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枕水江南乌镇 ...
-
夜幕如期而至。
像小时候一样,一弥趴在二楼的围栏上,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长街以及长街边的那条河。
“吱吱……”是知了的鸣叫,在这片安静的土地上,这样肆无忌惮的喧闹显得那么的奢侈。
远远地看着长街,夜夜亮着灯笼,如节庆日一般。河里飘着载着燃烛的许愿纸船,顺着河流而下。闪烁的河面如银河一般,灼伤了孤寂之人的眼。
镇里的生活是单调的,一代一代的人出去了。手艺,传承下来的成了经典,传承不下来的便自此消失。留下的变了质,留不下的便再也不会出现……人是这样,一切都是这样。
“哒……”一弥闭上了眼,不知不觉间旋律自喉间逸出。
心在一瞬间渐渐飘远,或许自某一时刻起它便不在身体里了,又或许是灵魂,这么多年常出现的噩梦。
“孩提”于一弥是一个不愿提起的词。一弥一直以来也做的很好,那样地活着,快乐地或者不快乐地,但绝不沮丧,没心没肺吧也许。呵呵……
可是在这样的夜里,只有一个人和装满家人的房子的时候,心底最柔软的某个地方,总是不可抑制地抽痛起来,家人……好吧,家人……不缺什么了……什么都不缺了……呵呵。
“你知道的……”郑乔?一弥头从围栏内凑出去看,是郑乔和小馨站在院子的一角说着什么。
“还是因为……”小馨的话说得那么不确定,好像飘在空气里。
“对不起。”从未有过的语气,“我还是做不到。”
“郑乔,我只有一句话。人各有自己的痴傻,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仅此而已。”温柔的小馨也仿佛不是她了,如此坚决的。
转身,小馨离开了。
一弥轻轻叹了口气,抬头,才发现谭惟乐在二楼对面房间门口的围栏边,呵呵,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秘密吧。有心的无意的。
“你……从来就是知道的吧。”此刻坐在身边的谭惟乐也像是随口提起。
微微迟疑,一弥开口,“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谭惟乐也觉得或许这样才是好的。
“月亮又圆了,可是又有多少事可以像它一样无缺呢?”一弥下巴支在手背上,仰着头看夜空。
“郑乔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他认真起来很……小馨也是,很执着。”
“酱油,闻起来清的,味道却是咸的,”一弥轻轻抚摸着围栏上的纹理,即使经历了很多年的风吹雨淋,也依然清晰可见,“大家都喜欢酱油做的菜,可是有多少人喜欢喝酱油呢。呵呵,我不喜欢。”
谭惟乐看向仍站在墙角的郑乔,“可是他要花多少时间弄懂呢。”
“会懂得。”
沉默片刻。
“你呢?接下来打算做什么?没打算加入我们?”
“暂时还不想。”一弥悠悠说道。
“一弥,”谭惟乐继续,“你的缘由,我不勉强你说。可是,有时候看你,总是很累……”
靠到谭老大的背上,“是啊,很累,可是活着总是好的,能活着……就好。”一弥将脸埋进膝盖,声音嗡嗡的。
谭惟乐静静地让她靠着,“一弥,给自己一个机会。或许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
一弥没有再说话。
“呼!”小馨站在桥上,大大地呼了口气。
李密站在她旁边,手臂撑在桥的扶栏上,漫不经心地说:“你这个傻瓜。”
“……”小馨苦苦一笑,将视线从水面上飘着的许愿纸船移向李密,“呵呵……”
“郑乔那小子,呵呵,”李密突然也笑了出来,“愣头愣脑的,命倒不错。”
“呵呵,”小馨的脸上渐渐漾开了温暖的笑容,“他总是那样,傻傻的。”
“呵呵,你奶奶的身体好些了吧。”李密轻声说道。
“恩,郑乔还是会每周去看她,更多的时候是他自己一个人去。是怕我误会吧,”带点无奈,“奶奶被他逗得好开心。呵呵……”
“恩,还算上道。”李密评价道。
“其实郑乔人很好,他还特意找了专家去给奶奶看病。”小馨语气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知道,包括奶奶现在的病房也是他安排的,虽然医生护士没有告诉我。靠我自己,呵呵,怎么做得到。”
李密倒愣了下,随即宽慰道,“呵呵,那小子有的是钱。没事的,不用替他心疼。”
“呵呵,”小馨笑笑,“你是不是也以为我当时是抱着还债的想法跟他在一起的啊?”
李密没有说话,小馨说道:“其实最开始,我就知道,他并不喜欢我。但是我们在一起了,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他。喜欢他的性格,喜欢他的大而化之,喜欢他的聒噪,呵呵,凡是你们讨厌的我都喜欢。”
停了停,小馨继续说道,“我也知道,他很努力地对我好,对我奶奶好。我也一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彼此喜欢对方。呵呵,可是她稍稍转了下身,郑乔就动摇了。”
“我好生气,好伤心,可是我又能以什么身份去质问他呢,”小馨已经不再激动了,“他没有欺骗过我,从来都没有。他宁愿一个人难受,也要把我推得远远的。他说不想利用我,我要怎么去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个臭男人呢?”
又是几声无奈的笑,“我真的好想好想甩他一个巴掌,大吼‘你这个傻瓜,郑乔,你这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可是……我又何尝不是呢?”
李密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但是,我只能呆在原地,呆在可以看得到他的地方,看着他。那样,我才能是我。好吧,我陪他一起做傻瓜。”
“你们两个在这点上倒是很像,”李密又笑开了,“呵呵,总有一天他会想通的。”
“呵呵,如果不傻,又怎么会是郑乔呢?”小馨也笑开了。
次日,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三个男人回到一弥家。
“唉,眼睛都看花了。还是找不到主题。”郑乔大口大口地喝着酸梅汤,间隙说道。
“恩,这一片的东西太泛了,好像找不到什么中心……”谭惟乐翻着数码相机里的照片说道。
一弥从外面端着一盘西瓜走了进来,“啪嗒啪嗒。”脚底的人字拖发出拖沓的声音。
李密也说道,“照这样的情况,景飒那边可能要暂时要接其他的案子了。这样太耽误时间了。”
“不行,这个案子一定要按时交上去。听说PUMA也接到了这个案子,只采用一家的,那就一定得是我们。”谭惟乐凝神道。
一弥拿过数码相机,翻了翻。
“既然是旅游篇,那肯定就是吃喝玩乐啊。”
一弥放下相机,“在西栅有许多“老底子”的东西。老街长达数公里、青石板路、屋子有一半挑在水上。有几样纯手工的东西可以一看:一是手工制酱作坊,镇上的红烧菜系味道不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产自销的酱油的功劳。价格不便宜,一瓶普通酱油25元;二是生铁锅,系手工铸造。开价为99元的铁锅最受欢迎;三是蚕丝,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可以亲手在老底子的缫丝机上操作。
夜幕降临时,喝着小酒,看对岸楼台上唱戏,或者到水边放几盏莲花灯,都会令人心醉。
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当时,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所以能说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找一个主题的话,”一弥想了想,从面前的资料里拿出一张白纸,又找到一支笔,写道:“
乌镇西栅
离开纷乱的都市
回到这里
停下脚步
宁静可以让伤感隔离
时间真的不曾改变什么
放开手送走烦恼
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满载的是生活里饱满的笑容
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
却不曾改变过这里
那个笑得像花一样的孩子
一个轻快、跳舞的女子
还有我的赤子之心
生活在梦里的乌镇
枕水江南乌镇。”
一弥笑道,“所以主题是……”
郑乔马上接到,“归路。”
“不笨嘛!”一弥丢下笔,转身去了厨房。
谭惟乐也乐了,“哈哈,很赞啊!”
于是乎,大家忙开了,找图的找图,查资料的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