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定情 ...
-
宫宴开席。
几杯酒下肚,皇帝带了几分醉意问她;“可擅抚琴”
宫人取来一张桐木瑶琴,她一眼识出,这是从前姑姑的那张“念君”。
她手指微动,流泻出一串冷冷弦响。
皇帝道:“《意合欢》。”
她便低头弹奏,不意有一段箫音随之响起。
她讶然抬首,立在她案旁的少年,唇边赫然是先帝的“思卿。”
她指下的琴音,颤了颤,终是乱了。
一曲终了,她方忆起,《意合欢》正是先帝和姑姑所作。
“甚好。”皇帝举着酒杯,“颇具当年父皇和渘娘娘的风采。”
她面上微红,垂首不语。
“这琴箫,便赐予你们两个了。”
她怔住,差一点忘了谢恩。
皇上,有意撮合?
身旁多嘴的宫女压低声音告诉她,那个少年是镇国将军的独子,名叫萧景明。
她咬住唇,不自觉抬眼望向那人。
他修长挺拔,朗眉星目,面容清俊,斯文俊秀,手中执花,言笑晏晏,风采绝佳。她望之出神。
忽然,他回首向她望去,她的视线猝不及防与他清湛的眼神相接。
那一刻,仿佛天地无言,洪荒静止,唯有他与她遥遥相望。
片刻,他微微一笑。
向来沉静的她,居然有些慌了,这慌本身就令她无措。
然而心脏的悸动,真真切切,她无法否认。
宫宴散后,她携琴信步于御花园中。
隐隐传来箫声几许,仍是《意合欢》。
她从背上取下琴,与之相和。
尘渊退隐,唯余琴声澄亮,箫声悠扬。
一曲奏罢,她向箫响处走去。
少年一袭白衣,负手而立,金乌西斜,绿树掩映,浑然一景。
萧景明。她喃喃道。
他向她走来,带着笑意,将手中的花递给她,她接过,只觉花瓣素白胜雪,柔光熠烨,在他面庞之前却黯然失色。
待回神,他已飘然离去。
她转首,目送他远去。
一年后,镇国将军在府内设花会,请了丞相和她过去。
她接到帖子时高兴得几乎要哭出来,翻来覆去地看那张素净的洒金棉纸笺。手指拂过落款下方,有些凹凸不平。
那是用同色丝线细细绣出的“萧景明”三字,还有一朵小小的花,她凭直觉辨出,是芍药。
这一年里,来向她提亲的人,把丞相府三寸高的门槛都踏平了。其中不乏比镇国将军更显贵的家族。她却一一谢绝了,任媒人巧舌如簧,就是不应。
她只想等他。
而今,终于等到了。
将军府门前,她将帖子送上,家丁看了,笑嘻嘻地引她去后门。
她不明所以,推开门眼前是无边无涯的白色花海,泛着柔光。而她,却只看到他眼中的星芒。
他远远地站在花海当中,面带微笑望着她,白衣一如初见,唇边“思卿”吹出的,还是一曲《意合欢》。
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令她看不清指下的弦。
一曲终了,他穿过花海来到她身边。
“这些都是为你种的。
“京师有些冷,本以为种不活,没想到,就开花了。”
“喜欢吗?”
她感受着他温厚手掌的温度,用力点头。
喜欢。喜欢花,更喜欢他。
他眉眼温柔:“三生轮回。”
她眸色含情:“与君相依。”
一双手,十指相扣,扣在了心尖,扣住了往后余生。
那日的花会后来传成一段佳话,人云镇国将军的独子和丞相的嫡孙女花海定情,琴箫和鸣,都道他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神仙眷侣,一时间京师无人不羡。
那些纷至沓来的祝贺她一点也记不得,但她记得那年隆冬伏在他膝头的暖意。
她也终于懂得了姑姑的选择。
原来世上真会有这样的事,一眼望去,就真的难以自拔到无谓生死。
也是在那一年,白老丞相病逝。
祖父临终时,她一直守在床边。老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留给她的:
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