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5、春日游陡生变乱 ...
都是混官场的人,郦君玉和梅朝成不可能单纯几天下来就成了推心置腹的忘年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开诚布公。梅朝成的意思是海禁是一定得开的,至于杨端本和丁峤,挫挫锐气见好就收得了,没必要非得赶尽杀绝,事实上你也赶不尽杀不绝。
郦君玉则隐晦地保证了开关的必然性,以及在不出大乱的情况下,兵部不对东南剿匪做过多的干预。虽然空泛,但他的保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渊阁甚至皇帝的态度,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皆大欢喜。
于是趁这些日子郦君玉在杭州,梅朝成就不时邀他出城转转,还是想让他看看自己之下太平景象,以期他回京之后让皇帝和丞相们知道——不用他美言,只要实话实说就好。当然,他走的时候该塞的红包自然也不会少就是了——亲眼看到的实情实景,说起来才能细致生动,皇帝年轻就罢了,内阁那几个可都是人中龙凤,不是笼统地说几句就能让他们信服的。
郦君玉许久没有这样清闲过了,江南早春,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正是出游的好时候,等回来京城……
说实话,郦君玉不怕忙,不怕累,他怕的是没有忙和累的机会,更不愿被琐碎繁冗的家务事困住。元熙对待他越来越觉得不对,不像是皇帝对待臣子该有的态度。他对此做了应对,准备了新的身份,但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元熙铁了心要抓他,他的准备很可能派不上用场。
此地挨着海边,或许……没想完,自己先笑了。不说他和周兴之间的关系远没有铁到他能冒险把自己偷渡出去的程度,就算能找到合适的人也有船,蔡羽是干什么的?好吧,你说皇甫少华的武力能干掉蔡羽还有他带的人,别忘了,皇甫少华的爹娘还在京城,他姐姐还在宫里呢,能为了自己一个人把一干骨肉都抛开?
郦君玉不知道几百年后,恋人之间有一道于此类似的终极拷问“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先救谁?”但是简单的人情世故就让他不会逼皇甫少华做这种选择。
摇摇头,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梅朝成却用马鞭遥指前方,“那边有家小酒馆,店虽小,他家的黄酒却是这一带有名的,走,咱们去尝尝。”似乎对这一带很是熟悉,可见不是一个终日高高坐衙门不问民情里的官员。
前面有一道两人高的土墙,早先或许坚固,看上去有段时间没有修护了,江南雨水多,很多露出地方被侵蚀的痕迹,不过还没有坍塌。土墙里面围着一个小小的村落,酒馆就在村子里面。
梅朝成当先带路其他人打马跟上,和前几次出行一样,梅巡抚一个随从都没带,郦君玉这边除了他自己,就是皇甫少华和蔡羽两人。
这种体察民情的事梅朝成经常干,也自信治下太平,所以习惯了大喇喇地不带人就四处逛的,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次微服出行差点让他的仕途到了头,不但仕途到头,命也差点到了头。
坐在一个乡间的小酒馆里,其他桌上的食客听他们口音不是本地人,便有上前搭话的,郦君玉也随意地与人闲谈,说的就是村外的土墙,邻桌的一个老者用摆龙门阵的语气对他道:“前些年,我们这里闹倭寇闹得凶,所以村村都修了墙。”
“能拦得住?”问话的是蔡羽,那道墙只有两人高,很难攀吗?
郦君玉心里叹气,这不是明摆的道理吗。果然,那老者道:“拦不拦得住,有这道墙在,倭寇就跑到别处去了也不一定。”
“哦。”蔡羽明白了,倭寇又不是定了非抢哪一处不可的,江南富庶人口众多,一个村和一个村相邻不会太远,这儿得翻墙,咱们就再找个不用翻墙的呗。所以墙不在乎修的高不高,只要让倭寇觉得麻烦就行了。
“我看那墙该有几年没修了,这么说近两年倭寇不闹了?”皇甫少华转移话题,解了蔡羽的尴尬。
老者看了皇甫少华一眼,道:“这几年不怎么闹了。我跟你说啊,说是倭寇,其实里面不全是日本人,好多都是……”
一句话没说完,外面就有人逃命似地跑,边跑边喊:“倭寇来了!倭寇来了!”同时有急促的锣声传来。
郦君玉目瞪口呆,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问题说的是倭寇不来吧。
梅朝成的脸色很是难看,再说两句就要说到他治理有方了,正是他上任之后,倭患才渐渐少了,这是他的政绩。偏就在这当口上,天杀的的就杀过来了,这不仅是打脸,根本就是要命啊!
皇甫少华和蔡羽蹭地站起身,各自从衣服底下抽出短铳,蔡羽道:“我出去看看,你护着大人。”
“且慢。”同时两道声音,分别出自郦君玉和皇甫少华之口,同时,皇甫少华还眼疾手快地抓住了蔡羽的胳膊,倒不是怕他临阵脱逃,而是此事透着蹊跷,不能贸然而动。
梅朝成和郦君玉也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往外走。到了门口,有许多人惊慌失措地跑过,郦君玉劈手揪住了一个,然后就被挣脱了……不过算这人倒霉,还没来得及跑,就被另一只手拽住,这次他是怎么挣也挣不开了,嘴里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声音又响又脆。郦君玉平时接触到的江南人氏都是徐琛这样的读书人,只知道江浙一带方言软糯,男人说起来也有一丝委婉柔和的意味,不想着急起来也能说得这样大声。
都这时候了,郦君玉还能差点笑出来。
仔细分辨了一下,才听明白那人说的是倭寇往这边杀过来了。这是几人都知道的,梅朝成先问“门关上了么?”
你可以把他们来的时候路过的土墙看做是一道简易版的城墙,墙上当然是要开门的。梅朝成关心的问题首先门关上了没有,如果门关上了倭寇还要往里攻打,那么就说明很可能不是寻常的劫掠而是另有目的。
“倭寇有多少人?”问这句的是郦君玉,他比较担心这次的倭寇是带着目的而来的,而这个目的就是他自己,不然几年都不闹了的倭寇,偏偏今天打过来。
那人挣扎不掉,一边扭着身子一边道:“门是关上了,可是这帮叼木卵的还往这边冲,娘的!成千的人!你倒是给老子放手啊!!”
郦君玉和皇甫少华对视一眼,看来麻烦不小啊。
梅朝成已逆着人流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喊“我是浙江巡抚梅朝成,今天特意到此,就是要和大家共同抗敌,把倭寇打跑了,所有抗敌的人全都有赏!”这话也就是骗骗吓慌了的老百姓,你一个巡抚知道倭寇要来能就带这么两个人?
不过他这一嗓子还是让慌乱无靠的民众感到有了主心骨,虽没见过巡抚大人,但他身边那两人可是拿着火铳的,沿海百姓见多识广,不但认识火铳还能看出来这两位手里的火铳比倭寇手里的看着更精致。这位大人看着就器宇轩昂,还带着这样的随从,肯定就是巡抚大人了。
梅朝成接着道:“大家不要跑,我刚从西边来,那边也有一伙倭寇。咱们这边倭寇人数不多,有墙做屏障,定能将倭寇歼灭。”不亏是封疆大吏,瞎话那是张嘴就来。
话不论瞎不瞎,有用就行。不少人真被他这番话哄住了,既然背后也有倭寇,咱还能逃到哪去呢,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不说家当,老弱妇孺也跑不过这帮以杀人为职业的倭人啊。索性拼了。
当即就有青壮从家里拿出家伙围到梅朝成身边,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服从强者的心理,危急之时尤其如此,随着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梅朝成当即带领大家往土墙那边走去。
一路走,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队伍里,不止是青壮年,还有一些强壮妇人、半大孩子和身体强健的老人也跟上来。
不一时便来至墙下,不但门已经关上,而且有耆老族长组织人手抵抗,郦君玉一眼扫过去,就大概明白了,准备逃跑的多半是穷人,越是富裕的越有抵抗的决心,这倒不是因为“仓廪足而知礼仪”,而是因为“有恒产着有恒心”,偌大的家业难道就丢了么?除非万不得已,富人轻易不会抛家弃业。
门虽闭上了,外面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想把它撞开,里面的人搬来磨盘马槽等等重物把门顶住。还有一些人端来一大锅一大锅的开水从墙头浇了下去,每浇一锅水,墙外就是一阵惨叫。尽管如此,即使是郦君玉这样的军事外行,也能明显感觉到快要支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梅朝成带着“援军”来了,墙下民众一时间士气大振。倭寇受了挫折,暂时退出百余步,列队集结。
墙下本来就有踏脚的地方,分做两层,站在上面一层,正好能露出头看见外面的情况。墙头上大部分都是青壮,一个人年纪较大的人就比较显眼,而且这人穿的比较好,别人对他的态度显得比较恭敬,一问,果然是本村的族长。
郦君玉也在墙上探头看出去,只见对面全是手拿双刀的倭寇,万幸的是没有上千的人,但也没好多少,五六百总是有的。穿着杂乱,头发都做倭人的样子,看不出来谁是首领。这其中不知有多少是真倭,有多少是剃了头发换了衣服拌做倭寇的大齐子民,无论如何,对上这么多以抢劫杀人为业的匪徒,就靠村里没有操练过兵阵的人,根本没有胜算。
遇到坚决的抵抗,倭寇看来也不想白白送死,排好阵势就是不往前冲。村民这边先抻不住,族长站在墙头向对方喊话,大意是我们村小,没钱,您老抬抬手,要什么我们直接给您就得了,您就别打了。
族长刚说话,郦君玉突然小声问皇甫少华:“你火铳使得如何?”
皇甫少华心领神会,紧紧盯着对面的倭寇,一边道:“与箭法不相上下。”
郦君玉简洁地对蔡羽道:“把你的火铳给了芝田。”蔡羽虽然不知道他这是要干什么,但二话不说,照办。
倭寇那边马上没有回音,远远看去有两个人在说话,似乎是一个人吩咐另一个听着。几句话说完,只见听命的那人转正身子,挺胸仰头,正准备说什么,皇甫少华眼疾手快左右开弓,“砰,砰”两声响过,对方刚才说话那两人应声而倒。
郦君玉几人心中各自长出一口气,要是倭寇说把不是你们村的外人都交出来就放过你们,那样的话会是什么结果?反正你说你是巡抚,咱们也不认识你,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咱全当没听见,什么都没保命要紧,哪怕事后治罪,那也是治罪的时候咱还活着不是。
没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皇甫少华一出手就放倒了两人,郦君玉明显感觉到身边士气大振,村民们一开始对梅朝成是否是巡抚大人还半信半疑,皇甫少华这一手亮出去,再没有人怀疑了——在村民的朴素认识里,除了巡抚大人,还有谁能带着会使双枪的随从——既然巡抚大人说凡是抗敌的有赏,逃也不一定逃得了,还不如跟他们拼上一把。因此各个摩拳擦掌。
倭寇那边有一瞬间的安静,随即便有一人撕喊着举着刀冲过来了,其他人也跟着一拥而上,郦君玉听不懂他嘴里喊的是什么,心想这或许真是个日本人,虽然浙闽土话说快了,也让听的人一头雾水,但看村民的反应,应该也是听不懂的。
墙头上严阵以待。
倭寇身上带着火铳,但在冲锋的过程中并没有用,想来即使在日本,火器也是金贵东西,现在村民都躲在墙后面,放枪只是浪费弹药而已。冲上来先是劈门,这门就是木头做的,不过厚重一些,倭寇在门外劈,里面就用各种东西顶。后面冲上来的倭寇,挤不到门前,就努力往墙上爬,反正不高又是土墙,墙上难免有坑洼,可以借力。墙头上的人,凡是能动的,就连郦君玉和梅朝成都不例外,各自抄了家伙努力人往下砸,往下捅,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人爬上了墙。
双拳难敌四手,皇甫少华等人再厉害,又能挡得住多长,这有点类似于修长城,你万里长城万里布防,就算派百万雄兵,一里才平均一百人,敌人只要派兵撕开一个口子,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好在事实上,长城一线大多是山脉,只要派重兵把守住有限的关隘就行。
眼下的情况却是一圈四道边哪都差不多,皇甫少华等人有没练过分身术,其他人平常都是拿锄头的,猛一见了拿刀的,心理上先怵了,自然敌不过。
这可是要了命了。
皇甫少华一见敌人翻过了墙,便护着郦君玉往后退,郦君玉道:“把火铳给我,你且去杀敌。”
他们所处的位置恰好离墙角不远,有皇甫少华护着,且战且退,郦君玉手里握着火铳背靠墙角观察着局势,只见这帮倭寇翻进墙里之后,并不忙着冲进村里抢劫财物,而是不停地在出击同时向周围张望,似乎是在寻找什么,终于有人发现躲在墙角,被皇甫少华挡在身后的郦君玉,一声唿哨,就有更多的倭寇向着这个方向杀过来。
看来这帮人果真是带着目的来的。
有皇甫少华挡在面前,一时倒是没人能伤着郦君玉,此时墙上墙下的村民都在和倭寇拼杀,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村民们在人数上略有优势,但缺乏正规的操练,即使短时间能和倭寇一拼,时间稍微一长,显出士气低落的迹象来了,这样下去大家都得完。郦君玉提声道:“梅巡抚已派人调杭州后卫官兵前来,再等片刻援军即到!”杭州后卫里这个村子不远,地理距离让他的话显得十分的可信,原本准备脚底抹油的人一听倒又有大半和倭寇拼上了。
郦君玉不纯是骗人,不算在钱塘湾船上的水军,他从京城带的锦衣卫就有二十人,他身边虽然只有蔡羽,其他人自然不可能躲懒,刚才看见了几个,肯定还有人在村外,村里打成这样,没道理不去搬救兵。
事实上,真是如他所料,村民们能那么早发现倭寇,就是锦衣卫的功劳。除了跟着村民们跑进村里报信,还有人立刻打马赶到了杭州后卫,亮出腰牌,直接拎着指挥使的衣领,让人点兵。
杭州后卫李指挥使在验过腰牌确定无误之后,果断地亲自带着人马杀了过来——千万不能得罪锦衣卫,差不多是朝野上下的共识了,再说了,陷到里面的除了梅朝成这个巡抚之外,还有一个伯爵,一个侍郎。尤其郦君玉这个兵部侍郎还是梁丞相的女婿。你要是敢见死不救,让丞相的爱女守了寡,李指挥使相信离自己媳妇守寡也不远了。
一刻不停地拼了命地赶过去,等他们到了地方,看见郦君玉和梅朝成身上大片的血污,魂都要吓飞了,好在武将的本能告诉他这血不见得是他两人自己的,这才撑住了。
什么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类的故事听听就好,别当真。赵云单骑救主能救得回来还毫发无损,完全是因为曹操惜才放水,吩咐不许放箭的缘故,大齐的村民在训练有素的倭寇面前差不多相当于是一帮乌合之众,皇甫少华武功再高强,双拳难敌四手,之所以能撑到援军来,最主要还是因为一开始就放倒了对方主帅,让倭寇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阵法什么发挥不出来,村民人数稍微占一点优势,加上是在自己家作战,占有地利之便。饶是如此,村民们死伤也是十分惨重,锦衣卫阵亡了好几个人,皇甫少华和蔡羽都带了伤,万幸的是事后发现郦君玉和梅朝成身上的血都不是他俩自己流的。李指挥使心想必是祖宗保佑,回去要给列祖列宗的排位多烧几次香。
我怎么就这么喜欢写打仗呢,你说。保证后面不会再有血腥场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5章 春日游陡生变乱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