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月末,今上把皇孙叫到乾正殿考问学识,见礼坦对答如流,大嘉赞赏,赏赐了东宫的一干人等,并召见了程子岳,交谈中见其言之有物,夸赞道:“有乃父之风。”更是升授其为通议大夫。

      旨意一下,程府众人喜气洋洋,人人一副与有荣焉。

      程子岳一回府就看到屋里的小厮精神抖擞的站在门口,见了他进来,赶忙上前作揖,笑着对程子岳说道:“老爷,您可回来了,刚刚宣旨的大人才走呢。”

      程子岳见他这狗腿样,笑说拍了下他的头,道:“你这小子。”转头就看见程周氏屋里的朱丹站在里头。

      朱丹见大老爷看到了她,快步上前,福了福,说道:“老爷,夫人请您回府去东院一趟。”

      程子岳知道该来的还得来,便挥了挥手,道:“知道了。”带着小厮朝东院的方向走去。

      东院里程周氏正在临摹字帖,见程子岳进来也未停下手里的笔,程子岳走到她身边,仔细品了品她的字,道:“你的字倒是进益不少,这么些年,你总是关在屋里看来是练了不少字。”说完,转身坐到边上圆桌后,接了丫鬟递来的茶,啜了一口。

      程周氏一语不发,写完了最后一笔,才松了口气,却蹙眉看了一眼,道:“还是有所欠缺。”说完,就把写好的字放到了一边,由着丫鬟伺候洗好了手,便挥退了屋里的其他人,也坐到桌前。

      不一会儿,丫鬟都撤光了,严嬷嬷甚至把门也给关上了,程府大房的两位当家人就对饮而坐,谁也不开口。

      过了半响,程周氏才说道:“老爷的定力是越来越足了,对了,还未恭喜老爷这么快又升官了呢。”

      程子岳笑了一下,“你就不必如此了,有什么直言便是。”

      程周氏看着手里的茶杯,冷冷道:“老爷怕是忘了老太爷的嘱托了吧。”

      程子岳正色道:“我自然是记得的。”

      程周氏冷哼了一声,“老太爷在时,可是特地交代程家不得介入党争之中的。”

      程子岳拿起桌上的茶壶,给程周氏添了些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连裴大人都应召了,我也只是按着今上的指示行事罢了。”

      程周氏冷笑了一声,说道:“好个忠君之道,老爷的忠心是要拿程家去赌么?”

      程子岳放下杯子,对着程周氏道:“我们已经和二房分家了,明年萱姐儿及笄便出嫁,二房就回岭南老家。”

      程周氏一听就惊地瞪圆了眼,“嚯”地起身,指着程子岳道:“你,你这是打算拿我们一房去搏前程?”

      程子岳见程周氏震惊的样子,很不以为然,直言道:“说来,还是夫人的功劳,若不是夫人做局让柳三夫人大闹我程府,我和二弟也不觉程府已如此没落,若是再伏低做小,怕是京上已无程府的名号了。”

      程周氏冷哼了一声,反倒是冷静了下来,坐回位子,又道:“我不知老爷在说什么。”

      程子岳见程周氏已冷静下来,便又道:“说来,夫人这局做的倒是精妙,不过是猜度人心、设置巧合罢了。”

      程周氏仰着脖子,看着眼前的屏风,道:“不若老爷拿出点证据来,让我看看老爷想怎么诬陷我的。”

      程子岳见她对着自己还不肯说实话,心理略有失望,“夫人既然不懂,不如帮我给韩家的人带句话,我程家已有一个女儿嫁去了西北,另外一个就不劳他们惦记了。”

      程周氏一听便知道自己夫君已然知晓一切,顿时觉得无人知晓自己的苦心,心理愤恨不已,怒目横眉道:“韩家有何不好?难道书香门第的柳家就好,那柳七郎不遵父母之命,不解父母之忧,如此不孝之人,就是个好的么?”

      程子岳是知道程周氏的心结的,叹了一口气,“我知你心里的苦,可你又何必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呢。柳府不好又不代表其他文官家不好。”说完,似又想到了什么,又道:
      “武将家就好么?当初我就不同意菱姐儿嫁去西北,可是你说你舅舅舅母十分喜爱菱姐儿,嫁过去肯定会优待她,我想着你就这么一个女儿,总是为了她好,我想着那霍家也是大户人家,便也同意了。你看看如今,骁哥儿才出生没多久他们家就开始纳妾,说什么上阵父子兵,可有顾虑过菱姐儿的感受?武将讲究军功向来不太看重出身,他们家庶子与嫡子年龄相仿,骁哥儿长大等来的怕不是助力是暗箭吧?更何况霍家早已分家,霍家三房已然成了旁枝,军功怕是三房立身的根本,菱姐儿急着生嫡子女怕也是为了骁哥儿吧,从前我不多说是想着你身子不大好,怕你忧心,你倒是好,自己想通了,居然敢用儿女婚事做局,你是不是想着弟妹因着上回的事不敢过问英姐儿的婚事,你就能把英姐儿嫁去西北解了这个局?”说完,一杯茶重重地抛于圆桌上,
      “瑾英既已是我程子岳的女儿,就万万没有低人一等、随意出嫁的道理。”

      程周氏一听气急,盯着程子岳,提高了声量,“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等只会利用别人的小人吗?我是希望英姐儿嫁去西北能帮帮菱姐儿,那也是因为英姐儿就不好文墨。文人家里规矩多,子弟偏爱红袖添香,比不得武将家里自由些罢了,你既说我该因着自个看不上柳家,那你又为何因了霍家而看不上韩家呢?”

      程子岳见程周氏还是冥顽不灵,摇了摇头,“武将家的军功从何而来,自是从战场上得来的,为了这军功,多少武将在战场不得而归,一个姑娘受此苦便罢了,另一个我是万万不愿她再如此的。”

      听到这,程周氏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地说道:“老,老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战事又起了?”

      程子岳沉声了半响,叹了口气,“各方都修养生息这么多年,但愿只是我多心。”

      程周氏顿时心慌慌陷入了深思,半响屋子里一片寂静。

      过了许久,程周氏才问道:“老爷就如此看好皇孙?”

      程子岳摩挲着茶杯,“如我之前所言,今上征召,我只能应召罢了。”

      “那我们程家该如何?”程周氏又问道。

      程子岳望着茶杯里的涟漪,道:“夫人,此去路途艰险,我们唯有同舟共济。”

      程周氏一听心下一沉,终于明白程子岳的意图,他心有大道,唯有跟从,心下一片茫然,当初那个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少年,经过这么些年的蛰伏,终于成了心思缜密、老谋深算的当家人了。

      程府大房里的两位当家人商量程府未来的对话,让程周氏消极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程府的众人在沉浸在自家老爷升官发财的喜悦中。

      只有瑾英隐隐觉得不妥来,程大老爷这一步棋,是个人都可以看出他站队皇孙,而皇孙年幼,才十岁有余,未来的路还远着呢,可是还未等她理清头绪,府里就出事了。

      今年的秋天来的有点晚,秋老虎却来的异常凶猛,地面热的吓人,程府的主子们还用上冰块解解暑气,下人们有不少身体不适的开始告假,到后来甚至有几个开始上吐下泻了。

      瑾英听到管事嬷嬷来报,府里有两个下人开始呕吐,就发觉不好,这天还未有一丝变凉的趋势,若是再有人呕吐,怕是府里这么多人都不安稳。

      她先让外院的刘管事赶紧把人挪去京郊的庄子,更请了郎中来给府里的主子们瞧上一瞧,好在府里的老爷夫人及姑娘小郎都还好,未见什么病症。

      瑾英更是隔着屏风见了郎中,只道:“因着府里人多,虽是一两个下人病着,总规是让人不踏实,不若您开些去症的方子和凉茶,好让大伙儿安安心。”

      这郎中姓应,在这一片很有些名气,程府自搬来梅花巷就是他来府上看病,应郎中曾周游各地,是去过巴蜀,见过暑热疫情的,今年的天罕见闷热,且无转凉趋势,见程府的当家姑娘有这等先见之明很是高兴,
      “难得程府有未雨绸缪之举,如今这天儿却有些异常,早做准备也好,我拿些方子,天这般热不若烧上一些给大伙喝喝,我再拿些草药,府里用水烧好让大伙勤洗洗。”

      瑾英答了谢,让人跟着郎中去取了药,嘱咐多买一些备存。

      瑾英更将此事禀了程周氏和程许氏后,程府两房开始大清洗,好在之前程府整顿去了不少人,又还未来得及补上,故而下人不算多,但也嘱咐外院管事暂不采买下人。

      因着瑾英先前看地方志就发现衣裳容易带病,府里既然有布料,就让衣锦坊重新裁制了新的,旧的全丢去烧了,下人们见又打扫屋子又有新衣更有草药,到也未觉着有什么变故。

      后来京里的其他人家陆陆续续有人病了上吐下泻的,程府倒还算安稳,只是家里下人再去买药时,只有伺候应郎中的小童接待,说是应郎中被京兆府的叫去城外的惠医署帮忙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 3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