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朝野改 风云变 ...

  •   而就在月前,邺城发生了一起政变,鸿门宴席,暗流涌动。。。
      尚书省府衙宴席之上,气氛融洽,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异常,倒是长广王高湛一改往日的清冷高傲,破天荒的和大臣们行起了酒令。杨愔等改革派或者说皇帝一派的几人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渐渐放松了警惕。
      酒过三旬,正好轮到了杨愔行酒令。高湛站起身来,亲自走到了杨愔面前,斟着双杯,笑道,“杨丞相你是两朝勋戚,为国立功,理应多敬一觞。”
      杨愔连忙站起身来,接过了酒杯正要说话,忽见高湛眼中隐隐透出些许骇人的丝丝杀气,心里知道不妙,果然,只听高湛忽然松手,酒杯垂直摔落在地,随后,忽然从录尚书后房后冲进了几十个彪形大汉,看装束大概是皇城禁军,如虎似狼的一把将杨愔拿住,另外几人一见大事不好,想走也来不及了,有的刚到门口又被拽了回来,杨愔一党一网成擒。
      杨愔厉声叱道:“你们这些王爷准备谋反,要杀忠良之臣吗?尊崇天子,削弱诸侯,整顿吏治,压制世族,一片赤诚都是为了国家,大齐朝堂不应该到这种地步!”
      长广王高湛没有理会他,直接带着杨愔等人直闯进了王宫,宫内外的士兵都已经听令于这位亲王,所以一行人得以长驱直入皇上高殷所在的昭阳殿,高湛直接把杨愔推到高殷面前。
      高殷一见这个架势,心里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倒还保持着一脸的冷静问道,“长广王,这么晚来为了何事?”高殷没有称呼他为王叔。
      就在这时,太皇太后娄昭君和常山王高演也驾临了昭阳殿,事情变得有些微妙了。
      高湛一见母亲和兄长到来,心知万事俱备了,上前了几步,在高殷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沉声道,“臣和陛下骨肉相连,而杨愔等人却想专占朝政之权,致使朝堂之上结党营私,人员混乱,且打压忠臣,将屠刀对向开国功臣,失尽人心,却为自己作威造福。左右的王公大臣,都因恐惧而叠足不前,如果不早点解决此事,必定成为宗庙社稷的危害。臣高湛和常山王兄等人都以国事为重,今天一起抓杨愔等入宫,不敢上刑或者杀戮,但专断独行的过失,罪该万死。”
      高殷静静地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
      太皇太后心疼儿子,连忙劝道,“皇上,常山王和长广王根本没有逆反的想法,只不过是被逼到这份上。”
      高殷还是不说话,高湛见状,又连磕了好几个头。太皇太后的脸色发僵,终于忍不住对着皇上怒道,“你非要你叔叔磕死在你面前才甘心吗?就为了一个逆臣!”
      高殷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大势远去,九叔不过是在演一出戏,相比常山王已经掌握了禁军吧,昌仪虽然不说,但是他察觉得到,太皇太后对他极为不满,甚至帮他们掌握皇城,平城娄氏,真是树大根深呵!想到这里,他忽然笑了笑,“叔叔啊,即使你要我的天子之位,我也不会有半点舍不得,何况那些汉人大臣呢?只希望你放过朕和皇后的性命。朕自己离开这个昭阳殿,这里的事情随便你怎么处理。” 说罢,他居然就这么甩甩手走了出去。
      高湛浅笑如冷月清辉,“那就按照皇上所说的做。皇上下旨,诛杀杨愔等人。” 用高殷的名义杀了杨愔等人,干干静静撇清了关系,还得了个清君侧的名声。
      “另外,接下来的事,就要看母后了。”高湛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她。太皇太后露出了一抹复杂的神色,“你们一个是我亲儿,一个是我亲孙,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今事已至此,这天下,就让常山王坐吧。只是,”她担忧的望了一眼高殷离开的方向,“你们千万不可伤他性命。”
      “母后,他是我的亲侄子,我怎会伤他性命。”高演连忙答了一句,说了他今天在昭阳殿的第一句话。
      太皇太后面露倦色,“记住你说过的话,若是你伤了他性命,我定不原谅你。”
      两个月后,太皇太后废仅即位不到两年的高殷为济南王,享一郡的俸禄,让大丞相常山王高演登基。高演于晋阳宣德殿宣布继位,大赦天下,改元皇建,高殷移居别宫。高演重新把太皇太后娄氏封为神武皇太后(北齐先祖高欢谥号神武),原来的皇太后李氏封为文宣皇后,长广王高湛大权在握。
      所幸高演即位后也是个英明的皇帝,统领国务,政治清明,齐国上下,呈现出了一片太平景象。
      然而此刻,丹州城外平阳军营帅帐里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祖廷说:“各位将军!我是赞成进攻的,但是,陛下的明令指示,是要我们以守为主,把周国和突厥赶出齐国,不要主动进攻冒如此大的风险。”
      高演继位后,改变高殷先前的部署,暂缓对周国的进攻,以及对几年前平阳之战失地的收复,着力整肃朝纲,平定齐国内部对他的反对力量。
      须达说:“无论君主是谁,朝令夕改的都是齐国朝廷!”
      祖廷激烈地说:“你们要不顾陛下指令吗?你们现在离抗旨只差半步!”
      高琰冷笑着将“皇帝”高演的圣旨拍在桌子上,说:“祖大人,你的那位陛下考虑过一昧防守的代价吗?还是因为他的那场政变,新君继位,边境就要战略防御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场众将,都是在边境战场第一线的人,对前方战场的判断远胜都城!进攻已箭在弦上,绝不能停下来!错失机会不仅将遗恨千古!甚至,还会让周国和突厥的联军顺势南下,他那皇位又能坐多久!我是平阳军主帅,有权决定晋北战场的一切!”
      祖廷大声地说:“你这是乱议皇帝!你置陛下于何处?你置帝都朝廷于何处?”
      这时,尉相贵带着卫兵破门而入,喝道:“把这个人给老子捆起来!”
      祖廷又惊又怒地看着尉相贵说:“尉将军你干什么?”
      尉相贵走到高琰面前,大声地说:“大敌当前,军心不能动摇,谁都不能!”尉相贵算起来也是阿琰父辈那一代人了,自从军便追随先平阳王出生入死屡立奇功,堪称一员猛将,素来脾气火爆。
      高琰斩钉截铁地说:“攻城时间,绝不推迟!”
      祖廷气急败坏地说:“怀化将军你……”还没说完,高琰就打断了他的话头,一脸正气地说:“除非陛下就地免去我平阳军主帅的职务!”现场一片安静。
      这时,须达说:“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复杂……有一个解决办法。”
      “你快说!”祖廷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流露出祈求的目光,看着斛律须达。须达抬起头,看着祖廷,一字一字的说道:“把你干掉。”听到这几个字,祖廷露出惊恐的表情,尉相贵拔出匕首直接顶在祖廷颈上:“这事儿交给我!”
      祖廷被这阵势吓坏了,十分慌乱地说:“我不相信平阳军,齐国军人会自己人杀自己人……”
      尉相贵说:“你是齐国军人吗?……”
      斛律须达不紧不慢地说:“如今,边境烽火狼烟,处处潜藏危险。假如兵部侍郎祖大人路上遇到意外未到达丹州。我们就得不到皇上的指令,攻打丹州还会有问题吗?”
      祖廷向帅营内外偷偷看了几眼,没有一个人是站在他这边的,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瘫坐到凳子上。
      斛律须达继续平淡地说:“我说,如果假如成立……”
      祖廷哆哆嗦嗦地说:“我,我没来过丹州。”尉相贵收起匕首,暗暗松了口气。
      高琰站起来宣布:“明日丑时攻城,城外大军和城内内应同时动手,火石为令,收复失地,重整河山!”
      次日凌晨卯时,齐国平阳军攻破丹州的消息传遍周齐两国,有人欢喜有人愁。
      复仇之战,开始了!
      而此时的邺城皇宫……一场政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宁安宫,昌仪跪拜娄太后,
      “事已至此了,皇帝毕竟年轻,搅得朝野混乱,也该拨乱反正了,你和他…就好好过日子吧,这场风波很快过去,对他好,对你好,对你的母族斛律氏也好。”娄氏毕竟年级大了,毕竟是把自己的亲孙子赶下皇位,这会儿说话也有些有气无力的。
      “请太后…遵守承诺!我规劝陛下不恋栈皇权,不与皇叔兵戎相见,不让高氏血流成河,父亲和兄长也常年在外征战,父亲虽是丞相之职,却无丞相之实,绝不会插手高氏内斗和朝堂党争,也希望太后高抬贵手”昌仪再拜。
      “功高,便会震主!斛律一族尽好臣子的本分便是,哀家也希望,斛律氏世代都是大齐最坚固的城墙,只是可别事与愿违啊。”娄氏说完转身就进入内殿了。
      “谢太后!”昌仪再拜,昌仪头埋的低低的,掩藏了眼中流露的恨意和杀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