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个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出的一道殿试题。反正我没看《孙子兵法 火攻篇》之前,完全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的。我把《火攻篇》贴在下面,有兴趣的亲亲可以看一下,没兴趣的,嗯,那就听我说吧。
火攻篇一共三段,前两段主要是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火,放火以后要注意什么,第三段才是重头戏。孙子说,打仗一定要想想合算不合算,当国君的,当将帅的,表一不高兴就和别人干仗,先要想想有利吗?能赢吗?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关键!
孙子兵法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②古代文人别看读得都是圣贤书,为了做官也是层出不穷的舞弊手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朝廷出台了种种应对举措。这个朱卷、墨卷就是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笔迹,从而徇私舞弊措施。具体方法是,应试考生用墨笔写的原卷被称为墨卷,墨卷弥封糊名之后,再由誊录手誊写一遍,这个就是朱卷。誊抄的时候要求严格按照墨卷来抄,墨卷上的错字,涂改,污迹都要原封不动地照抄到朱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