学校口语比赛第一,被特别推荐带了高三年级。

      自从做了老师,子仪开始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着一切努力。为了满心憧憬的爱情落到实处,她突然长大了,从攒钱看房子,到着手看房子格局完全完全参照方桐喜欢的样式。

      子仪说:“卧室里有大大的床,墙壁上也镶嵌了镜子,这样也不怕滚过来滚过去的睡的人,从床上掉下来,而且她要睁开眼睛就看见自己,尤其是要在清晨醒来就看见自己,那是一个女人最真实的模样。

      子仪当年睡在上铺,每天晚上能从床上掉下来三回,可没人愿意跟她调换下铺。她的床铺挨着我的,我们俩都有掉床的经历,睡觉不老实,从梦里翻下去是常事。

      我都听她对大床铺的设想,我听了一次就牢牢记住,以后也想要一张大软床,将我包围着,再也不用担心睡觉滚下去。可方桐这个混账东西,不知道给子仪灌了什么迷魂汤。一直哄着子仪,任我和柳若寻说方桐有若干的花花肠子,都没有用。

      上大学几年,方桐在大学跟同学谈着恋爱,一边还跟子仪构思着未来。

      我托柳若寻千方百计通过同城的同学打探到方桐确凿的恋爱对象,子仪还是不敢相信。终究是被辜负的人,终究成了别人眼里的傻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那段时间,子仪硬撑着上课,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喝酒,抽烟,哭,有时候她打电话过来,不说话,只哭泣。她说自己快成了废物,一根稻草都可以将她杀死。

      我听着,觉得自己也是一样的废物,虽然没有惊心动地的悲伤,却眼见她们沉沦,无能为力。

      后来,悲情的故事开始了,子仪这个头脑异常简单的女人竟然被自己的学生算计了。一封带血的情书,就让子仪陷落了,还跟男同学偷偷跑出去约会,上网,喝咖啡,进酒吧,就差躺在床上了。子仪说自己有底线。都有压抑,都知道压力,但毕竟不是动物世界里的。

      后来男同学的母亲发现苗头不对,找了子仪,掐断了往下继续的火苗。

      很快,那个男生转了学。此后也就没了联系。

      这个脑子里装着豆腐的女人,发觉自己太愚蠢,果断选择相亲,结婚。

      从一端失落中滑落,又进入另一端蠢笨,一条线还没有连接好,就要赶紧找根绳子把自己绑起来,对于子仪的愚蠢,我真是对她又恨又怜惜。

      可对她的下不了决心,斩不断过去,我也只能无可奈何。

      子仪的伤心和失落,或者先是具体对象,后来就堆积起来了七七八八的事物,直到不知道到底哪一件事让自己更伤心。她正处于无法觉醒的时候,不可能就一下子体会突然长熟的桃子,自然落果。

      不知怎地,还是隐隐约约对她的爱情和婚姻充满了担心。

      毕竟她刚刚接受一份不理智的感情,遭遇过脚踩两只船的真心,甚至怀疑了真情,不相信爱情,却那么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仪式”,钻进了婚姻。

      “人生,多么像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啊。”

      柳若寻对我说。

      “可不是吗,都是上天纯正无暇的孩子,可一旦落了地,就被周遭各类枷锁束缚,有的还挣扎一下,有的直接放弃抵抗早早随了别人的意,还有的呢?稀里糊涂,乱七八糟的,跟随顺从,听之任之,随他去。”

      经过时间萃取凝结之后的存在,或许才是感情深处最值得缅怀的东西。

      每个人或许都要注定一场面对,一场赤诚于心,抛却时间和空间,除却自己,也不放进任何一个人。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自我面对,没有任何掩饰和虚情假意,只有直面存在,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打开心结,走出走进,最终获得崭新的认知,启发心智的入口,获得生活进程中关于成长记录储存后主观呈现的本源性。

      我身旁路过几个人,像路过一阵风,而我分明也是这风里的人,可是我却追随风的足迹,一直想去看看随心所欲过后,自由自在的本心,是否无色无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