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3)有种锋芒你不得不露 ...
-
对于辞退员工,我总是有些胆怯的,不知道怎么向他们说,心中徘徊着一股愧疚,再加上杨总常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没在合适位置发挥最佳实力的员工。每当我将员工的真实表现汇报给杨总时,他都会说:你要爱护下属,要懂得知人善用!仿佛“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因而如果我觉得谁不合适,通常会采用冷落、分权、不重用等方式,使员工自动离开,当然,这并不什么好方法,相反,不但拖累了公司,也耽误了员工的个人发展,而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那种混日子、无所谓的员工,反倒给他们提供了“不累又有薪水”的丰厚土壤。
方岚则有她的一套处事方法,员工是否对公司有价值,无非有几大标准,从员工的工作性质来讲,是否能够做重要的工作并逐渐成长为骨干;如果不能成为骨干,是否具备极强的适应性和高效性,完成各类辅助性工作。
如果一个员工不能“高”,又不肯“落地”,就已经不适合留在一个公司了,可是,对于小公司来讲,招人本就困难,更何况田伟又是培养了好一阵子的人,杨总轻易不会开除他,于是,方岚又主动为他寻找其他工作,当然,都不是什么好工作,大多费力不讨好,累了半天功劳却不大,或者是异常艰难的工作,说到底,无非是让公司和他本人深刻认识到他的无能和无价值。
最后再用一纸评价表,将员工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统统否定,有凭有据,这人也就可以“咔嚓”了。
方岚审视着评价表,平静却无限威严地说:“小轩,你跟田伟谈话吧!”
我立时有些退缩,这不仅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对田伟说,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分明是方岚故意立威严,她达到了目的,却让我做坏人,搞不好就是十足的“炮灰”,我摇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真的,我最怕辞退员工了,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方岚,这一次能不能你来说,我也想跟你学学如何客观地对员工说明辞退理由!”
方岚看了看我:“之前你都是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
我噗嗤笑了:“之前从来没有开除过员工啊,你看咱们,总共就这么几个人,想方设法让人家留下都来不及------之前都是员工自己离职的!”
方岚不禁叹气:“好吧,看来,我又开了一个先河!”
我忙补充:“人类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下午,方岚让我把田伟叫到会议室,我以为辞退员工的事情都应该是稍有避讳的,至少不会让在场的人太多,以免伤了员工的自尊心,所以我主动走出会议室,可方岚叫住我:“小轩,你是编辑部主管,应该留下!”
我只好坐在方岚旁边,田伟似乎察觉到什么,狐疑地看向我,我忙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仿佛一切都是方岚按着我的头逼我做的模样。
方岚说:“田伟,你来公司多久了?”
田伟答:“三个月!”
方岚道:“入职的时候应该告诉过你,会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根据你的表现决定你的去留!”
田伟点头,方岚举起手中的单子:“这些都是你的主管交给我的资料,对于这三个月的表现,你自己有何感想?”
我见方岚话里话外都要拉上我,只好将演戏进行到底,一脸悲壮。
田伟想了想,回答:“我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方式,尽管还没有什么显著成果,但我相信接下来我会显露出我的价值!”
方岚笑了:“田伟,你最大的优点就是你的自信------其实,你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力强的人,就能够适合所有的工作,对于咱们公司来讲,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尽快上手,并且出成绩的人,而你,我相信你也值得有更好的去处和待遇。”
话说到这里,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了,我斜睨着方岚,她依然是一副微笑的表情,仿佛一个人的去留并没有多么严重,而这种决定反而是为了员工自身发展。
田伟收拾好东西,离开公司。
周燕一如既往地嚼舌:“这是故意削弱你的势力,接下来就要对付你了!”
我看她一眼:“不合适的员工被辞退是很正常的事!”
周燕环抱着胸,表情十分欠扁:“或许吧-------这几天我需要技术部协助做展板,得提前跟高磊说!”
她朝高磊走去,却不说正事,不断夸高磊的画如何如何漂亮,高磊也不躲闪,傻呵呵地笑。周燕时不时回头挑衅地看我,我表面上若无其事全当没看见,心里却不舒服。
都说广告宣传类人员多精通心理学,否则又怎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呢?周燕便是个能够将心理学活学活用的人,比如之前,比如此刻,她就知道如何获得别人的赏识,如何一针见血戳破别人的内心,如何让你彻头彻尾得不舒服。
张丹发过来一份文档:“小轩,这是昨天你让我写的脚本!”
我打开,文档做得相当工整,表格清晰,说明详细,还未细看,就已经觉得很舒服。作为新编辑、新员工,张丹无疑是取巧的,当所有新人都没有显山露水的时候,一份干净清晰的文档往往就能够博得上级的赏识,至少,这说明新人很懂礼貌,具备文案处理能力,并且很用心。
我仔细阅读文案,然后将张丹叫到身边:“写得不错,不过还有些小问题,你看,儿童游戏的语言不能过去成人化-------”
张丹一一记下,我说:“修改后,就直接交给苏尧吧,我最近想到了一个新的合作方法,一个编辑配一个美工,小组合作,编辑了解美工的优势,在设计脚本动画的时候就会更具有可操作性,而美工了解编辑的意图,也能够尽快画出编辑需要的东西!”
张丹想了想:“那你能不能先对我说一说苏尧的风格,我事先了解一下,免得出错!”
我沉吟了片刻,又朝苏尧的方向看了看,他正戴着耳麦听歌,这才压低声音对张丹说:“实际上一个编辑应该了解所有与她合作的美工的特性!”
我打开几个画面:“比如,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画的—----每个人的风格不同,苏尧的画风微微有些乖张,空间感不强,因而它的画面都是空旷,各类按钮、物体都会很小,还有一点,他很喜欢用一只翅膀来装饰物品;高磊呢,他的画面情境性、质感、用色都很好,非常大气,其实,从平时的工作安排你也能够看出,高磊多是完成大界面的绘制,而苏尧则是普通界面----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你要掌握与每个人沟通的技巧,苏尧呢吃软不吃硬,比较执拗,凡事你一定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并给出明确的修改方向,他才会乖乖听话!”
张丹忽然一笑:“那高磊呢?”
我怔了怔:“和苏尧差不多,不过,更难攻克,有思想的人往往也是最难以驾驭的,但是,如果他认可你的想法,就会自动自发的把事情做到更好,所以,对于他,就不用给详细的方案,只需说清楚这件事该如何看待,其余的让他自己搞定就万事大吉了!不过,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拿出编辑的魄力来!”
张丹耸肩:“我总觉得,没必要非得谁听谁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就足够了!”
我侧过头,仔细端详张丹,对于这样的人,恐怕都是将才,而非帅才,干活一把手,可是做领导,却缺乏一点野心和霸气。
我拍拍她的手:“每个人的处事方法不同,我不要求你必须认可我的,你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真的能够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可以!”
张丹笑着点头,我再次侧头去看苏尧,他依然戴着耳麦,身边周燕和高磊说完话,袅娜地走回来:“听说,方岚给刘瑞珍打电话了!”
小郭侧头:“不是吧?认输了?”
周燕摇头:“我看没那么简单,大丈夫能屈能伸,方岚不过是暂时低头罢了,哎,刘瑞珍以后的日子,不好说哦!”
她边说边坐下,姿态优雅地对着电脑写策划案,姣好的身材和侧脸,让我生出无限妒意。
方岚电话道歉后,刘瑞珍终于回来上班,这意味着今后,方岚在刘瑞珍面前要矮上三分。
至此,刘瑞珍成了所有领导面前一块钢筋混凝土的绊脚石。而周燕说的没错,方岚只是暂时低头,她的“釜底抽薪”正在暗中紧锣密鼓的展开。
解决问题就要抓住主要矛盾,职场上的主要矛盾,那就是“领导之最”,想要扳倒刘瑞珍,首先要分析她的优劣势,明白杨总为何重视她。
其实,刘瑞珍并非能力多强,杨总忌讳她主要是因为她有种鱼死网破的冲动,假如公司敢惹她不爽,她就敢破坏网站。曾经,杨总也曾想过要招新人,待新人成熟后,再替代她,可人没招来,刘瑞珍先请了一个月病假,理由是:“身体不好,你不是招新人了吗?我自从来到公司,就没休息过,现在休息也不为过吧,有什么事,你让新人做吧!”
杨总只好作罢。可方岚却有她的策略:这次网络改版完全没让刘瑞珍做,而是找外包,重新建立后台和数据库,刘瑞珍没有后台密码,不可能破坏网站,而方岚只需网站建立完毕后,找一个新人过来,就可以很快接手成熟的网站!
刘瑞珍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彻底摆了一道。她一怒之下终于离职。方岚立刻招来新人,填补了空白!
至此,公司老员工就剩我、小郭和高磊,虽身居各部门主管职位,却被方岚牢牢掌控,公司再次大规模招聘,员工人数增加到40人。我终于明白方岚的算盘,她将原有骨干控制在手下,又将骨干原有的下属一一干掉,然后大力招聘和培养新人,建立自己的“党羽”。
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能被留下并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时机尚未成熟,被砍去左膀右臂的我们已经不再成为方岚的威胁,而后续的替补人员还未到位,因此,就让我们多“活”几日。
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几个光杆司令深感无奈,不知道再这样下去,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小郭叹气:“方岚是因为上次与刘瑞珍的冲突,才故意将她开除的吧,想不到方岚这么没气度,竟然打击报复!”
周燕摇头:“能让杨总同意开除刘瑞珍,方岚不知道使出了什么解数?”
张丹有些担心:“咱们之前多少都得罪过方岚,她不会这么对付咱们吧?”
周燕冷哼:“怕?怕你就乖一点啊!”
张丹故意说:“你不怕?你不怕你去跟她斗一斗,即便斗输了,我也服你!只会背后说人,算什么能耐?”
张丹暗指周燕的“无中生有”和“挑拨离间”,周燕被张丹一激,立刻说:“哼,斗就斗,我会输给她?”
周燕对方岚的反抗并不高明,却十分有效。每次方岚分配任务,无论是否说清,周燕都要向杨总再次确定一番,仿佛方岚交代不清。做出的东西,也分两个版本,好版本越级发给杨总,差版本交给方岚。
这就形成了一个局面:方岚拉着周燕在会议室里详细探讨工作,正挑毛病挑的唾沫横飞,杨总刚好路过,笑问:“在聊什么?”
方岚答:“在谈活动策划案!”
杨总“哦”了一声:“这次策划案很不错,可以向下分配了!”
留下方岚不好下台,周燕笑说:“杨总已经通过了,我不用改了吧?”
方岚问:“你把方案发给杨总看过?”
周燕点头:“他是老总,管我要,我总不能说方总不让给吧?”
方岚沉下脸,低声说:“这个策划案明明存在问题,杨总为什么会通过?”
周燕站起来:“这就要问杨总了,没事我先出去了!”
方岚是不会找杨总要策划案的,她无法料到两人看到的内容不同,但她会跟杨总提意见,要杨总放权,并且不要越级管理事务。
杨总多少有些不高兴,作为私企老板,他还是希望公司所有事务都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方岚见杨总犹豫,严肃地说:“我作为研发主任,就要对各类事务负责,您的越级只会打乱我的流程-------”
杨总十指交叉:“你的意见我会听取,今后我注意,不过,作为审核人员,你应该更多了解我的想法-----------”
方岚不以为然:“您的想法不一定都是对的,我只会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
杨总不再说话,方岚退出来。方岚不知道,她已经犯了杨总的忌讳!
渐渐的,方岚在公司越来越力不从心,她厌倦公司的不正规,也厌倦杨总的独断专权,但她毕竟是个负责任的人,即便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却依然用心卖力!
周燕常说:“方岚也不过如此,我不过略施小计,就让她得罪了杨总!”
我暗忖,周燕的策略无非是用更大的领导来压制方岚,造成方岚与杨总的矛盾,也算是借力打力。
除此之外,周燕还使出一招 “假痴不癫”,即与领导和竞争对手交往时,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适当的“装点傻”,表现出勤学好问,虚心请教的样子,才不会触犯领导,更不会引起同事的嫉妒陷害。
对于方岚交代的工作,她经常是假装忙到深夜,却依然无法完成,杨总见工作迟迟无法完成,便训斥方岚。
方岚总说,公司需要一个明确的赏罚制度,超额完成如何,未完成又如何。
公司的确需要这个制度,否则又怎会让周燕钻空子。后来,当我成为项目总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研发部制度,并形成一个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方岚带给我的思路,我爸常说,人生中,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坏人,都可以让我学到东西。这话不假,有了前车之鉴,我自然就会少走些弯路,少吃些亏了!
可在当时,方岚依然无法拿出一个符合公司情况的方案,公司也就只能乱着,她的失望和挫败日渐加重。
几件事下来,方岚的地位大不如前。她想要力挽狂澜,却始终无法找出问题的关键,一个陷阱、一场僵局,将方岚搞得筋疲力尽。
她没有时间管我,让我的压力骤减,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抓紧时间学习。方岚虽然长于谋略,可她毕竟还是懂管理的,不像我们,就如小郭所说,我们都是从基层一点点做起来的,没受过系统的教育,根本不懂管理。
方岚来之前,公司犹如一只优秀的游击队,可方岚来后,公司各项制度都完善了,也逐步变得正规,这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更加努力地充实自己。
我要用正当的方法和自己的能力来找回原本属于我的一切。
我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机会。
就像三十六计中的“以逸待劳”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后发制人,以不变应万变,运用到职场上,那平时就得暗暗学点真工夫,在关键的时候表现出来,露一手,这无疑会得到领导赏识,加速升迁。
这与“趁火打劫”多少有些互通之意,若说“以逸待劳”说的是学东西等待时机,那么“趁火打劫”讲的就是如何选择时机了。
“趁火打劫”:比如公司出了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或承担重要工作的亦友亦敌的同事出现了生病、犯错误等问题,这就意味着你周围发生了“火灾”。你若在紧急“火灾”中能依照自己的决断,毅然行事,大显身手。
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你确实有能力,否则,就成了“引火自焚”了。
方岚在经历一系列不如意之后,请了一周假,说是好好调整自己。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之前也曾请过一周假,同样是请假,却有如此不同的含义。
对于方岚来说,她的请假或许是想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或者是为了对付我和周燕的“偷懒”,可不管怎样,她的假期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首先是研发部管理方面,方岚假期间,由我全权负责,对于这一板块我本来很熟悉,再加上方岚犯的一些错误我都看在眼里,所以,从第一天开始,我就不遗余力地改变方案和策略,重新整理研发部的资源库。资源库是方岚提出的,我非常认可,对于一个项目,其中必然有很多东西是通用的,建立资源库后,美工、动画等在制作过程中就可以随时调用资源库的内容,不但省时省力,还能保证风格一致。
然而,资源库好不容易建好之后,大家却并不愿意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源库内容繁多,又没有搜索功能,寻找一朵云彩的原件,即便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也未必找到,还不如直接去素材网下载。
针对这个问题,我让程序在资源库中加入搜索功能,并整理关键词,资源库的功能完善后,高磊笑说:“这样就方便多了!”
我问:“你这边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高磊想了想:“主要就是工期的问题,之前很多东西都被推翻了,可能没办法按期完成!”
这我倒是知道,方岚否定了太多的东西,一味要求所有东西都精美,并且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美工界面上,这是不合理的,一个软件,最重要的是程序、框架,然后是规则,最后才是美工界面、动画等等,当然,这不是说美工动画不重要,这就像是一个帷幔,一个外包装,它越精美,就越吸引人,所以在有时间和能力的条件时,是需要将其完美化的,可在时间不允许的时候,就不能在这里花费太多时间了。对于这一点,我详细地做了一份报告,将所有界面的出现频率列出一个表格,发给杨总。
杨总很快就同意了我的方案,还笑说:“还是小轩有经验,你就大刀阔斧地做吧!”
杨总就是这样,需要的时候笑脸相迎,不需要的时候爱理不理。虽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我却越来越觉得乏味,许是我太过厌恶杨总的为人,也或者是那一次杨总将我摔得太重,我无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好在我还是爱这份事业的,我喜欢幼教,喜欢软件,每当我看到用户发来的感言,都觉得格外自豪,这不仅仅是认可,而是我的教育理念又一次释放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受益了,我就满足了。这大概是所有教育者的心愿吧!
晚上和小郭一起吃饭,她近来也不太如意,感慨道:“你说我为什么要拼死拼活的上班呢?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这都26了,还是孤家寡人,不行,我要想办法把自己嫁出去。”
我咯咯地笑,好多女孩子都会有这种想法,把嫁人当成逃离职场的途径,可这年头,有几个女人结婚后,可以呆在家里,生活无忧、相夫教子呢?
可作为女人,好歹还有个念想,女人盼嫁人,男人想逃离职场,就只能等死了。
我无奈地说:“你的生活圈子太小,只认识同事,若是不成,就再也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你那边的销售人员,没有合适的吗?”
小郭摇头:“其实我家里给介绍了几个,可我都觉得不合适!”
我揶揄道:“原来偷偷去相亲了哦,都什么条件啊,如果有好的不妨认真处一下!”
小郭感叹:“都不怎么好,有的还没有工作,我就不明白,我在家人心目中就这么个程度吗?随便一个其貌不扬的无业游民,配我都绰绰有余?”
相亲就是这样,别人给你介绍的人是什么样,也就等于你在别人心中是什么样。所以,我一直不愿意去相亲,不是怕别人鄙视了我,而是我条件不好,唯恐贬低了别人。
想到这里,我又难以抑制地想起高磊。
其实高磊并不是出类拔萃,缺点也一大堆,我爸常说80后的男孩子大多没有什么深度,都有浮夸、浮躁等毛病,抽烟喝酒上网都上瘾,整日不知所谓。
高磊虽然没有这些毛病,可人却有些耿直,不懂得变通,脾气又倔强,因为心事重,所以总有些畏首畏尾。
可爱情这玩意,是没有标准和定数的,作家萧伯纳曾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