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短暂的午休后,王老师领着夏朵整理泡水的资料。庭院里有石桌,两人又到陈家借折叠桌晾晒。夏朵瞥见底下有口锅,半盖着盖子,里面似乎有什么绿莹莹的东西在蠕动,她一阵恶寒,又心生好奇,瞥了一眼,啊!
      王老师问怎么啦。
      她指了指锅,说:好多虫子。
      婆婆笑嘻嘻地说:这叫豆丹,是我们这儿的特产。小姑娘害怕,我把它盖上。
      夏朵看小姑娘手里抓着一只肥肥的大青虫玩儿,生怕孩子淘气扔到她身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说,我在外面等。急急忙忙跑出去了。
      两人整理材料,沤坏的让王老师过目,留下记录,晾干后还能看的,小心地分离纸张免得黏在一起。陈家的木桌和石桌石凳很快摆满了,两人又把几张跛脚课桌、几把摇摇晃晃的椅子抬到院子里充当晒台。
      夏朵嘀咕,和西游记晒经书似的。
      可不是吗,咱们也是取经的,不过人家去西天,我们下胡庄。王老师仔细清理,摊开湿软的纸张,小夏,别看刚才的虫子难看,都是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这儿有专门的豆丹养殖场,市里有拿豆丹做招牌菜的饭店,火爆得很。食材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在村里吃的新鲜。
      豆丹?我知道它们长大变成扑棱蛾子。我看网上发的视频,有人吃虫子,拿竹签子一串,烤火上,当成零食吃。这里还成了产业啦?
      啊,相当有规模的咧。农学院专门有豆丹养殖专业,研究怎么让豆丹高产、防虫害、保存、运输……
      忙完了晒资料,两人腰酸背痛,但是很有成就感。陈家小姐弟站在门口,攀着门框:王老师,我阿婆叫你们过来吃饭。说完,姐姐扭头跑了。弟弟要哭,却忙不迭一头跟上去。
      进了天井,阿婆早支起来一张圆桌,儿媳妇一边摆碗筷,一边呵斥乱窜的兄妹规矩吃饭。
      阿婆说:老喽,(一指媳妇)她又不方便,王老师凑合吃啊,小姑娘,也尝尝咱们村里的野味。
      桌上摆着一盆青菜烧豆丹,说是烧,实际上是汤,一碟金黄的油炸豆丹,一盘炒青菜,还有一碗黄瓜片炒蛋。
      阿婆说:我不知道年轻人吃不吃得惯,炒了点鸡蛋,给你送饭。
      夏朵很感激老人的体贴,她不敢吃汤里的豆丹,觉得白色的豆丹还是软趴趴的,不能接受,于是夹了根炸过的,味道确实不错,又脆又香。她试了几根,也不多吃,怕上火。小姐弟吃得津津有味,半盘子都落了肚。
      虽然没有鸡鸭鱼肉,王老师回来和她说,一斤豆丹几百块钱,这一盆汤和一碟子,至少一斤半的好料。老人又会挑,定是选了最好的。
      文化室没有热水器,两人晚上去陈家洗澡。王老师和阿婆絮叨家常,夏朵望着苏北的星空,听着耳边的蛙鸣,觉得新奇极了,她居然跑到了这么偏远的乡下,不可思议,比出国开会还要离奇。
      第二天依旧在陈家吃饭,阿婆说人多好做饭,吃饭也热闹。村里没有生鲜超市,但是有人每天去县城采买蔬果和卤味,回头卖给村民。王老师割了一斤牛肉,加上一包卤猪肉凤爪盐水花生大杂烩,提到陈家。
      陈家媳妇叫陈玲玲,伶俐地指点夏朵跟陈家小妹子摘丝瓜采豆角剥花生。夏朵这两天体验了一把地道的农家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