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6)学会做事也是一种生存本领 ...

  •   新学期即将开始,杨总又要出差,临走前再一次给我们开大会,说的无非是些叮嘱的话,大家都有些无趣。小郭中途出去了一趟,回来手中拿着一张火车票,交到杨总手中,我距离杨总最近,无意中看到那是一张北京到昆明的座票。心中小小地讶异了一下。
      公司销售人员出差大多卧铺,硬卧、软卧,如果时间紧迫,甚至是飞机票,我低声问小郭:“现在票不好买吗?”
      小郭摇头:“杨总出差向来都是硬座!”
      我不免震慑,看向杨总,又觉得他可亲可敬了。一个公司,所有人都可以跳槽,老总却只能跳楼;所有人都不计算成本,老总却必须扣扣索索地节省每一分钱。
      杨总环顾大家:“我不在的日子,就劳烦大家了!”
      别人的回答都没什么力气,我却格外慎重地点点头。
      然而,越是认真,对自己和下属就会越苛刻,对待工作就会越吹毛求疵,也就更容易得罪人,或者被不认真的人气得半死。
      陈助理为了制约周燕,又招来几位公关策划。一些有能力的下属会逼得领导不得不严于律己。然而周燕的管理手段很偏激。从入职第一天,她就用非常严格的方法来对待新人,不给新人适应时间,又要求她们出成品,如不能完成,就给予非常严厉地训斥。
      不到半个月,新人便走得所剩无几。仅存的几位也被周燕收拾得体无完肤。
      我虽不能认同周燕这样做的初衷,却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做法颇有一定道理。首先是对于下属工作的统筹和管理。
      我做惯了没人管理的编辑,也习惯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很享受这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式,这是符合编辑的职业角色的,编辑的工作总会很多,又都需要灵感,即便规定了时间,也不一定能够交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相反,如果编辑能够了解近期所有工作的轻重缓急,就可以灵活分配和应对,我认为这是一种“学会做事”的表现,并将此作为衡量一个员工职业素质的标准之一。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认知方式,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之中。因为我自己的经验,于是认为张丹、田伟等人也需要这样的管理。时常在周一将一周工作全部交给他们,并说明轻重缓急,由其自行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
      张丹对于这种工作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可如果近期工作比较多,她就会变得慌乱,东忙一下,西忙一下,最后什么都只做了一半,一事无成;田伟虽不会慌乱,却钻了管理的空子,一周的工作分配下去,周末根本无法回收上来,问其原因,他总是气定神闲:“反正这个也不急,现在做出来也没用!这事我记着,以后再做,不耽误事就行呗!”
      我在郁闷之余渐渐明白,任何管理手段都只是空谈,关键是要了解你的下属,因材施“管”。
      在这件事上,周燕采取的是“紧盯”策略,规定下属每天一上班务必先写好当天的工作计划,并交到她手上,然后在下班前拿着当日的工作计划来找她,报告当天的执行情况,她认为没问题了,才放人。
      在她看来,下属是不需要思维的,只需要绝对服从。
      从管理的角度,周燕的做法无疑是有收效的,但具体落实到员工感受和公司情况上,就有些过分呆板了。公司经常会有很多突发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调配人手协助工作。杨总打来电话,说代理商反应家长对宣传品有排斥心理,要我与周燕尽快将这件事情搞定。
      我将情况说给周燕,她拿起工作计划,说道:“近期工作重心都在新产品上,工作档期也都排满了,你突然叫我配合工作,我很难做的!”
      我不想跟她冲突,退一步说:“你只需调配一个人就行,协助我编辑部就可以,行吗?”
      周燕上下打量我:“你倒挺会打算盘的,宣传品是我们的分内事,哪里又需要你来装大瓣蒜?”
      我腾地站起来:“请你不要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想法来侮辱我好吗?”
      周燕嗤笑,仿佛我假清高。陈助理见事情不对,故意喊了一声:“小轩,来会议室,我有事要跟你说!”
      我忍着一腔怒火拿起记事本,会议室内陈助理低声说:“尽量不要与周燕发生冲突!”
      我彻底怒了:“这事是她不对吧,你为什么不找她说?反倒让我忍让?是我故意跟她冲突吗?你看看她的态度?现在连带他们那群人都有这样的倾向,以后还怎么合作?”
      陈助理表情变得严肃:“你有情绪我可以理解,但是小轩,你要明白,我能找你谈就说明你比她强?明事理、心胸宽广的人虽然会吃点亏,但这只是眼前,做人目光要长远一些,还有,要注意你的用词,为什么总说‘他们’‘他们’的,你应该说‘咱们’或‘我们’!”
      我和上笔记本:“这有什么区别吗?”
      陈助理点头:“当然有,假如你听到别人说‘编辑部那群人’、‘他们如何如何’,你是什么感受,公司是一个整体,部门划分只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实际上是不应该分彼此的,你的话语里本身就透出了‘排外’心理-------”
      我皱皱眉:“不过是说法不同罢了,有那么严重吗?”
      陈助理笑了:“工作要注意方方面面,一个擅于合作、沟通的人会斟酌各种细节!”
      我向后靠在椅子上:“我最怕你这种‘一个-----人’的句式,每当你说这些话时,我的背上就会多一座大山------好吧,我会注意的!”
      从会议室出来,我又找到周燕:“这事咱们都是临时接到通知,谁也没办法,咱们不出面挑大梁,公司还能靠谁呢?你就帮帮忙嘛!”
      周燕看看我:“好吧,不过我只能给你一个人手!”
      我心中忽然有种预感,果然,周燕把最不精明的下属派给我。
      然而,即便这样的下属,在与编辑部合作的过程中,周燕也不肯放过她,首先是我发现她时常加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不仅要完成临时工作,原本计划也必须完成。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是摆明了欺负人,我说:“你先回去吧,这事我跟周燕协调一下!”
      女孩子可怜巴巴地谢过我,这才收拾东西回家。
      次日一早,我还没来得及跟周燕说这件事,就听见周燕在训人:“昨天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完成?我明确告诉过你,要将文稿发到我的邮箱,我等到凌晨,都没有收到任何邮件!”
      女孩子求助似的看向我,我忙说:“昨天工作比较多,她加班到很晚,我就让她先回去了,这事怪我,没有及时跟你说!”
      周燕却不理我,只说那女孩子:“你是谁的下级?”
      女孩子怯懦地答:“你的!”
      周燕环抱着胸:“既然如此,你就该知道要听谁的话?我不管你什么原因,这周必须完成,否则就加班,直到做完为止。”
      话说到这里,我已经不适合再出面了,只好等周燕消气,才在FeiQ上说:“能不能跟你商量个事,两头都有工作,她是肯定完不成的,能不能减少一些?”
      周燕回答地很肯定:“我有我的想法,这些新人速度慢,如果不增加工作压力,她们就永远停留在这样的效率上,别看我现在严厉,将来她们效率提升,会反过来谢我的,小轩,你还是管好自己的编辑部吧!”
      沟通失败。我趴在桌子上,浑身无力,看来,我是不能占用这个人了!可编辑部的人手又实在不够,我对安惠说:“近期我想招聘一些编辑,这几天我会把需求给你,你帮我打些招聘电话吧!”
      安惠点头:“咱们在英才网有账号,我把密码给你,你自己进去填写信息、查看简历就行!”
      又将工作推给我。我道:“还是你来填写吧?我可以自己查看简历,有合适的,就copy给你,你来安排面试!”
      安惠答:“电话还是你来打吧,有些事情我不太了解,怕说不好,咱们公司位置比较偏,很多人都不愿意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电话的问题呢?”
      我坐下来:“招聘都有比例,投来的简历中能有30%符合要求就不错了,打招聘电话,10通能有2—3个人愿意来就很好了,而说好要来,真正能来的又减半,所以,我是不会冤枉你的,但是根据这个比例,你需要打更多电话才行!”
      安惠这才说:“好吧,我会打的,不过,不保证效果哦!”
      这话又让我没底了,我只好说:“招聘电话是很有技巧的,首先一定要语气和蔼,显得非常正规,开门见山向对方说清楚自己是谁,例如,您好,这里是恩童软件公司,请问您是***吗?确认身份后,再说您在**网向我公司投了一份应聘编辑的简历,我们觉得您的条件很好,不知您周一下午有时间过来面试吗?不管他还记不记得,都可以将公司的地址、网址、坐车路线等用短信的方式发送他的手机。”
      安惠眨眨眼睛:“发短信?不会是用我的手机吧?短信费很贵诶!”
      我将自己的手机给她:“用我的吧,反正我有包月,平时也不怎么用!”
      这话不假,除了工作,基本没什么人给我打电话发短信,手机总是安静的可怕,让我怀疑是不是停机了,或者坏了。
      我回到座位,对张丹说:“修改宣传品的事情,咱们还是自己做吧,大家都忙,只能咱们多费点心了!”
      张丹回答:“行啊,多做多学嘛!”
      晚上,我与张丹加班,工作之余,浏览风雨漫天的空间,里面刚好更新了一篇日志,标题为“谨防职场十种恶人”,忙打开看:
      第一种恶人:“嚣嚣好斗”者
      在同事们谈得兴高采烈时,可能会进来一位杠子头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立刻使好好的交谈气氛充满火药味。此等人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长你一筹,无所不通,无事不能,他自己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无论问题是西瓜之大,还是芝麻之小,他都会以誓死捍卫真理的气概与你针锋相对,气势咄咄逼人。
      第二种恶人:“爱打小报告”者
      职场中总有这样的人,仿佛时刻在关注你,每当你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或者做错了什么事,他第一时间把一切添油加醋说给你的领导甚至老板,有时甚至捏造是非,唯恐天下不乱。
      第三种恶人:“打击报复”者
      有些人心胸狭窄,特别记仇,即便你不是故意的,不小心伤害到他的利益,他也伺机报复。你给他一拳,他还你二脚;你敲他一棍,他捅你二刀。他的人生信条是“有冤必伸,有仇必报”,
      第四种恶人:“灭人志气”者
      这类人话语尖锐辛辣。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好像一盆盆的冷水,不顾你是否接受,硬朝你头上泼去。这种人往往是个频频失败、万念俱灭者,又是个把你瞧得一无是处、绝不如他者,还是个认定自己做不到,他人也做不到的自负者。
      第五种恶人:“推卸责任”者
      这类人一张嘴便是我事先声明,如果有什么什么状况,可不关我的事。典型的没有自信,或者没有责任心。
      第六种恶人:“满口假话”者
      有些人说起谎来像一名出色的演员在舞台上演戏那样轻松自然,丝毫不会感到内疚。他们撒谎,大多没有很大、很明确的目的。满口假话者之所以满口假话,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标谤自己、美化自己,可能是觉得你的辨别能力很差,从而摇唇鼓舌,胡说乱扯。
      第七种恶人:“唉声叹气”者
      人处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对前途悲观的人、谈话以我为主的人,往往将他们的不幸、苦恼和忧虑当作谈话的主题。他们不断地大诉苦水,接连地唉声叹气,使交谈的人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唉声叹气者所说的不如意之事,就会知道,这些事其实非常普通、并不那么凄惨,但唉声叹气者却将自己的境遇说得非常非常严重。
      第八种恶人:“以和为贵”者
      以和为贵并非错事,实际上也应该是我们应该推崇的,可有些人喜欢充当“和事佬”的角色。这种人奉行不多讲话、不乱表态、不得罪人的“三不”政策,凡事和稀泥,嗯嗯啊啊,在矛盾的漩涡中左右摇摆,努力保持中立态度,与他们说话等于没说,想得到他们的投票支持,门都没有。
      第九种恶人:“擅长拍马”者。
      极会讨好上司,嘴甜的像吃了蜜,专搔上司的痒处,逗上司乐乎,领导笑他也笑,领导叫他也叫,阿谀奉承,唯唯诺喏,见风使舵,随机应变,一切以上司的喜好和脸色行事,一旦上司失势,则立马变脸,世态炎凉尽写脸上。
      第十种恶人:“嗦嗦说教”者
      这种人总喜欢对他人“谆谆教诲”。他说的十句话中,你可以找出“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之类的词语七八处。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能,盛气凌人。
      回到家里,我将十大恶人说给小郭听,我道:“别看公司小,恶人还真不少,安惠绝对属于推卸责任型,可刘瑞珍是灭人志气类,还是嚣嚣好斗类?”
      小郭摇头:“说不好,不过,周燕绝对属于擅长拍马屁的人,每次都顺着杨总,特别会表现,嘴也特别甜!”
      我也不禁笑道:“陈助理算不算和事佬?”
      小郭也笑:“他是综合体,有时候是和事佬,有时候属于自我炫耀!我有时候特别奇怪,他说起事来头头是道,跟大哲学家似的,怎么做事的时候就不行了呢?”
      我道:“是啊,好大反差!真是个特殊案例!”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对于我们影响极大的陈助理,即将离开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郭已经适应了销售部的工作,而我在研发部也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工作,游戏策划、审核,各类工作执行、监察。很多时候,杨总、员工都来找我,陈助理虽是代理主任,却只管研发部员工的考勤、档案管理等工作。
      我一直没有注意过自己是否威胁到陈助理的位置,我甚至从未考虑过这一点,究其主要原因,是陈助理从未打压过我,他总是给我更大的空间和恳切的指导。
      当他提出离开公司的那天,气温刚好下降了10度,北京的秋天总是那么悲凉。我看着他收拾自己的办公桌和物品,心里总觉得酸酸的,我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要走?”
      陈助理笑说:“我已经29了,不能在这个地方一直混日子,对不对?”
      小郭抿了抿嘴:“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陈助理回道:“先回老家待一阵子,然后再看看,自己创业!”
      我靠着门框,和小郭对视了一眼,心中的不舍逐渐加重。陈助理见我们这样,笑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们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以后前途无量!小轩,你现在已经在做研发部主任的工作了,我走后,杨总一定会提你做这个位置,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多学一些东西;小郭,销售部的人都很圆滑,代理商更是,你现在做成这样不容易,可以后一定要试着让自己适应这个市场。别太相信别人!”
      我和小郭都点头。陈助理又将一些资料交到我们手中:“这些都是我积攒的东西,你们留着,以后会有用处的!”
      他把收拾好的东西捧在怀里,笑说:“行了,我走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想起这一路走来,与他相处的那么多时光,不禁唏嘘,我的所有成长与其说是这家公司带给我,不如说是陈助理带给我的,他给我打开了无数扇门,让我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
      小郭说:“如果陈助理有意为难,咱们是不可能有今天的!”
      两年之后,当我面对着众多后起之秀,深感后生可畏的时候,却依然向陈助理学习宽容、大度。在我初出茅庐、一无所知的时候,陈助理为我做了好榜样,所以,我才能够有样学样。我自然也怕有人将我挤走。可技不如人,输也要输的坦荡。
      诋毁别人,并不能够抬高自己。
      打压别人,并不能够使自己提升。
      倒不如心胸开阔,发现所有人身上的闪光点,多向他们学习,来得更实际!
      只是,我也开始考虑,30岁,甚至40岁,我该去干什么?
      江山代有人才出,我现在是精力充沛的,是聪明能干的,可等到我年龄渐大,精力不如年轻人,头脑也不再灵活,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身在私企总是有后顾之忧的。即便几天再顺利,你也无法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就好像,所有人都以为,研发部主任的头衔会落在我头上,毕竟我已经是研发部的“地下天皇”。可我无法料到,第二天,杨总带来一个人,对我们介绍说:“这是方岚,新任研发部主任,大家以后多多配合她的工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6)学会做事也是一种生存本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