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梅花巷程府里发生的事情,倒是没有影响倒程柳两家的交情,程周氏和着柳三夫人依旧该出门出门。

      而瑾萱和柳清潇依旧结伴去栩亦别院,往来接送的辉延和柳元泽干脆一道走,一般先送了柳清潇回柳府,再送了瑾萱回程府。

      只是,柳元泽到底还是听到点风声,送辉延他们到了梅花巷,就打马回了柳府。

      如此几次,程周氏也猜得柳府怕是听到了某些传闻,便特地约了李三夫人到宝相寺上香。

      宝相寺厢房,程周氏和柳三夫人闲聊了几句。

      程周氏就就给刘嬷嬷使了个眼神,“前些日子南边的铺子送来的好些东西,我看着还不错,想着送些给你。”

      刘嬷嬷便从后头拿了个提篮上来。

      柳三夫人见程周氏说得诚恳,知道自己若是不接怕是要断了交情的,就让严嬷嬷接了过来,嘴里道:“多谢你挂心了。”说完,就想让严嬷嬷提下去。

      “里面有些南方新来的茶饼,上回你家元泽来还夸过的,你也试试,还有些布料,也是南方新货,正好给你家清潇做些衣服,还有就是些笔墨纸砚的。”程周氏介绍道。

      柳三夫人见程周氏这样说,只好打开盒盖,里面果然都是程周氏说的那些东西,她拿了块料子出来,见是最新京里流行的彩晕锦,
      “你们采买的管事真不错,这彩晕锦可受京里的姑娘们喜欢呢。”

      程周氏嘴角浮出了一丝笑来,拂了拂裙摆,“家里总归有个懂事的,也还能注意这些个。”

      柳三夫人这才发现程周氏的挂裙也是彩晕锦做的,转眼一想,“听说这个彩晕锦还是最先从你家衣锦坊里卖出来的,你们家的眼光倒是好的很,光这个就进项不少吧。”

      “还好,那个铺子是瑾英的,倒是给她赚了些胭粉钱。”程周氏说得混不在意。

      柳三夫人听得眼睛一亮,示意严嬷嬷把提篮拿下去,“那也是本事啊,家里有这么个贴心懂事的姑娘,真惹人眼红。”

      程周氏却叹了口气,抱恼道:“家里有懂事的不假,也有那不懂事,倒让你笑话了。”

      柳三夫人自然知道程周氏指的是什么,拍了拍程周氏的手,道:“嗨,谁家没个不懂事的,有人管着就好。”

      程周氏见柳三夫人并不在意,顿时松了口气,夸道:“说来,我还是羡慕你的,听说柳三老爷可不曾纳个一星半点的回来,还是你命好。”

      柳三夫人虽然对夫婿无甚才干很是无奈,但好在也无甚花花肠子,过得还算舒心,故而半真半假地道:“也无甚,不过是他不看中这些罢了。”

      程周氏啜了口茶,恭维道:“想来也是柳府家教如此,嫁到你家的儿媳想来也能得你撑腰,倒是幸事。”

      柳三夫人一听她这话,眼珠一转,认真道:“我自是要为儿媳做主的,若有了子嗣,那些花儿柳儿的留着做甚?”

      程周氏听了,倒是赞同地点点头。

      柳三夫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眼波一动,说道:“说来我倒是羡慕姐姐家的姑娘,年纪轻轻就这般能干,若是我家的姑娘,我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程周氏听了,以为柳三夫人在说客套话,就谦虚道:“她啊不过就是爱捣捣珠串子,能管管婆子罢了。”

      柳三夫人拉了拉帕子,诚恳地说说了句:“能管得住家就是本事。”想了想,又半真半假地对程周氏说道:“若是姐姐不喜欢,不如送给我吧,我自是会疼爱的。”

      程周氏一听就笑了,盯着柳三夫人问:“你这又是个什么意思?”

      柳三夫人却是难得认真,看着程周氏道:“不瞒姐姐,我是真心喜欢你家瑾英的性子,你知道的,我嫡出的三郎元泽年十七,正康婚配。”

      程周氏没料到她会说这个事情,低下头捧着茶碗,也不开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柳三夫人见程周氏不言语,遂问道:“姐姐可是看不上我家元泽?”

      程周氏一听这话,赶忙抬头,“你们家元泽自然是好的,我也听闻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只是,他那样的人才,怕是跟才气出众的姑娘更投契吧,我家瑾英可不好文墨。”

      柳三夫人一听她这话就知道有门路,笑着道:“瑾英明明也是精通书法的,怎么到你嘴里成了不通文墨的了?再说这是过日子,又不是书院集会,谁家成日的吟诗作对。”

      程周氏像是被她的话说服了,踌躇了片刻,“我知你的意,不过我还得回去跟我家老爷商议一下的。”

      柳三夫人见她这般说,便知这事情成了一半了,嘴角勾出笑来,“那是,那是。”

      “不过,”程周氏搅着手里的帕子,有些试探地问:“元泽今年也该下场试试吧,你怎么不等他高中再讨个高门媳妇来?”

      柳三夫人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玩笑道:“我们家已经攀了两座高门了,再来一座怕是供不下了。”只是那笑容怎么看都有些苦涩。

      程周氏自然也听过柳府的事,也知柳三夫人在尚书府里的艰难,故岔开话道:“来来来,试试这新茶吧。”

      柳三夫人舒展了眉头,应声说“好”,示意丫鬟端来几杯新的茶杯,还亲自递一盏给程周氏。

      程周氏见她一脸诚恳,便笑着接了过,两个人复又说起京城的趣事来。

      程子岳下衙回了府,就见朱丹在门厅候着,说是程周氏有请,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忙去了东小院。

      程周氏见程子岳进屋,挥退了屋里的丫头嬷嬷,坐在圆桌边上,亲自给程子岳到了茶,将今日柳三夫人提的事缓缓道来。

      程子岳一坐下来,见是瑾英的婚事,松了一口气,可又皱起眉头,“之前还退了瑾芙,现在给瑾英说亲,不大好吧?”

      程周氏轻轻翻了个白眼,“人家只提了瑾英,和瑾芙有什么关系?好在,你没有傻到去柳尚书府,不然真要让人笑话了。”程周氏见程子岳面露不悦,赶紧道,
      “你之前也说柳七郎不错,我对柳七郎也很满意,既然是如此,我看人家也诚意十足,就应了吧。”

      程子岳还是有些别扭,口是心非道:“我还未见过柳七郎呢,再说,还得和二房说一声先。”

      这回程周氏倒是好脾气地说“是”,开口又问道:“瑾英说这回新采买的笋倒是新鲜的,晚膳让人做个汤,如何?”

      程子岳见她这般和软,肯为瑾英的事儿放下身子,顿时有些遗憾她生的太少,试探道:“若是瑾英定下来,你是不是得抓紧点瑾芙的婚事,总不好妹妹定在姐姐的前头吧。”

      程周氏压住舌头,克制住怼人的冲动,开口道:“自然是要的,不过我看瑾芙怕是要嫁到王公贵族里去的,不若我去请国公府帮忙问问。”

      程子岳也知道王氏和瑾芙挑剔的很,叹了口气,道:“我知你不易,儿女都是债,既是我的债,也只能烦你多看顾了。”

      程周氏没料他会这么说,难得认真地看着程子岳,把心里话倒了出来:“看老爷说的,我也不是那黑心的嫡母,想着是庶女,给副嫁妆就随意嫁出去,家里的子嗣少,我向来一视同仁的,但嫡是嫡,庶便是庶,凡事还是要讲规矩的。”

      程大老爷如何不知这个道理,故而当初王氏怂恿家姐把瑾芙记到程周氏的名下,他都是默许的,还不是因为家里子嗣少,他都是疼惜的,但因此程周氏有了心结,这么多年都不曾解开,他也是万万没想到的,
      “那有劳你再寻几家来看看吧。”

      这回,程周氏倒是好脾气地应了,才转身出门安排晚膳。

      晚膳的氛围很融洽,程周氏不停地给程子岳布菜,程子岳倒是吃得顺心。

      只是用完晚膳,他就被程周氏推出门,话里话外都是让他早些和二房商量,安排着去见见柳七郎,好把这亲事定下来,程子岳倒是念她是慈母心肠,便也好说话地去了前院。

      程子岳刚走到前院书房,就让府里的小厮请了程二老爷过来,又让人准备些茶点,侯在了书房里。

      程子峰见大房的小厮来请,还以为自家哥哥有要事,直接出了江氏(琼蕊)所在的平潇院,去了大房前院。

      大房的书房和二房的书房格局相似,只不过大房的书房只做程子岳办事之所。

      程子峰道了前院,见大房书房的最后一间亮着灯,就抬脚走了进去。

      程子岳刚喝了杯茶,就看见程子峰穿着便服绕过屏风往里走,便招呼道:“你来得倒快,我正好泡了新茶,你来尝尝。”

      程子峰见大哥悠哉地泡着茶,就缓缓走到前院内室的圆桌边上,接过程子岳递来的茶,他一闻,倒是和之前瑾英送去的一样,心里倒是舒坦的很,一饮而尽。

      程子岳见他一口喝完,赶紧拿起茶壶,给他又斟了一杯,“这茶是不错,瑾英这么些年管着家,倒是让我们常喝到新茶,说来,还是你生的姑娘懂事。”

      这么多年,不管是用的还是吃的,但凡瑾英觉得不错的她都让人送来,手里用的这套建阳窑黑釉盏,屋里的松下问童子的屏风,前些天刚让人送来的新茶,她总是想的妥帖,程子岳不由得感叹这些日常用惯的,细细想来,都是瑾英让人送来的。

      程子峰见程子岳一脸感慨,有些摸不着头脑,“瑾英自去了大房,自然也是哥哥的姑娘,她向来懂事,没累得你和嫂嫂就好。”

      程子岳微微笑了下,道:“你嫂嫂近来和柳三夫人走得近,柳三夫人见瑾英能干,有意为她家七郎向我们家求娶瑾英,我虽然没有见过那柳七郎,不过柳尚书府家教甚严,想来也是个好儿郎,我打算过几日抽空去见见,你同我一起去吧。”

      程子峰没想到是这事,他之前是碰到过来程府的柳七郎的,倒是一表人才、翩翩君子,没想到自家大哥大嫂能为瑾英找到这样的好人家,心里先是肯了几分,道:“这柳七郎我之前倒是见过一回,他和辉延同在临山书院读书,看着倒是不错,不若下回我让辉延请了他来,让大哥看看。”

      程子岳颔首,道:“你安排吧,还是先见上一面。”

      程子峰见程子岳的茶杯空了,赶紧起身,拿起茶壶,给程子岳斟了茶,笑呵呵地将杯子递到他面前。

      程子岳有些好笑地接过茶杯,一天被两个人奉承,他心情倒是好的很,只是心底有些遗憾,自家亲闺女还没着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