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巧言令色戏君颜(上) ...
-
翌日寅卯时分,畅春园无逸斋的上书房内传出阵阵读书声。无逸斋乃阿哥格格们学习的地方,顾名思义,就知当今圣上寄意他的子孙们需勤奋刻苦,万不能贪图享乐。
郭络罗•年华只觉脑袋昏沉,眼前迷迷糊糊,抬眼看向园外,天色如浓墨,不见一丝光亮。再瞧这一屋子认真背默,专心复习着昨天功课的阿哥格格们,不由在心中叹到,皇家的子孙也不轻松。
从古至今,贵族子女要求六岁上学,首先学习生活规范——洒扫,应对,进退。至八岁时开始学习训诂,句读,继而识字,然后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15岁才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不过看眼前的场景,这些小小年纪的阿哥格格们应该早就熟读“四书五经”了。
郭络罗•年华瞧了一眼手里的《论语》,又拿眼瞄了瞄身边的表姐六格格以及一旁的表哥胤禟,瞧见他们手里拿着的是《大学》。她收回四处乱瞄的眼光,突然有些无趣。是她太懒,还是这些阿哥格格们太用功。这么早起床默书,一个个都精神奕奕,不见倦态。
想到刚刚胤禟告诉她的话,不由头更沉了。现在只是复习昨天的功课,一会汉文师傅汤斌就会来检查,检查完后就会教新的内容。之后并不休息,满文的师傅达哈塔会继续教大家满文。到辰时,皇上下朝之后就会来上书房检查,抽背各个阿哥们。抽背之后,就是练字时间,一直到午膳时,才能休息。膳后至未时,格格们离去,阿哥们就去无逸斋外面的院子里,练习射箭和武艺。这一天的学习才算结束。
郭络罗•年华放下《论语》,用手支着她沉重的脑袋。不由想起跟着纳兰师傅学习的时光。纳兰老师知道她不喜欢这些“四书五经”,了解她喜欢那些诗词歌赋,因此每每教她些诗词,还会给她讲诗词中蕴含的那些故事。重要的是不用这么早就起来读书。
“哎……”她止不住的叹气,以后学习这种事情对她来说会变的很辛苦,陪读的凄惨生活开始了罢。
“哎……”听到叹气,胤禩终于不耐烦的皱起了眉。目光离开了他手中的《中庸》,看向对面的人。这人从进到屋内,就没消停过。不是一副懒洋洋要睡着的样儿,就是唉声叹气的四处乱瞄,现在更是没规矩的趴在桌子上,一副抬不起头的样子。
郭络罗•年华正趴在桌上努力不让自己睡着。使劲睁开了眼,眨呀眨的,就对上了胤禩看向她的眼睛。她抬起头,冲胤禩娇憨的一笑。对面那人略一怔忡,旋即眉头一松,嘴角微微扬起,清俊的脸上扯出一个礼貌规矩的浅笑,算是对她的回答,继而收回眼光,一派安然的继续读他的书去了。
真是够冷的,礼貌之中却拒人于千里之外。郭络罗•年华突然觉着有些烦闷,心情不怎么好起来。
“你安静点。”
“什么?”她看向胤禟,周围的读书声让她没听清楚表哥说了什么。
胤禟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倾身向她道:“好好看你的书,不要以为只是个陪读,第一天来就无法无天了。”说完,发觉周围的人都向他这边看来。才觉他说的有些大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狠狠瞪了罪魁祸首一眼。
郭络罗•年华被周围的眼光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心知她有些出格,只觉脸上一热。她冲胤禟吐了吐舌头,扯出一个笑脸算是回应胤禟那恶狠狠的一瞪。见胤禟不理她,只好转头,欲拿起放在桌上那本《论语》背诵。恍惚间,似瞧见胤禩眼角边的浅笑和他慌忙收回的眼神。她抬眼向胤禩看去,只见他好端端坐在那里正专心的看着书。她不甘心的继续盯着胤禩,想看出些端倪,奈何瞧了片刻,却是什么都瞧不出。
正在此时,汉文师傅汤斌进到屋内,向众阿哥和格格们行了礼。众阿哥格格们皆向老师问好回礼,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
“皇——上——驾——到——”无逸斋外传来一声悠长的唱诺,满屋人的目光“唰”地聚到门口,所以的人连忙起身恭迎圣驾。郭络罗•年华当然也不例外,跟着所有人起身下拜,眼角盯着屋内那抹明黄道:“臣女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都起身罢。”中气十足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免了跪在地上一屋子人的礼。
接着又是一屋子人齐声谢恩。郭络罗•年华随着众人谢过恩后方才站起来,低头垂手而立,十分规矩。待听得皇上赐坐,她才和屋内各人各自坐回了各自的位子上。
郭络罗•年华看向窗外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升起的日头,暗忖着这会儿应到了辰时,她也终于能在皇上依次检查阿哥们的功课时休息一下。要连格格们的功课都检查就好了,她也能多歇会儿。只怪皇上的时间不够用,检查完阿哥们就要去处理政务。
只听皇帝唤来太子进到身前,开始随意考问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太子具一一应答,流利顺畅,全无不妥。皇帝仍是面无表情,只道:“还不错。”恭立一旁的汉文师傅汤斌忙道:“太子聪明伶俐,又勤奋刻苦。这四书五经默背不下百遍。”皇帝听了,并无欣喜,道:“朕幼时读这四书五经,每每不下一百二十遍。”太子闻言脸色似一沉,忙回道:“儿臣岂能和皇阿玛相比。儿臣今后必当加倍努力,不负皇阿玛厚爱。”
郭络罗•年华坐在下面,好整以暇的看着太子在圣颜前的表现。都道皇上注重培养太子,本来皇子18岁之后就应分封,赏赐府邸,成亲之后居于宫外。许是皇上对太子过于严苛,特在畅春园之西为太子修了一座小园林,赏他居住,出巡时也命他随侍左右,且每天仍要抽问太子功课。想来作为储君实在是万分辛苦和不易。
她又听到皇上问太子可习了其他书,太子回道:“读了《孙子兵法》。”
“哦。”皇帝脸上终于有了些表情,看向太子似在示意太子继续。
“我大清朝马上得天下,这行兵打仗之道只是不能忘的。”皇帝听完略微点头,终是露出点悦色,又复问可还读了其他。太子恭敬回道:“近日在习《左传》,《国语》,《战国策》还有《史记》。”
皇帝嘴角终于有了抹笑意,和颜悦色道:“以史知今,很好。你明儿写篇读书笔记呈上来让朕瞧瞧。”此话一出,郭络罗•年华就瞧见在座各位阿哥脸色各异,惊,羡,慕,怨,者皆有。她心知太子已然把众皇子比了下去。
太子回了话后,又呈上了自己抄写练字的两篇文章《出师表》和《谏太宗十思疏》。郭络罗•年华远远瞧去,只觉字体工整俊秀,字迹有力清晰,颇有大家之风。
皇帝瞧了道:“字比前些个又有长进。”
太子之后皇帝开始抽查其他众人。皆与前同,俱是抽背些四书五经的内容,复又问及可习其他书。只是随后几人但都不及太子,皇帝复又面无表情起来。
郭络罗•年华觉着有些无聊,眼珠乱转,看向表哥胤禟,只见他正埋头,嘴一张一合,只没有出声的默念着。她一看就知表哥在临时抱佛脚,也许被刚刚太子的耀眼惊到了,不想被比下去罢。她又偷偷看向对面的人,只见胤禩一派坦然的坐在那里,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眼神深邃的望着皇帝。
胤禩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刚才太子的一番表现,确实抢眼,思及此心中竟有些闷闷的。他事事都求尽善尽美,只希望皇阿玛能多重视于他,只希望人人都看重于他,只希望靠自己的才能使大家都喜欢他都依附尊崇于他,今天看到太子的表现,才知他还需再接再厉,不能有片刻懈怠。觉察到一阵熟悉的目光,胤禩收回思绪,转头看向对面的人儿。
郭络罗•年华惊觉胤禩看向自己,发觉她似乎一直在盯着胤禩看,不由心中一慌,竟像做错事被逮住的孩子般,不好意思起来。讪讪的冲胤禩一笑,收回落在胤禩身上的眼神,转而去看正在皇帝面前背书的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