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第 110 章 ...

  •   当天夜里,明日就要做新嫁娘的秋橘进了梅花巷程府,熟门熟路地拐进了葳蕤阁。

      瑾英在灯下写字,一见秋橘进了门,就撂下了手里的笔,绕过书桌,走了过去,不等秋橘行礼,拉着她坐到了圆桌旁的凳子上。

      秋橘先是不肯坐,见瑾英执意拉着她坐下,只好坐了半边凳子,嘴里道:“姑娘这般急,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瑾英看着才短短数月不见的秋橘,见她白皙不少,眉眼俱是喜色,良久,才开口道:“瑾萱出事了。”

      随后,她在秋橘惊讶的表情里,把瑾萱的遭遇又说了一遍。

      秋橘知道姑娘此时必是用人之时,便问道:“姑娘可需要我做些什么?”

      “你明日就要嫁人了,本不该叫你前来,可是左思右想,只有你去帮忙,我才能放心。”瑾英拍了拍秋橘的手道:“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等你三日回门后,和更生去一趟安庆,对了,我让夏梅同去,只是她去内宅查证据,你去照顾瑾萱,定要惩治了那小妾,等瑾萱能在柳府站稳脚跟再回来。还有,你让更生去找个厉害的嬷嬷,就说是国公府的老太君听闻瑾萱难产,特意送人过去伺候的。”

      秋橘连忙点头,说了个“是”。

      瑾英见秋橘答应的那样爽快,心里有些不好受,“你我自小一块儿长大,本想着你大婚,我去贺你一贺,可你明日大婚,我却怕是去不了了,府里的事儿多,我还得管上一管,这回还得累你再去趟安庆。”

      秋橘自然知道自家姑娘事儿多,赶紧劝慰道:“姑娘说得哪儿的话,我自小跟着姑娘,受姑娘庇护颇多,如今能嫁给更生,也多赖姑娘器重,能为姑娘办事,是我和更生的福气。”

      瑾英听了,心里又喜又涩,她拍了拍秋橘的手,起身从书桌上拿了个匣子,回头,将匣子递给了秋橘,“这是我给你添状的,你好好拿着,明日风风光光出嫁才是。”

      秋橘听了,立时红了眼眶,微微点了点头,接过了匣子。

      瑾英见状,拉着她的手,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些府里的事儿,等秋橘听到程周氏又怀孕,辉继要去临山书院读书等等,暗暗吃惊府里的变故。

      夜更黑了些,青柰磨蹭了一会儿,才壮着胆子进屋,对着瑾英和秋橘道:“姑娘,夜深了,秋橘姑娘该回去了,免得明日误了时辰。”

      瑾英透过窗子,望了望天,见明月高悬,便拉着秋橘的手,“看我,净顾着和你说话了,倒忘了你的大事儿,你先走吧,三日后,我让夏梅带着东西,和你一块启程。”

      秋橘点点头,依依不舍地拜别了瑾英,趁着夜色出了葳蕤阁。

      四日后,瑾英将大公主亲笔所书的帖子,放在匣子里,让夏梅贴身藏着,让人准备了大量药材补品,让夏梅带着同更生、秋橘一道去了安庆。

      安庆,天气渐渐炎热,石头巷尾的柳府,时不时能传来幼儿的哭声。

      “叩叩叩”柳府的大门被敲响,怡人耳尖听见了声响,赶紧出了内院,佯装绕去厨房,偷偷瞄了一眼进门的人,见是老宅来送菜的嬷嬷,顿时失望极了,心里暗忖,该托谁再去送趟信儿。

      她拐去厨房,从厨娘手里接过汤罐,端着托盘就往内院里走,柳府已被老宅的人控制住,守门的全是柳家的人,自己和姑娘的陪房都被困在府里,出去不得,上回是自个儿还是趁着买药,偷偷跑去了驿站寄信,回来被管家好一顿责骂,现下更是将程府带来的人看得更紧了。

      她端着托盘,往正屋里去,一路上没个丫鬟,除了自己,从京里带来的丫鬟嬷嬷都被柳三夫人发卖了,实在找不出可有出去送信的人,不由地叹了口气。

      正屋院子里,几个丫鬟在门口闲聊,这些人见了怡人过来,视而不见,笑声越发放肆,怡人气急,暗暗咬牙切齿了一番,跨进门栏,就往正屋去了。

      屋里有些闷热,窗子俱是闭着的,瑾萱躺在架子床上,无神地望着纱帐,这个百子千孙纱帐还是当初瑾英选得,如今有些凌乱地罩着整个床,里侧躺着个幼儿,倒是睡熟了。

      怡人端着托盘进屋,见瑾萱一脸无神,不由地又叹了口气,将汤罐放在圆桌上,对着瑾萱道:“姑娘,厨房里炖了好些鸡汤,喝点汤吧。”

      瑾萱没有做声,眼睛也未眨一下,好似什么也没听见。

      怡人看着瑾萱消瘦的脸颊,难过地暗骂柳家人,手里拿起个小碗,装了一碗,端到床边,又说了声,“姑娘。”她见瑾萱还是没有反应,只好劝道:“姑娘总要想想小郎,您若是再病到了,老宅怕是又要趁机把小郎抱回去了。”

      瑾萱听了这话,眼里才多了一丝神采,转头看了眼怡人。怡人见状,将汤碗放在边几上,扶了瑾萱坐了起来,拿了个软枕让她倚着,才拿起汤碗,喂了一些鸡汤到瑾萱嘴里。

      瑾萱慢悠悠地,总算喝下了一碗鸡汤。怡人松了口气,拿了帕子给她嘴角擦了擦。

      “谁啊这是?”
      “是啊,谁啊?你们。”
      ……

      怡人听着楼下吵吵嚷嚷,有些皱眉,那几个柳府来的下人,平日不做事,就知道嬉闹,这回又不知想做什么,放下汤碗,骂了一句,“这群小蹄子,成日不着调,又不知吵些什么。”

      她起身,走到门外,双手叉着腰,正要骂人,见来人竟是熟人,不可置信地搓了搓眼,见真是秋橘,喜得她赶紧跑回屋里,高声对着瑾萱道:“姑娘,姑娘,秋橘姑娘来了,五姑娘派人来了。”

      瑾萱一听这话,惊地坐直了身子,对着怡人问道:“谁来了?秋橘?”

      怡人高兴地直点头,她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人盼来了,她赶紧又出了门,对着上了台阶的秋橘道:“秋橘姑娘,你们可来了。”

      秋橘一脚跨进屋子,见屋里有些昏暗,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走到屋里中央,对着床上坐着的瑾萱,福了福身,道:“六姑娘大安,我们家姑娘听闻姑娘生产,特命我来看看。”说完,又挪了一步,让后头跟着的几个嬷嬷走上前。

      领头的是个穿着京里样式衣裳的嬷嬷,只见她头发梳地一丝不苟,只簪了个银簪,眼神却是锐利有神,一进屋,眉头也不皱,上前对着瑾萱福了福,嘴里道:“姑娘,我是国公府老太君屋里的,姓胡,姑娘可叫我胡嬷嬷。”

      她也挪了一步,站在秋橘身后,后头上来一个白胖一些的嬷嬷,来笑眯眯地看着屋内,也福了福,嘴里道:“姑娘,五姑娘担心您吃不惯安庆的菜,命我来帮帮做个菜式,给姑娘换换口味。”

      随后,她也挪了一步,站到胡嬷嬷身后,最后走上来两个嬷嬷,倒是年轻的很,话不多,只说自己是京里来的,帮着奶孩子。

      瑾萱听了,又悲又喜,不禁泪如雨下,打湿了内裳。

      秋橘见状,赶紧上前,拿出帕子,帮着瑾萱擦了擦,嘴里道:“姑娘还在月子里,万万不能再哭了,否则日后眼里看不清就麻烦了。”

      瑾萱像是见着了娘家人,一时也止不住泪,秋橘便回头给了胡嬷嬷一个眼神,胡嬷嬷也识趣,带着几个嬷嬷就出了屋子,顺带给了怡人一个眼色。

      怡人见自家姑娘哭得那样伤心,也跟着抹起泪来,她实在太憋屈了,柳家这样欺负人,全然不把程家放在眼里,她定要和程家来人告柳家一状,她暗暗咬牙,抬脚就跟着胡嬷嬷就出了屋子。

      石头巷柳府里正经历变动,东大街老宅里,柳老夫人从管家手里,接到了大公主亲手写的帖子,惊得差点丢了手里的帖子,直命人快请人进来,停了片刻,没好气地又对身边的嬷嬷道:“让人叫了三夫人来,让她看看,她做的好事。”

      正院的下人,分了两拨,一拨去了前院,一拨去了三房院子。

      堂屋里,柳老夫人压抑着怒气坐在上首,柳三夫人木着脸坐在她左侧下方。

      更生和夏梅由着柳府的管事领路,进了堂屋,见柳府两位当家女眷端坐上首,便依礼作揖。

      柳三夫人见来人不过是瑾英房里的下人,暗暗松了口气,嘴里却道:“过往倒是少见你们,可是你们姑娘想我们家七郎媳妇派了你们来的?”

      更生听了这话,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这柳三夫人怕是觉得自个儿身份不够才有恃无恐,难怪自家姑娘要取了大公主的亲笔帖子。

      “夫人怕是贵人多忘事。去年冬日我来过安庆,为四皇子,不,该说是当今圣上麾下的韩将军来寻粮草,可惜府上米粮不足,倒是让沈家占了先机,让他们圣上面前露了脸。”

      此话一出,柳府两位当家夫人脸色顿时不大好,柳老夫人更是狠狠地瞪了柳三夫人一眼。

      当初程府托了人来问米粮之事,他们柳家早已囤好了粮,只是害怕卷入夺嫡之争,一时间有些犹豫,柳三夫人或是存了私心,见了程家来人,不仅没有好脸色,更觉得西北战事胶着,连骁勇的六皇子折在了西北,根本不相信四皇子有这本事能保住西北,还以为程家又站到了四皇子那头,坚决不同意给粮,最后让北边的沈家占了先,送了粮去。后来,四皇子登基,柳家人后悔也无用了。

      柳老夫人笑呵呵地道:“难得你们大老远地过来,不若现在府里住下,晚些时候,我让人送你们去七郎那头。”

      更生微微摇了摇头,“多谢夫人厚爱,我想着府上已然分了家,就将国公府老太君送来的嬷嬷和其他物什一并让人先送去了石头巷,我们这回过来,不过是听从公主的嘱咐,先来拜会亲家一番。”

      柳老夫人和柳三夫人心里惊了一下,程家人倒是好手段,一边敲山震虎,一边暗渡陈仓。

      更生看了一眼夏梅,夏梅会意,走了一步上前,对着柳家的夫人道:“许久未见两位夫人了,我家姑娘怕夫人挂念京里的吃食,特命我送些京城的点心来,还有,我家姑娘特意让我多谢柳三夫人当初卖铺之事,道京里的酒铺得了宫中贵人的喜欢,得以供奉宫中,特令我带了梨花白,给柳三夫人尝尝。”

      柳三夫人看着夏梅沉稳的眼神,好似看到了瑾英,心里有些堵得慌,若是嫁进来的是瑾英,哪还有如今这些事儿啊。

      更生见事已挑明,便也不纠缠,拱手道:“我等便先告辞了,往后怕是少不了叨唠两位夫人的。”说完,带着夏梅对着柳家夫人见礼,便离开了。

      等他们走远了,柳老夫人将手里的串子重重地打在桌上,里头的绳子一时断了开,串珠从桌上滚落了下来,嘀嘀嘀地散落了一地。

      “看来程家拥护有功,倒是更上一层楼了,你好好想想该如何平息此事。你别忘了,你长子在翰林院多年,该挪位置了,还有你的二子三子明年俱是要下场的,若是让内宅之事害了他们仕途,不要怪我出手。”

      柳老夫人气呼呼地撂下狠话,也不让人捡珠串,由着嬷嬷扶着,抬脚就走。

      柳三夫人从未听婆母说过如此狠厉之话,不由地往后一靠,颓然瘫坐在圈椅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0章 第 110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