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身边都是滚刀肉 ...

  •   几次大型招聘后,公司招进许多优秀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编辑却依然没着落。杨总说:“我需要的编辑是那种有头脑、有思想的人,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啊!要是公司能再多几个左小轩,就好了!”
      我听后总觉得百感交集,认为杨总还是认可我的能力,可转个身,他又对我不冷不热的。我强迫自己宠辱不惊,继续卖力工作。只是随着公司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工作越来越多,我开始无法承担过度的工作量,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搬家。
      虽然公司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搬进写字楼,却也换了另外一个更宽敞、更明亮的屋子。有标准的办公室,走廊,前台,会议室,全是玻璃隔断。米色的办公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上面摆着宽屏液晶显示器。走廊里时不时有员工步履匆匆地一闪而过,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轻快的打字声、间隙的发传真声、悦耳的电话铃声和刻意压低的嗓音。
      小郭的销售部有专门的办公区域,依然是玻璃隔断,本来编辑部也有10几个机位,可由于目前我还是孤家寡人,所以暂时与技术部合并。偶尔互相串门,还要敲门,感觉有点像电视里的大公司,于是开始瞎欢喜。
      借着搬家的机会,我和小郭终于搬出公司。住到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
      那是一个人防地下室,地下一层,15平,有透气的阳台,除了潮些,各方面都还不错。关键是房租便宜,一个月300,还可以月付。我和小郭忙定下房子,准备搬家。
      当我们一切准备妥当,看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时,鼻子一阵酸涩。想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也算有点家底了。
      小郭也说:“似乎,咱们还是有些成就的!”
      我点头,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扛起地上的行李、锅碗瓢盆,雄赳赳气昂昂地朝地下室行进。虽说从此就要进入“穴居”时代,可谁说不是一种进步呢?
      公司换了地方,招聘果然容易许多,顺利招进两名编辑,而最让我和小郭欢喜的是,公司正式建立客服部。也就是说,从此,我和小郭再也不用值班了。
      为此,我们开心地跑到夜市胡吃海塞了一番,直聊到深夜。第二天,周燕走过来跟我讨论产品特惠活动。见我连连打呵欠,笑说:“刚上班就这么没精神?你看我,天天状态多好,这是有工作激情。”
      我撇撇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忍耐。我说:“是啊,你气色特别好!”
      周燕笑得有些得意:“我每天都给自己煲汤喝,不像你,一点都不懂得保养。你看你的皮肤,多黯淡啊!”
      我咳了一声,忙转移话题:“产品特惠活动的基本事项我已经了解了,之前咱们做过新年特惠,基本上规则差不多,我总觉得,现在咱们用户多了,市场也大了,应该借这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咱们的品牌形象--------”
      周燕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你得考虑成本啊!”
      我继续说:“咱们用同样的资金,可以做更丰富、更多元的活动--------”
      周燕打断我的话:“这个方案杨总已经通过了!”
      我看向她,她的眼中满是挑衅。我笑了一下,故意说:“那我找时间再跟杨总聊聊吧!”
      果然,周燕立刻说:“你的想法,我会跟杨总说的!”
      到了下午,周燕乐呵呵地走过来:“小轩,你的想法很不错,你按照你的想法把这个策划案改了吧!”
      我知道,周燕再次把我的想法说成她自己的,我无所谓,不过是个创意而已,东西做好最重要,只是,她让我来完善策划案,未免有些过分了。
      她这种随意将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又摆出领导的架子,不是一次两次了,过去,我一直都不跟她计较,工作多做一些也没什么,全当锻炼自己了。
      可近来她竟然跨部门分配任务给新编辑张丹。
      张丹,24岁,本科中文,有较好的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底。刚毕业误打误撞进入了保健品公司做儿童增高产品,从此萌发了无限的母爱转战幼儿图书公司,后因公司项目转换,张丹不愿离开幼儿市场,遂辞职,进入本公司。
      特长:能够处理和编写各类文本,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
      最高纪录:一天之内编写十六篇文章,字数过两万,并均为终稿,无需修改
      职场杀手锏:全能
      缺点:临危“就”乱,处“乱”很惊。
      张丹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早在编辑入职后的第一次考核时,她便显露出高人一等的能力。当时的考核内容很简单,就是说说对公司产品的看法。
      张丹从市场的角度、家长的角度、孩子的角度、同行的角度、教育者的角度分别分析了软件的优劣势;又从软件的构架、画面、知识点、学习形式等方面逐一分析。充分体现了她的分析全面和思路清晰。
      我单独把她叫到会议室,给她几本市面上的畅销辅导书,让她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缺点。她大致浏览了一下,便开始分析,先从理论来源、再从受众群体、后到知识点呈现、最后是画面及形式。又是头头是道。
      我开始对张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编辑来讲,深入一份工作最难的便是转变角色,或者说培养职业眼光。当我们是旁观者的时候,看一个产品更多是关注它的内容,可作为编辑,就要了解它的受众、框架、理论、优劣势等等。
      张丹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做好了角色转变,无疑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为自己有了一个得力的帮手感到衷心的高兴。
      然而,张丹入职没几天,尚未接手成板块的编辑工作,就被周燕私自找过去,安排一大堆打杂的活,校对、改稿子、写通知、做表格等等。
      我严厉地问张丹:“你有你的领导,她给你安排工作之后,为什么不告诉我?”
      张丹显然有些委屈:“我见之前她也给您安排过工作,以为她是更高的领导,而这又是一些零碎的工作----------”
      张丹的话充分引起我的重视,周燕素来喜欢在言语中以领导自居,而我之前也很少与她计较,她推过来的工作我也并不推辞,这才导致张丹的误解。
      我开始明白,我是一部主管,我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编辑部整体的利益,若我可以随意被周燕支配,那我的下属,该是何种地位呢?
      所以,我不着声色地对周燕说:“我的想法基本都已经告诉你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就过来问我,我现在手头有些事情,比较着急,没时间弄这个策划案。”
      周燕见我不帮忙,言语中再次调整地位:“那好吧,你先忙,我有什么事,会叫你的!”
      我懒得再跟她唇枪舌战,回头看新编辑田伟刚刚发给我一份新闻稿,
      田伟,男,26岁,本科中文,任职网络编辑
      特点:能力不够,脾气不小,十足的滚刀肉
      将田伟招进公司是件让我肠子几乎悔青了的事。面试时见他谈吐得体,想法独特,以为是个好苗子,可真的入了职,才发现外表的一切都是反动阶级的糖衣炮弹。
      一篇稿子交上来,没有标题,字体乱七八糟,更没有首行缩进。我将他叫到身边,耐心地说:“既然是本科毕业生,学过应用文写作吧?稿子是编辑的脸,一篇干净整齐的稿子会让审核人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看,你的稿子段落不清,字体大小不一,这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我话未说完,田伟就说:“你先看稿子的质量如何吧,外在的都是形式,你现在挑这个毛病,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再说,我给您的是初稿,终稿会排好版的!”
      我碰了个软钉子,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先让田伟回去,待我详细看过内容后再做打算。可文章没看完,田伟又惹了麻烦。
      前几天通过的网站修改文案,由田伟与刘瑞珍沟通,刘瑞珍是不会给田伟好脸色的,若是旁人,都会让着刘瑞珍,偏田伟不吃这套,把刘瑞珍训了满天红。
      田伟说:“你要是不想改网站,跟老总说去,犯不着在这难为我,你也别冷嘲热讽的,我不吃你这套!”
      刘瑞珍面子挂不住:“行,我去杨总说,这事你别管!”
      田伟冷哼:“别拿杨总说事,你可以找他谈,但是现在杨总不在,你跟杨总谈之前,要把工作做好!”
      我虽不喜欢田伟,却也为田伟说出这番话,感到过瘾。心中不由琢磨,留下田伟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克制刘瑞珍啊?
      刘瑞珍并不理会田伟,面对着电脑,胡乱浏览网页,田伟还要说话,我忙走过去,笑说:“怎么了这是,火气都这么大?”
      我对田伟使眼色,这才对刘瑞珍说:“刘姐,你别生气,田伟性子急了些!”
      刘瑞珍六亲不认:“你的下属要管好,他这是什么态度?”
      田伟又炸了:“我的态度怎么了,是你先不配合的!”
      两人再次吵起来,我想尽办法也不能阻止,直到最后,刘瑞珍关上电脑,说:“你别嚷了,我下午请假!”
      然后,怒气冲冲离开公司。
      田伟回到座位,还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开导他:“刘瑞珍脾气古怪,你让着她一些!”
      田伟不服:“凭什么?公司就不该有这种风气,大家都为了工作,她凭什么趾高气昂啊!”
      我心中暗叫了一声苦。过去总觉得自己是最有办法的人,可真的遇到田伟和刘瑞珍这类人,我就一点辙都没有了。又不能求助杨总或陈助理,一部主管连自己的下属都管不好,连工作纠纷都无法调节,还有什么资格继续任职主管呢?
      我憋了一肚子气,刚好苏尧给我发来一个动画,音效杂乱无章,节奏缓慢,我便借机把火发在苏尧身上。老实说,整个公司我也只敢对苏尧发脾气,人都有点蹬鼻子赏脸。知道这人脾气好,就随意欺负,像我,就从来不敢惹刘瑞珍,每每都让苏尧这倒霉的孩子做替罪羊。
      发完火,我的心情好了一些,又打开田伟的稿子详细参阅,刚看完第一段,我就知道这篇稿子完全不靠谱,没有论点,结构零散,逻辑混乱,最重要还错别字连篇。方才好不容易平复的怒气再次被翻涌,可我又畏惧田伟的气势,遂不断告诉自己“平常心、平常心”,然后才去找田伟。
      我对他说:“这篇稿子,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想说明什么?首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思路!”
      田伟一脸坦然:“我就是这样写的啊!”
      我深吸口气:“你看,第一段,你是想分析局势,那么就应该再具有统领性--------”
      田伟面色平静:“都可以改的,您改就行,我没意见!”
      我实在按捺不住:“那你是来做什么的?”
      田伟想了想:“我是编辑你是主管,我写东西你来审核,那么我出稿子,你来修改,很正常啊!”
      我攥紧拳头:“那也应该是靠谱的稿子吧,你这篇稿子完全不靠谱,我怎么改?你是学中文的,文字功底应该很好啊!”
      田伟不乐意了:“代理主管,我刚来公司,有很多都不明白,你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我完全符合公司要求吧?我需要时间---------”
      我自然明白,编辑的融入和产出远比其他岗位要难,诸如美工、动画基本一周,就可以绘制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作品,可作为编辑,但凡要写一篇文章,都要对公司的历史和品位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每策划一个活动,都要熟悉公司的销售政策、市场规划。
      可我在意地是田伟的态度。我琢磨,继续这样僵持下去,也是无解,于是说:“我确实心急了一些,这篇稿子我先改,你先做别的吧!”
      我回到座位,花了20分钟时间,将稿子编写完毕,发给田伟,我对他说:“你将两篇稿子对比一下,说出有什么不同!”
      田伟看后,笑说:“代理主管的文笔的确好,条理清晰!”
      我道:“今后你要多努力,尽量上手,好吗?”
      田伟貌似听话地点头。
      可下一次,照样写不好,照样不服气。我格外郁闷地问小郭:“遇到这种能力不够、脾气又大,滚刀肉性格的下属怎么办?”
      小郭回复两个字:“杀之!”
      我的确也想过辞退田伟,毕竟还在试用期,一切都比较容易办理,可我总觉得辞退他就等于认输,这样一个活宝不常见,留下来练手也是好的。
      我又问小郭:“假如,不能杀呢?”
      小郭回:“躲之!”
      我道:“假如,躲不掉呢?”
      小郭回:“那你就只能自杀了!”
      相比之下,张丹就聪明、贴心、省心多了。
      她在编写脚本、审核界面中,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凡事只要我简单说明,她便能把事情办妥,很多时候,她甚至还能帮我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让我的工作如虎添翼。
      尤其她还不骄不躁,不争功没心机,十足勤劳实干型。对于这种老实孩子,我反而愿意多帮她争取一些东西,教她如何表现、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告诉她公司谁谁怎么样,沟通有什么技巧等等。张丹学得很快,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大家的喜欢,杨总也很重视她,经常向我询问起她的状况。
      周燕又开始吹冷风:“你太傻了,应该向陈助理学习,保住自己的地位最重要!”
      我摇头:“张丹太实诚,我怕她吃亏!”
      周燕撇嘴:“得了吧,你就是教老虎的猫,小心老虎反扑一口,还是留一手吧!”
      我侧头去看张丹,一副忙到焦头烂额的样子!
      周燕说得也有些道理,不会叫的狗最厉害,因为你永远不会对她产生戒备之心,相反那些暴露出问题,看似难以应付的人,反而没什么心眼,容易把控。
      我沉吟了一下,笑说:“别替我操心了,午休时间到了,咱们一起去吃饭!”
      周燕见我如此,只好和我一起出来,刚走到门口,张丹叫住我,笑说:“我中午带饭了,两大盒,一起吃吧!”
      周燕在我耳边说风凉话:“瞧人家多会巴结啊,你小心中圈套!”
      我侧头看去,周燕已经走到电梯口,与正在等电梯的高磊说笑起来,忽见高磊的衬衫领竖起来,举起手帮他整理好,高磊丝毫不尴尬,两人相视一笑,像心照不宣的甜蜜情侣,一前一后走进电梯。
      微波炉“叮”的一声,饭热好了。苏尧还没去吃饭,这会闻到香味,凑过来:“你们真幸福啊,还能带饭!”
      我笑:“看你馋的,晚上去我家吧,小郭给你做好吃的!”
      对于可怜无辜的出气筒苏尧,我毕竟是愧疚,再加上他年纪轻,为人单纯,所以对他格外关心一些,工作中时常给予他衷心的意见,也经常在杨总面前为他说好话;生活中也常常将他叫到家里,让小郭做饭给他吃。
      小郭总抱怨:“小轩你太鬼了,叫人家来家里美其名曰你请客,实际上还不是累了我?”
      我忙说好话:“谁让你的厨艺好呢?”
      小郭上下打量我:“你老实说,是不是对人家有贼心?”
      我翻翻白眼:“拜托,你思想单纯点好不好,我这叫同事爱,上级对下级的关怀,你想啊,他虽是技术部的人,可毕竟与我合作,我必须在生活中搞好关系,才更利于工作嘛!”
      小郭将切好的葱放入锅中:“得了吧,那你干嘛不请高磊?人家可没少帮你!”
      我忆起他和周燕的亲密,向后靠在门框上:“他肯定天天有约,咱们还是别耽误人家的时间吧!”
      小郭摇摇头:“这可不对,你又不是天天请他,关键是表达你的谢意,再说了,高磊能力不是挺强的,平时有他多帮你,不是挺好的吗?”
      要说高磊的能力,的确很强,关键是有自己的想法,又对工作十分认真,可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固执己见,一旦产生分歧,就很难说服他,更何况他有时候会钻牛角尖,变得格外较真。比如这几天,软件的片头完成后,杨总对我说了几条建议,我将意见转达给高磊:“logo动画和片头动画都需要修改,节奏要加快。”
      高磊打开logo动画:“这个节奏可以啊!”
      我看了一眼,发现他所说的logo动画和我所说的不是同一个界面,我道:“不是这个,是最开始的那一段!”
      高磊找到那段,命名却是“开篇”,我知道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各自命名的习惯不同,导致理解有误差,我说:“就是这段,只是我们叫法不同,杨总说这段节奏要调整!”
      高磊看了一遍,皱起了眉头:“现在大家都在做后期工作,没时间调整这里,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调整后是否会有什么明显的改观?还有一点,小轩,你确定你理解杨总的意思吗?会不会是他的命名与你不同?”
      我当然也考虑到这一点,好在杨总是指着画面对我说的,我肯定地回答:“没错,就是这里,你安排人把节奏加快!”
      高磊叹气:“这些问题在之前审核的时候就应该提出,凡事都应该有个期限,而不是今天说合格,隔三个月又觉得不合适,再改,那会永无休止、没有终点的!”
      我在心中暗自叫苦,不过是修改一段动画,若是别人早就乖乖合作了,即便有意见也是针对修改方案,可高磊却总会让我感到无力。
      我说:“不管怎样,既然杨总亲自提了,你先把这里改了吧,好吗?”
      高磊倒是点头,却说:“今后咱们要注意这一点,一旦确定了就不要修改!”
      我真是听够了:“你说得很对,但我不喜欢你的语气,是我故意跟你过不去,非要修改吗?”
      高磊见我生气,很无辜的样子:“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抱怨一下嘛!”
      得,我又开始内疚了。
      我微笑着说:“别说得自己跟怨妇似的,晚上有事吗?我请你吃饭!”
      高磊有些高兴:“哟呵,今天吹什么风啊?”
      我摇头晃脑:“西北风,请你吃一碗如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2)身边都是滚刀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