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拜访贾府,避见宝玉 ...

  •   因是外出往亲戚家,遂黛玉只轻纱遮面,一身月白绸如意绢丝衫裙,湘妃色纱地百花飞蝶披风,肤白身俏,明媚鲜活,亭亭玉立惹人眼球。
      林海从三品外吏大员,家眷可乘二人小轿,遂黛玉坐进了一顶颜色低调但不失舒适的小轿子。
      而林澄瑾则上了一匹温顺的黑马,亦因此他今日穿着银白缎竹青弹墨箭袖衣并镶罩缎边暗鹤纹绫裤,做工细致,利落低调,戴嵌宝四合冠带,腰间之束着多年前的那条宫绦,小铃铛虽年时已久铃响不在,然那份情谊林澄瑾却铭记于心。
      再兼之其逐显英气的眉目与从容的举止,俨然便是个矜贵的小公子。
      行了两刻钟不到,便见街北蹲了两个大石狮子,映入眼帘的三间兽头大门气势宏伟,其中两角门大开,各色人流络绎不绝,紧闭的正门上有一大匾,上书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这便是姐姐外族家的长房了,林澄瑾暗想道,可惜皆是一个德行。
      又西行了不多远,同样是气势十足的大门与鎏金大字,便是荣国府了。
      林澄瑾带队走至正门停下,对那可怜兮兮打开的西角门视而不见。
      小厮上前扣门,做足等着门开的架势,先得了消息等在西角门的仆从只能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或是因来者只林家未成年姊弟,又是晚辈,遂贾府想着开偏门足矣,然虽是晚辈,林家姊弟亦代表了贾家的姻亲——林氏一族,且从三品官的官眷嫡子,恐是不能从奴仆所走之门而入吧。
      如此对峙情形若是久了,于贾府名声有碍,遂里面掌事之人不得不妥协,很快便大开门庭,迎客入内。
      黛玉扶着项妈妈的手落轿,与林澄瑾并肩踏入大门,身后跟着四个大丫鬟并几个小丫头小厮,拜礼自有人搬到该去的地方。
      进了门,林澄瑾否决了让姐弟俩坐轿的提议,哪有在屋檐下坐轿的道理,不合规矩。
      贾府是贾府,林家人是林家人,虽有微末亲戚血缘,却不能为此乱了规矩。
      黛玉亦是这般想的,遂她不曾抱怨。
      行过多时,进了一垂花门,穿过抄手游廊并堂厅,后面便是正房大院。一路行去,处处精美雕梁画栋,摆件贵重百里挑一,忽闻穿山游廊上一阵儿鹦鹉画眉的啁啾声,黛玉便知已是至贾母的荣庆堂了。
      “才刚老太太还念着呢,这就到了!”台阶上一串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来人便三三两两地出声招呼,七嘴八舌比鹦鹉画眉更甚,“林姑娘林公子到了!”
      此一溜打眼看全是女眷,林澄瑾皱着眉停下脚步,对领路的妈妈说道:“在下外男,不便直往内院。”
      “林公子年岁还小呢,值当什么。”那老妈妈想是在府中有几分地位,说话很是豪气。
      一直紧跟黛玉的项妈妈便发话道:“自古七岁不同席,林家乃书香世家,姑娘与三爷是万不能知法犯法,坏了林家名声的。”
      项妈妈说话直硬,态度姿势皆一派矜持,似富不着眼贵不过心,完全不为国公勋贵之权势所威慑。
      话说到这份儿上,那领路妈妈到底不敢反驳主子,只能叫了个小丫头回禀老太太,让小厮领着林澄瑾去了。
      临去时林澄瑾尚对黛玉投以担忧的眼神,轻纱挡住黛玉的莞尔一笑,只眼中笑意回之。
      到了门前,几个丫头争相掀起帘栊,好奇的目光一直在黛玉一行人身上逡巡,没办法,人都好个新奇。
      黛玉领着项妈妈并四个大丫鬟施施然进门,正欲揭下面纱行礼,突然便响起两道声音——
      “我可怜的心肝儿肉啊——”此话乃年迈老妇发出。
      “这个便是那林家的妹妹?不知长成如何似玉模样?”却是一道清脆兴奋的少年声音从屋内传出!
      项妈妈与花眷反应迅速,立即虚上前一步挡在黛玉身前,一个重新拉起黛玉的面纱,另两个护在身侧,俨然竟是防强盗般的做派。
      六年未见,贾母屋中聚了不少为睹林家女一面而来之人,先前林澄瑾的举动已让众人惊诧无比,而今再看到如此做派,众人心里不免泛起了嘀咕,连贾母酝酿着的感伤眼泪都被强收了回去。
      “怎会有男子在?这是何道理?”项妈妈先发制人,故作仓惶地大声道。
      黛玉眼前有几重人影晃动,最远那个她知他是谁,此时的心情也颇有些五味杂陈,但不论前世如何情义悱恻,只如今,摒弃优柔情爱,他再也不足以拨动自己的心弦了,今世两人想来不会再有任何瓜葛。
      尽管大半情况皆有所变,但黛玉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早前便交代训导的几个丫鬟,就为防他痴狂。
      黛玉想着只要不见面,他如何闹腾起来?
      “我自是与妹妹们在一起的——”
      “哎哟,林姑娘别慌,这是宝玉啊!”出声之人音亮且尖,脱众而出,衣裙华美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自带风骚,正是粉面含春、丹唇含笑的王熙凤,乃大房表哥贾琏之妻,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读书不多,性子爽利干脆。
      因为区分两个王氏,便称之小王氏。
      小王氏走近黛玉等人,语含安抚意味,道:“我是你琏二哥家的,只管叫我一声嫂子便好,你与宝玉是正经表兄妹,这又在老太太跟前呢,林妹妹只不必怕那些俗理啊!”
      “我家姑娘乃官家女子,便是与自家二爷,那亦是规规矩矩的,可非那等随随便便的女子。”黛玉右侧一明眸善睐的丫头呛到。
      “月凝不得无礼!”黛玉于几人身后步出,膝盖微屈盈盈作了一礼,“原是二表嫂,黛玉这厢失礼了,只因关乎女儿家清誉,遂我这妈妈丫头们太过激动,还望莫要怪罪。”
      “不怪罪不怪罪,妹妹的丫鬟们清秀可人,想必妹妹更是国色天香,哪里舍得怪罪。”那贾宝玉银红百花大褂,厚底红鞋,头戴攒珠金玉冠,颈上金项圈缀着一块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佩戴一身,他观黛玉身形、闻黛玉之声便深觉可心,遂对那面纱之下的容颜愈加神往,不由自主凑近几步,痴道,“妹妹不若揭下面纱,我们兄妹厮见厮见……”
      “贾公子请慎言!您现今理应在前面与父兄一同见我们二爷,实不该在内帷厮混,这事儿要传出去岂不是皆言贵府没有礼教?”项妈妈如此直言,是不信事关阖府名声,他等还会无动于衷。
      前世贾家还有什么脸面可言,只黛玉不甚清楚罢了,但此话说到面前了,贾家人便是装也要装成在乎的。
      何况阖府上下最宝贝一个贾宝玉,对他有丁点不好的事想来都是绝不会做的。
      “我——”
      “好了宝玉,”端坐主位鬓发如银之人果然发话了,“你先去见过林家公子,不急于此一时。”
      贾母一言掷地有声,宝玉虽步履流连亦只得乖乖去了。
      “孩子,快过来,让我瞧瞧。”
      黛玉快速解下面纱,双眸泪汪汪地扑到贾母跟前,双膝着地,动情唤道:“外祖母!”
      贾母扶住黛玉双臂,将之搂入怀中,亦是哽咽欲哭,“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前时她先舍我而去,竟是连面也不能一见,今儿见了你一般音容笑貌,我之心伤难抑啊!”
      祖孙俩泣哭起来,方才微妙的氛围渐有所缓解,当下屋中侍立之人无不掩面陪泣。
      不一时众人宽慰,终于慢慢止住,黛玉这才行大礼拜见贾母,然后贾母一一指着众人介绍。
      “这是你大舅母邢氏,这是你二舅母王氏,这是你珠表哥的媳妇李氏,你幼时都曾见过不知还记不记得?”
      黛玉一一见过行礼,闻言答道:“记得的,两位舅母与大表嫂风采依旧,表妹有礼。”
      那李氏确是衣衫华丽,满头珠翠金簪,与前世李纨相较甚远,只双眸光泽深深,不知是心思深沉还是神气有碍。
      “那个适才你知道了,是你琏二嫂子王熙凤,应是不曾见过的。”恰时有老妈妈来询事,小王氏只于一旁解决,贾母见之便道:“她是个泼皮破落户儿,你只不必理她,去请姑娘们从后室出来,见见这远来娇客。”
      小王氏从来言语利落讨巧,此时躲于一旁,怕是方才黛玉一行人未卖她面子,她不待见了。
      黛玉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也不做计较,循礼毕,只亭亭玉立于众中,众人这才注意到她精致出色的相貌,刚刚哭过如梨花带雨,黛眉清目高雅明秀,肤皙腻理,白中透粉,气质容颜惊艳绝伦,难寻相似,如今年纪已可见日后绝代风华。且她举止得体谈吐不俗,似兰斯馨,众人心里皆叹果然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不同凡响。
      只一会儿便有几个姑娘鱼贯而出。
      从左至右依次是最小的巧姐儿,乃贾琏之嫡长女,方三岁,被妈妈抱在怀里,一双黑眼珠滴溜溜地转。
      后是四岁的贾荟,府中常叫荟姐儿,贾珠之嫡女,其有位同岁的庶弟贾萃,生的可爱机灵,比较得宠,遂衬的蕙姐儿有些憨实平平,不太得心,她此时亦不看黛玉,只窃窃望向母亲李氏。
      此两位年岁小,不曾见过,其后却皆乃黛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之人了,且于小时候记忆中亦是见过的。
      此一位身量玲珑纤巧,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清丽淡漠如高岭之花,此却非荣国府女儿,其乃长房宁国府贾敬之幼女、现贾氏族长贾珍胞妹,虽辈分高一着,却年龄不大,堪堪九岁,从小养与贾母处,随年长者名惜春。
      再一位探春乃二房贾政之妾赵姨娘所出,只较黛玉小一月不足,承母美貌,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见之忘俗。
      后乃长房贾赦庶长女迎春,年一十二,记在了嫡母名下,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贾政二舅舅尚有一嫡长女,生于正月初一,言命格极好,早早送入宫中为侍,算来该有二十三岁,其名元春,此三春便随她所命。
      较小两女不论,只此三春年龄相近,钗环裙衫皆是一般规格式样,容貌气质各异却皆出色非凡。
      然她等之前尚有一女,隐隐以其为首。
      此女年龄稍长,十三有余,头上挽着漆黑油亮的髻,身穿蜜合色窄衫,玫瑰紫二色金方领短比甲,半新不旧的素葱黄绫裙,脸若银盘双眼如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朱,体格丰美,娇颜明丽,却是个天生的人间富贵花,是与黛玉风格完全不同的绝世佳人。
      这一幕虽稍有差异,却仍与前世无比相似,黛玉心中既是怀念,又是惋惜。
      只一一与姊妹招呼见礼,态度亲和有矩。
      “这是你二舅母的外甥女,姓薛闺名宝钗,品格规矩俱是极好的。”贾母介绍道。
      “林妹妹真真儿是个天仙下凡啊!我虚长你几岁,便厚颜当天仙的姐姐了?”薛宝钗微笑着上前,热情道。
      项妈妈默默挑了挑眉。
      黛玉行了个平礼,态度不卑不亢,只道:“黛玉不敢当,薛姐姐与黛玉本就是姻亲。”因与她无血缘之亲,竟只她一人当真能林妹妹相称。
      今生再面对众姊妹,黛玉不会强求,想来该交好的还是会交好,道不同的便不相为谋,而对于一些无关紧要,则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
      然薛宝钗性子谦和圆滑,见所来之女容度不凡,叫林妹妹或太过生疏,便欲先亲热一些,遂问道:“不知林妹妹可有字没有?”
      黛玉神色真真正正空白了一瞬,怎么也未想到她会再问出此话,忙遮掩脸色,笑道:“薛姐姐长我几岁,不知所字为何?”
      薛宝钗当然是无字的,黛玉深知。
      “呵呵,尚不曾有,想来及笄时再取不迟。”
      “是,黛玉亦觉是这个理儿。”
      这般小叙毕,不记众人心中所想,俱坐下,品茶聊天。
      无非便是问问黛玉母亲生病问药、死后发丧的情况,以及黛玉读过什么书、身体如何云云。
      “并未用什么药,前次虽有些体弱,近来亦渐渐养好了。”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不放,关切道:“如此亦要进补,往后就住在府中,什么皆不用担心,啊?”
      黛玉一脸感动,做足依偎之势,却道:“心知外祖母疼我,黛玉亦想于外祖母膝下承欢尽孝,然而如今家中没有主事之人,杂事繁多,黛玉实是走不开,遂还要请外祖母见谅。”
      “哪能劳累你一个女儿家。”贾母皱着眉忍着才没有指责她那女婿。
      黛玉安抚地蹭蹭贾母的手,撒娇道:“外祖母别生气,府上没有女主人管理后院杂事,父亲又即将回京,黛玉总不能摆着诸事不理呀。”
      说起女主人,贾母倒想到那林如海还算识相没有续房,有外孙女坐镇林府便也不怕别的女人登堂入室,或家产旁落于儿子了,明明只是个庶出子……还能少了法子解决?
      如是想着,贾母便不强提让黛玉入住之事了。
      许是今生黛玉尚有个至少能升任正三品的父亲即将回京,又有个前程可靠的弟弟,遂贾赦贾政今日皆安分留于家中,接见外客。
      于是黛玉跟着邢氏去见过大舅舅贾赦,又见过二舅舅贾政,林澄瑾亦依礼拜见贾母,不过只远远看上几眼、交谈几句罢了。
      后来贾府又留饭,林澄瑾在外一桌,黛玉坐在贾母身旁与众姐妹同桌。
      一切皆算和乐融融,只一人神思不属,便是被贾政听说了劣迹被其一直拘在身边的贾宝玉,他到最后都没能见到那位神仙妹妹一面,心中甚是遗憾空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