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宛转悠扬木兰花 ...

  •   辽东目前最重要的事当然是揪出内奸,不过这都多长时间了,谁都知道军机泄露,可是谁也都没有办法,奸细也抓了几波,机密该泄照样泄,大齐一方有什么军事部署,往往都被乌必凯占去先机。既然不能马上找出奸细,与其空耗时间,那就办点别的有意义的事啊,所以孙康缠着郦君玉说克扣军饷冬衣的事。

      不过郦君玉职责所在,只对泄密感兴趣。

      “好!咱们就说泄密的事。旧年他张松说是接到情报,安乐州一带内迁的女真人有异动,突然命我手下参将出击,事前谁都没有听说,从他下令到出兵只给了半天时间,结果半路中了乌必凯的埋伏,五千儿郎只回来了不到三千。” 孙康忿恨地道:“你说,除了他张松,谁还能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我上疏朝廷,石沉大海,唐大人一到辽阳我就跟他说了此事,以锦衣卫的手段,不会查不出我这话的真假,结果呢?这是要让我辽东将士继续白白送死吗!?”

      孙康越说声音越大,来往行人不少都看向他们,不过没有敢围过来看热闹的,孙康那是沙场上淬炼出来的杀伐之气,平时没事尚且不怒自威,何况是义愤填膺的时候。郦君玉倒是绷得住,依旧是云淡风轻的表情:“要让唐佥事和我相信你或许不难,但你怎么才能让远在千里外的庙堂诸君知道你说的是真相呢?泄密的事可不是张总督到了辽东以后才有的,如果他反咬一口,你该如何解释?”

      “我行得正,站得端,还怕他不成!”孙康掷地有声地大喝道,然后说完就瘪了。郦君玉说的是实话,而且已经有流言,说辽东前面几任总督、总兵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偏偏就是你孙康一直败少胜多,这里面莫非有什么缘故?是不是你孙康泄密给李朝,乌必凯投桃报李放水让你小胜几仗的?

      两人都不说话了,低着头,默默往前走,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尴尬。逛了大半天,离驿站也不远了,孙康摸摸袖子里藏得银票,心想坚持一会儿,把人送到地头,看能不能借机会再试探试探他的立场,实在不成,行行贿也不是不可以。

      没想到更尴尬的事还在后头。

      因辽阳地处边疆,没有和王昌开战之前这里就不时受鞑靼人的侵扰,能住官驿的人,朝廷最初的计划,至少是官身,住几个巡查边关的二品三品大员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当初选址就选在城中心相对安全的一处,辽阳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家也多在这一带居住。

      人多尤其是有钱人多,花钱的人就多,连带着附近店铺林立,不但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能在周围买到,绸缎庄、脂粉铺也有几家,除此之外药店、医馆也离得不远,比起城中其他地方,倒有了一些寻常城镇市井中的烟火气。再往郦君玉他们来的方向走一段,在军营和民居相接的地方,甚至于还有几家当铺和一家妓院。

      当铺门前有人进出,看服色有百姓也有兵丁。大白天的,妓院倒是门可罗雀,楼上有人弹琴,弹得是《木兰花》,琴声淙淙似水,郦君玉本人的琴技十分高妙,只不过自从离开家久已无此闲心,偶然弹一次还是受命陪皇帝游戏,自抒情怀和奉命献技总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时听见琴声,倒有一种如闻仙乐之感,不由抬头看去。

      正暗自沉醉,楼上一个丫鬟装扮女子已推开窗户,笑同孙康道:“孙总兵今天得闲?怎么不上来?”她一开口说话,琴声便停住了。

      孙康脸上显出一丝怪笑,不理那个丫鬟,反而对郦君玉道:“这百花楼是辽阳城里最好的一家青楼了,兄弟们家眷都不在,每常手里有几个闲钱的时候,少不了到这儿寻寻快活。”说罢,一脸你懂得的表情,想必他平时也没少来。

      郦君玉少有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他不说话,孙康便没话找话说起来:“他家的姐儿最善弹琴,我是个粗人,也说不出什么有文采的话,反正就是好听,你刚才也听见了,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本来嘛,当兵的闲来无事逛逛青楼早就是公开的事了,与其遮着掩着,反不如这样开诚布公显得磊落。如果郦君玉也是同道中人,还可以给他引见引见。

      说话间,一个年级约有十八九岁的佳人婷婷袅袅下了楼,走到二人面前盈盈一拜:“秋娘前日得了好茶,正想着今天尝尝,孙总兵就到了,你说巧不巧?”又看向郦君玉:“这位是……”

      郦君玉略一点头:“我姓郦。”

      风月场上的人物,消息最是灵通,昨日郦君玉一到,辽阳城里就纷纷传说新来的钦差是位姓郦的兵部郎中,年纪轻轻,容貌绝美,听他这么一说,秋娘如何想不到他的身份呢。不过既然郦君玉没有明说,秋娘便含糊称他为郦公子,言道:“我同公子虽是初次谋面,然而见你雅人深致,言谈举止皆非等闲,不知可否有幸请你上楼喝杯茶?”

      郦君玉总共就说了“我姓郦”三个字,哪里就能看出“皆非等闲”了,对这等恭维人的功夫,郦君玉深表拜服。

      孙康转头看郦君玉,看他是什么意思,郦君玉对青楼这种地方,能不涉足还是不要涉足的好,而且是在辽东,何苦把把柄递到别人手里?“我还有事。”郦君玉淡淡道。

      郦君玉不去,孙康当然也不去了:“你明明知道爷好喝酒,偏偏整个什么劳什子的茶来让人喝,显见没有诚心,等你什么时候弹了新曲儿,爷再来听。”

      回到驿站,见唐文浩竟然也呆在房里没出去,郦孙二人都有些惊讶,按道理他不会这样清闲呀。孙康见状自知没法跟郦君玉说什么,便告辞而去。

      面对郦君玉的疑惑,唐文浩笑笑,解释道:“我刚得了一个消息,正要写奏折往京城送呢。”

      “让我猜猜,应该不是咱们这边的事情。”郦君玉挑眉道。如果是抓到内奸,或者有眉目了,那么往京城去的奏疏就应该是两人联署,至少不会连个招呼都不打。既然唐文浩准备一个人写,奏章里要写的想必不是内奸的事了。“不过,肯定也是个好消息。”

      “被你说着了。那你在猜猜是什么好事”来了辽东这么长时间,一点眉目都没有,唐文浩压力极大,好不容易有件能给皇帝报的喜信,心情便轻松了许多。

      郦君玉摇摇头:“这可猜不着了。”锦衣卫执掌的事务广泛庞杂,唐文浩手头上负责的也不见得只有泄密这一件事,就郦君玉所知,潜入李朝的锦衣卫跟他也有关系,不过事关机密,就是想到了,他也不会多嘴的。

      “告诉你也无妨,西北那边战事已有分晓了。”

      “是吗!?”郦君玉惊喜道:“这么快,我只当还得再等等呢。” 心知他不过是在搪塞自己。

      “这可多亏你哪位状元学生了。最后是他带兵破城,生擒了柴克俭。”唐文浩道。

      “杜辉呢?”柴克俭除了占了个好姓氏,其实能力有限,倒是杜辉不可小觑。

      “应该是战死。”

      “应该?”死就死了,怎么还应该

      “杜辉脸上有一道刀疤,你那个好学生偏偏把他脑袋削掉半个,那还看得出来什么疤来。”

      “啊!?”战场上厮杀,尸体残缺或者被烧过都是正常情况,战后清点分不出是谁也不少见,只是会不会让元熙对他的疑心越发加重了?

      看来没有,因为“陛下命王华先行来辽东,熊浩等人带着大部队在后面。”唐文浩道。

      虽然是个好消息,但这是章桓枝等人立下的功劳,和唐文浩些奏章有什么关系?他既然不说,郦君玉也不问。

      还有,离京之前因为杨弘指认王华就是皇甫少华,虽然皇帝选择信任王华,将杨弘下狱,但郦君玉知道元熙的心底一定起了疑心,现在忽然放他一个人跑到辽东来,这是什么情况?

      “官军伤亡如何?”郦君玉问道。他身在辽东,得等章桓枝把捷报送到京城,京城发出邸报到了辽阳才能知道,远不如锦衣卫有渠道直接递送消息来得灵通。

      “还好,因战前章桓枝书信招降了一些叛将,加上柴克俭和杜辉相互猜疑,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叛军已是人心惶惶。官兵这边总共阵亡了不到四千人,赫英南和榆林指挥佥事周洪坤受伤,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你见了王华问他吧。京城兵部已经开始议功,伤亡自有抚恤,这些你都不用担心。”

      官军总共只有不到两万人就阵亡了四千!郦君玉对于杜辉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了,也痛心与这样骁勇善战的将领最终被逼反,这已经不止是国朝的损失可以形容的了。

      还有,赫英南受伤,不知伤的重不重。按出兵前的计划,得胜之后他和柴穆恬留守固原,朝廷另派巡抚。但是如果他伤重,那么就不得不在沈星、熊浩两人中另择一人留守,王华又要提前赶到辽东,这样一来,就剩韦勇达两人带军转战千里,这只怕是难了点吧。

      朝廷到底为什么要让王华提前赶来辽阳?辽阳这边发生了什么让王华放下大军,匹马赶来的大事不成?

      打死郦君玉他也想不到,朝廷命王华飞马赶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元熙见他不可能随时带着几十人的大尾巴,出于对他安全的考虑,特意调王华来给他做保镖的。

      这就是不在京城的坏处了,不但消息闭塞,许多事也是鞭长莫及。既然事情已经如此,只能往好处想,能让王华提前走,是不是就说明元熙对他的信任,而且赫英南伤的不重?

      “柴克俭想来是要押送往京中吧。”

      “嗯。章老将军押送他返京。”

      多年西北边关的生活损坏了章桓枝身体,在此之前,他告病在家多年,朝廷因看中他在西北军中的威望,特地请他出山。这次出征甘肃,即使勉力振作,章桓枝也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许多事不得不令王华主持,王华因此也得到许多锻炼,颇有获益。

      以章桓枝的资历威望如果到辽东,必然会成张松、孙康之外另一股力量,使得辽东局势乱上加乱,所以即使不是因为章桓枝身体不好,主动请辞,朝廷应该也不会让他来的。

      “还有一件事,”唐文浩道:“女真哲陈部似乎有归顺的意思,只是不知道真假。女真也分各个部族,未必都是一心背叛朝廷的,若是能拉拢一些……这个……”

      “让我去探探虚实?”郦君玉见他有些吞吞吐吐,便主动问道。

      哲陈人数不算多,但因在国朝初年就已经南迁内附,在南迁的女真各部中是比较早的,因此占了一块好地方,不但离辽阳不远,而且位于交通要道上,因此格外重要。再一个,哲陈首领图尔格的弟弟娶得是投靠了王昌的纥石烈头人的女儿,所以官府一方面要防备哲陈使诈,另一方面,在与哲陈来往时则显得比较主动,以免把他逼到李朝一方。

      “本来我是要亲自去的,只是刚刚接到急信,要离开此地一段时间,蔡羽也得带走。不过王华已在来的路上了,你要是去,就等王华来了带上他,毕竟不知道有几分真有几分假。再一个,我担心的是我们走后到王华来之前这几天,你虽有卫队,那些人中看不中用,所以你自己当心点,别随便乱走,别和张松、孙康起冲突。”

      郦君玉点点头,心想为什么离开辽阳,这才是你奏折的内容吧。还有,郦君玉很想问问他,你这一走什么时候回来,查细作的事难道劝丢给我一个人了不成?不过有一件更让他疑惑的事。“眼下局势并不明朗,你我对战势虽有信心,但是说句实话,还看不出能一举击溃乌必凯的迹象,哲陈这时候投诚莫不是有什么缘故?”

      “所以才要人去看看。你在库登面前尚且不落下风,别的也就不嘱咐你了,只一点,不要逞强,冷眼看着即可,若是他们什么要求,万不可随便答应。”唐文浩嘱咐道。

      唐文浩见他正色应下,心里放松一点,才有功夫道:“朝廷派你过来到底还是为了奸细的事,这个……你要是有什么发现,让你带来的人传信给我即可。”

      唐文浩此去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郦君玉没问,什么时候回来,则要看事情的进展,问了也没用,所以郦君玉也懒得非口舌了。

      得,一件事还没眉目呢,更加了一件棘手的。因为要等王华,女真的事倒不很急,利用这几天,可以了解一下情况。反而辽阳这边的事,因他要离开些日子,时间就更紧了。

      郦君玉相信只要做过的事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只看是不是细心,能不能发现了。

      在京城的时候,郦君玉已经把辽东几年来的战事仔细梳理过几遍,这两天里多次出入总督府总兵府,杨丹虽然不管军务,人也不在辽阳,他还是找借口去了一趟他的住所,只是仍然一无所获。

      用孙康的话,每次作战之前张松和他总要向将领们布置安排,不然仗也没法打了。至于这些将领:“我只敢保证我信任的人没问题,张松的心腹那就得问他了。”张松也是一般说法。郦君玉和这些人接触后也的确没发现谁有破绽。

      唐签事还真是信任我啊,这么大事丢给我就走了。郦君玉心中苦笑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宛转悠扬木兰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