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教弟子良苦用心 ...

  •   几个丞相争论去辽东人选的时候也没忘了西北的事。不过由于辽东战局有变,导致主次易位,对于刘捷、祁成德来说,西北反而不是必争之地了,再加上元熙的一力主张,很快就敲定勇毅营五千人会同吹台卫调拨的两千人,由老将平西候章桓枝带领,向宁夏进发。

      在此之前,陕西总督郑涛因位置的原因,已经开始主持平叛事宜,不过朝廷觉得此人才能不堪大任,因此不得已,只能任命久已告病的老将章桓枝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率军西进。

      在朝廷发下明旨之前,郦君玉是最先知道勇毅营将要西进的人之一,为此特地叫王华过来。

      知道有要紧的事,王华得了消息就往城里赶,依旧是荣发引他进了听槐轩。进来就见郦君玉正坐在书案前写什么。

      这是给放了外任的蒋仲仁写信了,郦君玉深知他性格刚强果断,但有些偏激执拗,或许因为生活经历的缘故,在他心里多多少少总觉得有钱的必然为富不仁,有权的一定假公济私,而穷人则必然是被压榨的对象。他现在做亲民官,若是依然有此想法,审案判案难免就存了偏见。

      其实人有百样,不分贫富,富人里也有乐善好施的,穷人中也未尝没有游手好闲、狭隘好斗、惹是生非的人,比如自己这次无妄之灾。洪大柱也是贫苦出身,万幸他对自己状元的身份尚有一分畏惧,若换做其他人呢?只怕他当场就毫无顾忌地痛下杀手了。

      郦君玉把这段经历不增不减地写在信中,希望蒋仲仁处事为人勿要偏颇极端。

      见王华进来,郦君玉收笔,起身笑对他道:“我以为你还要在等会儿才能到呢,一路快马加鞭地赶来的吧。我还没用饭,正好你陪我,咱们边吃边聊。”

      有小厮抬着一张花梨小桌进来,荣发捧着食盒进出几次,桌上放了一道炒千张,一碟清炒莲藕,一盘香菇肉末豆腐,一盘狮子头,一碗火腿煨冬笋,一钵子三杯鸭,还有一碗冬菇丸子汤,两碗粳米饭。郦君玉笑让王华,见他仍旧十分拘谨,玩笑道:“我不善饮,就没有备酒,少甫不要觉得是有意怠慢哦。”

      “不敢不敢。”王华连声道。美人灯下相对而坐,笑语盈盈,王华不用喝酒已自醉了。

      “勇毅营那边有什么新鲜事?听说你把那些人训得哭天喊地?看不出来你还能下得了这样的狠手。”郦君玉有心缓和气氛,故而打趣道。

      “学生是这么想的,国家养着勇毅营可不是为了放在那儿好看,现在练的狠一点,等上了战场,活下来的人就能多一点。”说到正事,王华说话就放开许多。

      “慈不带兵。难得你既想得明白也吃得了苦。道理谁都懂,真能和手下士卒一道操练以身作则的,京营中还不多见。”郦君玉诚恳地赞扬。

      “恩师过奖了,不过是分内的事。” 王华赧然道。

      “能把分内事做好就不简单了。你还黜退了些人?”

      “是,屡教不改的只好开革了去,不然别人有样学样,军纪就坏了。”

      “不错,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理应防微杜渐。既然有裁革,可有新进的?”

      “有,前后大概进了二十多个人。”王华道。

      “查清楚底细了?”

      “大多是流民,有辽东来的,还有几个别处的,倒是都说得清来历,暂时还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不过顾大人另送了个小厮给我,说是他家的世仆,想求个出身。”

      “你认识吗?”不是郦君玉多疑,顾国才祖籍是昆明,他父亲现在还在那儿住着,下人们今天跟着老爷,明天被派到少爷身边也是常事,说不定这个小厮就是才从昆明来的。

      “不认得。”王华知道他的意思,“学生也有顾虑,因此把他拘在身边看着。”

      “顾家的小厮好好的去勇毅营,这倒是奇怪了。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郦君玉仍不放心。

      虽这种情况不算少见,官宦人家的世仆,几代人攒下的家资比普通富户还多,在家里虽然也是呼奴使婢的,但到底是贱籍,因此多有赎身出来或捐纳,或是投军,只为谋个出身。象顾国才这种世家,有奴才想投军很正常。

      但是奇怪就奇怪在,顾国才不会不知道勇毅营招来是做什么的,上了战场,谁也不敢说一定是建功立业,也有马革裹尸的呢,既然是为了日后的身份,京郊诸营去哪儿不行非要到勇毅营?能求到顾国才跟前的,想必在他家也不是一般的下人,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厉害,顾国才难道不懂?

      “除了嘴甜,有眼色,会服侍人,没有看出来还有什么别的优点。”就是伶俐小厮的样子。

      “你把他放在身边了?”郦君玉问。王华欠过顾国才的人情,他荐的人,捏着鼻子也得收下。

      “学生觉得还是把他放在身边提防着的好。”

      “要提防的人只怕不是他。”

      王华一愣,旋即道:“学生明白。”

      郦君玉看他一眼,转而说道:“陛下欲派勇毅营去西北讨逆,这一两天将有旨意下来,你先做好准备。”

      “是。”王华恭谨道。

      “此次出征由老将平西候章桓枝做主帅,以西北驻军为主,除了勇毅营,吹台山也将调两千人西进。”

      王华听说主帅是章桓枝,奇怪道:“听说章老将军已经告病多年,这次朝廷居然启用他老人家了?”

      “朝中缺将。”郦君玉简短道。想想又补充道:“这次启用章老将军也有缘故,他曾经在甘陕带兵,对那一带极为熟悉。你能与老将军同行,倒是一个向他学习的机会。”

      “是,学生会好好把握的。”王华坚定道。

      对于这位姻伯,郦君玉没见过面,只是从孟士元和章飞凤口中听到只言片语,另外,他到了职方司后,也留意翻看章桓枝历年出战的记录,根据这些间接得来的信息,对章桓枝带兵作战的习惯有了一些了解,这位赫赫有名的老将治军严整,作战勇猛,每逢临阵必身先士卒,杀敌无数,也打了许多胜仗,但似乎这些胜仗都是靠稳扎稳打得来的,至于什么奇谋智胜,郦君玉没有看到。

      不仅他是这样,他儿子章飞鹏在黔桂用的也是这种扎硬寨,打死仗的打法。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是该怎么跟王华说?想想,郦君玉道:“此次虽以西北军为主,陛下对勇毅营也是寄予厚望的。”

      王华立刻保证争取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机会。

      见他不明白自己的用意,郦君玉只好道:“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勇毅营不成建制,就算是大获全胜,陛下也不会高兴吧。”

      又要立功,又不能有太大的伤亡,那该怎么办?好像只有用计这一条了。身为将领,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手下受损伤,但是用计这事,还得看对方中不中计。

      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郦君玉道:“等旨意下来,请章老将军咱们一道好好谋划谋划。我这里有些甘陕一带的舆图,你可先看看。”又笑:“光顾着说话,饭都要凉了。别的不管,先吃饭,不要来我家一次,反而叫你饿肚子。”说着叫荣发进来给王华添饭。

      王华见他只吃了半碗饭,几片笋和莲藕、两勺汤,就知道他平时饮食清淡,这一桌子菜大多是给自己准备的。他是大家公子出身,虽然加快速度,自幼的礼仪教养在,仍是斯斯文文的。

      一时吃完郦君玉洗了手,拿出舆图:“这个你拿回去看。我还有件事要和你说。”

      就是关于吹台山的,毕竟勇毅营与吹台山要合兵一处,两下里最好能相互配合,至少不要还没到宁夏就先斗起来。

      郦君玉把他所见到的吹台山种种情况告诉王华,尤其是韦勇达,还有有可能被他带在身边的几人的性格、为人、武艺等等都详细说了,也包括他对韦勇达的疑心,另外就是刘奎璧。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刘佥事有伤,只怕还不能移动,此番吹台山只调两千人,他一定是被留下了。”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辽东失利,朝廷派了吴敬吴侍郎与锦衣卫唐佥事同去调查。”见王华扬眉张口要说话,郦君玉摇手止住他:“唐佥事是唐悦微的从兄,我已同他说好,明日去拜见唐佥事。我也会从兵部这边留意搜检,看能否找到蛛丝马迹。想来,以唐佥事之细心谨慎,但有可疑之处必会注意到,并上达天听。但是他毕竟只是奉命查问这次的事情,至于以前的积案,或许会有所得,或许没有。至于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跟着平西候打赢西北这一仗,如果是得胜,就有带兵去辽东的机会。目前看来,西北只不过是癣疥之疾,辽东才是心腹大患,若能去辽东,那里才是立功扬名的地方。”

      即使是在自己的书房,有荣发在外把着门,这样关系到身家性命的机密,也不敢说的太明白。

      皇甫敬的事,现在看来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被人陷害才战败的,即使有证据,只怕也被销毁了,谁会把它保存下来,使之成为对手打倒自己的工具?郦君玉的意思是先判定他到底是降是俘,如果仅只是被俘,那么有刘奎璧的例子在,虽然敌国和反叛略有不同,但是刘奎璧本人尚且保住官位,争取只是让皇甫敬的家人不被打入另册,应该相对就不那么困难了。

      即使如此,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皇甫敬现在被王昌关在牢中,但是他被俘之后,的确有大量的机密被李朝获知,你怎么才能证明皇甫敬不是投敌泄密之后王昌仍不满意,这才把他投到监牢里的呢。泄密的当然也可能是别人,皇甫敬也少不了一个失察之罪。好吧,失察也行,总比投敌强。

      王华心里好似滚水里被投了块冰块,又冷又热,翻滚个不住。他当然不信父亲会投敌,但郦君玉所说的也确是实话,他、郦君玉、所有的人相信父亲都没有用,关键是怎么找出证据让皇帝相信皇甫敬忠贞不二,这真的是件难事。也许只有得等到自己去辽东,在和王昌作战的过程中剥茧抽丝地寻找了。

      “是,学生明白,必不负老师苦心。”王华起身,恭恭敬敬一礼道。

      郦君玉知他听明白了,微微一笑:“夜已深,城门早已关了,你就在我这儿将就一晚上吧。”扬声冲外面守着的荣发道:“让苏宝成带王镇抚去客房安歇。”

      *

      “今儿留王华王公子住下了”梁素华似笑非笑道。

      “嗯,怎么了?”笑的那样古怪。

      “好好的找他有事?”

      “我没事,是西北有事,陛下的意思要调勇毅营过去。”肃王谋反的事,京城慢慢也传开了。

      “啊!?那他岂不是要上战场了。”

      “自然啊。你今天怎么了,奇奇怪怪的。”

      “王华真要去西北?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听说勇毅营也有留守的人,你能不能想法子让他留下?”

      “为什么?他一个武将,上阵杀敌,保境安民,这是他的本分。想想旧年里,你一个弱女子都敢深入虎穴,他堂堂一个将军,你怎么觉得他连战场都不敢上了?”

      “不是这么说。”梁素华急切道:“我那是抱了必死的心,还有什么怕的。你们却又不一样了,战场上何等凶险,刀剑无眼,万一他有个……你可怎么办?”

      “我有什么好怎么办的。”郦君玉啼笑皆非。

      原来是因为这个。郦君玉仔细想想,他好像是从来没跟梁素华说过自己离家的原因。梁素华不比荣发,荣发年纪小,胆子大,忠心耿耿,只要是自己命他做的事,不论什么,他都二话不说听命照办。苏映雪或者说梁素华就不同了,她虽然对郦君玉也是一片忠心,但她有她自己的想法,觉得他不对的时候,少不得要劝说,告诫。

      郦君玉逃婚时皇甫少华生死未卜,她自然不会想着日后还能如何,如果只是做一个贞洁烈女,大可以一死了之,须知有时候死反而是件相对来说简单的事。之所以甘冒风险,女扮男装科考入仕,一则是因为不愿嫁入刘家,因此束缚住孟士元的手脚,二则为了一展他胸中的报复,三则也是想做些于国于民有利之事,跟皇甫少华其实没关系,只是这个原因对于梁素华来说委实太过匪夷所思。不止是梁素华,就是在荣发心里,多半也以为孟丽君逃婚是为皇甫少华守节,入仕也是为了洗脱皇甫家的冤情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教弟子良苦用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