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

  •   唐姬封妃芳林园

      上元节滥觞于孝明帝时期,此时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然而,现在所有的节,都跟唐姬她没啥关系,她身上至少带着她婆祖母、她公公、她婆母、她丈夫四重孝——严守礼制的话,她除了守孝几乎什么也不能做的。

      宫人们帮她梳洗完,唐姬用过了早食,就心神不宁地翻着一卷《春秋》。“胡思乱想有什么用”,唐姬暗道,“还是得琢磨着怎么搞几卷《汉记》看看——这可是后世看不到的好东西,而且技多不压身嘛,乱世就要来了,捋一捋前朝的人物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能保命呢。若说是我夫君还在的时候他们不让我看担心我搞政变,我一个死了丈夫无依无靠的寡妇看,他们还害怕啊?”

      唐姬正在那儿绞尽脑汁琢磨着怎么准备一套说辞把《汉记》弄到手,却听外面有人来传旨。唐姬心里一喜,难不成这么快就让她去守陵了?唐姬赶紧往脸上抹了一把花椒水,把眼圈弄得红红的——即便外面山崩地裂,这贞洁烈女的牌坊她也还得立下去,就指着这个保命呢。

      说起来,这还是唐姬转醒之后第一回接圣旨。不然呢,是软禁天子,还是鸩杀亲兄能写在纸面上让后人骂?再说了,她那小叔子天子兴许还都不知道这事儿呢。唐姬本以为接个圣旨会是好大排场,自己也没学过这时候该怎么接旨,别不合规矩让人笑话,心中还有些惴惴不安。没想到,唐姬只看见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持着节符带着圣旨进了凤栖阁。那人见唐姬一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样子,主动说,“娘娘节哀,我是侍中刘和。本来这后宫里传旨应该是宦官做的事儿,但去年宫变之后,宦官都没了。刚才朝廷上的公卿们讨论来讨论去,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反复考证,最终觉得还是让一个侍中来给娘娘您传旨最为妥当。毕竟嘛,侍中设立的时候就是掌乘舆服物,亵器虎子之属,可以出入宫禁。虽然侍中原来的职属到后来都让宦官干了,但现在宦官没了,给娘娘传旨的事儿也就只能落在侍中的头上。现在朝廷里六个侍中,就我一个是宗室——我是东海王一脉的,家父现任幽州牧,跟娘娘也算是远亲,他们自然就把我推出来传旨了。所以呢,事急从权,也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我就宣个旨,娘娘您千金之躯,可千万别向我行什么大礼,这我可是消受不起的。”

      唐姬心头一松,暗想这世道果然与众不同啊,带着些许哭腔道,“那就有劳刘侍中了……”

      “王嫂唐氏,出身颍川世家,忠良孝悌,品行高洁,为夫守节。朕年幼时,对朕关怀备至,训导有方,堪称天下女子之表率。天家人丁凋零,又逢王兄薨世,朕仅余此一位亲人在宫中,特封其为弘农王妃,居于北宫芳林园,留宫中恩养。”

      唐姬听到旨意,怔了一下,便领旨谢恩。

      “不知娘娘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臣代为向天子传话的?”刘和道。

      唐姬几乎哭出来的样子,“呜呜呜……陛下天恩浩荡……亡夫新丧……臣妾甚是想念……只想与亡夫共赴黄泉……”

      “娘娘节哀啊,斯人已逝,无可挽回。娘娘,许多事情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或许也能有机会了却弘农王的心愿呢。”

      “呜呜呜……我一个弱女子能做什么……他们把我夫君葬到哪里了?还请种大人转禀天子,我要去给我夫君守陵……况且我一个寡居之人,还住在这洛阳北宫里,实在不合规矩得很……”

      “娘娘,听臣一言,这世道已经没有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就比如相国董卓、司徒杨彪、太尉黄琬,三个大臣一起持刃上殿的奇景,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让娘娘留在洛阳北宫,这可是天子登基以来头一次在朝堂上主动提的要求。而且,天子在朝上都说了,现在洛阳宫中只有娘娘一个是天子的亲人。俗话说,长嫂如母嘛,这样说起来,留娘娘在宫中,反而是合乎规矩的很呢。而且不止天子,今天这朝上除了袁太傅和弘农王的郎中令李儒李大人反对外,荀爽荀司空、黄琬黄太尉、王允王太仆都支持娘娘留在北宫,最后还是董相国一锤定音的呢。天子和董相国都支持,谁还能说出半个不字来?所以娘娘呢,您就且放心在这芳林园里住着。”

      “哦……是这样……还是烦请刘侍中回禀天子吧……我还是想去替我亡夫守陵……若是天子执意让我留在北宫……您就说我实在思念亡夫……愿今日起每三日前往弘农王墓祭奠一次……做足三九之数……望陛下恩准……”

      “好,娘娘的话微臣记下了,一定尽力为娘娘在天子面前争取。有些话呢,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但既然都是亲戚么,觉得还是想跟王妃娘娘说一说。这世间的事儿,不能只看表面——这也是我在洛阳,父亲在幽州才能体会到的。现在呢,洛阳外面有不少人都是打着弘农王的旗号,可王妃娘娘您仔细想一想,这些人到底是好心还是在害人。”

      “呜呜呜……我明白刘侍中的意思……多谢刘侍中的好意……”

      刘和走后,唐姬就开始琢磨,这事情跟历史有点不太一样啊,好像自己应该是董老贼死了之后她那个小叔子天子才把她册封为弘农王妃的。至于居于芳林园,《后汉书》中那句“乃下诏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难道大家都理解错了?其实是让她呆在皇家园林里,而不是去给弘农王守陵园?再说,即便是去一座皇家园林,也不应该是洛阳北宫芳林园这样的显贵之处啊。管他呢,这天杀的世道什么事情不会发生,留在洛阳北宫里也好,那天看到李催的眼神,到现在还有点后怕呢,万一被安置在了汉宫外的园林或者去偏僻的弘农王墓住,指不定要遭什么灾呢。

      而且说,正式册封她以弘农王妃的身份居于洛阳北宫的芳林园,万一他那小叔子天子还没有娶上媳妇就挂了——我可不是存心要害他,是他自己突发急病死了,这年头的医疗条件都是说不好的事儿——到时候再要迎立个天子的时候,若是能投机成功,自己还兴许可以捡一个太妃、太后之类的做做呢。

      想到这一层,唐姬觉得刘和的态度就好理解了。这个刘和呢,说了这么多话给她听,不就是在为他父亲开脱么。按照刘和的逻辑,他父亲之所以没有跟着关东十八路诸侯打出反旗,那是害怕把弘农王,当然也包括他这个在洛阳的质子给害死——反而是打出复立弘农王的十八路诸侯,才是喝了她丈夫人血馒头的真凶呢——所以,刘和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王妃娘娘您要真翻了身,可千万不要怪罪他父亲,他才是忍辱负重的大汉忠臣呢。

      至于朝堂上其他人的表现,李儒那家伙当然要反对了,他可是当着自己的面亲手鸩杀了弘农王的,自己跟他可是不死不休,若是让她唐姬留在北宫,早晚是会想办法弄死他的。即便董相国依旧掌权,她唐姬非要发起疯来非要弄死李儒,董卓未必能够全力护他——他又不姓董,死了反而可以把所有的事情一股脑地都推到他身上,更跟董卓没有关系了。这样算算,李儒他以后可真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了啊。袁隗那家伙,就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身为太傅,却跟董卓沆瀣一气,亲手把自己学生从天子宝座上撵下来,还被人白纸黑字地记载在史书上,自然是怕她这个弘农王妃咸鱼翻身的。她那小叔子今年才十岁,除了她以外宫里的亲人都死光了,非要让她留在宫里也合乎情理,看来自己之前对他还不错。董卓呢,支持她留在洛阳北宫也好理解,她爹爹不是刚跟她说董卓有意于她,大意是先让她回颍川老家休养两三年出了孝期再去迎娶,可现在要是能留在洛阳北宫里和天子一起受他的监视,岂不要是比把自己放回颍川老家更好——这还是天子自己提出来的,他董卓有什么不乐意的呢。这两三年后,说不准这天子都姓董了呢。不过呢,荀爽、王允、黄琬几个人态度就比较微妙了,尤其是那个以美人计而闻名后世的王允,肯定是打着她什么主意。

      “等等,这可不妙,让王允那家伙打我主意,这我还怎么安安稳稳地做咸鱼?”

      唐姬正在那儿发呆胡思乱想呢,刘和又回来传旨了。

      “王妃娘娘,陛下年少,还是想让您留在北宫里陪他,但准了您去探陵。现在没有宦官,车马仪仗照例都该是由太仆管,太仆王允会亲自为您准备车驾。弘农王墓在汉宫之西,有将近两个时辰的车程,现在已近巳时,即便巳时出发,怕是也要酉时才能回来,娘娘是否要改明日再出发?”

      “我今日便去……还劳烦刘侍中通禀王太仆准备。”

      “好,我马上就去跟王太仆说,让王太仆先下朝为王妃娘娘准备。”

      “今□□会这么久么?”

      “王妃娘娘,您是不知道,今日这朝上都差点打起来了。”

      “所谓何事?”

      “董相国要迁都长安,说洛阳是四战之地,而长安有崤函之固,沃野千里,秦朝因此并吞天下。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等人都在那儿死命地反对,说什么迁都动摇国本,既会让民怨沸腾,又会让关东反贼认为朝廷在示弱,双方争执得面红耳赤呢。”

      “原来是这样子,那定下来要迁都了么?”

      “朝上还没有吵完呢——但董相国要做的事情,多半是没人能拦得住的。”

      “这样子。”

      “微臣先去让王太仆准备了。”

      “有劳刘侍中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