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瑾萱的婚事提前,程许氏更头疼瑾萱的嫁妆,本想着明年年底出嫁,也留着日子去南边采买,可是前段日子京里又是干旱又是瘟疫,物价涨了不少,这个时候去南边又怕遇上难民,没个稳妥的人能派出去,年前若是不能准备全嫁妆,年后怕是更麻烦。

      实在无法,她便让人请了瑾英过来。

      瑾英从侧门进了二房,发现二房的丫鬟好些个生面孔,见着齐嬷嬷给她带路,倒是都毕恭毕敬的行了礼,一路走来倒是安静的很,不像之前几个庶女老带着丫鬟在花园里玩,热闹的很。

      进了主屋,就见程许氏蹙着眉头和嬷嬷们正拿着册子对着东西,许是听见了脚步声,抬头见瑾英进了屋,也不等她开口,就道:“你来了,快来坐下。”

      屋里的丫鬟赶忙迎着瑾英坐到了程许氏边上,齐嬷嬷立马端着茶放在了她面前,瑾英见程许氏没有放下册子的意思,便问道:“账是怎么了?有什么没对上的么?”

      程许氏放下手里的册子,捏了捏太阳穴,又挥退了屋里的丫头们,由着齐嬷嬷帮着捏肩,看着瑾英道:“我也是没法子了,只好找你帮帮我。你知道的,你叔叔只肯出两千两银子给瑾萱置办嫁妆,另外祖母给的一千两说是要么买地要么现金。柳夫人一家要去安庆,若是在京里买地她又管不着,若是去安庆买吧,几个管事又被你叔叔派去岭南老家修缮祠堂,我想着长房还有不少管事,看看谁能抽出空,帮着到那边买买地。”

      瑾英转头一想,大房可派的人,才道:“这倒好办,不若让崔管事去一趟,他之前帮着跑过南边的生意,去安庆应该没什么问题。”随后,又状似无意地问了句,
      “听说二房的大管事领头带着好几个管事回岭南,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也不知道老爷们怎么想的,”程许氏一说到这个事情就一肚子气,“瑾萱的婚事就快到了,也不见老爷派管事去忙嫁妆的事儿,前些天又让人回去了,害得我想派人发现都没人了。”

      瑾英无意识地点了点头,转眼一想,又问:“没想到这回这样看中,到时候修缮好,叔父可会回去看看?”

      “应该不会,许是这回老宅损坏的厉害,才多派了些人回去,再说,瑾英的婚事还有得忙呢。”程许氏摇着头道。

      瑾英望了望程许氏,见她两鬓都长出了不少白发,脸色的皱纹都加深了不少,便道:“说来,每个嫡出的姊妹出嫁,大房都出一千两的,这回娘亲怕是忘了,一会儿我让人送了来,若是还有什么不够的,你只管派人来说便是。”

      程许氏和齐嬷嬷一听更是高兴极了,齐嬷嬷夸道:“还是五姑娘知道心疼人。”

      程许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齐嬷嬷凑趣又说了些话,瑾英笑了笑附和,没说几句见下人不停来问瑾萱嫁妆的事,就先告辞了。

      走的时候瑾英嘴唇翕动,但还是没开口,出了程许氏的院子,就带着秋橘迅速地回了大房。

      夏梅来报,这回回岭南老家修缮祖宅的,居然是派了大房的二管事和二房的大管事,如今去了有好几个月,时不时从账上要银子,而大老爷更是嘱咐他,老家那边要多少银子就给多少,她还听南边回来禀报的小厮说,岭南那不仅仅修了老宅和祖祠,更是买了老宅周边好些屋子和田地。

      两位老爷还特地把她叫去前院书房,问起家里目前的营生情况,更是让人接走了那些在她手里的程府的产业,她听闻,两位老爷是想清算京里的营生,多带些到岭南去置办产业。

      她猜想,也许是大老爷为了稳妥,让二老爷阖家搬回岭南去,这么一想,也不知道是大老爷也觉着站队皇孙不牢靠?或者仅仅是未雨绸缪?

      可是她看程许氏那样,像是完全不知情。

      她心里有些堵的慌,自己已及笄,还未定亲却也不见程周氏出门了,她虽然不像瑾芙整日胡思乱想,可心里也是慌的很,再拖上了一年半载,自己和瑾芙都要成老姑娘了。

      更怕程大老爷为了站队,随意给自己和瑾芙定了人家,到时候朝堂的轻微变动她们的处境就难堪了,她第一次感觉到有点恐慌,却无人倾诉。

      京城入冬的夜里,俱是冷意,眼见有些雪花稀稀疏疏地飘落,程府各房早下了钥匙,看门的小厮、嬷嬷裹着袄子歪在门房里。

      葳蕤阁内早已烧起了炭火,屋里透出黄色的光晕来,瑾英歪在床边的靠枕上,拿着本地方志,心思却没在书上,想的不过是如何才能解了现下的这个局。

      屋里的丫头们都发觉自家姑娘近来有些心神不宁,却不知出了什么事,又不知道如何劝慰,只好一个劲搜罗一些点心来。

      这回秋橘用漆木的果盒装了各色的果脯来,看着有些意趣,瑾英尝了又尝,酸甜适口,可是不错,并问:“这个味儿,倒是不错,娘那里可让人送了?”

      秋橘又往盒里装了些果脯,道:“晌午便让人送去了,夫人吃了也说好的。您觉得不错,赶明儿我让外院的多买些回来。”

      瑾英也知道,最近她心绪不宁,屋里的丫鬟们怕是跟着担惊受怕,便道:“多买些吧,明儿个送些个去二房吧,听说瑾萱近来吃的不香,记得给她送些去。”

      自从得知柳府分了家,出嫁后要启程去往安庆,瑾萱便常常暗自落泪,瑾英得知后,过去劝慰过两次,但总要瑾萱自己想通才好。

      其实瑾萱不知道,瑾英很是羡慕她,过去羡慕她得到亲娘的偏爱,现在羡慕她得到夫婿的疼爱,柳家懂得明哲保身,柳七郎是真心喜爱她的,柳三夫人也个体恤儿女的,这样的人家确实无甚可挑剔的。

      东院里,程周氏正吃着葳蕤阁送去的果脯,自从她和程大老爷那番谈话后,程周氏便又开始称病不出门了,常常叫了衣锦坊的吕娘子过来,想了好些娃娃的衣裳,做了好些送去了西北。

      刘嬷嬷看着程周氏不停地吃着果脯,劝慰道:“夫人,果脯虽好,多吃也怕是伤胃的。”

      程周氏想了想,将拿起的苹果脯放了回去,“这冬日里头,吃了这些个果脯才觉得有些甜味儿。”

      刘嬷嬷过去端了杯牛乳过来,“可不是,还是五姑娘想着您,有什么好的都让人送来。”

      程周氏接过了茶碗,认真道:“她是个好的,这么些年她管着家,我也着实轻松了不少。”

      刘嬷嬷端着果脯放回了柜里,“那可不,京城里像我们家这般太平的可不多,说来,咱们东边的沈家年初不是刚娶了儿媳妇么?这媳妇什么都好就是泼辣了些,刚来被婆婆立规矩揉搓,便开始三天一哭诉五天一生病,闹得沈家频频请郎中。”

      程周氏一听这就咯咯的笑了起来,笑完突然问刘嬷嬷道:“你觉得我大哥家的肃哥儿如何?”

      刘嬷嬷不知道程周氏这话何意,只道:“大爷家的肃哥儿么?自然是好的,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若不是今年的科举取消了,明年都能骑马游街了。”

      程周氏一听又呵呵的笑了起来,指着柳嬷嬷道:“你也是个狭趣的。太原虽然不如京城繁华,规矩却是少的多。前段时间,又是干旱又是瘟疫的,太原却无甚影响的。说来,在太原还自在些,不似这京城大的很,能去的地方不过那几处。”

      刘嬷嬷站到程周氏身后为其捏肩,问:“夫人是想娘家了?”

      程周氏闭了眼,好似休息了,又冒出了一句话:“大嫂来信,说太原周边的姑娘她都没看上,想让我在京里帮她相看一个。”

      刘嬷嬷心下一跳,只道:“大夫人倒是有心,居然找到京里来了。”

      程周氏叹了口,“前些日子,汝宁遭了灾,今上嫌河南的各知府未能及时处理流民,罢了不少河南的官,大哥这回便是顶替他们,升做的汝宁知府,汝宁情况复杂,大哥一人过去大嫂也不放心,总想着跟着去伺候,可她又不放心家里。你也知道我大哥家,坚哥儿早逝,留下了他媳妇和一个小子,肃哥儿还得再等上三年才科考,去了汝宁未必有合适的先生,更何况妙姐儿还小,汝宁情况毕竟不大好,大嫂便想着替肃哥儿娶个媳妇,让新妇来掌家,她好放心去汝宁照顾大哥。”

      刘嬷嬷一听便道:“这倒是要个会管事的,否则家里大小事落在肃哥儿头上,怕搅得他无心读书。”

      程周氏问问颔首,“是啊,可大嫂总觉着肃哥儿将来高中做官,若是女方家世太低,有些辱没了肃哥儿,故而来信让我找找看。”

      刘嬷嬷纳闷地问道:“大夫人想的周到,那夫人的意思是?”

      程许氏答非所问,又说了句:“我那嫁到郑家的堂妹之前就问我,为何还不给瑾英定人家,还说若是没有合意的,她问我是否看得上她家的嫡长子。她家的嫡长子年过都二十了,说是本想着今年科举高中,好来我们家提亲,谁成想今年取消了,再等三年也不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光景,就厚着脸皮来问问。”

      刘嬷嬷笑着说道:“倒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啊。”

      程周氏叹了口气说道:“这两户都不错,郑家稳妥些,太原那边规矩少些。”

      郑家子息繁盛,也算是规矩的人家,知根知底又在京城,瑾英若是嫁过去,也就是未来的长媳,她那堂妹最知道瑾英,怕是想享清福,让瑾英管家的,怎么看都不比太原的娘家差,程周氏暗忖。

      刘嬷嬷想了想,便道:“不若问问老爷的意思。”

      程周氏冷笑了一声,“他现在心里满是宏图伟业,不在这事上做文章也就罢了,如何肯管这些事。”

      刘嬷嬷也知最近程周氏又和程大老爷闹别扭,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但程大老爷有许久未来东小院,便劝道:“总归要知会老爷的,不然这事怕也过不去。”

      程周氏叹了口气,也不言语了,由着刘嬷嬷捏着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 4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