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十五那日,艳阳高照,在四皇子别院的阁楼里,七八桌的席位上坐得满满当当。

      四皇子频频举杯敬了在座众人,先是对江浙的官员一阵吹捧,随后才感慨地开口道:“诸位怕也是知道了,此次我下江南收粮,没成想竟欠了二万多两银子,我是身无分文,无法,只能回京卖了府邸,再来还债,还得各位与那些粮商直言,等我从京里回来再偿还欠银。”

      在座的官员一听这话,面面相觑,哪还敢说还钱的事情,场面一时间静了下来。

      好在嘉兴通判最先遇着这事儿,早就把内里的弯弯绕绕打听了个清楚,韩绍谦这个一无官职,二无背景的小子,敢这么做事,不就仗着身后有四皇子吗。无论如何,他都不相信韩绍谦所为四皇子会不知,便站了起来,拱手道:“说来,这些富商着实可恶,他们各个为富不仁,不能为朝廷效力,也不顾百姓死活,四皇子尽心竭力为圣上分忧,居然还让四皇子卖府邸,简直是狼心狗肺之辈,我们嘉兴定要‘以礼训之’,让富商们体会四皇子的良苦用心了。”

      其他人被他这么一提点,纷纷附和,其中湖州知府更是想出了个主意:“这些富商不过时转不过弯来,其实那些个欠条是荣誉之举,四皇子不妨亲自给他们提个字,表彰其‘捐赠’的善举。”

      这一提议,受到了在座官员的一致赞同,四皇子更是高兴的直拍着湖州知府的肩膀,道:“还是湖州知府懂得体恤朝廷之意,这样,我最先给湖州的粮商们题字。”

      湖州知府被四皇子夸得一脸喜色,对着四皇子频频敬酒,四皇子也是来者不拒,对着湖州知府很是和言语色。

      在座的众人有些眼红,赶紧跟着奉承,帮着四皇子想着招对付那些富商。

      四皇子感动不已,拉着众人的手,喝了一遍又一遍的酒,宴席上更是夸赞江浙官员道:“朝廷有在座如此栋梁,国之幸事啊。”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第二日,四皇子不顾杭州府官员的挽留,启程去了河南府。

      江浙各府州官员回了当地,发现这次收粮欠的银子,确实都是当地的大富商,居然连一个小商贩也无,这些个富商无不是日进斗金、腰缠万贯的主,欠的那些个银子根本不曾伤其分毫,那一个个不过是想借机攀上四皇子。

      各地知府、知县见状,也就不客气了,大张旗鼓的给每人发了匾额,说是四皇子感其送粮大义,便送上匾额以示褒奖,并收了欠条。

      各大富商,看着匾额,倒也高兴的很,说到底他们并没有多少损失,况且能得到朝廷的褒奖也是极有面子的,总的说来,倒是皆大欢喜。

      江浙的官员不敢议论四皇子,却对韩绍谦枉顾法理,带兵围堵收粮的行为很是恼怒,毕竟在自己的地盘上,未先知会他们一声就围了人,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便纷纷上奏折痛骂韩绍谦,胆大妄为、滋扰百姓,更是打着四皇子的旗号颠倒是非、胡作非为,要求今上对其严惩,更是附上了众多欠条。

      勤政殿上,今上读了江浙的官员送上的奏折,又翻了翻那些欠条,乐个不停,私下对裴征清和严旭和道:“这个韩绍谦倒是有些意思,老四那老成样儿,都快被他带歪了。”

      裴征清、严旭和听了,都呵呵笑着称“是”,心里却是更加不敢小看这位四皇子了。

      三皇子祈悰在府里接到这个消息,心里很是不屑,对着三皇子妃很是耻笑了四皇子此番作为,“不过是两万两银子,他都拿不出来,堂堂皇子还得卖宅院,还闹到了父王上面,真是有辱斯文。”

      三皇子妃是个文弱女眷,就喜好个诗画,对这些事情向来是不懂的,只附和道:“您说得是,既然四皇子缺了银子,不如我们送些去,免得说我们作为兄嫂知道弟弟家的难事,也不帮上一把。”

      祈悰一拍大腿,赞道:“你这主意不错,我们也要懂得雪中送炭,施恩于人才是。”随后,让管事送了一万两银子去四皇子府上。

      六皇子祈慡在靶场射箭,听了此事,不由得勾起了嘴角,望着对面的红色靶心,自言自语道:“四哥,你倒是意在何处啊?当真只愿做个贤王?”

      他说完,拉起弓,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随手架上,用力一拉,只见那支箭“唆”的一声,就射了出去,直中靶心。

      他刚放下弓,又听见下人来报,三皇子送了一万两银子去四皇子府,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把弓扔给边上的侍卫,道:“那我们也送一万两过去。”

      于是,四皇子府上的任源一收到三皇子、六皇子和太子妃娘娘各让人送来的一万两银子。

      四皇子再次来到河南府,还是住到了钱德福的那处宅子。

      钱德福也是个精明的,那处宅子四皇子住过后,他只让人打扫好再不拿来他用,这回四皇子过来正好用上了。

      经过上回的疫情,河南各府州知府、知县都换了不少,新上任的官员自然知道今上派四皇子来不仅仅是送粮,怕是要看政绩的意图,各个殚精竭虑,以府衙为家,意图给四皇子留下个好印象。

      好在之前筹集来的米粮、布匹和炭火都不少,韩绍谦带着人清出空置的房屋,搭建临时的窝棚,甚至打上了寺庙的主意,理出了不少厢房来,这些地方都接纳了不少流民。

      各府衙门口每天都免费施粥,四皇子更是亲自宴请当地的富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捐款捐物的富户提了字,让富户们甘愿捐钱捐物做善事,河南地界内众人总算勉强过了冬。

      京外的人间疾苦倒是没有影响到京城里,皇太子薨逝也快半年了,京城的人们也活泛了起来,各项游乐活动又开始盛行。

      今年的科考取消,好多决定科考后说亲的人家的当家主母又开始融入京里的女眷集会中去,探寻各家贵女愿觅得好儿媳。

      而今年程子岳连升两级,程府还有两个待字闺中的姑娘,自然成了香饽饽,即便程周氏以体弱为借口不出门交际,也挡不住媒人们的频频上门。

      程子岳倒是想着家里的两个姑娘,他从没想过用儿女亲事来巩固势力,至少太子妃娘娘和裴征清都未提起过联姻,其他人他未必看得上,如此,就想着早些把家里两个姑娘定出去。

      因着自己推却了韩家,程周氏便不再出门了,程子岳只好亲自过问好些儿郎的学问,倒是让不少人家觉着自家儿郎被程府看中,当家主母更派了和程家交好的女眷来旁敲侧击、试探底细。

      看着上门说亲的人家,一个个条件都比得上娘家哥哥,惹得程周氏很是气闷,这些人来来往往总有声透出去的,以瑾英的本事总能知道个七七八八,她若是推了好人家的儿郎,硬推自家侄子上去,就怕瑾英认为自己挟恩自重,不仅坏了母女情分,就是好姻缘也变味儿了。

      气闷的程周氏便也拿出本事来,一来人就拿出未来岳母的架势,把各家儿郎和府上情况问了个底朝天,倒是让不少人就此却步。

      程子岳近来也很是气不顺,皇孙资质平庸,教学倒是无甚问题,只是之前太子妃娘娘听了自己的话,把皇孙推给了郑淑妃养育,让今上对皇孙更为关注。

      时下瘟疫已除,今上却没有将皇孙送回太子妃娘娘的意思,惹得太子妃娘娘时时抱怨,认为郑淑妃娘娘想把皇孙占为己有,明明差着辈分,可太子妃娘娘总是不依不饶在程子岳面前唠叨。

      虽不知今上如何考量,但皇孙有郑太妃支持不是好事么?太子妃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焦躁。

      唯有同是皇孙师傅的陈衍,悄悄地劝慰他,说太子妃娘娘需得依靠皇孙,便太过看重罢了。

      更有三皇子和六皇子党羽之人,在朝中屡屡攻击自己,不是说自己的政见太过幼稚,就是说自己提出的施政建议困难,不发声则是没有主见。

      而裴征清这个老狐狸,像是没瞧见一样,压根不管自己和陈衍,每回上朝自己和陈衍都异常狼狈。

      回到家中,王氏又日日在耳边嘀咕,颠来倒去说得都是为瑾芙折婿的事儿,自己看好的几个儿郎,她总能挑出个毛病来,还有就是回回都问儿郎家女眷的情况,他倒是能说说儿郎的好坏来,如何能探听到内宅女眷的性情如何呢?

      说来,这些天不少儿郎家的女眷上门,可程周氏完全撒手不管,也不来找自己商量,她不管瑾芙也就算了,可是看她现在这个样子,像是瑾英的亲事也不过问了,他有些后悔前些日子话说重了,不由地频频叹息。

      冬日,天色暗的早,这天,程子岳提前回了府,就看见王氏身边的大丫头莲若正站在门房里东张西望。

      他一看,就猜到是王氏嘱咐她蹲守这,好迎自己去西院,怕是又要问张家儿郎的事情了,他心里叹了口气,捏了捏额角,想了想带着小厮去了正房。

      莲若见大老爷回来刚想迎上去,就看见大老爷直直往东院的方向走去,便赶紧转身,回西院给王氏报信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第 4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