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 62 章 ...

  •   初春,天黑的早了些,天上星星还未等天全黑就闪现了出来,屋外刮起了风,呼呼直响,惹得程府各院早早关起了门窗。

      瑾英吃完晚膳,就习惯去了书房练字,平日里闷头写字,今日被妙姐儿那么一说,倒也觉得自己的字怕是差的很,可惜又没法让人指点一番。

      她在书桌后看着桌面上的字,苦思冥想,秋橘让人上了茶,见下首桌上还放着表姑娘送的食盒,就问道:“姑娘,表姑娘送来的食盒,您可要看看?”

      瑾英抬头,见那用方布裹着的食盒,也有些好奇,将手里的笔搁在笔架上,就走到下首方桌上。

      她解开捆住的布条,拿漆黑的盒盖中央刻着多魏紫,打开盖子,里面确实有些酥饼,她捡了块来尝尝,倒是香酥可口,但也无甚出奇的地方,对今儿个妙姐儿的举动顿时感到好笑的很。

      她吃了一块便放下了,合上盖子,道:“春桃,搁起来吧。”说完,拿帕子拍了手上的饼屑,转身走回书桌后。

      春桃答了个“是”,走上前,拿起盒子左右瞧了瞧,才将布条重新捆上,伸手将盒子提溜了起来,嘴里嘟囔道:“这个盒子倒和咱们程府原先的盒子一样。”

      瑾英听了这话,猛地回了头,自瑾菱管家后,就把家里的食盒换了一遍,盒子中央换成了瑾菱喜欢的木芙蓉,而非魏紫了。

      她走到春桃身边,把那食盒拿回来,放到桌上,解开布条,整个食盒拿了起来,左右看了看。

      这个食盒一看就是个旧的物什,食盒边沿都有些发白了,她摩挲着盒子,打了开来,发现这些酥饼的底下都铺着绢丝,内盒漆成红色。

      她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食盒,久远的记性,纷纷涌进了脑子里,良久,她才抬头,对着冬枣道:“我要去趟客房小院,你去那边说一声。”

      这话一出,屋里都静了下来,都不明所以地看着她,冬枣见自家姑娘盯着她看,回了神,答了个“是”,屈了屈膝,退出了屋子。

      冬枣出了正房,才回神过来,在门口徘徊了许久,她不知道那个盒子有什么典故,可她又怕姑娘一时冲动,若是落下了话柄,惹人说嘴就麻烦了,程府再经不起这样的议论了。

      瑾英等了许久也不见冬枣回来禀报,抬眼看屋里的丫鬟们不赞同的神情,就从柜子里随手取了件披风,扬开往身后一披,就往外走。

      屋里的秋橘、夏梅和春桃见状,面露急色,赶忙跟了出去。

      冬枣站在石阶的下侧,见自家姑娘走了出来,缩了一下脖子,抬头喊了句:“姑娘”。

      月亮已悄悄爬上枝头,瑾英站在门口的阶梯上,拉长了她的影子,风飕飕地刮着,吹乱了她的秀发。

      她瞥见屋里的大丫鬟们满脸焦急地望着她,可终归是没有拦了她的去路,她停住了脚。

      良久,她才回头,对着秋橘问道:“秋橘,让人去买的果脯,可买好?”

      秋橘赶忙上前,答道:“都买好了的,在次间的柜子里呢。”

      瑾英微微颔首,道:“你拿上,既然妙姐儿这样喜欢,免得明早忘了,你和我一起送去吧。”

      屋里的丫鬟们顿时松了口气,姑娘能找个借口,自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秋橘松开眉头,说了个“是”,转身回屋里取了个包裹来。

      瑾英迎风而立,呼呼的风声在她耳边环绕,似乎还回响起瑾萱当时苍白的小脸,坚毅的话来,“我不想让步罢了。”

      她也不想让步了,瑾英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望向程府的院落。

      等到秋橘慢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她喊了句,“走吧。”率先往外走,后面的秋橘提溜着把包裹赶紧跟了上去。

      周董氏闭着眼,斜靠在榻上的软枕,收拾了一天,她也倦的很。

      门外进来了个丫鬟,快步走到嬷嬷身边耳语了几句就退下了,那嬷嬷转了转眼珠,沉吟半响,就走到周董氏边上,小声嘀咕了几句。

      周董氏坐直了身子,蹙着眉头道:“现在?”随后,叹了口气,又道:“让她进来吧。”

      周董氏抚抚鬓发,喝了口茶,整个人又精神了起来,见瑾英带着个丫鬟进屋,笑着道:“过来了,快到我身边来。”

      瑾英福了福,快步走到榻前,半坐在榻上,张望了下屋里,道:“妙姐儿不在吗?今儿个一早她到我那去,说我那的果脯不错,我让人去买了来,怕明儿个一大早给忘了,想着赶紧先给她送来。”说完,给了秋橘一个眼神。

      秋橘走上前几步,将一个用布包裹着的漆盒递了过来。

      周董氏心里吁了口气,眼神示意嬷嬷借力过来,笑着道:“还是你贴心,你那妹妹就爱胡闹,不过是些果脯,倒累得你大晚上地过来。”

      “无妨,两边也近的很。”瑾英盯着周董氏,道:“我也有些事情想请教下舅母。”

      周董氏愣了下,随即,对着身边的嬷嬷道:“你带丫鬟们过去书房那,把果脯给姑娘送去,免得她心心念念整晚都睡不好的。”

      那嬷嬷瞥了眼瑾英,口中答了个“是”,带着屋里的丫鬟们退出了屋子。

      瑾英站了起来,走到周董氏面前,做了个福身,“侄女冒昧前来,不过是想请教一下舅母。”

      周董氏神情复杂地看着在她面前蹲福的姑娘,良久,叹了口气,上前把她扶了起来,“你不必如此,有话直说吧。”

      瑾英坐回榻上,沉吟了半响,才开口道:“舅母,我自幼跟着长姐,她的教诲受用至今,只是还想请教一下舅母,瑾英是否还有哪里不妥?”

      周董氏以为瑾英因为自己没选中她做儿媳,想来讨个说法,便拍了拍她的手,道:“瑾英,你做的很好,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有些事儿终究是讲究个缘法。”

      瑾英赶紧摇摇头,道:“舅母误会了,瑾英只是仰慕舅母,虽多年未至京城,仍能与世家往来如常,同为世家女,瑾英想着以后若能如此便好了。”

      周董氏一愣,见瑾英黑白分明的眼珠,满是渴求,并无痛恨责怪之意,有些感慨程府二房夫人生出的姑娘小郎们各个都心思剔透,自家大姑子抱了瑾英来,倒是个福运,思索良久,才开口道:
      “瑾英,圣人云,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娘这人有些脾性,不爱管家,累得你得待在家里,虽是你乐意管家,不过你娘却是任性的很,作为儿女定然不能言长辈之过,只不过却是可以提点长辈,尽些子女的本分,况且,你娘也不是那听不进人言之人,我还听说,平日里是你帮着照料辉继的,你虽知你娘不乐意你管,你倒也管了来,可不就是尽母之责。世家女子该做的不仅仅是管家,更需与各世家走动互助,将来等你出嫁,就会发现年少时的情谊更为真挚。还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你还小时,菱姐儿已经大了,不再跟着女夫子读书,怕是疏忽了,我像你这样大时,还跟着女夫子读书的,倒不是要你熟读四书,只不过女子多读些书,说不得还能管束管束子女,若是没个圣人之言来管束,就怕既不通达也不明理,惹人厌恶。”

      瑾英听了周董氏的话,一下红了脸,她确实觉着大夫人做事欠妥,可也从没有和她交心过,大姐在时,还时常拉了她去东小院,大夫人还会提点她们,大姐嫁了后,多是她自作主张。

      周董氏见瑾英红着脸,若有所思,便知她听了进去,又加了句:“你是个宽厚的姑娘,姻亲里无人不夸赞的,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姑娘,定然知道我的意思,这退一步若是皆大欢喜自然是好的,就怕有些人觉得你这一退,好似软泥,却要你一退再退的。”

      瑾英心中一凛,瑾萱出事前,她屋里的紫鹃不就以为自己会退让,才敢怂恿瑾萱送了画去柳府,更别说大房夫人的算计,二房夫人的妥协,她们可不惧自己能打听到这些,明着要自己暗吞苦果。

      瑾英握紧了拳头,眼中似有火烧,片刻后,才敛了神情,站起身来,又福身,道:“请舅母指教,往后我当如何?”

      周董氏重新打量着瑾英,她不过芳龄,却有颗七巧玲珑心,所思甚远,她暗叹自己没这个运道,又想着好人做到底,正色道:“如今程府情形,我想你也大概知晓了吧,虽说女眷不议论朝政,但若是有天夫婿得力,为你取得诰封,你也该游走世家,为夫家出力。有些事非不可为,有心经营自能成事,你那大姐,不就是自个儿看中霍家三房的,当初你爹爹也不中意你姐夫,可你姐姐最后不也心想事成了,虽说霍家三房不济,你大姐倒是过得不错,在西北,提起霍程氏无人不竖起拇指。”

      瑾英心里“咯噔”了一下,没想到大姐的婚事还有内情,今日能得周董氏的这番话,便知她是真心待自己,又福身,道:“多谢舅母。”

      周董氏扶了她起来,“你要学着往前看,不要学你娘,糊涂的很。”

      瑾英赶忙又福了福,道:“听从您的教诲。”

      周董氏瞥见半开的窗子外,月亮已经升上了高空,便道:“今日所言不过是一家之言,你且听听,回去好生琢磨琢磨,夜也深了,回去吧。”

      瑾英口里答“是”,又郑重地福了福,辞别了周董氏,出了屋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第 6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