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第 104 章 ...

  •   韩绍谦这回算是满载而归,他一到应天府,卸下粮草,就按着镇江掌柜的手信,接着上马,带队去了嘉兴和湖州等地,很快又带着大批米粮、布匹、棉絮等等粮草回来了。

      随后,四皇子的玉佩起了作用,有四、五家大族响应,韩绍谦带着大队人马接了粮草回来,就浩浩荡荡回了西北。

      他们总算在年前到了西安,解了城中军队粮草之困,城中的众多将领见他都日渐热忱,连一直假意敷衍的韩家大房也难得请了他上门用膳。

      祈懳见状,乘机将原本西北的人马整合一番,纳入韩绍谦的麾下,好在,霍国公打定主意战事平息,就上书圣上回京城,韩绍谦毕竟功勋不够,还算是霍大将军麾下,所以霍家倒是没有多言,此事便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

      春节前,因着军队有了粮草,士兵好似有了信心,且蒙古大军几次挑衅,都被东北驻军挡回去了,征西大军乘机进攻,夺回了固原,此消息传回京城,圣上龙心大悦。

      羌人连失几个城池,内又不睦,急需修养,而征西大军士兵伤亡多,需从巴蜀调士兵,便在固原驻守,未再进攻,两军便在靖虏对峙。

      春节后,羌人突然请求和谈,祈懳便派人前去和谈试探,派去的官员只带回了羌人的要求,祈懳见状,不敢擅自决定,只让霍国公带羌人之信去往京城,请求今上定夺。

      太和殿,经过新年的刷新,金光灿灿,分外明亮。

      今上自六皇子身亡便没了笑脸,身体更是日渐败坏,后传来消息征西大军夺回固原,他才精神许多,节后第一次晨会,更是早早地坐在太和殿的龙座上。

      霍国公说来,还是第一次上早朝,过去老霍国公还曾上过早朝,等他做了霍国公,常年在西北,只是新年之际有机会来京城,但不曾随众朝臣上朝,这回算是四皇子卖他个面子,他们霍家有个霍大将军在西北驻守也够了,他这霍国公也该带着子弟回京城,安享太平了。

      “霍国公说说吧。”

      霍国公听到圣上点名,赶紧挪出来一步,拿着板牙,拱手道:“回圣上,羌人与我军对峙于靖虏,前几日,羌人派人与我军和谈,要求以岷州、洮州为界,西北属于羌人,为保证两国友好,羌人愿与我朝联姻,迎娶我国公主。”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荒谬,如何能将我大殷疆土划给羌人?”
      “这是卖国,你们怎可把这要求带回京城?”
      ……

      霍国公早已料到这事必然掀起轩然大波,低着头,不言语。

      坐在龙椅上的今上,咳嗽了一声,才使得太和殿安静了下来。

      “如今西北局势到底如何?我军可有必胜的信心?”

      “两军对峙,羌人因内有不睦,未有进攻之举,而我军将士伤亡众多,如今,侯将军已命人从四川调入军队,并就地征召百姓,但人数远远不够,且我军粮草不足,四皇子让我向陛下请求再次调粮入西北。”霍国公道。

      这话一出,满朝重臣又窃窃私语起来。

      “户部,兵部,我们可还有可调拨的军队和粮草?”

      户部尚书程子仪挪了一步出来,拿着板牙,拱手道:“各地粮仓已调拨大部分去西北,剩余粮食以备今年各地不时之需,以免似前年干旱,无粮可调,且西北动荡也需备粮,如今国库已挪大量银两用于西北征军,若是再需征召士兵,还需拨银两,长此以往,国库怕是要空了。”

      还没等在场的朝臣吁声,兵部尚书就站了出来。

      “如今西北和东北两面夹击,对我朝确实不利,且西南向来有蛮夷蠢蠢欲动,若是西北战事不尽快解决,仅靠征兵,怕是也会元气大伤。”

      大殿上,顿时嘈杂之声渐起。

      良久,今上放开按着太阳穴的手,开口道:“祈悰,你说说该怎么办?”

      三皇子祈悰被突然点名,愣了半刻,才走了出来,他之前是听闻西北战事胶着,怕是一时半刻解决不了,但没想到羌人突然和谈,他还没问过府里的军师,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了半响,也没说个所以然来。

      “你觉得该如何?”今上盯着他问道,脸色倒是平和得很。

      大殿上一时安静地没有半点声响,好似众人突然都哑了声,祈悰余光瞟见众人都看着自己,更是有些心慌,知道自己不说个主意来,怕是不行,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儿臣觉得,既然我大殷国库不丰,民有老损,不若先应了和谈之事,边见机行事,也给我边境争取时间。”

      “那若是羌人要求先迎娶我朝公主又如何?”今上问道。

      祈悰压根就没想到联姻这一茬,可他没有同胞的姊妹,也知道皇室里头可婚配的公主少之又少,想来,用宗亲之女应付过去便是了,便开口道:“不过是权宜之计,总要有所割舍。”

      今上微微颔首,祈悰偷偷抬头一看,见他脸色尚好,低下头暗喜,觉得自己说中了父皇的意图,随后,他发觉右侧胳膊被打了一下,发现一个折子擦过他的胳膊,掉落在地面,他有些惊讶,抬头看了看,发现今上不知道何时站了起来,寒光四射,怒不可遏。

      “枉你还是我大殷皇子,居然敢轻易放弃我大殷疆土,我大殷什么样的异族未曾见过,更别说是那区区羌族,几十年前曾被我朝打败,蜗居一方,就是蒙古入侵,我朝将士也需奋勇杀敌,保卫我大殷山河,我告诉你们,只要我在位一日就由不得你们划了疆土出去。”

      众朝臣一听,纷纷跪了下来,口中喊道:“圣上息怒。”

      今上由不解气,指着下首跪着的众人,道:“异族亡我之心不死,可我大殷儿郎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决不允许你们堕了我大殷将士的士气,涨他人之威风。”

      众臣口呼:“圣上圣明!”随即,俯下身子,以头抢地。

      今上许是说得太激动,开始不停地咳嗽,大殿上安静地直听见带着重喘的咳嗽声,良久,这声响才止住。

      “霍国公,你即日就回西北,给祈懳带句话去,我大殷没有不战而退之人,告诉他,若没有打败羌人不必回来见我。”

      霍国公满头虚汗,口里大喊:“是。”

      随后,今上由着大内监张柳顺扶着下了龙椅,往后殿去了,随即,有内监开口发出尖锐的声音,“退朝!”

      殿内的众臣,良久才反应过来,整齐地喊了句,“恭送吾皇。”随即,纷纷起身,三两结伴地出了太和殿。

      留着最后的三皇子祈悰,他两股战战,额头上爬满了细汗,跪在殿前,茫然不知所措,最后还是由着依附的朝臣扶着,踉踉跄跄地出了太和殿。

      霍国公出京之前,特地去了趟渝柳巷,只待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又离开,启程去了西北。

      夏梅将这个消息送到葳蕤阁,瑾英倒是愣了一下,只说了声“知道了。”便让她去次屋盯着红缨和紫桑打算盘,合计这回南方的铺子损失的银两总数,自个儿摊开账本,看着京里几间铺子的账本。

      虽说瑾英舍了南边这些年的收益,屯了米粮、布匹和棉絮,一股脑地送给了征西大军,倒是惹得南边铺子称赞不已,嘉兴和镇江的掌柜和湖州布庄的管事节前来送账本对账时,还直夸她“女中豪杰”“定要誓死追随”云云。

      可瑾英只有拿到韩家的那块玉佩,才真正觉得物有所值,她本不是奢靡之人,自觉无需那样多的陪嫁,有了手里的这块玉佩,想来今后,若是四皇子上位,程府也得好过些,免得像如今这般,有个风吹草动,就阖府人心惶惶。

      南边的铺子自被运走了大量的米粮、布匹和棉絮,铺子里的基本就没有什么生意,嘉兴和镇江的掌柜来问法子,她便拨给南边两个掌柜一个管事各两百两银子,又让他们从衣锦坊运了些京城时新的料子过去,想来凭着嘉兴和镇江掌柜的本事,自然能让铺子继续开下去,南边的生意是万万不能失的。

      成都的掌柜总算在节前也来了京里,只不过一路颠簸,他不敢带米粮,只让人将受益换了银子和一些蜀锦进了京,瑾英念他在巴蜀不易,只收了蜀锦和银子,又听他说起,巴蜀也进了羌人,如今倒是无虞了,好在他聪明些,提前存了些粮,生意还算不错,不由得心里暗暗佩服柳三夫人慧眼识人,也让他带了些京城的布料回去。

      京里的铺子拢共十间铺子,卖成衣料子的衣锦坊两间,从柳府买来的粮铺和自己手里原有的米粮铺、茶铺六间,从柳府买来的一间酒铺,还有二房走时程许氏贱卖的留香坊,让她叫更生偷偷买了来,前两年光景好时,这些都是能赚钱得。

      虽说是在西北打仗,但到底也波及京城,如今粮价这样高,已然到了一石十二两,南边没法再运粮过来,只靠京里她之前偷偷买的地里产的粮,是远远不够的,如今怕是只能让三两间关门歇息了,酒铺更是如此,粮价高了,高粱米自然涨价了,原料涨价,酒就自然贵了,如今京城的酒铺的酒也是高得吓人,只有留香坊和衣锦坊还有三间茶铺的生意照旧。

      瑾英看了看各铺子的盈余,心里有了底,冲着外头扒拉算盘的夏梅道:“夏梅。”

      夏梅听见姑娘叫自己,赶紧放下账本,起身进了内屋,口里道:“姑娘可是唤我?”

      瑾英微微颔首,合上手里的账本,道:“你去让人看看,咱们京郊的庄子上还剩多少粮食,我看咱们手里既无粮,南边也无法运粮来了,让更生关了几家铺子吧,就留个两间挨着就是了,接下来,都要过苦日子。”

      夏梅一听就皱起眉头,感怀身世地感慨了一句:“也不知道这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可怜的总是老百姓。”

      瑾英叹了口气,摆摆手,道:“快去吧,对了,跟郊外的庄子说,粮食不能再往外卖了。”

      夏梅回了个“是”,屈了屈膝,便出了屋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4章 第 10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