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2 ...

  •   几人散去后,方珩一点没耽误,一人一骑便趁着夜色奔向了敌军大营。

      方珩没想到他会在敌军的帅帐里就见到了目曦国国王,那年过半百的老国王居然来御驾亲征了。初见时,目曦国国王正在跟他的大将军焦灼地商议对策。
      不出陈策所料,当目曦国国王发现幽州很难啃的时候,已经萌生了悔意,之前承诺夹击的荧惑国却一直按兵不动。他便知道自己只是被利用了,此时正可谓是进退维谷,油煎火烧的。
      方珩承诺北唐不会追究目曦国此次的鲁莽行为,并且,若能联手击退那罗联军,他可向皇帝求情,适当减轻目曦国的纳贡,为了取信,他甚至拿出了将军令。
      目曦国国王知道方勐一向守诺,得了方珩的承诺,再见了将军令,他只兴奋得老泪纵横,嘴上直感谢北唐的宽宏大量,不停地夸有大国风范。
      说服了目曦国国王,方珩出来便打开了陈策交给他的那个木筒。一只他从未见过的飞虫飞出来飞向天空,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方珩并没有离开,而是扮作小兵跟在目曦国王身边。
      一日后,方珩在取水的时候看到了陈策。
      陈策身着目曦国将士的盔甲,遥遥地便在对着他挥手。
      方珩快步走上前,道:“你怎么会来?”
      陈策笑道:“怕你出不来,我来接你。”
      方珩知道他定是都安排妥当了才会有闲工夫跑到敌营来,也不多追究,便由他跟着。
      又一日,目曦国军营里传出哨声,说是发现了北唐军的一队轻骑,往西侧门去了。
      驻守南门的那罗联军将领正奇怪敌军轻骑怎么会突破防线深入到南门来,便收到调令全军追击,务必要一个不落地全部抓住。
      他没时间多想,与目曦国大将军通了气,让后者一定看好南门,便领军向西侧门追击过去。
      快到卢林山,遇到另一个将领,问到是否有截住那队轻骑时,对方一脸茫然。他才反应过来中计了。
      慌忙撤军想退回南门,将士们却一个接一个地坠马,他也感觉越来越胸闷气短,鼻子一热,他伸手一触,发现居然是血。再回头看去,其他将士已经倒成一片,在地上翻来滚去的乱抓。
      他明白这是中毒的现象,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了这么大范围的毒。
      此时寒风有些凌厉,空气异常浑浊,他眼前模糊了一瞬,也掉下马去。先是感觉呼吸不顺,像是肺里被塞了一把刷子在乱刷,然后蔓延到五脏六腑,眼前也越来越模糊,他终于发现自己中毒了出现了视线模糊,而是空气里就像起雾了一般。
      他终于明白,毒是来自哪里了,然而意识也越来越远去。

      目曦国军队严守在南门,不让那罗联军出去。北唐军队也死守在卢林山,不让其越过。
      两日后,六万那罗联军有大半倒在阵阵毒风里,还有一部分护着罗戈族的族长罗戈索强行从南门突围出去。
      目曦军和北唐军都没有追击。
      事毕,一场大雨倾盆而至,目曦国退出南门,退回本国。目曦国王一纸请罪书送往北唐皇帝手中。同时被送去的还有目曦国三皇子。
      他态度如此诚恳,北唐皇帝哪怕还有怒气,也发不出来了。
      那罗联军损失近半,再也抵挡不住北唐的反攻,被一路打出九洲。四个月后,那赫淳紧急派使者求和。这场长达三年的战事宣布结束。
      重新布置好西北的防线,方大将军班师回朝。
      不过陈策却偷偷地离开了,方珩知道他是提前回京了。方大将军颇感惋惜,同时又深深感动于陈策不求功名,危难时刻挺身卫国的大义,心中不由更加高看了他几分。

      庆功宴后,方珩第一时间前往三水茶楼。何掌柜看到他不由喜上眉梢,“恭喜方公子凯旋归来,不,如今应该叫方校尉了。三年不见,方校尉得胜归来果然是气势都不一样了。更加英姿挺拔,气宇轩昂了。”
      方珩哈哈一笑,“何掌柜谬赞了,阿珣他们在上面罢。”
      何万里笑呵呵道:“是了是了,言公子、齐公子和明姑娘一早就在等着了”
      方珩道了声谢便几步上了楼。
      几人久别重逢,喜不自胜。三年不见,几人的变化都很大,尤其是明姝,与三年前简直判若两人,方珩一时都没敢认。明姝也不再像三年前一样看见他会扑过来,看上去似乎是懂事了不少。
      三年前,明姝瘦瘦小小,一副发育不良的样子,如今却像是猛地拔高了一头,虽才十二岁,不过已经初现少女形态。不难看出,长大了一定是个惊艳四方的美人。
      方珩有些感慨,当初那个有些唯唯诺诺的小姑娘如今竟然变得这么开朗,看来这几年过得不错。国公府待她很好。
      略过一些细节,方珩给几人讲了战场上的事,几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齐扬,格外地热血高涨,恨不能亲身经历一遍。
      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大概是每个热血少年心中的豪情。
      几人正互相打趣得高兴,门突然被敲响。
      料想除了何万里,也没别人会来敲他们的门,齐扬便开口道:“何掌柜吧,有什么事进来说。”
      门被推开,却不是何掌柜,而是一约莫十八九岁的翩翩少年。
      少年勾唇一笑,抬脚进门,毫不客气。
      方珩怔了一下,不自觉叫道:“陈……”
      话一出口,反应过来,堪堪截住了话头。
      明墨虽然已经洗去了易容,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他从位置上站起来,行了一礼,道了一声“小王爷”。
      齐扬和言珣皆是一惊,当场愣在原地,心里同时想,这是哪个小王爷?
      明墨没有解释,而是对着方珩道:“小王正巧在隔壁喝茶,听到方公子的声音,便过来瞧一瞧。不曾想方公子有这么多朋友在。小王回京的消息暂时还未公开,也烦请几位不要声张。”
      齐扬和言珣还有些怔神,胡乱称好。
      方珩腹诽,你能听到我的声音,难道就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说谎话不打草稿。
      心里这么说,他还是客客气气地把安小王爷请了进来。腾了个位置。
      齐扬和言珣站着没坐,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明白了对方想说的话。长京他们唯一没打过照面的就只有失踪六年的安王世子了,这人都失踪六年了,怎么突然又出现了?
      方珩命守在门外的听耳去叫茶倌重新配茶,顺便带些茶点上来。
      “小王爷此遭一定历经了不少,能够平安归来是我北唐之福,皇上知道了也一定会很高兴。”他一面向言珣几人解释明墨的身份,虽然知道他们可能已经猜出来了,但还是出口确定他们的猜测。一面也是暗示明墨应该先入宫向皇上通报一声。
      明墨却不接他话茬,通不通报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所谓。而是将目光转向明姝,对着她笑笑:“这就是三公主明姝吧,你小时候我们也是见过的。只是怕你不记得了。”
      明姝捏着手指想了一下,她倒没有不记得,很快就从记忆里搜出一个总是笑嘻嘻跟在安王妃身边的小哥哥。虽然总是看他在笑,但却让人感觉很疏远。明姝那时候胆子也还小,便越发不敢跟他讲话。偶尔宴会上或者在宫中偶遇到,也都是明墨向她打招呼,她都是红着脸躲到母妃或者嬷嬷的身后,明墨还为此开玩笑打趣过她。
      回想起来,明姝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叫了声“墨哥哥”。
      明墨摸摸她的头,笑道:“倒是不像小时候那么害羞了。”
      齐扬看着他落在明姝头上的手,眉头不自主一皱。
      他挺身护妹:“小王爷突然找到我们可是有什么事?”
      明墨:“齐小公爷多心了,我也没什么事,偶遇故人,便想着来闲聊几句。”
      方珩自然不信他是偶遇,他才回长京,便摸清了齐扬和言珣,甚至连明姝他都能一眼叫出名字,之前肯定是调查过才会这么熟悉。
      此时却不得不顺着他:“想不到与小王爷如此有缘,阿珣这次带了新茶过来,小王爷有口福了。”
      明墨自然乐得其蜀。
      正巧此时茶倌端着一盅茶叶和几盘茶点进来。
      问了好,将茶点摆上桌,才在桌子旁的茶具前半跪下来准备煮茶。
      明墨闭眼细闻了一下,笑道:“竟是来自西缅的润鼎茶,此茶只在西缅才有,一向供给西缅皇室,偶尔西缅也会用来上贡。只是近些年产量越来越少,民间就更不曾有了,果然是好茶。言公子肯拿出来共享,想必也是颇重情义之人。”
      言珣得体地一拱手:“小王爷谬赞了。”
      几人便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茶闲聊。言珣和齐扬也从安小王爷平安归来的惊奇中回过神来。只不过脑子里的疑问更多了。例如为何小王爷会与方珩认识?小王爷为何不是先进宫向皇帝报平安,而是在这长京四处溜达?
      明姝倒是没有不自在。她这两年食欲颇好,只顾着细嚼慢咽地吃茶点,虽然吃相雅观无可诟病,但最后却是有半数的茶点都进了她的肚子。
      不过一个时辰光景,齐扬的家仆找来,说是齐夫人发现他课业未完成便不见了人影,正在四处找他。
      齐扬后脊一凉。恹恹地带着明姝走了。明姝本来还有些不想走,被齐扬一个眼神把心思给瞪了回去。
      明姝有些不忿,又不是她课业没完成。但是齐扬对她很好,就算是要拉着她一起受罚她也只好认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