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5)老板的“恶习”不是你的借口 ...

  •   当一个拍板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杨总有句名言:“永远不要期盼群众能够做出决断!”
      当我本着合作的态度与大家商讨时,时常会陷入无解的僵局,大家各持己见,互相不能说服,每到此时,便必须由我出面,来下最终决断。这是一个很难的情况,无论你说什么好话,如何委婉,依然会有人认为我霸道、武断。
      杨总说,这类会议其实就是走个形式,一般来说是我已经有了方案,然后拿出来象征性的征集意见,无论谁说什么,都不吭声,直到有人说出我的想法。也或者我事先安排好这个人。
      可我总觉得,有些事情我并不熟悉,多听大家意见总有好处,可随之而来的僵局却让我打击了不少人的积极性,这是我很难把控的。
      一次吃饭,我随口问苏尧:“你说我这人,怎样?”
      苏尧脱口而出:“什么都好,要是不那么霸道、固执就好了!”
      我觉得十分委屈。无论谁站在“拍板”这个位置上,都必须要固执和霸道,不管我的方案是否正确,至少我是可以负责的。
      很多时候,人是不能够换位思考的。不在这个位置上,永远不知道做好它有多难,中层领导大多如此,上面受老总的训斥,下面受员工的埋怨。你还不能有任何怨言。这是职责特性,谁让你愿意做领导呢?
      随着工作越来越多,杨总对我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是不怕吃苦也不怕工作难的,可我最怕老总不讲理。从走进社会至今,我只接触过一个老板,偶尔同事们也会提起曾经接触的老总,总觉得天下老板一般黑,尤其是私企、小公司的老板,都有这样几个通病,我在□□空间里写道:
      1)想方设法,不加工资
      对于一个老板,计算成本是理所当然,也是必须的。毕竟公司的一切投入都是由老板个人承担,可当你错误计算或者过分计算,就难免会引起公愤了。
      随着物价高涨,公司部分员工不约而同地给杨总发邮件,提到薪资较低的问题,希望公司结合自身的情况,酌情给提高一些。
      为了能够让大家如愿以偿,我借着与杨总闲聊的时候,故意又提起这件事。杨总长叹了一声,说道:“公司现在赚了一些钱,确实该给大家涨工资,可是,你们都不知道一个公司运营,需要多少成本?”
      我有些发懵,不知道工资怎么和运营成本挂上钩了,莫非是哭穷?
      杨总继续说:“你看,咱们现在租了这么大一间屋子,每个月房租就要两万多,折合到每个人,是多少?现在大家用的电脑、网络都是工资提供的,对不对,公司还要提供水电取暖制冷,算下来,都不少啊,员工总看着自己拿到的少,却不知道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多少!”
      我点点头,不由感慨,杨总开一个公司的确不易啊,遂没有再提工资的事,可过了一会,我忽然一拍脑袋,不对啊,杨总这意思,不就是说房租、电脑、水电等都属于公司提供甚至支付给员工的东西了吗?这些是公司的运营成本不假,可将这些算到员工头上,就大大的不合理了。我趴在桌子上,深感自己被杨总摆了一道。
      他偷换概念,把我哄骗了。
      2)希望员工无偿加班
      幼教市场日渐红火,不少优秀产品涌入市场,为了稳固我们的品牌,也为了继续开拓市场,我们的数学软件必须尽早推出。
      为了完成任务,研发部每天晚上加班2小时,每周六加班1天。所有人如同一根根绷紧的弹簧般,丝毫不敢松懈。陈助理将大家的加班记录全部记录下来,月末的时候上报给杨总。然而,结果出乎意料,杨总并没有支付大家的加班工资。
      他在早会上这样对大家解释道:“咱们公司是有特殊性的,自从公司建立那天起,就没有加班费这一说,这是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如何给大家公平的计算,大家可能不知道,对于公司某些职业,如网站,经常要半夜起来维护网站、上传资料等,对于这种情况,我要不要给加班费?像咱们各部门领导,包括陈助理,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就算不在公司,回家也在想着公司的事情,写报表,周六日也要出去调查市场等等,我要不要给工资------------我只能说,这些都是这个职位的分内之事,你做网站,就意味着必然要24小时维护,你做领导就必然要多考虑、多调查,这是你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必然投入,而各位,按期完成工作,也是大家应该做的,如果不能完成,也应该主动加班,这才是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绕来绕去,总之一句话,加班是分内之事,是认真工作的表现,用加班费来衡量,反而贬低了大家的人格。
      我们都有些无奈,苏尧笑说:“求他了,快来贬低我的人格吧!”
      3)“10分钟搞定”
      杨总最常抱怨的就是:“为什么别人公司的产品几天一番新,咱们却不行?”
      杨总最爱下达的命令就是:“10分钟搞定!”
      无论做一个网页、写一篇文章、还是修改画面,杨总都会说上这样一句话。我曾经做过调查,很多老总都爱用时间来规划和衡量一份工作,可实际上,他们却没有对这份工作所涉及的工作量、部门、人手进行客观的分析。而对于杨总而言,他所期待的工作速度和状态是:今天出策划案,明天做好,后天上线。
      就像这个周五,杨总忽然想起来,要赶在奥运前做一次软件特惠活动,要求下周一上线。
      我眼前一黑,觉得格外郁闷。
      一个网页活动,首先要与商务做好策划案,详细推敲活动规则,还要与客服部协商具体的咨询办法、参加方式等。出了策划案后,还要安排美工绘制网页,最后交给网络做程序,上传,中间不知道有多少环节,是好几个部门协调合作的事情,并不是杨总想的那么简单。就算加上周六、日,也不一定能完成。更何况,周六、日正常休息,相关工作人员各有安排,不一定都能来。可对于杨总来说,工作最重要,为了工作放弃休息是很正常的行为。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杨总汇报情况。只好把相关人员集合起来,详细说明情况,要大家可服难处。大家都有些郁闷,并把矛头指向我,仿佛是我争功,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夸下海口答应杨总的要求一般。
      4)你提意见他不听,最后还赖你没想到
      随着用户的逐步增多,软件的不足之处日益暴露出来,比如游戏较少,设置不够人性化等等,客服也接到不少用户反馈的信息,对此,研发部经过商讨,决定通过每月的软件升级,逐渐完善软件。然而,这样的升级维护是较需要时间的,我们将工作安排上报给杨总。
      杨总对我们说:“软件都会有一些问题,主要还是看这些问题是不是硬伤,如果不是,暂时可以不考虑,实际上,不断完善产品是对的,可现在,咱们正在开发数学,实在没有时间去做这些工作,所以不妨推后!”
      我明白,陈助理早就对我说过,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并且考虑,完善它所花费的时间,和完善它所带来的收效,是否成正比。
      于是,我们将这个提议押后。
      谁知,半个月后,一个用户将客服电话拨到杨总手机上,劈头盖脸将软件的缺点尽数了一遍,还质问杨总,这样的软件怎么能上市?
      杨总挂断电话,立刻将研发各部主管叫到办公室,大发雷霆:“你们应该主动从客服那里获取用户的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现在用户这么多,出现硬伤,是多么致命的问题,作为领导,你们应该想的多一些---------”
      我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之前跟您提过,您说--------”
      杨总瞪我一眼:“说这些有用吗?问题既然发现了,就自动自发的做啊,我当时是不赞同大幅度调动人手做这件事,可抽出一个人,每个月做升级也是可以的,你们要懂得变通啊!”
      我真的无语了!
      5)胡乱回收工作
      至此,研发部手头共有三项工作:数学软件、特惠活动、软件后期维护。其他零碎工作无数。
      杨总说:“特惠活动有时间限制,比较急,所有人手都要以这个为重!”
      既然如此,我和高磊合计,先把数学软件,软件维护稍微靠后,集中精力,先让特惠活动上线。然而这个活动的工作量繁多,杨总要求周一上线,直到周三,网页刚刚画好转交给程序。程序花了两天时间,好不容易在周五完成了工作。杨总在周末会议上,对我们拖延工期的行为大为不满:“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工作,你们也要做一周,再这样下去,公司要被拖垮了----------这周,数学软件有什么进展?”
      我和高磊互看了一眼,高磊回答:“这周只修改了两个旧有的游戏!”
      杨总大为吃惊:“没做新游戏?咱们有两个美工,一个程序,一星期少说也要做2个新游戏,你们是怎么安排工作的?一点不考虑成本!”
      我答:“这周美工都在制作网页,并没有制作游戏!”
      杨总开始火大:“数学游戏怎么能停呢?现在数学多紧要啊?”
      我也有些委屈:“可是,您说特惠活动紧要,让全部人手都以它为重!”
      杨总依然振振有词:“那也不能全部都调整过去啊?唉,你们怎么就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呢?公司事情多,你们应该协调人手,让所有事情都平稳进行,才行啊!”
      我不再吭声。
      协调人手?哪里有人手呢?
      公司壮大,新进了不少人,研发部也招聘了一些,可不是能力不够,就是杨总不满意,最终根本没有留下几个,杨总一直有些异想天开:招来的人都能用,并且非常老道,立刻就能融入工作。
      于是,从新人入职那天开始,就按照人头计算工作结果,若不能达到,就说:“现在人这么多,怎么效率还是这么低?”
      若反驳说:“新人还需要时间!”
      杨总就会说:“你们的培训要跟上啊,要尽快让员工进入状态!”
      总之,不管怎样,杨总都有理由。
      招聘不是那么简单的,招来一个合适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将一个合适的人培养成公司需要的人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杨总为什么就不明白呢?
      6)前后矛盾
      我渐渐觉得,在杨总手下很难做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最近的几件事。将时间拉长,你就会发现,杨总经常会做出前后矛盾的事。比如:希望下属脑筋灵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希望下属能够绝对服从。
      这两者或许并不矛盾,就像小郭说的,好员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像韦小宝一样八面玲珑,老板让你发表意见时你要心思慎密、提出建设性意见;让你听话、绝对服从时,你要乖巧的像个孩子,一脸无辜、脑门上贴着‘一切听老板吩咐’;需要你奉承认可时,你要当仁不让嘴上添花把他夸得像个伟人一般;需要你替他背黑锅的时候,你也要心甘情愿、应承下一切-----------
      可作为中层领导,他的要求就真的太矛盾了。
      针对一些问题,包括人事问题,我将难点、重点汇报给杨总,他总是说:“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说给我听了,你当主管,不就是要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吗?”
      可当人真的走了,又把我叫到面前:“人走了很正常,可让我觉得很恐怖的是,人要走这件事,你们竟然不知道?”
      我心里冷笑:怎么不知道,若不是人家有走的倾向,我能把这事当做工作来汇报吗?
      7)要求一会一改
      经过这件事后,我和高磊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将众多工作合理安排。然而,来不及理顺现有工作,杨总又增加了一份差事:网站改版。
      我开始头痛,与刘瑞珍合作,简直就像身处地狱。
      我拿着杨总的需求,无力地趴在桌子上,高磊见了笑说:“杨总什么要求啊?”
      我摇头:“一句话,网站要改成商业化的!”
      高磊道:“太笼统了!”
      我苦笑:“是啊,可是,如果一切都要老板想,要你做什么?”
      我打开网站,目前公司网站属于童话风格,典型的产品网站,如果改成商业化,不但要整体绘制网页,还要将网站板块重新划分,我将需求转交给网站编辑,由他出策划案。
      对于编辑来说,我们必须先行出策划案,然后让杨总看,是否符合他的设想,再根据他的意见进行近一步的修改。
      可当网编的策划案刚做到一半,杨总又对我说:“还是做成门户型网站吧!”
      我只好将新要求说给网编。
      四天后,我调用一切员工的积极性,高效的出了策划案、网页,并且让杨总审核通过,交由网络方面编写程序。
      可就在程序编写了一大半的时候,杨总又改需求了。我只好去找刘瑞珍,要她先停手。刘瑞珍冷着一张脸:“我都做了一半,才说不行,早干嘛了,每次都这样,你是故意的吧?我告诉你,下次再这样,就别来找我!”
      我心中委屈非常,嘴上却要说:“刘姐,别生气啊,我也是没办法,下次保证不这样了。”
      回到座位,陈助理安慰我说:“没事吧?”
      我冷哼,作为研发部代理主任,在员工因为工作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不是应该出面协调的吗?为什么当时不吭声,事后才开口?陈助理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看他很明事理,任何事都说的头头是道,可做的时候,却畏首畏尾,无法处理好各方关系。

      高磊说:“人无完人,你要体谅老板的辛苦,再说,老板的‘恶习’不是咱们的借口!”
      晚上一起吃饭,在附近的一家小馆子吃烤鱼,途中高磊接了个电话,不知是谁,只说:“我和小轩在外面吃饭,要不要一起!”
      挂断电话后,我问:“谁啊?”
      高磊若无其事:“周燕!”
      我低着头,用筷子掩饰性的搅动米饭:“你们挺熟的?”
      问完了又觉得自己弱智,人家的关系我有什么权力过问?高磊答:“是啊,经常一起吃饭!”
      我往嘴里送饭:“你还挺忙的!”
      高磊笑了:“此话诧异,大家都是同事,一起吃饭很正常嘛,再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处,有人八面玲珑、有人可爱--------”
      我不等他说完就嘟囔:“大色狼!”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便集中精神梳理自己的心情,自从认识高磊,他在工作上总是帮着我,即便在杨总面前,也敢替我说话,这使得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依赖感,而在生活中,他又是个幽默风趣的人----我承认我对高磊很有好感,我也知道人人都有缺点,可偏偏高磊的缺点都是我不能够忍受的,固执、大男子主义、花心-----我搔搔头发,翻了身,又觉得自己花痴,现在哪里轮到我嫌弃人家,他像个抹了蜜的花朵似的,身边蝴蝶蜜蜂一堆一堆的,根本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吧!
      小郭从外面走进来,一副崩溃的样子,见我没睡,立刻打开话匣子,说起销售部的麻烦事。销售人员都有点唯利是图,尤其是在市场划分方面,无论怎么均衡他们都有意见,区域不好的嫌公司不公平,区域好的又嫌代理难缠。
      小郭叹:“别处都是下属讨好上级,向上级表决心,以求能够借关系获取更大的利润,咱们公司这群人怎么都是大爷?挑三拣四的!”
      我对销售方面的事情并不了解,根本帮不上忙,只好安慰她:“只要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就行了,有能力的人就有资格傲慢嘛!”
      小郭嗤鼻:“要是有能力就好了,偏偏都是些扶不上墙的烂泥!都怪杨总,太惯着他们了!”
      这点我倒是认可,自从之前产品遭遇销售瓶颈,杨总又亲自率军出征后,整个公司的比重就偏了,销售部作为公司的经济来源,成为最重要的部门,薪水、福利、制度乃至在杨总面前的态度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销售人员也随着开始目空一切。
      我能理解杨总的想法,研发团队固然重要,但毕竟成立几年了,尽管还不正规,却已形成工作流程,各人均尽职尽责,即便丢下一段时间不管,也不会出乱子,而销售部却羽翼未丰,杨总自身又不太懂销售,因而投入大量精力,可这种厚此薄彼未免太明显了。
      陈助理针对这个问题曾向杨总纳谏,陈助理认为销售和研发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必须处理好。
      杨总却直接将陈助理打到了眼红、不满的行列:“我知道,销售人员工资高,研发人员心理不平衡,可你们要知道,销售工作非常困难,也非常辛苦,开拓市场,与代理商周旋,并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再说,销售人员是给公司带来直接利润的人,只有给他们高工资,他们才有动力,如果有人不服,我只有一句,有本事你也去干销售!”
      陈助理皱起眉头:“话不能这么说,不同职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如若我也说‘让他们来做研发试试’,那就是抬杠了,也并不能够解决问题,首先,我了解公司近期的发展目标,所以并不是眼红薪水之类的,研发人员和销售不同,我们对利益的追求相对温和一些,差不多的工资和心灵呵护就足够了,杨总您可以不给研发涨工资,但一定要提升重视!维护团队平衡,还有很多因素,咱们可以共同想办法!”
      杨总有些不耐烦:“既然你发现了问题,就直接解决吧,以你的地位,是可以让员工感受到重视的,我最近太忙了,实在没有精力再想这些琐事!”
      陈助理见杨总如此,也就不再说话了。
      周燕不知从哪里得知陈助理和杨总的对话,将事情传的满城风雨,她环抱着胸,满脸不屑:“销售都是靠嘴皮子吃饭,关键还不是要靠产品和我的营销宣传方案?”
      田伟接茬:“让他们来做网站试试看?都站着说话不腰疼,以为咱们在家傻呆着,还要靠他们养活呢!”
      周燕侧头看向小郭:“我说你是怎么带团队的啊,好歹改变一下他们的思想!”
      小郭本就觉得冤枉,又听周燕这么说,气不打一处来:“请你对事不对人,可以吗?我现在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区域市场,团队建设方面都在杨总手里,你的意见我会转达给杨总的,如果杨总有时间,他或许会亲自向你解释这个问题!”
      周燕冷笑:“别有事就往杨总身上扯,大家又不是傻子!”
      田伟虽然难缠,却也不会无故与谁产生矛盾,他说:“哎,这些事情谁也说不清,所有公司的销售部都觉得自己是老大!”
      周燕耸肩:“既然是老大,就该担当起责任,卖又卖不好,除了销售之外又万事不管,我做宣传嘛,需要用户的第一手资料,让他们帮忙收集,这都一个月了,连点动静都没有,好,就算他们忙,每个季度也要做市场分析和报表吧,没有这些东西,让我在家闭门造车,这不是欺负人吗?”
      陈助理素来不太认可周燕的做法,早在周燕面试时,陈助理就有过这样的担忧,若不是她做的宣传好,恐怕早就让她走人了。
      陈助理说:“上班时间,大家不要闲聊,有什么事等下班再说吧!”
      周燕这才坐下,却又按捺不住,从FeiQ上对我说:“小轩,你难道就没点想法吗?”
      我回:“抱怨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拿出方案改变这一状况!”
      周燕立刻说:“你有什么好想法吗?我无不赞成,咱们是统一战线!”
      我没有再回答她,之前她说过类似的话,彼时陈助理想要给研发部提工资,几个部门的领导集体向杨总提出申请,别人都很坚定,只有周燕说:“我觉得一切应该从公司的利益出发,公司现在是有钱留在刀刃上,如果实在困难,不提也行。”
      一句话便让大家泄了气,杨总再一次充分肯定了周燕,并以此来教育我们。
      其实,陈助理说得对,想让研发人员平衡,不仅仅只有提升工资这一个方法,团队活动、员工学习、加强重视等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5)老板的“恶习”不是你的借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