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 巧言令色戏君颜(下) ...

  •   胤禩看郭络罗•年华慌乱的样子,只觉好笑,见她又冲自己憨笑,心念到这个格格怎会如此喜欢笑,不由自主的也回了她一个礼物的笑。继而他收回目光,看向他的皇阿玛和四哥胤禛,只听到胤禛在背《老子》中的一篇文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胤禩看着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四哥胤禛,思及胤禛所背诵的文中深意,不由眉头一皱,“夫唯不争,故无尤……”,他心中默念,嘴角仍带着看不出情绪的浅笑,冷若冰霜。只是早已深谙,四哥不是“故无尤”,而是示弱于人前,获胜于不争。
      “恩……”皇帝听完四阿哥胤禛背完这篇老子,不由的点了点头,只是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仍看不出皇上的心绪,众人只听皇上道:“老庄之书,有谋事处身之道,只是要则其一二而读。”
      胤禛颔首道:“皇阿玛说的极是,儿臣定向太子看齐,多读些史书。”
      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又道:“除了读老庄的书,还读了些什么?”
      四阿哥恭敬的道:“近日闲暇时看了些《佛经》,抄了一遍《金刚经》。”
      皇帝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情绪,道:“想不到胤禛还有心向佛?”
      四阿哥仍是一本正经的说:“回皇阿玛,儿臣只是认为常看《佛经》能静心,心静则心明。”
      胤禩听到此,脸上闪过一丝犀利,继而又恢复了平静。
      郭络罗•年华本是为了躲开胤禩的目光,才让自己去注意皇帝和在皇帝身前的四阿哥胤禛,只是这一看,才发觉这四阿哥生的玉树临风,风神俊秀。17岁的他完全无少年之态已然一副历经世事的沉稳。
      她心中不由拿胤禩和眼前的四阿哥比起来。这四阿哥除了年纪比胤禩长个三岁,身材高大些外,他们两人还挺相识的。一样的少年老成,都是极克制聪慧之人。只是四阿哥周身的气质显得比八阿哥更淡,更冷,脸上也不若八阿哥般带着温文尔雅的笑。
      郭络罗•年华听四阿哥背完了一篇老子,又听他说他爱看《佛经》,不由觉得此人身上淡淡的气质是因为参悟世事所致。
      不知怎的,她又下意识的向胤禩看去,却只瞧见胤禩脸上那一闪而逝的犀利,心中不由冒出些奇怪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一时间只觉屋内的众人都各怀心事,恍悟中她似都认识,却是一个都看不清,一个都看不透。心中竟涌起一种莫名的无助和悲哀。
      不知过了多久,郭络罗•年华听到皇帝唤了胤禩去跟前,检查功课。她听到胤禩的名字,终是拉回自己的思绪,看向皇上和胤禩。
      皇上随便抽查了些“四书五经”里的内容,胤禩流利的俱全都答妥。皇上甚是满意,同样又问胤禩可看了其他书。胤禩淡然道:“儿臣近日在看13经中的《孝经》。”
      皇上闻言,眉头微微舒展,道:“可有感悟?”
      “儿臣读第一章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我大清以孝义治天下,孝乃德之本,教之所生也。感念亲恩,侍奉父母是为人子的根本,而有所建树,不负父母的栽培,扬名后世以显父母教育有方之德乃是为人子的责任。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才是孝之道。”胤禩款款而谈,面色始终安然淡定,一番言论引得众人瞩目。
      “不错!”听得此番言论皇帝终是露出了欣喜,道出了今日的第三次赞赏。
      郭络罗•年华一直盯着胤禩不放,只见胤禩听到皇上的赞赏后,脸色不变,眼帘低垂,仍是一派自若,嘴角好似有抹微笑,但却看不真切。虽不见他脸上有什么欢喜的神彩,但她能感觉到胤禩心中必定是欣喜的。恍然间她明白过来这满屋的阿哥格格们,有谁不是想讨得皇帝的青睐和赞赏呢?
      所以他才不敢去看他的亲额娘吗?所以他就这样压抑着自己不向皇上请旨吗?所以他只能在背地和说他额娘的那个七阿哥斗气吗?郭络罗•年华察觉到自己的想法,不由一愣,想起卫答应平日里只有自己去瞧她,心中竟有些隐隐作痛。母子本就最亲,母子相见为什么还要皇上的圣旨同意?又不是像她与她的外祖父般的阴阳相隔。思及小时候最疼她的那个人,那个教她骑马射箭耍鞭子的人,再也见不着了,心中更是忧郁。突然一个念头涌起,不能让卫答应和八阿哥这样下去。
      “谢皇阿玛夸奖,儿臣今后必当更加努力。”胤禩仍是恭恭敬敬的回答,垂手拱立一旁。
      “啪—啪—啪”几声掌声想起,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向鼓掌的人看去。
      郭络罗•年华只觉头冒冷汗,手心一片润润的。她刚刚心中念头一动,只想到胤禩既提到《孝经》,顺着他的话说许是有些机会。现在电光火石之间,满屋人的目光“唰”一下看向自己,才惊觉自己行动比思想快,其实她还没想好要如何说。
      现在的情形已不容她呆坐在那。众目光中,只觉有几道目光特别凌厉,她站起来,看向皇帝犀利的目光,心咚咚直跳,寒意棽棽,跪在地上道:“年华听得八阿哥一番话只觉受益匪浅,八阿哥说的甚是有理,年华一时失态,斗胆冒犯圣颜,请皇上恕罪。”说完,她不由的轻轻吐了口气,心跳反而缓和了许多。
      似寂静了许久,又似只有一瞬。郭络罗•年华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道:“哦,给朕说说你受了些什么益,又懂了些什么理?”
      “回皇上,年华的外祖父小时候常告诉年华,不仅汉人重视孝道,我们满人也是极重视孝道的。汉人有个黄香温席,而我们满人的榜样就是当今圣上。皇上孝顺太皇太后和太妃,母慈子孝,晨昏定省,是为我朝表率。八阿哥能说出这番话自是从小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原因。今天年华听到这番话再想起过世外祖父昔日的教导,只可叹世上憾事莫若子欲养而亲不在。”她越说越平静,恭谦奉承的话说的差不多,终于转到了正题上。
      “嗯,朕看你小小年纪,能有此感悟确实不易,不亏是安亲王的外孙女,也不枉安亲王当年如此疼爱你。”皇上脸色和平,只是在说起安亲王时眼中闪过一抹伤感。
      胤禩听她如此说,心中一动,瞧着眼前的女子由刚刚的紧张不安快速变的镇定淡然下来,随后的一番话竟是回转了之前她引起的窘迫局面。再联想起昨天大胆调皮的她,之前任性不专心的她,现下跪在地上恬静安然的她。这两天的接触,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个格格是个甜甜的人儿,喜欢笑看起来没有心机,甚至是娇憨的。现在看来也许不尽然,至少她是聪慧机敏的,刚刚那样窘迫的局面,她也能镇定下来,她到底有多少面?
      但是郭络罗•年华随后的话,却让胤禩眯起了眼。
      “谢皇上疼爱,不追究之恩,只是年华觉得八阿哥他……”
      皇上脸色一变,沉吟片刻,才道:“你有什么话都说与朕听。”
      “八阿哥刚刚那番孝道的解释确实很好,让年华受益匪浅。八阿哥平日里晨昏定省,尊老孝亲做的也好,是年华学习的表率。只是年华有个疑问,八阿哥为何从不给自己的生母请安问好,似乎有些言行不一。”郭络罗•年华心中还是有些怕的,可是箭已离弦,她心一横竭尽全力的镇定下来,目不转瞬的盯着皇上缓缓的说。
      她能感觉到她说完这句话后周围人的惊诧。其中就有太子兴味的目光,四阿哥冰冷看不出情绪的目光,还有那最让她心悸的胤禩的目光,悠远深邃中闪着她不能理解的光芒。
      “大胆!”一旁一个太监说道
      “年华自知无礼犯上,断不该如此说八阿哥,请皇上责罚。只是年华知皇上最重孝道,八阿哥既然耳濡目染向皇上学习侍亲至孝就应该跟皇上一样,而不是言行不一。同时年华也不想八阿哥和年华一样,以后想起生母只能叹子欲养而亲不待。”
      屋子里一片静默,郭络罗•年华瞧见皇帝的脸蒙上了一层寒霜,她的心复又咚咚的跳起来,手心已然全是汗一片湿滑,后背也是润润的竟有些凉意。她终究是个11岁的孩子,在这奇异的寂静中不知所措的害怕起来。终于明白了大人们常说的伴君如伴虎的意思,也终于知道了那些平日里被她斥责的奴才们的苦衷,她不由的低下了头,这次怕是真的闯祸了。平日在自个府里无法无天惯了,现在才回悟过来,这里是皇宫,她对着的是皇帝啊。
      不过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一个冷冽的声音道:“胤禩,以后记得每日去给你额娘请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