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吴语 ...

  •   第十九章吴语
      成域一行在夜市上一直流连到亥时,梦水便要告辞,成域一再坚持,亲自将梦水两姐妹送至王爷府方归。回来的路上,朗月清风,星影摇动,无一丝白日的燥热,成域也是逸兴遄飞,一路说说笑笑,颜色顿开,对钱塘的新生活突然有了些期待。

      ”学习吴语?”翌日,成域一听之晏的话,便立刻兴趣盎然,年轻人的热情是上天特有的恩赐。
      之晏故意第二天才提起了这个念头,确实是昨晚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难得身心怡悦的夜晚,之晏既不想打扰这样的美好,更是自身也享受着这醉人的松弛。
      “是的,与人相处,贵在相知,而一切相知的基础是能酒逢知己千杯少,其言涛涛如江海。若是能达到此境界,自然不愁关系亲昵,如今我们在这一步上便已是举步艰辛。虽说官话在钱塘是有通行。但是通过南下这四个月的时间,或多或少成域你也有这感受,仍有许多不便之处,也有依赖通译的时刻。这种久而久之的习惯,让大家自然觉得,官话只是为了应付北方的语言,而且说官话时候大家自然端着架子,不同于说吴语时候的舒畅。”
      成域深以为然,之晏阐述时,这些天的经历就在他的脑海里幕幕袭来,“之晏,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前几个月咱们初来乍到,难免兵荒马乱,正好当下我们也没有前几日那么紧张,是时候好好考虑怎样真正融入南方生活了。更何况我觉得学习吴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自律,也不耽误我们其他日常事宜,只是,”成域突然停顿了片刻,他是想起了这些北方顽固之臣,想必若要是真的学起来,这中间不少人肯定反抵制不学,更免不了他们的冷嘲热讽,恶语伤人。
      “有些人阻拦讥笑并无所谓,既然要在钱塘立一番事业,定不能害怕这些。南北冲突亘古至今,不是我们一力能消除的,我们只能慢慢去绥抚,但不可一味去迁就。”之晏想起了梦云问的你更害怕什么,他想这些一时的不理解与埋怨不是他最心怵之事,心有慈恩寺,不惧衣上灰。
      成域早明白这个道理,北方亲族南下,因其中盘根错节的亲族、血脉、交情,因而自己万事总受牵绊,若这些小事就让自己手中无措,怎能成就这一番事业?
      “是,之晏,此事势在必行必行,但我认为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当成政令去施行,这其中固然有我们的各种羁绊与顾虑,但也要考虑到,不同人、年纪的学习能力,以及不同职位、身份的需求度,不可以一适百。不如这样,就从咱们两人开始,起个表率作用,若是有心人,自会领悟追随。”
      之晏自是同意,强求本身就是最落魄的失误。
      两人一贯雷厉风行,效率至上。如是此事商量未久,便着人请了吴语师傅,开堂授课,并特意告知一同南下的各家各户,有意者可一同听课,相互作伴,提高热情。这一举动自然是满城风雨、议论纷纷。无论背地里、明面上都不乏痛骂成域,退文明之风,休开化之辱,不求上进,自甘堕落,只顾谄媚南蛮,不顾祖宗颜面之人。成域总一笑了之,背地里的骂声他装聋作瞎,明面上的哀嚎他也只是淡定陪茶而已,一时间众人也不好大张旗鼓地发作。
      不过尽管如此,另成域欣慰的是,即使顶着如此压力,真正开课那一天,仍有人敲响门庭,如文昌侯之子张靖、成域长兄谈之林、林穹及其孙林鳞。尤其林穹前辈已过花甲之年,当他拄着拐站颤颤悠悠走进小院时候,成域拼尽全身之力,抑制人前泪落。面对一众人地谩骂,成域心态越坚硬,可这样的一幕却让他柔软无比,如丝丝春风,吹开遍野的盎然。
      这其中最大的意外莫过于成域竟看见周敦最小的儿子周丰,看他风轻云淡向自己走来之时,成域已经料想到到每一步的淡定神闲是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与挣扎,毕竟周敦向来是最激进的固守一派,他的态度与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招架的了的。
      在先生开课之前,成域请求打扰片刻,转而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拜,众人赶忙阻拦,直言受不起。
      成域一一谢绝,躬身多时方起,“大家不用在意成域这一礼,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的起成域这一拜。我拜的是大家的深明大义,雪中送炭。此情拳拳,无以为报。成域自南下后,举步维艰,可是你们让我明白,自从我不再是孤身一人。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神之听之,钟和且平。”说完复行一躬,场上众人,无一不动容,回礼以报。
      吴语的学习如火如荼,虽然经常困惑百出,可是众人更是暗暗较劲的刻苦。几个月下来,倒也有些门道,几个人的感情也因此深厚。于是当几个月后,成域出席赵家老爷子生辰宴时,在庭院里赏菊,突如其来一场凉风,成域一个喷嚏,并脱口而出一句“这天渹得狠,渹的很”时,众人不禁抿笑。之晏与梦云不约而同地看向彼此,相视而笑。
      渐渐地每当成域宴请南方各族时,总爱说吴语,抛弃官话,哪怕总有人对他吹胡子瞪眼,他亦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身世显贵,气质不凡,为由谦逊有礼、温文尔雅,岁月辗转,成域也交到了不少真心,但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是不可与人说。
      与成域交心的人除了秋王爷一家,最意气相投的便是上官家的二公子上官寻了。按岁数来说,上官寻比成域与之晏至长上两载,可上官寻洞察世事如观火,通达人情如明镜,让之晏也甘拜下风。
      上官家也算是一大世家大族,虽比不上南方四大姓,但也不可小觑。上官寻家世代为官,其祖父曾是庐州都尉,父亲如今虽官职未有都尉之高,但也是南阳郡守,掌管一方百姓,更有世家力量支撑,也算是半个王谢之家。
      上官家族对成域其实一开始一直保持着中庸姿态,防守兼备,但总体方针都只是平淡待之。上官太守拜见四皇子述职之时,无论成域如何礼贤下士,都似乎无法唤起上官家的波澜。而成域结识上官寻也只是一次偶然,那日成域与之晏前往郊外赛马。
      赛马这项运动在京城十分风靡,上至君子王侯,下接草寇平民,无人不爱在马背上畅游一番。成域在北方上朝时,皆是骑马而行,偶尔瞥一眼汴京透蓝的天空,感觉所有的烦忧都是天边的云烟,转瞬即逝。而来钱塘以后,为了必要的威严,出门便是车冠相接,遮天蔽日,华贵有余,却总少些许滋味。
      钱塘西郊外有一处草地,极为开阔,且水草肥美,景色怡人,是个天然的赛马场。骏马流电,垂鞭直拂,追风戏鞠,复踏落花,马背上的自己仿佛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这天,成域与之晏又如往日一般,来到这个世外桃源,却发现已经有人占领。当头一个剑目星眉、刚肃恭诚面相的少年,只见这个少年仿佛与身下的的卢宝马融为一体,如疾风疟过,草木随风舞;如雷电掣闪,万物现黯淡。成域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好”,看了一眼身后的之晏,之晏亦是一副赞赏的目光。二人勒紧马身,追向前方的少年,少年见有人追来,也并未减速,反而与身后二人赛起马来。三人一路快马扬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笑音散风中,英雄本相同。也不知相互追逐了多久,时而你快一步,时而我疾三分,直到一处小河显现,再无余路时,大家才停下脚步,侧身下马。之晏取出马背上的酒壶,扔给这位少年,他不禁爽朗大笑,消了几分面相的严肃。
      喝了一口酒便自报家门,:“在下上官寻。”
      “列成域。”
      “谈之晏。”二人见上官寻是个直爽男儿,也直接说出了姓名。
      “啊。”上官寻有些吃惊,迅速作揖行李,“见过四皇子,谈大人。”
      成域免了礼,刚刚追求一时快意,这会儿有些许疲意,可见上官寻仍是面光红润,气息也十分平稳,便感叹道,“我今日方知这钱塘真是卧虎藏龙,没想到上官兄马技竟如此高超。”
      “上官兄看着如我们一般,自小就习马之人。”刚刚看着上官寻对的卢的熟悉程度,之晏想着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
      “谈大人说的不错,其实我自幼年便由祖父养成,多待在军中。祖父总说不会骑好马,就不配说自己是军旅之人,因而我自小便接触马背。祖父去世后,才回钱塘。虽离开军中甚久,但是对马的喜爱却一直延续下来了。”上官寻突然有些怀念与祖父待在一起的时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