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城西失火案 ...
-
第三十章:城西失火案
梦水就这样陪着之晏聊了一夜天,恐惧让她全无困意,只敢痴痴地守在之晏身旁,晨曦透过窗棱,铺满床前。逍遥侯夫妇推门而入,发现梦水坐在床侧,姿势却已僵硬,赶忙上前,侯爷夫人抱住梦水,给她冰凉的身子注入点温度,一边哽咽这骂着,傻孩子,傻孩子,梦水这才恢复点意识。
章太医也十分动容,赶忙上前替之晏把脉,又摸了摸额头,说道:
“想必是老天爷也被夫人感动了,大人的烧已经退了,无生命危险了。”
梦水听到这句话,神色方才灵动起来,一家人又是喜极而泣,不到一日,一家人的心情已是跌宕起伏,云霄尘泥间徘徊,无片刻安宁。
“可是太医,夫君怎么还未清醒呢?”梦水复而着急地问道。
“恕老夫才疏学浅,只知道现在谈大人脉象虽然不似常人平稳,但无其他异常,是脱离苦海的迹象。但是这什么时候能清醒过来,或许是一两天,或许是半个月,不好说。”这位章太医已是宫中医术最精湛的老太医了,若是他都不能确定,恐怕其他人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既然都说无生命之危了,心中最大的担忧便可解了。
“这几日,需好生照料着大人,我开些方子,定时喂下。章太医说完便写了一个方子,上面多是补料,一家人连忙说好,收了方子之后,恭送了太医出府。
刚落座没多久,忽而听到外部传报,“皇上驾到。”又着急忙慌地出门迎接,只见成域携着柔妃,已经走进了内院,两人脸上都是同样的忧色。原来昨夜,之晏大哥之凌进宫请太医时,已经太晚,成域已经入睡,宫人不敢叫醒成域。今日一早才告知成域,成域听闻便立刻要出宫,柔妃担心妹妹,便求的一同探望。
成域随手便免了礼,着急问着之晏的情况,柔妃也抱着妹妹进了屋,听的无大碍,稍微舒了口气,转而厉声问道,
“可有什么头绪?是谁人,竟敢在皇城向朝廷命臣下手,真是天大的胆子,张不凡只说是击中了头领的手臂,却未辩的是何人。”
依偎在姐姐怀里的梦水,看了看逍遥侯夫妇,二人眼中泪光仍不住地打转,但仍坚定地点了点头,梦水脱开姐姐的怀抱,走到成域面前,整个身子落在地上,跪地有声,成域大惊,连忙让柔妃扶起,
“这是怎么了,为何突如其来行此大礼?”
梦水执意不肯起,反而诉道,“求皇上圣恩。”
原来这一次行刺都源于几天前,逍遥侯府一个特别的“来客”。那日,之晏夫妇正在赌墨泼茶,突然梦水身旁的刘嬷嬷,这个嬷嬷原本是梦水母亲身边的得力助手,从小看着梦水长大,这次随梦水从王爷府一同来了侯爷府,是母亲特意派来照料梦水的,与梦水感情很是深厚。
刘嬷嬷进门也是一通跪立,哭着求之晏与梦水见一个可怜人,为其主持公道。二人虽摸不着头脑,但是出于对刘嬷嬷的信任,便允了她的要求。只见不到片刻之后,刘嬷嬷引进了一个十三四的小男孩,素服朝天,面容瘦弱,看着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看着之晏与梦水这样的富贵人还有些发怯。刘嬷嬷站在一旁疼爱地抚着他的背,安慰着:“可怜的孩子,别害怕,这两位都是心肠好的大人,定会替你伸冤的。”这孩子这才稍微宽了宽心,但是未语泪先流,刘嬷嬷又是一顿安抚,终是可以开口说话了,虽说孩子说话有些断断续续,但是二人也听了个真切。
原来这个孩子是城西郊区一个老实农家的孩子,父母在家种些瓜果蔬菜,逢着集市便来钱塘卖些挣钱。月前,父亲带着姐姐入城卖菜,回来之后却异常惊恐,命令姐姐与自己最近不得出门。男孩十分不解,却又不敢反抗父亲,后来才模模糊糊知道,这次进城卖菜正准备回家的路上,钱塘有一富户人家看上了姐姐的美貌,当街便硬要领着姐姐回家做妾,可是此人一看便是纨绔之徒,不是终身的依靠,父亲不敢反抗,但是心生一计,便说道,能将小女嫁给大人做妾是小女的福气,只是家里只有小女一人,老母亲实在舍不得,可否容小女回家拜别一下母亲,立马送至府上。那个纨绔子弟,见父亲这般模样,便以为是个卖女求荣的势力之人,又觉得当街勉强有失体面,便说最迟傍晚一定送至府上,自有好处,父亲连连答应。
父女二人脱险之后,立马回家,以为家住偏远,事发之地有无熟人,这个人便不会找上门来,躲个一两年,这个纨绔子弟便不会记得起这回事了。
一天晚上,男孩趁着父母休息,偷偷溜出门去小河捕鱼,回来之时,已是万籁俱寂,远远见的家中灯火通明,原来好几个陌生人举着火把站在院里,男孩以为遭了强盗,不敢出声,悄悄走近躲在小院外一处谷垛后面,看清了眼前场景,差点晕了过去。父母均倒在血泊中,姐姐被羞辱之后也被人一刀致命。男孩父亲似乎还有些意识,看到了骨垛后小男孩的身影,他每次犯了错都躲在那里,父亲给他使了个眼色,让他快跑。男孩随恐惧,但是听了父亲的话,无声息地远离小院,在无人注意的距离之后拔腿便跑,跑到安全距离后,便看见家的方向火光冲天,便知道自己从此以后,无家可归了。
小男孩逃出生天后,也不知道,不敢再回家,不知道还有没有凶人,又不知有何去处,连续乞讨了续日,后想起以前路过秋王府时,母亲说过,自己小时的玩伴刘姐儿在这里面做事,听说干的风生水起的,便一路问到了王爷府,却又听说刘嬷嬷已经去了逍遥侯府,便又寻至了这里。刘嬷嬷向来心善,如此人间惨剧,又是小时候的玩伴,人老之后,纯真年纪的感情异常珍贵,对这个男孩的可怜之情难以自抑,便斗胆来求之晏夫妇二人。
这一案件非同小可,未嫁少女名节遭毁,全家惨遭灭口,家园也被付之一炬,就在钱塘周边村庄,本是一起可以轰动全城的案件,可是在这个小男孩前来府上鸣冤之前,之晏是闻所未闻,不得令人心惊。据小男孩之言,他看见了这个凌辱者的面孔,却不知得是谁,只觉得二十七八的样子,一看便是贵家子弟,这样的人钱塘多如牛毛,实在不可辩。不过这个凌辱者十有八九便是之前为难这对父女之人,毕竟一个远郊村里再老实不过的村民很难惹上这样的祸事。只是此人心肠何其残忍,强抢民女不成,便视任命如草芥,天子王法都是不放在眼中之人了。
之晏小心安顿了这个小男孩,他或许是这个案件唯一的人证了。之后之晏偷偷调取了小男孩所在郊区的档案记录,发现却无一丝重大案件记录,只在管理当地火政的记录上见到寥寥一笔:六月十六日,城西王家村李姓村民火烛不兴,三亡。
如此之大案件却只是一句火烛不兴,归因失火,草草了事,之晏愈发觉得有些蹊跷,思前想后,仍是觉得不对劲,于是决定得亲去现场查看,于是带了几个心腹之人前去了城西的王家村。王家村是钱塘周围大大小小近三十个村庄最不显眼的一个地方了,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口,家家户户相隔也较远,王家出事之后,第三日上才有人报案。
据报案的说,村里人平常都在自家劳作,自己当天也是准备进城,经过这家时才发现失火的。因为一家人死状太过奇怪,感觉并不像只是失火这么简单,便报了官家,可是官家只是派了两个小兵前来察看一番,最后还是以失火案定了性。
村里几户人家也都议论纷纷,不知道是不是强盗进村了,可是他们这个村子并不富裕,又偏远,哪一点也吸引不上强盗啊,李老头家老实巴交的也不像有仇杀可能。不过既然官家都说是失火案,他们也不敢多说,家家户户加强了些防范也无其他。因为这一家死的实在太过凄惨,村里十几户人家便自发组织,收拾了尸骨,安葬入土,不过收拾时并没有发现小儿子的尸骨。
“尸骨?这样一场大火,尸骨仍存?”听那个小男孩的描述,这家四周都是干柴堆,这样的大火持续个两天都不成问题,尸骨只怕也只能是零星半点了。
“可能是老天爷也可怜刘老头,那天深夜我们这片村庄下了阵雨,虽说不大,但是却可以浇灭这场大火了。”报案者看了看刘老头残破的家,还是忍不住的感慨,一家三口说没就没了,那个下落不明的小娃,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麻烦老人家速速带我前去这刘老头一家的安息之地。”之晏已经细细查看了一遍这里,并没有什么线索,希望他们的尸骨能帮助自己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