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自保者“天保” ...

  •   第二周,我顺利地把“代理”两字去掉了,成为正式的编辑部主管。
      小郭说:“是金子总会闪光,该是你的,早晚是你的!”
      经过这件事后,我觉得自己忽然成熟了许多,偶尔反思过去的小心眼,总觉得恍若隔世,我开始把“曾经”“年轻的时候”之类的词汇挂在嘴边。
      小郭常说:“咱们是不是老了?”
      我笑:“不是老了,是长大了!”
      小郭补充:“不是长大,是成熟了!”
      我们相视一笑。
      自从我知道风雨漫天就是高磊后,每天都会跟他聊上一阵子,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被他气到之后。
      高磊是研发部最有思想的员工,时常能够提出很多很好的想法,然而并不是想法好就一定适用于公司的,在经过几次否定之后,高磊便不再发表意见了,问他为什么,他笑说:“如果我的意见就是拿出来供大家否定的,我又何必费尽心思想那么多呢?”
      我知道他那消极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导道:“这么说就不对了,你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可你的思路却给大家打开了一扇门,这种融合让软件越变越好,这就够了,不是吗?”
      高磊笑得不以为然,再开会,他依然不说话,高深莫测地听大家说,如果大家说得与他一致,他便补充几句,如果不一致,便摇摇头,死活不开口。
      我憋了一肚子气,在□□上跟风雨抱怨:“你说怎么会有这么固执的人呢?”
      风雨不明所以:“谁又给你气受了!”
      我反问:“风雨,你懂那么多大道理,在生活中一定是个明事理、容易沟通、成熟的人吧?”
      风雨答:“当然不,我是个很容易陷入消极、钻牛角尖的人!”
      我做个鬼脸:你倒挺了解自己的!
      苏尧发过来一段动画要我审核,我看了看笑说:“还不错啊,你有进步!”
      苏尧反问:“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吗?”
      我又仔细浏览了一番,虽然有些问题,却也不是非改不可,基本上这样就足够了,所以我说:“不用了!”
      不多时,张丹万分委屈地走过来:“小轩,我能跟你谈谈吗?”
      我见她表情不对,忙问:“怎么了你?”
      张丹深呼了一口气:“首先声明,我没有任何不满,只是觉得这样我不太好办,上午苏尧给我一段动画要我审核,我提了修改意见,我承认我提的意见可能没什么说服力,苏尧不太同意--”
      我立刻明白了,苏尧不太同意,又把动画发给我,而我的答案是,不用修改。这与周燕之前的做法没什么差别
      我拉住张丹的手:“这的确是我的失职,既然我让你与苏尧沟通,试着审核他的工作,就不该在这种情况下发表意见,让你难做!”
      张丹连忙摇头:“不是的,其实我也考虑过,还是我能力不够,否则怎么会无法让他信服呢?在我拿不准的时候,应该与你沟通才是!”
      我忍不住笑了,张丹就是这样,凡事从自己找原因,判断事情也足够的客观,只是我不明白,苏尧向来没什么心眼,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经过旁敲侧击,我终于了解到,这一切都是刘瑞珍出的主意,苏尧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每次不服气回到座位时,表情都仿佛乌云盖顶,刘瑞珍便趁机安慰苏尧,将自己那一套哲学说给他听。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每个新员工入职后,都希望得到某个老员工的“宠爱”,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有了靠山,才不会那么陌生,然而这个老员工的各种习惯就会直接传递给新人,即便新人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也会误以为“这是公司潜在文化”而照搬照抄。
      苏尧虽是高磊的下属,高磊也教了他许多,却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教他如何虚心接受意见,刘瑞珍刚好钻了空子。
      实际上不止刘瑞珍,周燕和田伟亦如此,自从百花山活动之前达成共识后,两人便经常在FeiQ上沟通,近来,田伟的不合作情况更加严重。我有些郁闷,这些人都是怎么了,只有公司好,大家才能好,窝里斗,搅得大家不得安宁,她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我将我的想法说给高磊,高磊道:“最近苏尧的工作效率也低了很多,之前一天能够绘制2个界面,现在顶多1个,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受了刘瑞珍的影响,之前刘瑞珍曾经说过,给多少工资办多少事,没必要白做工!”
      这句话在我刚入职时也听过,老实说,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或许这才是一个打工者应有的态度,可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苟同她的理论,这涉及到一个悖论,就是给多少钱干多少事,还是干多少事拿多少钱?
      虽然只是前后顺序调换,却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有干劲的人是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去换取多少酬劳的。
      想要减轻刘瑞珍等人对新人的影响,倒是有个比较见效的方法,那就是告知大家所有工作交流工具会不定期检查内容,他们不敢在FeiQ上乱说话,现实中能说的毕竟有限,各部门主管再加强团队思想建设,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我将我的想法说给陈助理,他立即表示认可,并且下达给各部门。
      相较于杨总,我更喜欢与陈助理沟通合作。他与杨总在很多方面都有本质区别,因而两个领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陈助理虽是杨总的下级,可道理就如同苏尧事件中我与张丹的立场,不是让下属左右为难,就是被下属摆了一道。
      当然,这也是有规律的,像我、高磊、小郭之类,往往属于左右为难的人,陈助理说东,杨总说西,常被搞得晕头转向。而刘瑞珍、周燕之类,则恰恰相反,她们明确一点,公司是杨总的,其他人说什么都不好使,因而每当她们遭受到陈助理的否定,就会在第一时间找到杨总。
      她们是聪明的,因为她们认清了谁是老大。
      苏尧的事情无疑增加了我的工作难度,我开始调整工作方法,尽量放权给张丹,只要她定期向我汇报,分配给她的部分我便不再发表任何意见,即便需要我发表,我也会私底下问过张丹后再表态。
      这对张丹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她的本职工作还有些尚有些稚嫩,又要处理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更加没有时间提升自身,比如公司要制作产品宣传展板,要张丹拟写一份宣传文字,尽管她有思想,却依然不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我将她叫到身边,苦口婆心地讲解。一般来讲,展板或者说广告的主要功能:
      A——让现在购买的消费者安心。
      B——说服仍有疑虑的人。
      C——让新的消费者相信广告所说。
      D——将竞争品牌的消费者转移过来。
      E——提醒流失的消费者。
      F——影响知名度的比率。
      G——提升消费者的兴趣及欲求程度。
      H——提高整体销售环境。
      I——加强偏好度。
      J——改变一般认知、评论、态度及信任度。
      K——加强现有的信任感、态度及行为。
      L——促使立即的行动,例如:迫使消费者打电话、传真或亲自到展示中心门市!

      我对张丹说:“根据这些条款,你再一一作答,将软件的优势体现出来!”
      张丹听得有些头晕,我忍不住笑了,趁机给她介入更多的知识:“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把握三秒原则和不知道原则!”
      这是周燕传输给我的理念,她曾经说过,一个好的宣传文字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重要的是标语,即你最想通过广告告诉用户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同时也是最吸引用户的,让用户在视线随意扫过后,将视线定格在广告上。第二等级,就是稍微详细一些的优势介绍,当用户驻足在广告上,他的兴趣维持平均为3秒,也就是说,当用户浏览广告文字的三秒内,你是否能够用有效的文字来维持客户的兴趣。第三个等级,则是更加详细的产品信息,在这里,将用到“不知道”原则,即尽量将产品描述的全面而简洁,让用户一目了然,对你的产品有个粗略的了解;第四个等级则是更加细化的内容。
      讲到这里,周燕刚好路过,我笑说:“我正在用你的话做培训呢!”
      周燕倒是很高兴,我看着她的身影,暗想:还真是可以从各种人身上学到知识!
      张丹说道:“没想到,做一个宣传文案这么难?你策划软件,是不是更难?”
      我想了想,回答:“不能说难,只能说涉及的因素太多,要考虑的问题也太多!”
      自从策划数学软件,我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复杂。
      在软件策划之前,首先要做市场调研,给软件制定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定位:我们要想做一个什么类型的软件,多大规模,市场前景如何,时下同类型产品有什么特点等等,这都是市场调研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调研目的在于使软件形成商品并运营之后能够拥有足够的市场,最终达到预定的商品效益。效益是衡量一个产品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开发软件的最终目的。
      其次,是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形成立项说明书,并根据立项说明书,完成软件主策划书,同时也需要确定游戏引擎的选用或者开发引擎的技术方案以及游戏的风格以及开发人员的配备等等。然后根据游戏主策划书编写各部分详细的设计文档,开发流程图等等。其中一部分用于指导程序员的开发工作,一部分用于美工及音效人员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则提供给运营人员用于商业宣传。
      之后是才是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设计文档,完成各部分的工作。最后将各部分整合起来进行各项测试。
      张丹感叹:“竟然要做这么多的事情?”
      周燕插话:“当然了,要把一份工作做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现在刚入门,还差远了!”
      我不大喜欢周燕的打压观念,故意不理会她。对于我来讲,我有我的领导方法,比如我的下属有哪些优势,能做好什么不能做好什么,能听进什么样的话,最讨厌的是什么。只有把握好这些,才能针对不同的性格,做出较好的处理。
      我说:“差得远才好啊,有进步的空间,咱们都是年轻人,有几个是泰斗?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最重要!”
      张丹笑笑,低头不说话。周燕瞧了瞧她,又看了看一旁的田伟,忽然笑了:“你说得没错,不过,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别厚此薄彼啊!”
      我明白周燕的意思,这阵子我是有意冷落田伟,一来因为我对他有些忌讳,二来这个人太过傲慢,需要狠狠地冷下他比较好。一个人只有落了地,才能脚踏实地的发展。
      田伟听到周燕的话,趁机说:“主管,你很少给我讲这么多,是不是因为你也不懂网站?”
      一句话正中红心,我确实不太懂网站,很多技术性的问题都无法了解,再加上我不知道一个网站编辑该具备什么能力,该进行哪些培训。我笑:“算你说对了一半,主要是因为你沉淀的还不够,基础不到,没办法对你讲太多!”
      田伟又开始不服气:“网络编辑需要什么基础?”
      我胡乱说:“至少要懂网站程序,并且能够与网络良好沟通!”
      田伟摇头:“刘瑞珍那号人,谁都没办法沟通!我听说主管之前也受过她的气!”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说:“刘瑞珍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处理,你别担心!”
      这不是搪塞,刘瑞珍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我找了个时间,走到刘瑞珍身边,故意说:“刘姐,我看到新上线的网页了,真好看,你做得真好!”
      刘瑞珍看向我,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她见陈助理不在,低声说:“吃哑巴亏了吧!”
      我知她暗指代理主任的事,遂摇头,刘瑞珍笑:“杨总生性多疑,他不会轻易启用新人的,你说你之前那么努力干嘛,不值得!”
      我作出无奈状:“是啊,不过工作还是要做好的,刘姐,之前田伟不对,我已经跟他谈过了,他那人脾气不好,今后合作,刘姐你别跟他计较!”
      刘瑞珍哼了一声,搞不清楚她是什么意思。
      我开始郁闷,心里想不明白,她的坏大家有目共睹,我不相信杨总不知道,可杨总为什么不开除她呢,仅仅是因为惧怕她吗?
      我回到座位,小郭从FeiQ上发信息:“最近招来的几个销售都不可心,今天都给开了,白白浪费我一周的时间培训!”
      招聘就是这样,千辛万苦从众多面试者中挑出几个像样的,培训一段时间发现后还是不可心,白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我问小郭:“现在招个能干的人怎么这么费劲?”
      小郭感叹:“招人难,留人也难,杨总还让我作总结,愁死我了!”
      我笑:“这里有很多客观因素,咱们是小公司,从公司本身来说,规模小、待遇差、名气低,高质素的人才不愿来,而咱们又花不起钱去引进高质素的人才,再加上小公司大多为老板亲自管理公司,授权、信任、权责、绩效等都比较混乱,各种资源配置有限,劳动强度大,给人的感觉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以走为上计。”
      小郭也叹气:“你说的没错,再加上大公司资金人力等资源雄厚,一般有专门的部负责公司文化,员工工作生活都舒适,劳动强度、工资待遇都具有优势,能给员工提供大量培训锻炼机会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像小公司,各方面都找不到感觉!
      我笑:“个人原因也有一定比重,换作是我,也愿意去大公司,虚荣心人皆有之,再说,在大公司可以学到比较系统的知识,跟人说法时还能有条有理有点理念,以后再找工作,也容易得多!”
      小郭摇头:“可是,我这么说,杨总不会满意的,他总觉得是我这个领导当得不好!”
      我想了想:“那就从自身找原因呗,从双方沟通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关心过新人?是否帮助、指导他的工作生活?比如问一问他:是否适合目前的岗位?个人目标是什么?晋升路径是否通畅?是否认同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文化、管理方式?是否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是否认为他在公司的地位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是否感到公司的制度公平的?是否认为公司激励少而处罚多?团队中的领导或对团队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是否表现越来越嚣张?还有就是期望值问题,首先,在招人的时候,不知道该招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因岗选人。部门需要增加一个成熟人才、高端人才、普通人才、普通毕业生还是一般劳动力?其次,是你的期望值。大家都希望招来的人出类拔萃,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可实际上,不可能有这么理想的情况,现实与期望的落差,会让你加大对新员工的失望,从而变得无法接受”
      小郭无限感慨:“你说的很有道理,期望值?难道我对他们要求太高!”
      我摇头:“你就不错了,至少还可以开除人,我这边一堆垃圾,还动不得!你说杨总是为了什么啊?”
      小郭笑:“这我倒是知道,一个公司就应该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人,也必然会有领导和打杂的。如果没有能力弱的,又如何凸显能力强呢?若公司都是策划型人才,需要打杂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若有所思地看向天花板,心中的烦恼更加严重,工作中总是有那么多的难题在等着我,高磊常说,怕事就别做领导,做领导就别怕事。
      我知道自己该更强势一些,可有些问题真的不容易解决,比如近来,我发现一个问题:研发方面的总策划、总审核,甚至人员调度都是我在做,可功劳却永远是研发主任----陈助理的!
      作为我的顶头上司,功劳归他也是正常的,可陈助理为人比较忠厚,不太懂得表现自己,更不懂得如何为下属表现。不是有句老话总说,一个团队是否受老板重视,全看这个团队的领导是否懂得向老板推销。
      当然,我并不是责怪陈助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原则,他不一定不懂,或许只是不屑,可对于我来讲,我却觉得我做了那么多,应该让老板知道!
      很多员工都认为,老板会自动注意到员工,不论评价好坏,老板心目中自有主见。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太一厢情愿了,因为,大多数的时候,很多老板都患了\"近视眼\",即便你拼了老命,老板却依然视而不见。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开始仔细编写周总结、月总结,向杨总详细汇报我的工作。可杨总并没有太多的回应,我只好另寻方法,
      我对着电脑,认真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情况。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却无法凸显自己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研发部负责人较多,技术部有高磊,总调度有陈助理,就算研发部有再大的功劳,杨总也不会归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基于此,我大略想好了方案,既然我隐没在众多中层领导之中,无法突出自己的重要性,就不如放手几天。当然,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确定两点,第一,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无人能够替代,若然早已有人虎视眈眈,你的缺席就会成为别人取代你的良机。第二,在做这件事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只有大家支持你,你才有必胜的把握。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趁机对陈助理进行反摸底。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陈助理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给我丰富的发展空间,是真的看重我,还是在试探我?但凡这类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较劲的人,都喜欢在适宜的时机挺身而出、一鸣惊人,这次请假等于把这个时机送到陈助理手中,如果他挺身而出,我便明白他的意图了。
      想清楚这几点,我心中便有了主意,刚好那阵子身体不大好,总感冒,于是请了一周的假。这一周,我在家里过得格外滋润,看电视、吃零食。小郭每每看到我都忍不住说:“猪一样的生活!”
      请假第三天,陈助理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询问我身体如何,什么时候回去上班?
      我明白,情况开始有点乱了。
      我故意咳嗽几声,说:“还没好利索,想多休息几天!”
      陈助理只好说几句安慰的话,匆匆收线。
      一周后,我重新上班,陈助理对我格外客气,原来,这一周的工作大多不合格,杨总周末会议审核作品的时候大发雷霆,他不明白,为何一向无需操心的团队会做出这样的垃圾。
      高磊解释道:“这周左小轩请假,每次她都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
      杨总想了想:“原来都是小轩在做-------以后全部界面、动画都要左小轩来拍板!”
      我得到这样的答案,心中的高兴溢于言表。其实这些话早在王琪之时,杨总就曾说过,可两次的意义却完全不同,陈助理拍我的肩膀:“今后,你要多努力!”
      我瞧着他脸上真诚的微笑,心渐渐落了地,也回以笑容,并认真地点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4)自保者“天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