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020 ...

  •   午后的日光灿灿如金,隔着一层云影,轻轻的投入水中,湖水上如同撒了一层细碎的金色。两岸垂柳依依,放眼皆碧。

      李剑舟在前缓步徐行,临之在后慢慢跟随。日光映在砖地上,轻描徐写出一双修长的人影,只不过一个大些,一个小些。

      临之停下脚步,轻声道:“师哥,要么你跟着进去好啦,我就在外面等你。”李剑舟转过身去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脸上又密密的出了一层细汗,不觉担忧:“你怎么了?”

      临之有些局促的低下头,盯着自己脚尖儿上绣的花:“我也不知道……咱们每踏进一次柳家的门,我这心里就不安定一次。总觉得胸口发闷,平常的机灵一点儿也使不出。”

      李剑舟笑道:“这没什么,你放宽心。待会儿你要怕说错了话,就不用说,我来说。好了,我们快走吧。”

      临之还想再说什么,却也知道不能再说。加快了脚步,跟在李剑舟身后。按世家的规矩,是正午摆饭,临之这会儿来的功夫,各人也都已经吃完了饭。

      小辈的弟子各自比武较艺,年岁稍大的耐不住热气,都回房歇着去了。后园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柳丝随风而动。临之长长的出了口气,刚想拿手帕出来擦汗,没想到早有两个侍女在前面等候。

      这两个侍女与临之前来寿宴的那次不同,虽是侍女打扮,都梳着双丫髻,可身上却着的是男儿家的箭袖紧袍,一副精干模样。两双眼睛炯炯有神,却又和纤巧小意的奉茶侍女不同了。

      这两个侍女一左一右的相随在侧,引着两人走上了一座长桥。这长桥曲曲折折,一眼望不到尽头。临之耳边不住听得流水淙淙之声,本来登桥观水,应是一件乐事,临之却好像受刑一般,心中只感苦闷,又不能宣之于口,那是苦闷之中更添苦闷。临之偷偷看了一眼李剑舟,他反倒闲适自得,仿佛丝毫不为所感。

      “老夫人,二位客人已经到了。”那二位侍女将临之剑舟引到一处水榭之中,便自退下。临之举目四望,见水榭之中,靠椅,瓜果,点心均已齐备。

      老夫人身旁也无侍女相陪,只是自己坐着,手上慢慢的扇着一把芭蕉扇。那午后日光透过芭蕉扇的缝隙一丝丝透了进来。

      两人先行了礼,老夫人捻起一颗蜜饯吃了:“午后日头也还是这么热辣辣的,只有这湖上清凉些。这水榭还是我从前做媳妇时修的,别的用处也没有。索性教他们在这里摆了几样时新瓜果,又说话,又消了热气,就只简单了些。你们都起来,坐着说话不累,跪着说话,这砖地可实在太累了些。“

      两人依言起身,听老夫人一番淡淡言语,语气之中却是多了几分和蔼,少了几分威严。临之听到“这砖地可实在太累了些。”
      忍不住展颜一笑,心里体味出这老夫人的深意,有意缓和气氛,便接口道:“多谢老夫人体恤。”

      老夫人目光一扫,微笑道:“你这聪明孩子,走近来,我瞧瞧。”

      临之不觉看了剑舟一眼,剑舟向她微一点头,临之似是受到鼓舞,放缓了步子,端端正正走了近前。老夫人便携了她手,细问她名字年纪武功等语,临之这时倒不那么怯了,干干脆脆的回了几句。

      引得老夫人赞道:“就是这样才好,要我说呢,那些深闺小姐动辄细声细气,哪有我们江湖儿女来得大方爽快……嗯,我想起来,你师姐像你这般大的年纪,也是这个模样儿。”

      老夫人一面说,一面又握了临之的手,细看了一回:“就只是不及你师姐那般俊。”临之听着听着,不觉把脸儿也羞红了半边,后又听她称赞师姐年轻时如何美丽,心中更是欢喜不胜,并不因自己容貌平平而自怜自伤,反而深为自傲,想的却是:“我师姐年轻时这般美丽,放眼武林之中,真不知有谁比得上呢。”

      柳老夫人见她神色忽转喜悦,却又哪里能猜想得到小女孩儿家这般机灵古怪的心事。只当这小姑娘是为了自己称赞她而欢欣雀跃。

      临之仿佛想到了什么,笑道:“我师姐在家时也常和我们说起,当今世上,若论暗器功夫,自然要推柳家为最。那时我还是个顽皮孩子,什么都不懂。我问师姐说:”柳家的弟子成百上千,武功也未见得个个都好。“

      临之说到这里,语调忽然为之一变:”你这小女娃儿又懂什么了,江湖之中会奇门暗器的门派可算不少,可又有谁比得上柳老夫人的“醉掷花”功夫?“临之说这几句话时,刻意把语气放得沉些,以显得顾璎当日讲述之时郑重其事,虔诚尊敬。

      老夫人笑道:“这是你师姐尊敬我这个老太婆罢了。”

      临之忽然屈膝行礼:“晚辈想求您成全一件事。”柳老夫人笑容一顿:“丫头,你可知道咱们武林的规矩。几大门派的技艺,除了本家弟子,是决不能相传外人的。”临之咯咯一笑:“晚辈资质愚笨,练一门剑术已经难得很了,又岂敢贪多。”

      柳老夫人笑道:“那你说来听听。”

      临之果然从怀中取出那凤头金钗,高高举过头顶:“长辈赐礼,原是慈爱,晚辈不应推辞。只是这金钗太过贵重,江湖中人往往日晒雨淋,晚辈只怕不能领受,就请老夫人收回吧。”

      柳老夫人喝了口茶:“你自己也说,长辈赐礼,原是慈爱。你既然如此推辞,岂不枉费我一番厚爱小辈之心?”临之给她问住,一时答不上来:“晚辈……晚辈。”

      柳老夫人摆了摆手:“免了吧,你自己若不爱珠翠首饰,便可拿去送给别人,这也是好的。我明白,你是小姑娘,见了这贵重东西,心里乍惊乍疑,那是有的。可你相救二夫人的恩情,我也不能闭着眼睛当看不见。我虽老了,知恩图报这个道理倒还明白。好了,你起来吧。我们娘儿两个说了半天话,倒把你这师哥放在一边,这可失礼了。我有两个比你小些的孙女儿,你和她们玩玩去,我有几句话要跟你这师哥聊聊。“

      临之情知不能再留,忙笑道:“真不知道这柳家的女孩子又是怎样的灵秀非凡,师哥,你陪老夫人坐坐罢,我可不能相陪了。”临之这一番话说得颇有分寸,又留足了地步给李剑舟,这才放心的随着侍女走了。

      临之这一走,倒要换李剑舟局促不定了。他在言语上的机锋远远不如临之,两人一时有些僵住了。柳老夫人神色平缓,将身子向后靠了靠,眯眼笑道:“这几天云儿在我身边常常提起你,说你诗文不错。咳,我这个孙儿一向清高得很,能和他相交的人,实在不多。“

      李剑舟垂首应道:“晚辈长了这么大,身旁什么都不缺,就只缺一个至交好友。如今千里迢迢远涉澜州,能和他相交,也算了无遗憾。”

      柳老夫人微笑道:“那也罢了,他是我们家里的孩子,外面的人看着恭敬,都好像我们是披金戴彩一般的人物,平常人家的孩子乍然交了这么个好朋友,自然会觉得了无遗憾吧。“老夫人挑了挑眉,眼光放得锐利些,静静等着李剑舟的下文。

      李剑舟起身行礼:“我和行云公子全是以文会友,不涉俗事。”老夫人见他秉性温厚,心中也有了几分赏识之意,当下从袖中取出一张字纸:“这是你的诗稿。”

      李剑舟忙道:“不敢,只不过是信手所做,说是诗稿,难免惹人笑话了。”柳老夫人点了点头,心下更喜他端方:“把这么小小一张藏在夹层之中,自然也算巧妙了。还有一卷画,也是你亲手画的?”

      李剑舟道:“是。”老夫人自顾自站起身来,叹了口长气:“我年纪大了,略坐坐骨头就酸。走,我们往前头逛逛去。”

      李剑舟便携着老夫人的手,两人慢慢向前去。其时微风徐徐,满眼碧色,最是舒心畅意。老夫人状若无意,随口问道:“老松虽好,终岁长青,只是俗人比它不起,连孔夫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①呢。“

      李剑舟一面注意脚下,一面不时替柳老夫人拂去垂柳:“老夫人有所不知,寻常百姓家中倘若出了一位七八十岁的寿星,全乡都当一件大喜事来操办。为了讨好口彩,都说上一句:”寿比南山不老松。“

      柳老夫人只是笑了一笑:”活个一百岁又有什么好,那时候,江湖里的人都死了,我一个老婆婆,孤零零的在这世上,可没什么愉悦。其实也不必想一百岁,就是看看现在,我看着你,眼睛里也像看见你师哥一样。可是一转眼的功夫,你师哥又教了你,可见世事有如流水,这句话是不错的。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些人都是要死的了。到时候你做了师哥,你师妹做了大师姐,又收徒弟,又教武功,无穷无尽,没完没了……“

      柳老夫人说到这里,面色潮红,一口气上不来,咳喘了一忽儿,这才道:”不过松树的气节倒是令人心服,即便是寒冬烈风,松树也还是立在那里,不像杨树,风一吹,就禁不住。“

      李剑舟道:“其实松树之所以坚直,全在根结,互相密密缠绕,则显得扎实,即便是寒风烈烈,根基也是可以百年不倒的了。”

      柳老夫人意味深长的瞥了李剑舟一眼,倚着栏杆,眺望远处的湖水:“天命与人之气运不可不说是息息相关,倘若天命已尽,但凭人力如何不凡,又岂能与天命相违?”李剑舟拱手一礼:“事在人为。”

      柳老夫人转过头,盯着李剑舟看了片刻:“事在人为……你说下去。”李剑舟感到大事可成,心中越来越安定:“晚辈昨日读书,看到一个故事。“柳老夫人的白发在风中颤颤摇动:”你说。“

      李剑舟跟在柳老夫人身边,一老一少踏着日光撒下来的影子,越走越远:“春秋时的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他有一位臣子,为人精明,名叫宫之奇。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

      柳老夫人停住脚步,笑道:”你的书读得很好。如今武林大势,就像是眼前的湖水,远望去,平静无澜,实则却已经暗潮汹涌。如若这时,我们还不能同心竭力,不就真像这个故事的名字一般”唇亡齿寒“了吗?”

      李剑舟忽然屈膝下来,行了拜礼:“老夫人英明智慧。”老夫人一面说话,一面向他臂下一抬。李剑舟只感身不由主,一股劲力竟然将他托了起来:“不用拜了,走了这么远,我也有些累了,就不留你们了。我让管家预备了马车,一会儿送你们回去。”

      静室之中,早有侍女燃了檀香,奉了花茶供老夫人小憩。片刻之后,只见屏风后嫣红色的裙角一闪,柳心月摇摇的走了进来。

      这位柳心月便是柳家最小的小姐,素日里最得老夫人的爱怜,这静室之中,也只有她一人能够独得来去,不受拘束。

      柳老夫人便招了招手,让她上前,细细问她:“今儿怎么没扮个小子样儿?”
      柳心月脸上一红,白玉一般的手指绕着裙带:“家里来了外客,我不敢轻狂。”

      老夫人替她抿了抿鬓角:“今天厨房做了杏酪,等会儿送到你房里去。”柳心月喜滋滋的揽住老夫人手臂:“就只有您真心想着我,念着我罢了。”

      老夫人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儿:“嗯?你又撒什么娇儿,这话让你妈听见,要打你的。”柳心月盈盈一笑,柳老夫人便道:“今儿那位姐姐,依你看,怎么样?”

      柳心月眨了眨眼,撇了撇嘴,玉一般柔嫩的脸上扬起傲气:”她怎么能和咱们家的女孩儿比,就是三姐,她也远远的比不上。像个平民家的小丫头。“

      柳老夫人听了一会儿,沉声说:”月儿总是看不起人。“

      柳心月揽着老夫人脖颈:”本来嘛,她穿的是布衣,戴的是荆钗。听妈妈说,她从小儿没爹没娘,是给人家捡了去的,又怎么比得上我,又有妈妈,又有兄长,又有个您。“
      柳心月这副言语初时听得老夫人心中不快,听到后来,又不免眉花眼笑,轻轻替她缕着头发:”你妈身上的伤好了么?“

      柳心月应道:”好得多了。“老夫人将她揽在怀里,在她脸上揉了揉道:”再这样下去,你可就要变成个管不了的娇小姐了,让你妈晚饭前来见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