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第 124 章 ...

  •   晌午刚过,程府一辆马车驶出了府邸,往京郊去了,等到太阳快过山,载着程府的小郎进了程府大门。

      晚膳,原本东小院三位掌家人的晚膳,加了辉继一人,变成四人用膳。

      满桌的美食佳肴,也没能减轻辉继的疑虑,他一肚子疑问,可惜,晚膳时,在场的三人关切地给他夹了菜,却无人开口告诉他,这些日子府里到底出了何事。

      他也不习惯开口询问,这个家常常不需要他开口,往往都是当家人安排妥当,他照做便是,只是他去了临山书院才几日,发觉人在有人天外有天,自己恍如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如今府里有难,自己也当出一份力。

      好不容易用完晚膳,下人上了热茶,爹爹考问学识后,他挣扎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开口道:“不知前些日子府里出了何事?孩儿在临山日日忧心又不得归。”

      这话一出,在场三人纷纷看向辉继,惹得辉继红了脸,手脚无处安放,低下头,搓着衣角。

      程周氏见状,放下手里的杯子,笑着道:“辉继如今也长大了,倒是会关心府里的事儿了。”

      程子岳有些高兴长子开窍,可又觉着府里诸事不是一时半刻说得清楚,况且万事未明了,便敷衍了一句,“不过是场误会,今上圣明,如今程府无事,你安心的在临山书院读书便是。”

      辉继如何听不出爹爹是敷衍自己的,心理很是难受,也不知爹爹是觉得自己还小,还是觉着自己无知,可他再没有勇气开口了,嗫嚅了许久,只说了个“是”。

      瑾英见辉继的头快低到桌下了,耳根子红得好似被热水烫过一般,脆弱不堪,看似看见从前的自己,对着程家的两位当家人,不敢言语。

      “前些日子,宫里丢了赏银,有人攀扯起了爹爹,致使程府被围,好在,国公府及时想了法子,如今府里已无事,便叫了你回来。”

      屋里的三人俱没想到,瑾英会开口解释,平日里她是最为寡言的。

      辉继抬起头,见自家姐姐看着自己解释了一番,心里不由地滚烫了起来,这个家里到底不是所有人都敷衍他的,鼓足勇气又问了句,“不知府里是否一切安好?如今此事可了解了。”

      瑾英端起茶杯,啜了口茶,才开口道:“府里一切安好,爹爹今日也已上府衙任职,想来也是无虞了,让你回来也是让你安安心,过些日子,你就安心去临山书院读书去吧。”

      程子岳微微点头,也开口道:“对,府里都好,过些日子,你就去临山书院吧,等你五姐姐大婚,提前回来便是,到时候还得让你背你五姐姐出门呢。”

      “是。”辉继有些激动地答道。

      程周氏见辉继满心喜悦,不似刚刚霜打过的样子,便笑着道:“好啦,好啦,辉继累了一天,也早早洗漱休息去吧。”

      “爹爹和娘亲也忙了一日,也早些休息,我和辉继就先回去了。”瑾英见无事,便也告辞。

      程周氏和程子岳点头示意,瑾英便带着辉继出了东小院。

      弯弯的月牙刚刚爬上天空,万里无云,只有群星闪烁在天上,微风轻拂,沙沙的树叶声,和着鸣虫的蝉叫,从东小院远远望去,各院好似都亮着烛火。

      瑾英从青柰手上拿过灯笼,对着红缨和辉继的小厮道:“你们先回去吧,今日景致不错,我和辉继走一走。”

      青柰和小厮对看了一眼,见瑾英冲着两人摆摆手,便说了个“是”,转身先回了各自的院子。

      “走吧。”瑾英提着灯笼,跨出东小院门栏,辉继赶紧跟了上去。

      东小院至葳蕤阁倒是不远,不远处的院落亮着灯,有明月照拂,倒是不显昏暗,但瑾英走得极慢,辉继便迈着步子,跟在一旁。

      “前些日子府里出了好些事儿,只是此事关系甚大,爹爹不敢轻易提起,不过如今俱是无虞了。”

      辉继听到瑾英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脚步顿了一下,随即跟了上去,道:“多谢五姐告知。”

      “你大了,本也无甚不可说的,只是府里人多口杂,爹爹思虑重了些,你此番到临山书院读书,觉着如何?”瑾英缓缓地迈着步子道。

      辉继只在临山书院待了短短几日,就好似去了另一方天地,人人高谈阔论,事事通透达明,“去了临山书院,方觉自己如井底之蛙,外面天空地阔,每日都能增长见闻。”

      瑾英微微颔首,“你一个人在外头,府里众人也是挂念得很,我想着,在书院旁边赁一间院子,让秦姨娘跟着去照顾你。”

      辉继听了这话,顿时停下了脚步,忐忑地问道:“秦姨娘可是做了什么?”

      瑾英见辉继停了下来,便回头,抬高了手里的灯笼,见辉继面有愁容,探究地问道:“为何这般问?难道你觉得秦姨娘会做什么吗?”

      “我?”辉继瞥见瑾英盯着自己,目光立时有些闪躲,侧过脸,道:“我只是担心秦姨娘做了什么事儿,惹姐姐不高兴。”

      瑾英放下灯笼,心里暗忖,辉继到底大了,有些事儿若是不曾说开,怕也是掩耳盗铃,便语重心长道:“辉继,娘肚子里的孩儿不论是姑娘还是小郎,都不会影响到你,你不论如何都是程家大房的长子,有了小郎更好,你不必独自支撑程府。”

      辉继心里有些酸涩,嫡子和庶子如何能同,有了嫡子,他这个庶子便可随意打发了吧,其实原先没有嫡子,爹爹待自己也不过尔尔,嘴里道:“是。”

      瑾英听了他这答话,便知他口不对心,“这回程府被围多亏国公府相帮,如果没有了国公府,咱们程府怕是在劫难逃,你也不必做你的贵公子,和着府里的众人,一并关在府里便是了。”

      瑾英这话虽有些夸大,但也不能说全是虚的,正是因着程国公府在,京卫司的众人才对程府下人的进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不管不顾地都拦了,也无人敢说什么。

      辉继没料到此前之事如此凶险,顿时白了脸,想问到底出了何事,便也知道此事怕是关系重大,不能对外人言,而自己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怕是什么也做不了,不由地露出了个苦笑。

      一阵风气,刮起了辉继的衣裳,衣角被吹起,原本瘦弱的辉继,显得更加单薄。

      “辉继,我们程府是世家望族,我们与程国公府本是一脉,有难自然需要相帮,可你要知道,等你大了,与程国公府的公子又隔了房,到时候若是遇到难事,你去寻谁来帮?我们程府本就男丁稀少,若是你不能撑起程府,难道让爹爹上前不成?”

      辉继猛地想到了临山书院同窗的刑家兄弟,两人平日里吵吵嚷嚷,可有一外人多嘴,便找了同在书院的族人,一致对外,书院里没有几个人敢惹他们。

      “我知道了,五姐,明日我就和爹爹去说,让秦姨娘跟着我去书院。”

      瑾英见辉继答得干脆,心里略略有些心安,府里少一个不安分的,程周氏也能舒心些,她能做的也仅仅如此。

      瑾英点点头,说了个“走吧”,又径直往葳蕤阁去了,到了葳蕤阁前,将手里的灯笼递给辉继,道:“你回去好好想想我的话,圣人之言,你比我懂得多,但我知道圣人必教化人心向善,我只愿你举止无愧于天地。”

      辉继向来敬重这位五姐姐,若是没有他,他怕是如今还困在府里,唯唯诺诺没个样子,郑重地拱拱手,道:“多谢五姐,我都记得的。”说完,接过瑾英手里的灯笼,目送瑾英进了葳蕤阁,才转身去了前院。

      第二日晚膳,辉继便提出,想让秦氏跟着去临山书院,照顾自己,程子岳立即答应了此事,更是让刘嬷嬷去了趟西里院告知了秦氏。

      辉继住在前院书房一侧的屋子里,以往程子岳也时而住在他边上的屋子,自程周氏有孕后,他便住到了东小院,不再来前院书房居住,连书房里的衣裳都挪进了东小院。

      月光透过窗子,照进了辉继的屋里,微微有风吹进,惹得烛火频频摇晃。

      “公子,这些个书籍放在书架上吧,免得您想起,还得去箱子里拿。”从小跟着辉继的小厮顺儿,抱着一叠子的书,掂了掂。

      辉继在收拾衣裳,这些活儿在临山书院他都是自个儿做的,如今回了府里也习惯自个儿动手,“不用了,放回箱子里去吧,过几日就回临山书院了。”

      顺儿点点头,将手里的书收回了木箱子里去。

      “叩叩叩”乍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顺儿赶紧将书放回木箱子,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门,见来人,赶紧叫了声,“秦姨娘。”往后退了几步,迎了秦姨娘进屋。

      辉继听见了声响,放下手里的衣裳,转身见秦姨娘走了进来,便道:“姨娘怎么来了?”

      秦姨娘跨进了屋,她身边的丫鬟就拉了顺儿出门,并掩上了房门。

      “你怎么自己收拾衣物?”秦氏见他面前的衣裳,显然是自个儿收拾得,蹙眉问道。

      辉继将衣裳折好,放进箱子里,道:“无事,不过是些小事儿罢了,我顺手也做了。”

      秦姨娘快步上前,夺过他手里的衣裳,道:“你是程府的长子,哪个敢让你做这些?”说着,想到了什么,泫然欲泣道:“如今夫人肚子里的还不知是男是女,就让人如此作践你,当真是不给我们娘俩活路。”

      “姨娘你这又说得哪里的话?”辉继有些头疼秦姨娘总是疑心自个儿被下人轻视,拉了她坐到圆桌边上去。

      秦姨娘坐在圆凳上,拉着辉继的手,道:“我又哪里说错?她那头肚子还不显,就赶了我们母子俩出门,诚心不想让我在府里过活,好似我会做些什么一般。”

      “去照顾我不好吗?您为什么非得在府里呢?难道您还想做些什么?”辉继盯着秦姨娘问。

      秦姨娘被辉继这么一看,顿时短了气势,嘴里道:“我,我能如何?府里都是夫人的人,我一个弱质女流,平日里也不得你爹爹喜欢,除了偏居一隅,还能做些什么?”

      辉继也知道自家姨娘最是安分守己,可他也怕她受人指使,做了错事,便硬下心肠道:“既然如此,姨娘就陪我去临山书院吧,帮着管着顺儿他们,我好歹也能有个热饭可食,干衣可穿。”

      秦姨娘听了这话,就有些心疼,到底是自个儿亲生更为要紧,她咬咬牙,重重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心里暗忖,还不知道夫人肚子里的是男是女,自己没半点本事,手里还没多少银两,既然王氏有心,让她自己去办好了,自个儿坐收渔翁之利便是。

      辉继见秦姨娘面有犹豫,但好歹是答应了,便松了口气,心里巴望着赶紧带着秦姨娘去临山书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第 12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