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授命出征 ...

  •   因为太后的离世,从蒙古那头来了好些的贵族,尤其是博尔济吉特氏,十福晋与太后感情最深,下葬的时候曾一度哭昏过去,而我自从那次宁寿宫的事情后,再也没见过她,此时跪在宁寿宫的地上,唢呐等乐器的吹奏声再大,也不及运送棺柩的灵车压辙着地面发出的声音清晰,那声音仿佛从我心头压过,让人觉得窒息。
      仪式结束后,各自离开,十四因为公务去了兵营,我回来后便躺到炕上,可没一会小淳子便在外面说话,“福晋,小淳子有事向福晋禀报。”
      我心里犯嘀咕,刚才我让他们下去的时候,小淳子明明就在里面,为什么刚才不说?要避讳着谁?我狐疑着让他进来说话。
      小淳子双手捧着一个巴掌大的漆器盒子,“福晋,这是宁寿宫的小安子今天交给奴才的。”
      我接过盒子,大致看了一下。小淳子见我放下盒子看着他,赶紧继续,“今天回府的时候,路过神武门,小安子把这个盒子交给我,说是太后娘娘身边的齐嬷嬷子时的时候给他的,让他务必交到您手里。”
      “小安子跟齐嬷嬷是什么关系?”一个老嬷嬷肯将这样贵重的东西托由一个小太监转交,关系非比寻常。
      “小安子是齐嬷嬷的外甥。”
      我点点头,算是应了,让小淳子下去后,左右在手里摆弄着这个盒子,打开来,一阵纯厚的檀香味道,赫然是一串佛珠,我把它拿在手里,珠子个个油黑发亮,显然是天天诵经揉搓造成的,越看它,越发觉得眼熟,突然脑子里一闪,它分明就是当年太后手腕子上那一串。
      我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十四,只是把珠子收好,放到柜子里。

      没出几日,十四和我一起到十府去看望十福晋,自从太后没了,十福晋一下子就病倒了。
      寒暄了一阵,我便跟着十嫂进到内院,外头的丫头看见我们过来,上前请安,“给夫人、十四福晋请安。”然后挑了帘子。
      十福晋靠在炕上的软垫上,头上扎着快宽布条,虽然脸色苍白,但精神还好,正皱着眉喝药,看见我们进来,脖子一扬愣是把药喝进去了。
      “喝得这么急,呛着了怎么办。”十嫂责怪的数落她,手却没停着的拿了一块蜜糖给她。
      我见十福晋气色好了很多,心里也变得宽慰,“来的时候还担心呢,现在看到你,心也都放下了。”
      十福晋低叹着,“其实想的挺明白的,皇玛嬷病了好些日子,走的时候却是笑着的,也是种解脱,但是伤心却也抑制不住,让你们挂心了。”
      “知道挂心就赶紧好起来。”八福晋的声音由远及近,回头看时人已经进了屋里。
      见到八福晋,我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忙起身,“八嫂。”
      八福晋冲我笑笑,坐到一旁,伸手掐了一下十福晋的脸,“脸颊都凹进去了。”
      十嫂在一旁叹气,“不吃不喝的,竟是掉眼泪,不病才怪。”
      十福晋赶紧讨饶,“我现在不是已经不这样了吗,别说我了。”然后看向八福晋,“今天你们倒是巧,毓宁也刚进屋没多久。”
      八福晋揶揄道,“都关心你,来看你,怎么还不乐意啊?”
      “你是来看我的,还是来气我的?”十福晋有些不满的埋怨。
      “行了,你们俩也是,什么时候见面也不忘了争两句,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早让八嫂过来,估计你好的更快。”十嫂数落着。
      我忍住笑,也觉得十嫂的办法可行,现在十福晋看起来比刚才那会还精神些。
      聊了一会,八福晋突然问道,“怎么没见着咱们大阿哥啊,这会子先生也下课了吧。”
      十福晋因为来了精神,有了食欲,正专心喝着粥,嘴里都是吃食,倒是一旁的十嫂接道,“今天没上课,早上蒙古那边的亲戚给接过去了,过几天再回来。”
      八福晋点点头,笑得很有深意,“倒也是,应该跟那边熟悉熟悉。”

      今年的春天有些长,进入五月却还是很凉爽,府里最近变得有些异常,总会有些人出入十四的书房,房门一关就是大半天。
      我从来不过问十四的公事,但这次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惴惴不安,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最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原本还笑着的十四,立刻敛了笑容,但随即便扯出一记温柔的轻笑,“哪会有什么事,多虑了。”
      我久久的看着他,“不要那这些话来敷衍我。”
      十四笑意更深,“真的没事,如果有事我一定第一个让你知道。”
      我压下满心的疑虑,环住十四,渴望这温暖的怀抱可以安抚我骚动不安的心。

      今年因为是大丧之年,所有节庆都被停止,八月十五的这天,只是简单的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十四今天的话格外的多,每个孩子都会说两句,弄得大家都有些紧张。好不容易用完饭,弘暄便脚底抹油的先溜了,十四看着他闪出去的背影,没有像平日那样大声呵斥,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回到屋里,立冬端水进来,我打湿了帕子给他擦脸,十四有些烦躁的扯着领口的扣帕。
      “这是怎么了?吃饭的时候就觉着你不对劲。”我把湿帕子放到他手上,空出手来,帮他把扣帕一个个解开,退了下来放到一边。
      十四擦拭着双手,然后随手往盆里一扔。疲惫的躺到炕上。
      我咬了咬嘴唇,转身吩咐立冬,“行了,把盆端出去,你也休息吧。”
      待立冬退出去,我走到炕边,蹲下来给十四脱鞋,刚脱完还没等放好,十四却一下子坐了起来,猛地把我拽到炕上,跌到他身上。
      “干什么?”膝盖不小心磕到的哪儿了,疼得我呲牙。
      “让我抱会。”十四把头埋在我的肩窝。
      我见他如此,伸手揉着他的太阳穴,“怎么了?遇到烦心事了?”
      十四半响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拥着我的双臂突然紧了一下,“毓宁,西藏那头出事了。”
      我眉头微皱,侧头看他,“什么意思?”
      十四把我放到一边,枕着他的胳膊,“春天那会准葛尔就已经起事了,皇阿玛把事压了下来,派色楞带着一队人马协助西安将军额伦特,但是今天朝廷收到来报,战事很不乐观。”
      “那皇上是什么意思?”我忍不住想知道康熙下一步的打算,康熙与西藏有着很深的纠结,如果不是因为西藏一战,福全也不会那么早就离开人世。康熙与他这个二哥感情素来好,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可要好好算算了。
      十四轻叹着,“估计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只是最好不要在冬天。”
      我撑起身子,端详着十四,五岁就会背《孙子兵法》,第一次参加围猎就打到一头鹿,八旗里打布库从来没有输过,没事就埋头在书房研究兵法,他的志向就是保家卫国,冲锋杀敌,怎么可能会担心打仗呢,战场杀敌不过是放心不下罢了。
      我笑着抚着他的脸,十四有些不解的看我,我突然用手捏住他的鼻子,“头一次看你这么老气横秋的,感觉像个老头子。”
      十四不满的翻身压住我,“这京城里敢这么说我的也就是你,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我是老头还是小伙。”

      果然,没过多久便传来,那边的西安将军阵亡的消息。正所谓军队不能一日无帅,十月,康熙在大殿之上任命他的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给十四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开赴西藏。
      十四接到任命,回家后就一直在书房不曾出来,晚饭的时候,我让弘明他们先吃,给十四单弄了一些,端到书房。
      推开书房门,倒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呆楞住,一张足有两米长一米五左右见方的羊皮地图铺在书房的地上,十四就伏在上面,旁边摊着笔墨纸砚。
      我收了心神,脱了鞋走到桌前坐下,十四并没有发觉有人进来,专心致志的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在旁边的纸上记录。
      我枕着手臂伏在桌子上,侧头看他,人都说认真的女人最迷人,其实男人专注起来才叫魅力,不知过了多久,久到竟然睡着了也不自知,直到十四给我披衣服的时候才猛然转醒。
      “什么时候进来的?还睡着了。”十四不无责备。
      我抬头看向窗外,感觉天已经有些蒙蒙亮了,“你还不是看了一夜的地图。”
      我俩互相看着,都没能忍住的同时笑了出来,“走吧,回房歇息吧。”
      躺在床上两人好像都没什么睡意,我枕着十四的胳膊,往他怀里偎了几分,“这仗好大吗?”问出心中的担心。
      十四轻笑,“仗哪有好大不好打的,各方面考虑周全了,胜算大些。”
      “那这次胜算大吗?”
      十四沉默了一阵,低声道,“目前不了解那方面的情况,但从探子传过来的消息看,最多两年,少则一年吧。”
      我也不明白这样的时间概念,是大还是不大,但十四并未流露出多少担忧,姑且认为它是大的意思好了。
      听着十四沉稳的心跳,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等我再次醒来,身边的被褥早就凉了,估计又是去了军营。

      出发的前一夜,我们谁都没有睡意,我有许多的话想说,可是战场上瞬息万变,我就是叮嘱一千遍一万遍也是没有用的,我搂着他的胳膊,喃喃道:“弘明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一两年就要娶妻,你记得在那之前赶回来,耽误了孩子的终身大事,我可不饶你。”
      十四拉住我的手,“我知道,我不在这些日子里,你给他物色个好姑娘,等我回来就给他把事情办了。”
      “好,一言为定,我选姑娘,你挑日子。”我有些耍赖的想让十四给我一句承诺。
      十四刮了一下的鼻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十四从后面复又环住我,满足的叹息。直到他呼吸均匀,我才睁开眼,转过身,久久的看着他,想要把他的样子刻在心里。这是他伸展伸手的大好机会,也能一尝他的夙愿。

      我想我一辈子都会记得,那个早上,凛冽的寒风,黑压压的人群,整齐的队伍,慷慨的誓词,十四骑着他那匹同样披着铠甲的白色战马,站在高台之上,手举大旗,意气风发。
      十四举起手里的酒杯,短暂的停顿,四目相对,我那强忍的泪,无声滑落,却依旧笑着看向他,今天我特意穿上他最喜欢旗服,我要让他一下就能在人群中看到我,这是我的男人,我为他而骄傲。
      十四仰脖,一口喝下碗里的烈酒,酒碗被用力的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随之便是一片声响紧跟其后,震得人心里发颤。
      “出发!”十四勒紧缰绳,白马扬起前蹄,嘶叫着,跑下高台,十四深深的看了我一眼,掉转马头,带走一记尘土。

      十四刚走的时候没觉得,可才过了两天,心里便觉得空落落地,忙的时候想他,闲下来更是想,心里没了寄托,实在是件可怕的事情,于是找出那串小叶紫檀的佛珠,开始每日吟诵一遍金刚经,才会好些,这时才深知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诵经。
      八福晋她们倒是没事就来看我,我偶尔也会去永和宫走动,德妃好像老了许多,毕竟十四是她最惦念的孩子。她也只是个母亲。

      “额娘,额娘。”弘明换了我几声,我才回神,再抬眼看他,才意识到自己又晃神了,最近常常会发呆,盯着某一处,脑子里一片空白,等到回过神都不知道刚才在做些什么。
      弘明坐到我旁边,低头看着绣架,“这是阿玛走时起的图吧,都完成一半了。”
      我笑了笑,让他扶我到炕上,“额娘也是没事做,所以绣的自然就快。”
      弘明的模样越发像十四,只是性子太过沉稳,总让人忽略他的实际年龄,有时看着他,好像已经是个能拿事扛家的成年小伙子一般。记得我与十四刚认识那会,十四也就是十五六岁,可那脾气真是不敢恭维啊。
      我接过弘明递过来的茶,轻抿了一口,“你今年也有十四了,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纪,想一想你阿玛也是你这个年纪立的府,他出征前就与我商量过,等他回来就给你定日子。你现在可有喜欢的姑娘?”
      弘明轻笑,“额娘不必为儿子费心,儿子已经有了想娶之人。”
      “有喜欢的姑娘了?快告诉告诉额娘。是谁家的姑娘啊。”听他这么说,我眼睛为之一亮。
      弘明笑的很含蓄,却半天没有回话。
      我有些不解的追问,“跟额娘还不好意思?”
      弘明笑着摇头,“不是,额娘,只是这次孩儿可能要让额娘为难了。”弘明复又看我,“她是萱妹妹。”
      瑾萱?我有些怔忪,从没见过他们有什么互动,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不解的看向弘明,“你确定是瑾萱?她也知道你的意思吗?”
      “一直念着萱妹妹还小,所以并没有跟额娘提及,今天既然额娘问了,那孩儿自是没有半点隐瞒,我知道萱妹妹的出身可能……但儿子想娶她做福晋。”弘明低声回答。
      瑾萱这孩子确实不错,人乖巧懂事,长得也好,但如果这是弘暄,我一定立刻应允,但为什么偏偏是弘明呢?
      弘明见我低头不语,试探的,“额娘?”
      我回过神来,看着弘明眼里头一次流露出有一丝急切,倒觉得有些新鲜,他懂事以后好像很久脸上没生动过了。
      我好笑的看他,“真是儿大不由娘啊,好,等你阿玛回来,就把事情给你办了。看你这孩子。”
      弘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我把头转向外面,“都这会了,估计弘暄他们也疯回来了,准备用晚饭吧。”

      晚饭的时侯,弘暄唧唧喳喳的念叨着,“额娘,今天弘晙跑过来跟我吹,说会吹什么关外的曲子,我不信,想着萱妹妹对音律精通,就找她做个鉴赏。”
      瑾萱笑着应衬,“是啊,姑姑。今天弘晙哥哥吹的曲子,从来没听过,感觉挺新鲜的。”
      “我怎么没听你们十婶说过,弘晙还会吹笛子?”我不解的低喃。
      弘映一脸惊讶的对我说,“阿姨,您不知道,弘晙现在可厉害了,打布库的时候他都能跟弘暄打个平手了。”然后坏笑的看了一眼弘暄。
      弘暄不以为然的撇了一下嘴,那模样跟他阿玛一个样,“才一次而已。让你说的这叫一个夸张。要不是因为我那天拉肚子,还能让他得手?!”弘暄的语气颇有些心不甘。

      八月前方传来捷报,十四的队伍提前到达,打破了敌方想要突击取胜的可能,并且趁势进行追击,追回了一些丢失的阵地。这个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所以今年的八月十五康熙显得很有兴致,气色也照之前好了许多。但今年的人数又比之前少了几人,看着桌上圆圆的月饼,就突然难以下咽起来。
      “又想老十四了?”坐在我旁边的八福晋捅了捅我,悄声问。
      我笑着点头,“也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吃月饼。”
      八福晋没言语,沉默了一会,“对了,你们家弘明也到岁数了,有比较钟意的姑娘吗?我这里有几个不错的人选。”
      “我替弘明谢谢你了,不过那些个姑娘给你家弘旺留着吧。”
      “弘旺就知道跟你们家弘暄疯玩,我看这几个小的,还都没开窍呢。”八福晋头疼的打趣。
      对于弘暄我也头疼不已,“他们也确实还小,再过几年就好了。”
      八福晋叹了口气,“你啊,有了一个弘明,真是享福吧。”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把弘明的事情岔了过去。
      九月由于十四用兵得当,西藏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康熙得到消息后,立刻谕令立碑纪念,碑文内容为:‘惟称大将军胤祯公德’。
      这比十四预期的速度还要快,平定了战乱后,便是向前推进,所以十四暂时还回不了京。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授命出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