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今年的沁芳社在柳府办开年集会,这回的芳首便是柳二姑娘。

      今日的柳清潇穿着一条淡淡樱草色的罗裙,外罩透色的纱织上衣,上衣上用紫线绣着各式玉兰花,梳着左斜的发髻,右边插着累丝镶珠玉步摇,平日里素雅纤细的样子,因着穿着不同立刻显得娇俏可人的样子来。

      柳府的几个丫头抬了几张平头案桌放在花园边角的地方,柳清潇合着沁芳社几位姑娘站在阁楼前的案桌后,适意大家安静,良久才道:“多谢大家能来参加沁芳社的开年集会,正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好时节,往年我们社都会选出一位姑娘入社,因着今年空出了三个位置,沁芳社不讲究全才,亦不偏专才,想着今年也应有所改变。”

      话音停了停,姑娘们面面相觑,有的立刻交头接耳,柳清潇假意咳了咳,又道:“这回大家可习字、可提诗、可作画、亦可弹琴吹箫或其他,任由着诸位选择。当然如若仅是此也无甚改变,今年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多选,姑娘们可选择多项才艺,我们候选的三位姑娘则是必须选取三项,且三项不能完全相同,若是哪位姑娘能胜了候选的姑娘三项便能入社,若是候选的姑娘输给了其他姑娘一项便不得入社,位置留空。”

      此话一出,姑娘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了,今年的规矩对于新入社的姑娘非常严苛,往年仅需一项得首冠便可入社,今年却要三项出众的才艺了。

      姑娘们还在讨论着,柳清潇已让丫头在阁楼门边点上香,开口道:“今年还有一项,今天每烧完一炷香,参赛的姑娘们就需交一副作品,只参加一项,当然只需交一副,音律等在四炷香后开始评比,现在大家可以开始了。”

      她并着沁芳社的其他贵女都到了阁楼里歇息,待香停后评选出前五的作品,再送至前院,由柳府请的大儒及其他饱学之士评选出前三名,同时当日前三的画作都会竞拍,这些画作大多都是由作画姑娘家亲戚拍走,所得善款都用于庵堂布施。

      柳府的前院来了不少小郎们,毕竟少年慕少艾,如此众多的佳日集会,他们自是愿一睹风采,虽说内院男子进不得,不能得见佳人真容,但可以见一见佳人的才情,听一听佳人的美谈,也是一件乐事,故而这样雅致功德之事,每回都引来不少人捧场。

      想着怎么都得交上一副作品,瑾英决定写上一副对子,她这会儿倒是佩服自家大姐有先见之明,虽说她的字不能冠觉群芳,但好歹也算能拿得出手,至少从前教书的女师傅,就夸过她的字,端方大气。

      余大姑娘则画了一副牡丹图,也不选那繁复细致之作,只用线条勾勒出个牡丹来,但也显出简约大方之气来。

      瑾英等写完字,才想起让秋橘私下问了问瑾萍和瑾萱都选了什么来比。等秋橘来回禀,才知道瑾萍选了笛子,而瑾萱则选了画、棋和制香。

      瑾英眼睛一转,也明白,候选的三个姑娘除了琴棋书画这些姑娘们常学习的才艺,最好是选出个其不意的来,这样胜算才大,只是这“出其不意”要沁芳社同意同时到场的姑娘们无甚异议才好,这么一想,候选的三家姑娘应该都和沁芳社里知会过。

      瑾英觉得甚是无趣,本以为沁芳社会有所不同,如今看来,候选的姑娘早已和社里通过气,这个比试好似走个过场。

      不过仔细想想,沁芳社贵女的条件和才华,却也是不容置喙的,至少她先前看过之前进过沁芳社的杨六姑娘,不,现在已经叫屈夫人了,那笔字苍劲有力,不输男子的笔力,确实让人赞叹。

      虽然各家姑娘可选不同,但“出其不意”的还是少的,若是无人比评也无甚可品评,“出其不意”的都来自候选的程、应、冯三家的姑娘,除了瑾萱,应三姑娘选的是诗、琴、制墨,冯二姑娘选的是画、诗、文。

      应三姑娘的墨条制作胜出其实无甚悬念,毕竟应大姑娘嫁入的是金陵邱家,邱家是有一项绝技就是制墨,邱家出品的墨条色泽浓郁、香气怡人在上京是出了名的。

      瑾萱的配置的香料胜出想来也是无甚悬念,毕竟程许氏颇爱香料,她陪嫁中就有一家香料坊,这家留香坊在京里颇受女眷的欢迎。

      只有冯二姑娘的诗文很有意思,是在场的姑娘随意出诗文中的上两句,她对下两句,或是问诗文出处,这倒是需要博学广记的。

      在场的姑娘虽然有些异议的,但想着候选的姑娘还有两项要比,故也无甚可说。

      几炷香后,其他项目都比试完了,就差冯二姑娘这边还在比诗文。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就听黄二姑娘道。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冯二姑娘立刻接上。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少”那边翁三姑娘道。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冯二姑娘喝了口茶,继续道。

      片刻安静后,李大姑娘道:“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冯二姑娘想了片刻,道:“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李大姑娘又道。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冯二姑娘对上。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李大姑娘继续道。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冯二姑娘跟着对上。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李大姑娘又继续道。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冯二姑娘又接着对上。

      接下来基本都是李大姑娘对上冯二姑娘了,几轮过后,瑾英就觉着有些不对了,毕竟这样的场合虽说可以比评,但最多还是和气为主,这般一再对峙,怕是两家有过节吧。

      瑾英悄悄给了余宝兰一个眼神,余宝兰见了,笑了笑,把瑾英拉到回廊边上,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才道,
      “哎,说来也没有什么的,不过是因为推荐冯二姑娘的英国公府的张大姑娘,本是打算推举李大姑娘的,可是你们家程六姑娘和李大姑娘年纪不小了,怕是入社了明后年就得退了吧,不像冯二姑娘不过才一十有二,要定亲想来还早的很,沁芳社怕是有这番商量,便定了程六姑娘和李大姑娘只选其一。”

      瑾英有些惊讶得睁大了眼,问道:“这样的传闻怎的就传出来了?”毕竟事关贵女颜面,万万不好外传的。

      “我年年都来,自是知道谁有望入社的,不像你,里面的姑娘怕你之前也是只闻其人吧?”余宝兰撇了一眼瑾英道。

      瑾英拉着余宝兰的胳膊,笑嘻嘻地道:“还是姐姐知道我。”却也是,瑾英出门子少,这些姑娘大多是听人说过,今儿个才算是对上人,不过这番过来着实不错,她认识了好些人听了好些事,日后行事也能有些章法。

      余大姑娘一付我自是知道的模样,又道:“你怎么不好奇,为什么沁芳社推荐了你妹妹入社,而李大姑娘落选了呢?”说完,也不等瑾英问,又答道,
      “你那婶娘倒是疼你妹妹的紧,听闻她请了程国公府的老太君说项,还应了免费给沁芳社供应一年的香料的,你可知?”

      瑾英听到这还有什么不明白,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倒是未有耳闻。”

      余大姑娘也是知晓程府旧事,她见瑾英虽面无怒色,却有些阴郁之气,就叹了口气,道:“也是,你向来不爱问这些,李家大姑娘说来也和程国公府有亲吧?所以这回,她也不和你妹妹争,倒是想要糗一糗邱二姑娘。”

      瑾英见她一脸不怀好意,瞬间被逗乐了,“噗呲”就笑了出来,“说不得邱二姑娘就胜了呢,毕竟邱二姑娘的兄长可是上届的探花郎呢。”

      余大姑娘“切”了一声,满不在乎地道:“得了,我们等着看好戏便是。”说完,拉着瑾英挤进人群里看“好戏”。

      一炷香功夫后,两边显然也陷入胶着,李大姑娘接了自家丫头端来的茶,丫头赶紧弯腰在她耳边耳语了几句,拿过茶杯便又退下了。

      在邱二姑娘答上上一句诗词来,李大姑娘就不再开口了,而其他姑娘也很有默契的不发难,毕竟要是再跟着起哄,怕是要得罪邱家的。

      至此邱二姑娘算是胜了,可是明眼里都看在眼里,李大姑娘放手了,不过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沁芳社的姑娘们都松了一口气。

      书画等评比也无甚出奇,三个候选的姑娘过了关,相应的画作也都被自家人拍回去,留了个好名声。

      沁芳社本就选了才气技艺俱佳的姑娘,还是很有些本事的,其他人姑娘若是与候选的姑娘若是无怨也不愿与她们相争,若是争锋太过,总是会传出些话柄,毕竟都是世家姑娘,没得辱没自家身份的,又得罪别人家的。

      像李家大姑娘这样的并不多见的,瑾英后来听闻李大姑娘被定给了娘舅家的表兄,想来自是知道自己要定亲了,才敢在入社集会上与冯二姑娘一争长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