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一线生机 ...

  •   二人说话间,天色渐渐暗下,苍穹之中,风云变幻,大雪渐微,风雨席卷而来,这老天真是变着花样折磨路人。

      二人退入屋檐内,进了小庙的偏厅。

      “师姑娘,你看这雨雪天气,柔然军目下想来也要找个落脚的地方躲躲雨雪,我也不用急着与你速速回去守城了。”郭道同突然又来了兴致,道,”师姑娘可还想听听这韦公庙的由来?”

      师若娴连忙又是作揖,道:“郭真人说笑了,您要与我讲这段历史,必然是有缘由的。适才不知真人大才,还请恕罪,真人慢慢说来便是,我自洗耳恭听。”

      “好,那我便于你说说。”郭道同缓了一缓,又道,“此事要从三年前说起,贫道原患有头痛之疾,那时最为严重,日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天底下最好的大夫,只怕贫道都见过了,可惜他们于贫道之疾,均是连连摇头、束手无策,贫道以为,自己命数如此。直到一日,贫道遇到了一位前朝的御医,说我这头痛之状它曾经见得,也曾医好得,只是药方繁琐,想来是这大夫年纪大了,记不清了。那御医说了,再仙山的无双书阁里,有医书《草注》有载此疾。贫道于是便乘着夜色,潜入无双书阁,寻得药典,顺手迁出一部《初汉遗史》,却不知《初汉遗史》之中,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这秘密多半与韩信有关。”师若娴随口道。

      郭道同点了点头,道:“想不到姑娘年纪轻轻,倒是聪慧得紧。”

      师若娴并不意外,道:“我曾听说书先生说过,韩信有兵书传世,唤作韩信三篇。”

      郭道同又道:“既然姑娘听过说书先生说的书,那多半知道韩信功高盖主,被吕后斩于未央宫?”

      师若娴“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这些世人也多知晓,贫道今日要与你讲的,却是常人都不晓得的。”郭道同道,“那部《初汉遗史》,初时贫道还道是部野史,闲来无事之时才看看,但看了几篇才晓得,此为宫廷秘录,虽未见得署名,但文风严谨、却是史官手笔,绝非寻常之物,平常百姓更难窥见。”

      师若娴听得入神,微微笑道:“郭真人身为出家人,想不到也做鸡鸣狗盗之事。”

      “师姑娘见笑了,不过我这头痛之疾却因此医好了。”郭道同挥手笑着,又道,“史书上说,吕后招韩信入未央宫前,韩信已知自己命不久长,于是去见了张良。其时,张良已经不问政事,隐居深山。张良也是绝顶通明之人,见了韩信,屈指一算,知其来意,便问韩信,‘信,此生,有何牵挂?’韩信道,‘沛公入咸阳后,信,曾与萧何同修先秦故典,信,取千万宝书之精髓,私编书一部,名曰《拾国略》。今,信,知命不久矣,无他求,但求先生可将此书传于后世人,信,则此生无憾。’”

      师若娴突然说道:“韩信所说的《拾国略》,可是一部兵书?”

      郭道同道:“当时张良也是这么问的,韩信摇了摇头。张良于是拿来《拾国略》,反复翻阅,不禁冷汗透骨,暗赞:真乃奇书也!”

      师若娴道:“奇书?”

      郭道同道:“正是,这《拾国略》,乃是大汉之前,整个神州大陆智慧之精华所在,非一言可尽之。后世人传言,得书半页,可以富敌国,得书一章,可以掌天下。”

      师若娴重复道:“得书半页,可以富敌国,得书一章,可以掌天下!天下居然有这等奇书?”暗想:若得此书,柔然军不是便可以破了?

      郭道同未理会,接着道:“书到了好人手中,自然造福苍生百姓,但若到了恶人手中,用之兵道,定徒添累累白骨。张良认为,此书过于邪乎,本是想把书烧了,但是此书百年难遇,终于忍心不下,于是拿来笔墨,三改《拾国略》,取其精髓,去其戾气,心中思忖:此等宝书,废了着实可惜,既然韩信叫我传于后人,我便将改后的书交于韩信后人。”说到此处,只听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师若娴接着道:“但是山中几日,世间却已是天翻地覆,张良修完书后,不料韩信家已经被满门抄斩。”

      “正是如此。”郭道同道,“又过了几年,张良收了一个书童,姓韦。”

      师若娴问道:“韩信后人为躲灾避祸,改姓韦。这书童只怕便是韩信后人了。”

      郭道同道:“师姑娘猜的没错。”

      师若娴连忙又道:“是以这韩信的庙,此间百姓唤作韦公庙!”

      “正是!”郭道同道,“元号更替,星辰动移。韩信遗著,本是传说。近年,凤栖关向南数里的韦家,在渔阳镇平定匪盗、利用四通八达的水路,与外邦私通商贸,只是几年光景,便成望族,世人传言,这韦家,正是宝书的传人。”

      “如此说来,这《拾国略》确实是一部奇书,”师若娴突然恍然大悟,道,“先生是叫我去韦家借书?”

      “《拾国略》是否存于世尚不知晓。”郭道同说道,“你去韦家,只要把渔阳镇韦府的韦定海韦先生在请到凤栖关即可,到时,不但凤栖关可保、五十万柔然军可退、大燕国失去的疆土也可夺将回来。”

      漫天的雨雪,自天上倒将下来,遮天辟日。

      柔然先锋一路南下,过了孤坟镇,便进了仙狐岭,再往东五十里处便是凤栖关。凤栖关世称双关之城,关内还有小关,唤作做小凤栖关,只是小凤栖关年久失修,已不作护城之用。

      凤栖关这几日城门紧闭,守城的将士们也是剑拔弩张。

      城门之上正站着一个人,披着铁甲战袍,双目炯炯如电,远远的瞧着仙狐岭的方向,若有所思。

      突然,“嗖”地一声,一支雀翎箭自凤栖关下飞来,硬生生地钉在了门楼柱上。

      这守将见了雀翎箭,便命令守门的兵士们开了城门。

      师若娴领着郭道同走了进来,口中自言自语地道:“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胡闹完了?胡闹完了赶紧回府!再也不要出来了!”

      郭道同一脸疑惑,正不知其所云,但见城门上有一人,大步奔下,那人见了师若娴,上下打量一番,道:“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胡闹完了?胡闹完了赶紧回府!再也不要出来了!”

      郭道同暗乐:这小姑娘好生调皮。他见来人似曾相识,那不是凤栖关守将是谁?哈哈一笑,问道:“敬远兄,多年不见,你可还认得我?”

      师敬远愣了一下,眼前这黄袍道人知我名讳,却是何人?虽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郭道同见师敬远一脸疑惑,便笑道:“您还记得十几年前也是漫天飞雪的天气,你家门前的那个饿得昏死的乞丐么?贫道当时头痛之疾发作,失了记忆,承蒙你留贫道在你府上呆了日,赏我几口饭吃,不然,贫道早就成了一堆白骨了。”

      “原来是云……渺真人?原来是你啊!郭真人,过去之事,不必再提,不必再提!你看我这记性,你的头痛病可好了?”师敬远这才想起,欢喜道,“你怎么和我女儿一起回来了?”说罢走到跟前,双手拍了拍郭道同的肩膀。

      师若娴突然抢问郭道同,道:“郭真人和我爹果然早就认识!却不事先告诉我?”

      师敬远瞪了师若娴一眼。

      师若娴跑开几步,吐了吐舌头。

      “我的头痛顽疾已然医好,断不会再发了。”郭道同于是便将自己离开凤栖关后求医之事、自己如何遇到师若娴、如何与之推演退敌之策,以及韩信遗著《拾国略》等事,一一道了一遍。

      师敬远听得出奇,却又不信:“退敌之事,岂是纸上谈兵这般简单。郭真人,你有此心,我已是心满意足,杀敌之事,交给我便是。你今日来的不是时候,柔然南下,不日便到凤栖关了,等我杀退柔然兵,再于你喝个痛快!”

      “郭真人,我爹觉得你不行!我爹的意思就是,若是敌不过柔然兵,你就连酒都喝不了了,你……要不露一手?”师若娴对此倒是意料之中,转头又道,“是罢?我的爹。”

      “我这女儿,从小被我宠坏了。”师敬远摇了摇头道。他拍了拍师若娴的脑袋,又道:“你给我回府去!”

      师若娴“哼”了一声,跑开了。

      郭道同眼望城外,看着冰天雪地,忽一字一字地道:“再过得半饷,派去边境的探子,差不多就要回来了,雁城关此刻多半失守了,昌黎郡也丢了,敌军先锋差不多进仙狐岭了。将军,柔然先锋乃是柔然的精锐,来势汹汹,凤栖关大难将至。”他年长于师敬远,本直呼其姓名,但此时却改称“将军”,却是已将自己看做其属将,前来上报军情。

      师敬远不经也肃然起敬,道:“郭真人所言甚是,但我身为凤栖关的守将,当心系城中百姓,明知城大难将至,更当誓死守城。”

      便在此时,只见城下有两骑,一前一后冲入城中,不多时,一人跌倒在师敬远跟前,报道:“将军……”

      师敬远俯身搀扶,问:“如何?”

      探子神色有些慌张,说道:“柔然国出兵五……五十万侵我大燕,半日破了雁城关,两日了攻下昌黎郡。”这时另一名也到了跟前,道:“敌军三万先锋目下已在五十里外的仙狐岭安营扎寨,领兵的乃是楼歧,鲜卑人。”两人说罢便,跌跌撞撞地退下了。

      师敬远见郭道同居然可料事于先,惊道:“郭真人你果然是有备而来,看来我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师敬远说罢,作上一揖。

      郭道同拂尘甩开,还上一揖,说道:“当年若非得将军收留,贫道哪里还能站在此处,今日特来凤栖关,献上守城妙计。”说罢,便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

      师敬远又惊又喜,接过锦囊,囊中有一纸,取出细细看,暗赞妙计,落款处写着“小先生”,并不在意,说道:“此计可是出自郭真人之手?”

      郭道同摇了摇头:“受人之托,前来保凤栖关七日安宁。贫道虽懂些谋略,但难敌五十万大军,将军若要退敌,还需要一个人。”

      师敬远忙道:“此计甚妙,可解我燃眉之急,你说还要一人便可退敌,快快说来。”心道:却不知他受何人所托,来保凤栖关安宁。

      郭道同又道:“凤栖关一直往南,有个渔阳镇,镇边有个大湖,唤作:渔阳湖,此湖可通大海,周边各类盗匪甚多,百姓怨声载道。朝廷几代,多派过精兵强将,前去围剿盗匪,但最终无不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皇帝对此也是头痛不已,直至有一日,镇上来了一位韦姓商贩,却不知用的什么法子,居然收服了周边盗匪,没几年的功夫,此人摇身一变,成为此地一富,更换得了渔阳镇近些年的太平。”

      师敬远道,“据说此人精通兵法,经商也有些手段。”心道:将此人请到凤栖关,说不定真的可以解这危城之困。

      “将军身在军中,从不去市井之地,不问庙堂之事,自然知之甚少。”郭道同接着道,“话说那朝廷,后来见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又是请他进京做官,又是要将公主下嫁,那圣旨传至,结果韦定海报病在家,御医细诊之后,说此人多活不过三日,大燕皇帝之能作罢,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韦定海却依然健在,自个儿逍遥自在,皇帝怕渔阳镇安宁不再,斩了御医,倒也未再为难此人……”

      师敬远听得仔细,衣甲上也积了些许雪,竟也忘了。

      “十多年前,南疆有小国起兵反燕,韦定海写了封信给敌军将领,只是说明了反燕之利害,便令其退兵诚服,此一纸退敌之策,未伤敌我将士分毫,便拒敌千里之外,朝中文武,无不赞服。”郭道同述道。

      “传闻中的一纸退兵,我也听说过,我一直以为只是个传说。”师敬远道,“真人以为,此人可以解我之困?”

      郭道同点了点头:“此人国士之才,世间难得,只是此人不与朝中人来往,此人若不想来,圣旨也请不动,但毕竟唇亡齿寒,凤栖关要是丢了,必定殃及渔阳镇,是以贫道认为,可以一试。”

      “郭真人所言甚是,我这就差人去请!”师敬远道。

      便在此时,城楼之下一个兵士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道:“将军,将军,小姐她……抢了一匹马,说是去渔阳镇搬救兵了!”

      师敬远忙正色朗声道:“师家军左先锋听令!”

      身边不远处有人应道:“梁满候命!”

      师敬远道:“适才我与真人说的话你可曾听到?”

      梁满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师敬远又道:“备上快马,追上师若娴,去渔阳镇,把韦定海请到凤栖关。七日之内,若不归来,就不要回来了!”

      梁满点了点头,道:“梁满去了!”说罢,“噔噔噔”地跑下了城楼。

      郭道同又捋起了他的胡须,道:“将军之女,将来也必是大才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