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都在做什么!”

      身后一道怒叱,让顿时文竹吓了个激灵,遂松开了手,方才还耀武扬威的二人见到张掌设,都偃旗息鼓,乖顺福身道:“掌设大人。”

      张掌设高高挑起了眉头,“远远就听到你们在闹,要是嫌没事做,就出去顶碗站规矩。”

      灵椿嬉皮笑脸迎了上来,热络道:“哎哟掌设,您这是说什么话呢。我们怎么会闹,咱们三个是整个司设局最和睦的了,您又不是不知道,就是绿枝刚从东宫回来,我和文竹正在询问她今日发生了何事,至于闹得这样沸沸扬扬的。”

      张掌设不露声色撇开了她搭上来的手,“东宫的差事难当,你们不谢谢绿枝替大家包揽下来,竟还在这个纠缠她。方才太子妃身边的人来传话了,叫绿枝这段时日只做好东宫的差事就行,其余的不必再理会,你们自己再有什么鸡零狗碎的闲杂事,不许再扔给她了。”

      训完两个大的,再转头训小的,张掌设板着脸道:“你虽年纪小,但在宫里讨生活,自己也要立得住,不要别人差遣你什么就做什么,哪日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今儿是你福大,耍小聪明想出个前朝的旧规矩,暂且讨得了太子妃的欢心,但往后这段时间自己也要谨言慎行,别以为靠着那点小聪明就能安枕无忧了,真触怒了太子妃,别说我了,就是整个司设局都保不住你。”

      这下灵椿和文竹才恍然大悟,原来被太子妃瞧中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位主儿是出了名的脾气坏喜怒无常,今日差事当得好给了绿枝几分笑脸,并不意味着人就攀上高枝了,指不定明日就像那李昭训一样,草席一卷尸骨无存。

      方才那点嫉妒和恨就这么烟消云散了,等张掌设一走,二人又笑脸相对,一左一右将绿枝搀扶回去。

      文竹拿出藏了许久的饴糖,分了一小块给她,搓着手赔罪道:“对不住啊绿枝,我实在是有点着急了,不过这也是担心你嘛,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你是知道我是个直肠子。”

      绿枝得了糖,捧在手心里高兴了许久,咬上一口甜滋滋的,眉开眼笑道:“我知道姐姐没有坏心的,姐姐对我最好了!”

      灵椿坐在榻上串着手链珠子,心中冷笑,真是个憨傻没见过世面的,一块糖就哄住了。

      不过傻也有傻的好处,譬如同住一个屋檐下,许多事都能占着便宜。她挪了挪身子,凑过去在绿枝的小箩筐里翻找着,挑中了几颗成色尚可的粉珠子,扬了扬对人道:“绿枝,这些个珠子就先借我用用了啊。”

      说是借,但八成是有去无回了,等她串好手链后难道还能抠下来不成。但绿枝却只会一味点头说好,文竹看不过去了,上前夺了绿枝的箩筐道:“这是先头皎皎给我们三个,分好一人十颗,凭什么你占了自己那份,还要拿绿枝的!”

      皎皎是之前跟她们同住一屋的那个宫女,前段时日去伺候新宠颐美人了,她得了脸也不忘从前一起的姐妹,常拿些好东西过来给她们分一分,这不,前几日就专门送了些珠子过来,让她们串手链玩。

      灵椿白了她一眼,“我又没拿你的,你叫唤什么。”

      文竹说不成,“我就看不惯你欺负绿枝。”

      眼看着二人又要吵嚷起来,绿枝干脆将那小箩筐摆在她们中间,“姐姐们别吵了,我原就没不喜欢这些东西,不如拿出来让二位姐姐分了。”

      文竹一听这话,顿时不吭声了,灵椿倒不客气,占得先机翻了起来,文竹也不甘示弱,犹豫两下后就争先恐后拿珠子。

      第二日她抱着针线箱照旧去了东宫,太子妃上午去皇后宫里了,只一个宫女盯着她在外殿做事。

      那宫女年纪不大,团团一张脸,笑起来眼弯成了月牙,她撑着脸颊蹲在旁边看绿枝绣帐纱,好奇问道:“姑娘,这帐子上绣了蟒,真的能保佑太子妃平平安安诞下一个小皇孙吗?”

      绿枝手上活计不停,温声道:“我也不知道,是从前听司设局的老人说的。”

      小宫女嫌蹲着累,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哎,听说前朝宫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儿,有娘娘会采集晚上的花露来洗脸,说有月华之精气,所以嫔妃们个个花容月貌,三十多岁了看上去同二八少女无异,尤其是那位有名的德康皇后,生下嫡公主和太子后依旧容颜姣好,更胜从前呢!”

      绿枝一顿,针尖便钻进了指肉里,她眉头微动,不动声色地抹掉冒出来的血滴子,垂眼道:“听老人说,那本是德康皇后制出的保养秘方,花露不过是其中一味药引。”

      小宫女眼中迸发出光芒,将脑袋凑过来道:“这秘方如今还有没有了?”

      “自然是失传了。”绿枝抿了抿唇,声音渐渐轻了起来,“这么多年了….”

      说话间,外头传来脚步声,随后有人进来,小宫女只抬头看了一眼,立马恭敬了起来。

      “太子殿下,誉王殿下。”

      绿枝也赶紧跪着伏下了身,她看见两双描金边的皂靴,前头一双鞋面上绣着腾云驾雾的蟒,后头鞋面却绣着一簇秋菊。

      上头说话的声音温润而有力,一听就知道是太子殿下,他问道:“沅儿,太子妃不在吗?”

      沅儿是这小宫女的名字,估计没想到太子竟能记住她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宫人,一时又惊又喜,忙道:“一大早皇后娘娘那边便派人接太子妃娘娘过去了,说要留娘娘一道用早膳。”

      太子便道:“那好,等太子妃回来,让她叫人来传话,本宫找她有事。”

      沅儿高高嗳了声,“奴婢一定转告娘娘!”

      正以为他们要走,那秋菊鞋面的靴子却一旋,走到绣了一半的帐纱前。

      “这是在做什么?”

      他的声音比之太子,少了三分端稳,却是如银泉叮咚,山溪潺潺,不比看人面孔,但这条嗓子,就够让人如此如醉了。

      沅儿正是情绪高涨时,将太子妃要重设帐幔到前朝绣蟒祈福的事情都重头到尾说了一遍,惹得那誉王频频发笑,对太子道:“皇兄,没想到皇嫂素来不信神佛,却信这些。”

      太子叹了口气道:“她多年心愿达成,如今将为人母,自然慎之又慎。走罢,咱们去书房下棋。”

      等脚步声渐渐走远了,绿枝这才抬起头,沅儿满面红光,激动地抓着她的袖子道:“太子殿下居然记住了我的名字!他记住了!其实我也没在太子面前露过几次脸...哎,难怪大家都说殿下是最心细温厚之人。”

      激动完又咦了声,“你方才怎么没抬头看看誉王殿下,东宫里的宫人们一见誉王来,可都恨不得多看两眼,好好饱一回眼福。唉,只是可惜了,誉王殿下的生母是个波斯舞姬,不然单他那样的样貌,陛下也不会那么冷落他。”

      说起这誉王,也是身世坎坷,别看他如今贵为王爷,当初秦家没发迹时,他是一直流落在外,全因他母亲是个沽酒的波斯女,与皇帝露水情缘,从此再无交集,要不是后来誉王拿着信物上京认父,皇帝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子。

      但人既然已经到了皇城根下,他也不好说不认,随意择了个日子匆匆将人上了玉牒,封了誉王,就连名字也是随意取了个‘桑’字。

      秦桑,以桑叶为名,可见皇帝是有多不待见他。

      不过这位誉王虽然出身不好,但却长了张祸国殃民的脸,若是女子必为倾国祸水,为着他这脸,当时京城里还掀起了一阵风浪,多少名门淑女为了见他一面,将朱雀大街都堵了个水泄不通,时至今日,仍有余威。

      绿枝绞弄着金银线,忙活道:“他是主子,咱们是奴婢,哪儿有奴婢正眼直视主子的。”

      可沅儿却说她胆小,“誉王是几个王爷里最和善的,平素就算是个宫人,也会一同嬉闹玩笑,从来没有架子,他不会怪你的…”

      说着说着她又拧过身子去看绣样,开始指指点点,很快便将这事抛之脑后。

      *

      转眼到了孙惠妃的妹妹入宫那一日,因着孙惠妃刚失了孩子,皇帝对她分外怜惜,连带着迎孙家二姑娘也亲自过去了一趟。

      皇帝一去,那素以贤名著称的皇后也得过去,热热闹闹一堆人聚在柳台里,真是让初入宫闱的孙二姑娘又高兴又有面儿。

      二八年华的少女,张扬而明媚,背靠树大根深的孙家,又有得宠多年的姐姐,自然是春风得意,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她望着处处精致的柳台,屋里陈设无一不是有价无市,原以为孙家在京城是一等一的豪门大户,一比之下才知道差距,暗道果然天家煌煌,怪不得进宫前爹娘反复嘱咐,要她一定要留在宫里。

      于是她扬起那张俏丽的小脸蛋,故作天真道:“姐夫,这儿真好,禾儿可以多住些时日吗?”

      皇帝被那声‘姐夫’唤得怔了下,孙惠妃则嗔怪道:“叫什么姐夫,皇后娘娘还在这里呢,不许放肆。”

      皇帝哈哈笑道:“无妨无妨,禾儿年纪小,心思单纯。”

      皇后亦雍容笑道:“二姑娘是惠妃你的妹妹,也就是陛下的妹妹,是该叫一声姐夫。”

      孙雨禾欢喜地在屋子里来回观赏,摸摸香炉,扯扯屏纱,小女儿的娇憨情态尽显无疑,若有什么不懂的,直接拉着皇帝问东问西,丝毫不畏惧皇后和孙惠妃还在场。

      孙惠妃呢,本来有意让妹妹留在宫里,但看到此情此景,到底心里还是翻着酸涩,皇后倒是稳如泰山,坐在座上悠闲吃茶。

      皇帝勤政,登基十年只选过一次秀,宫里的面孔也都早看腻了,如今来了个这样鲜嫩活泛的姑娘,自然也是兴致颇高,对于小姑娘的询问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孙雨禾仰脸问道:“这柳台不在东西六宫,却已是如此别致精巧,不知道先前是哪位娘娘住的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