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出山 ...

  •   第十二章 出山
      成域与之晏再次登上山顶,这一次敲响柴门时,门里的人终于愿意打开了,刚一打照面,果然是那个采摘野菜的老人,之晏真是个诸葛神探,成域想。
      另一面,张鬼斧甫见到成域与之晏时,哑口无言,他本以为是山腰那户人家,每年他们总会过来祭祀,经过时也要与他打个招呼。可是万事总在冥冥之中有其安排,该来的总还会来,不是他这样的凡人能主宰的。
      “叨扰前辈了,这么晚前来打搅,诚属抱歉。”成域行李说道,一旁的之晏没有提及自己识破一事,也没有丝毫揶揄的意味,只是双手作揖,真诚拜谒。
      “终究还是没骗过你们,”张鬼斧哑笑道,他知道自己的小把戏已经被识破,现在强行辩解也无济于事。
      “在下觉得前辈只是略施小计,考验我们拜见的诚心罢了。”之晏总是顾及他人感受。
      既然已经无法挽救,张鬼斧只好又老生常谈,搬出自己惯用的强调,“我没有这么清闲,不过既然两位知晓我的身份,这也不影响我的决定。我劝两位还是回去吧,张某自许久之前,就发誓言明再不愿踏入富贵钟鼎之家,从事园林之术,只愿当个山野村夫,了了一生便可。”
      成域早有料想过张鬼斧的态度,“张大师,我们知道您的规矩,只是当下着实需要您的帮助,我们也是逼不得已。”成域一想到当下局势,便有些烦忧。
      “既然知道我的规矩,便不要再来做些无畏的挑战,如此纠缠不休,非君子之道,二位公子自重,恕张某不远送。”张鬼斧有些不耐烦,万事烦忧,先躲为上,说完便准备扣上柴门,眼不见,心便不烦。
      “那如果我以母亲的名义请求您呢?”成域一手扶住门框,略略拦住张鬼斧的动作,眼神哀涩,应声问道。
      闻听此言,张鬼斧手上动作明显有所停顿,但这不是因为成域的阻拦,而是他内心自发的约束。
      “如果我以我母亲,念司将军的名义请求您呢?”成域见张鬼斧的迟疑,便知道之晏的推测又是正确的,便故意念及母亲的名讳,以刺激张鬼斧的神经。母亲虽不在人间,却仍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母亲是最爱自己的子女的。
      成域猜测既然母亲曾经是张鬼斧的上级,在他这儿一定仍有几份威严存在的,哪怕不能立刻答应自己的请求,也还是多几分可能的。然而张鬼斧接下来的反应却让成域与之晏有些意外,自见面起张鬼斧便是一副厌世桀骜的态度,对人间繁华毫不动心。可此时张鬼斧的手居然开始微微颤抖,幅度不大,是他想极力控制的结果,可仍有六七分外现。念及故人,一代大师的情绪也如此激动,母亲生前究竟是怎样地存在着呢?逝者已矣,生者犹存,母亲的生命体已不存于世,可她的痕迹却在十三叔、张鬼斧波澜迭起的情绪中生长,成域愈发好奇。
      “我知道,我早就知道,”张鬼斧不禁一声低鸣,“从一开始,我便猜出,你是她的孩子,我这又是何苦啊。”张鬼斧单手扶住门框,支撑柱自己的身体,昏暗中分辨不清他的表情是喜是悲。
      “前辈说的从一开始,指的是是您刚刚第一面见到成域时吧,从那时您便猜测他是念司将军的孩子了吧,只是不敢有十足的把握。”许久,之晏慢慢揣测到。
      “太像了,太像了,我见到你第一面便清楚你肯定是将军的孩子,”张鬼斧不只是在和成域说,或是自言自语,“我想也是我那时的反应出卖了我吧。”之晏没有再回答,沉默表达了他的赞同。
      清幽的夜色静静安抚着三个初识之人的情绪,成域以前觉得来钱塘这种陌生之地是场冒险,现在才发现,充满情愫的陌生地,也像是素未谋面的故乡。
      “进来说话吧,”近三十年了,张鬼斧迎客入门的次数屈指可数,“外面太凉。”
      张鬼斧的小舍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超脱感,屋内几乎无任何装饰,全屋的木制用具,小凳与茶几上清晰可见的年轮,更里侧几株迎春花,这屋里的一切与莫干山倒是难分彼此了。
      张鬼斧备了一些热茶,成域与之晏也扫视了一圈屋内结构,空空荡荡,家徒四壁而已。
      “说吧,此次前来所为何事?连你母亲的名义都搬出来了,想必是个难题。”张鬼斧给两个年轻人倒了点素茶,坐在了两人的对面。
      “实不相瞒,张大师,以母亲的名义向您求助也是无奈之举。小辈当前遇到的难题,只有您能帮忙解决。”成域用了一口茶,“您也知道,我的母亲穷其一生都在为大俞战斗,而我为人子,也不想让她失望。如今朝局艰难,我亦是举步维艰,小心翼翼,因为若再有差池,我们大俞便是俎上鱼肉,任人宰割。”成域也不顾所谓的有失脸面,便一口气将南下之后无人问津之事、拒贴之事,一一详述给了张鬼斧。
      “而此次请张大师出山,确实是希望您帮忙改造园林,但这并不是为了大兴土木,贪图享乐,而是希望寻找一个契机,融通南北关系,一致对外,而非内耗。”
      张鬼斧又一次呆滞了片刻,成域一番慷慨陈词,让他觉得有些耳熟。二十八年前,她也是这样,鼓舞众人北上抗陈,那样的侠骨与意气总能感染众人。
      “等我过了这个清明,我自会去四皇子府上,助您一臂之力。”张鬼斧走出回忆,答应了成域。
      张鬼斧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虽有迹可循,可如此斩钉截铁的回复,仍让成域与之晏精神为之一振。太好了,成域与之晏相视,互相勉励,生活虽然总有波澜,可总归是有希望。
      当然,成域想得到的不仅是张鬼斧肯定的答案。
      “大师,成域不知是否失礼,我知道您曾经追随过我母亲北上抗敌,烦请您能告知我更多关于我母亲的事吗?我曾听说我的母亲是金陵人士,您是怎么追随我母亲北上的呢?”
      “念司将军,四皇子您的母亲尚在南方时,已经集结了诸多义兵,准备北上救国。在这些义兵中一半多是江湖豪杰,也有你母亲的军队,四处招募追随的民间人士,我便是其中不显眼的一员。”在见到念司将军之前,张鬼斧就已凭着园林之道,闻名于钱塘。凭着这项独特技能,张鬼斧整日流连于各界名流的富贵乡、温柔境之中,鲜衣怒马,好不快活。
      张鬼斧本可以这样嬉闹着过一生,可这一切都终结于那次偶然安排的游玩。或许是上天自有安排,就在这样一次偶然的游玩中这样一个女子闯入了自己的生活,她的豪情,她的情怀,她的追求,都让张鬼斧意识到自己这三十年的所谓豪奢生活,有多么的空虚与浪费,浅薄与狭隘。她的一句,“国不安宁,家何以安”,便让张鬼斧倾佩,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的所有,随她北上。
      “我是在一次偶然去金陵的游玩中,结识念司将军的,受其感召,参加了抗陈一战。那一场大战中,虽然获取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些义兵也损伤惨重。幸好这场大战之后,大俞迎来了安宁。”
      “那这些义兵呢?为什么如今大俞的军队之中,我从未听说过有参加此场战役的人士?”
      “这些义兵之中,江湖人士多又回归江湖了,毕竟江湖人士向来不愿与朝廷有过多牵连这样对朝廷与江湖都是有益。而剩下一些像我这样的民间人士或领了一笔朝廷的赏钱归乡,或追随念司将军继续报效朝廷。”往事一幕幕重现在脑海,张鬼斧才发现,这么多年前的事情如今仍然清晰,历历在目。
      “可随着念司将军的病逝,一切都改变了,你的父皇着意清理所有关于念司将军的痕迹。这些原本留下的念司将军亲信都被你的父皇排挤干净了。”张鬼斧其实至今仍无法理解念司将军最后为何选了当今皇帝,他深知念司将军不是贪图富贵之人,更何况当时的皇帝连王储都不是。罢了,罢了,自古以来,几人能过情关,圣贤也不一定能说得清道的明。只是在他心中,自己是配不上这样的女子了,他从一开始便清楚。但是比起皇帝,十三王爷或许是念司将军更好的选择,毕竟十三王爷一直与念司将军并肩作战,生死与共。若是念司将军嫁的是十三王爷,或许许多人的结局都会被改写。
      成域意识到,张鬼斧提及母亲时,也只是寥寥几笔,可是从他的神态可知,这其中的故事是浓墨重彩,绝非一张白纸,流水而已。只是当成域想再多问时,张鬼斧以年岁已久,记忆模糊这样粗笨的理由回避。成域有些惋惜,历史的证人就在眼前,可是他却不愿意开口。
      不过此次前来的目的是请张大师出山,能如此顺利已是喜出望外了,切忌对生活奢求太多,成域记得计老师曾这样教导过自己,因为那是种烦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