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6、四宜园设宴接风 ...

  •   苏州以园林著称于世,杜家的四宜园名气虽不如网师园、拙政园名声显著,却以精巧取胜,园中遍植青松翠竹,因此虽已入冬,依旧一片青翠欲滴。

      郦君玉此来是代表元熙颁赐宣谕,所以四宜园中门大开,杜萱荣带着家中上下迎候在正门之外,郦君玉下车快步上前与他问好寒暄,杜萱荣致歉道:“公主听说陛下与太后派大人来江南,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前晚上欢喜的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反把自己弄得凉着了,今天本来说要亲自迎你的,我怕外面冷,好说歹说才劝住,她现在正堂相候。”

      好一派鹣鲽情深。郦君玉急忙表示一切以公主的身体为重,“陛下和太后再三叮嘱让我转告大长公主殿下千万保养好是身体,太后说了‘人上了年纪难免这病那痛的,有什么要用的药或是想请的太医,只管跟京里说。’我这次来,受命带了一些御用的药材。临行前,陛下与太后还特地命我留心看大长公主的身体如何,以便回去如实报告呢。”

      杜萱荣急忙谢恩,又相互客套几句,这才请郦君玉一行入内。

      四宜园的正堂名为心远堂,取心远地自偏的意思。又是四宜又是心远,无不表现出一种远离朝堂的隐逸之气,只是略显刻意。

      高平大长公主身着霞帔,在层层礼服的重压下显得有些孱弱,厚厚的粉也掩饰不住憔悴的脸色,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的头顶,透出冷傲自大的态度。这样一比较就更显得杜萱荣风度翩翩神采奕奕,两人站在一处不像夫妻,倒像是差着辈分似的。

      郦君玉先把元熙让他带的礼赏赐下去,不仅有药材、绸缎、金玉玩器等等,还有一个厨子!这是太后听说大长公主怀念小时候在宫中吃得糕饼,特意给她的。“当年的老厨子干不动啦,这是他徒孙,手艺过得去,你尝尝,还是宫里的口味。”这是太后让他带的原话。

      高平大长公主没听他说完,眼泪就下来了,“想当初谁不羡慕我嫁得好,却不知我一个人在外面,想吃点家乡口味都难,反是我那些嫁在京城的姐妹,彼此之间倒好时常走动。”

      “陛下专门派人来看咱们,又赏赐了这么多东西,你不说谢恩怎么反倒流起眼泪了?”杜萱荣压下心中的不耐,看似玩笑地说道。

      “大长公主这是想家了。”郦君玉表示理解,“思亲怀乡乃是人之常情,尤其到了秋冬景物萧瑟,越发如此了。实不相瞒,我到了九江甚至起了溯江而上,回家看看的心思呢。”

      杜萱荣道:“正是这样,公主原先还好,这几年上了岁数,越发想念太后、陛下还有其他兄弟姐妹了。”

      郦君玉笑道:“这有何难,陛下与太后也想念公主,何不写份奏疏给陛下,或许开春便可以启程返京了。”

      高平大长公主似乎意有所动,“是啊,我离京多年,也想回去看看呢。”

      大齐的规矩,王爷们不能随意离开封地,公主没有封地,所以也不用受这条规矩的束缚。

      “进京的事不急在这一刻,倒是时辰不早,席面都准备好了,郦大人一路上舟车劳顿,咱们也不能太不顾及人情,大伙饿着肚子聊天吧。”杜萱荣道。

      “对对对,”孔培文笑着应和,“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也是一样的。”

      高平公主听他们这样说,便也抹泪道:“是我一时高兴的糊涂了,咱们先吃饭。”

      郦君玉注意到高平大长公主身后站着为圆脸的嬷嬷,便笑问:“这位是孙嬷嬷吧,太后专门让我跟你说,你的家人在京城都好好的,你只用心伺候好大长公主。”

      孙嬷嬷一听此言,激动的嘴唇都哆嗦了,“太后娘娘还记得奴婢。”又表忠心,“请太后放心,奴婢就是拼上性命不要,也不能让公主受委屈。”

      杜萱荣淡淡地看了孙嬷嬷一眼,一言不发地引众人往后面去。

      宴席设在绿满轩,四周遍植翠竹,虽在冬日依旧青翠欲滴。一众人从心远堂穿林渡桥地过去,郦君玉少不得夸赞四宜园景致清幽,“东坡居士曾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绿满轩四望皆青翠欲滴,无处不显风雅之趣呀。”

      “可惜小儿顽劣,只想做一个喝酒吃肉的俗人。”杜萱荣瞪了杜欢一眼,说道。

      杜欢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高平大长公主唯有看向儿子时眼神是温柔的,疼爱地拍拍他的手,又不满地瞪着向杜萱荣。一家三口之间暗潮汹涌。

      “这也简单,若想不俗与不瘦,餐餐笋炒肉。”郦君玉笑看着桌上一盘炒二冬说道。

      不少人都噗嗤一声笑了,皇甫少华也差点笑出声,急忙掩饰地咳嗽几声。郦君玉瞟他一眼,问“还没好些吗?”又转头对高平大长公主夫妇道:“下官替芝田告个罪,他这些天犯了旧伤,今天怕是不敢吃酒的。”

      孔培文道:“哎呀,那可惜了,驸马这里上好的花雕可不是轻易能喝的着,正好他那份归我了。”

      见此,杜萱荣也就顺嘴人情地关心一句“怎么,忠孝伯不大舒服?”

      “旧年里受了伤,阴天下雨便会作痛,近来又添了嗽疾。”郦君玉答道,说完回头瞪皇甫少华,你倒是再咳嗽几声啊。

      于是皇甫少华只好再接再厉地咳个不停。这下子引得公主也转过头来问:“要紧吗?年纪轻轻可不要做下病根了。”

      皇甫少华忙笑道:“些许小伤,不碍事的。身为武将,身上多少都有伤病,臣已经算好的了,若是在边疆赶上敌军来犯,病的再重也得披挂上阵。”

      高平大长公主和太后是一个辈分的人,上了岁数的人不免唠叨:“年轻人就是这样,讳疾忌医有病也藏着掖着,好像是怕被人耻笑病弱似的,年纪小的时候不保养,等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就知道厉害了。”

      郦君玉忙道道:“正是大长公主说的。可他药也吃了,只是不见效。”很是发愁的样子。

      高平大长公主道:“只怕还是受了潮寒。你们坐船走水路潮湿是免不了的,南边也比不得咱们京城冬天舒服,天天下雨,就算有炭盆也不顶用,不能烧的时间长了,不然有烟气。你们若是住官驿,呵呵,那地方更住不得人了。”转念一想,吩咐道:“你们干脆就住我这四宜园倒还便宜。”

      郦君玉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嘴里却推辞:“这个——不合适吧。”

      被一个年轻臣下反驳,哪怕语气很客气,公主的执拗脾气也被挑起来了,“没什么不合适的,空院子有的是,欢儿,回头你去安排一下,我看静性斋那边就好,地势高又清静没人打搅。”

      “不是,”郦君玉为难道:“我们还带了人的。”

      “护卫?”高平大长公主不以为然的撇撇嘴,“住在我这里还怕人行刺?要那么多人做什么。”许是出身皇家,从小走哪儿都是一堆人前呼后拥的,在高平大长公主看来在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要带一众侍卫实在是最烦人的事。“芝田病了,你们更不用忙着赶路,索性多住几天。明堂状元出身,是有大学问的人,欢儿正好有机会向你讨教文章。”

      果断干脆的吩咐,仿佛又让人看到了那个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敢于决定自己婚姻的的爽朗大胆的公主。

      杜萱荣还没来得及阻拦,大长公主就连郦君玉他们住哪儿都定好了,他只得压住心头的火气,客客气气的和几人应酬。

      杜欢见郦君玉、皇甫少华被母亲留下,很是开心。他自小被母亲娇宠,又被父亲严加管束,颇有些无所适从,后来杜萱荣干脆不让他们母子多见面,昌平大长公主为此和他大动干戈地吵闹过许多次。

      杜萱荣很有策略,没说什么慈母多败儿之类极易引起抵触的话,只说“我们终究护不了他一世,陛下与他只不过是表兄弟,关系已经远了一层,再过几十年欢儿的孩子呢?多少宗室尚且衣食不济!何况是咱们这样的亲戚。不能考也就罢了,他明明能去,家里也供得起他读书,为什么白白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作为母亲,高平大长公主总是盼望儿子好的,最开始狠下心来一两个月也不见儿子一面。然而杜欢的时文依旧毫无起色,这时她才明白儿子或许不是那块料,就好比种地,种下种子,浇水施肥静等开花结果,辛苦一点也就认了,但要是一颗石头呢,非要种下然后给你开出朵花结出个果子来?

      不是高平大长公主嫌自己儿子笨,杜欢的诗写得不错,字也写得好,可就是写不了八股文章,于是转而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儿子不行或许孙子就擅长了,何必把孩子逼得那么紧。杜萱荣怎么会听她的,自己辛苦考来的功名到手就算丢了,儿子居然连这条路都没走过,这让他如何甘心!!于是夫妻之间弄得越来越僵。

      郦君玉是状元,有他指点,自己或许就开了窍了呢。这是杜欢的想法。如果他能考个功名,哪怕只是个举人呢,对他爹也算有个交代,爹娘也不用天天为了他置气了。

      高平大长公主想的却更多,眼下的用处却是有郦君玉在,杜萱荣不好做的太过分,儿子趁这个机会也好歇一歇。

      “正好,过两天把石家孩子叫来,你们年轻人一块好好聚一聚。”高平大长公主提议道。

      “我看还是算了,”杜萱荣不以为然道:“芝田伤病在身,需要静养,你闹一帮子人来,是让人养病的么。”

      高平大长公主黑了脸,平时也就罢了,今天当着她娘家派来的人,驸马居然也这样落她的面子,双眉一扬就要和杜萱荣吵起来。皇甫少华忙表示,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既然来做客,那么就客随主便,全听主人家的安排。

      郦君玉看出来了,不管公主说什么,驸马逮着机会都要给她泼冷水。是什么让曾经一见钟情的爱侣成为相看两相厌的怨偶?

      “石家?不知可是鸿胪寺石少卿家?”郦君玉明知故问。

      “正是他家。” 杜欢加在父母中间左右为难,很高兴郦君玉主动能转移了话题,“郦大人和石少卿也有交情?”

      “共过一次事,知道他是苏州人。”郦君玉放下手中的筷子简短说道。

      提到石轩就想起他出使鞑靼的事,路上死了好几个护卫,那是郦君玉第一次亲眼看见有人死在面前,不管表面多么镇静,心里却是无限震惊与恐惧。总之,不是一段可以下饭的愉快回忆。

      “不只是石家,和你同科的徐琛,他家也是苏州的。”高平大长公主补充道。“听说徐家也有几个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不如一块请来玩玩。”

      徐家在苏州算不上望族,顶多算是诗书传家的中等人家,离与公主爱子交游还远着呢,不过徐琛考中榜眼,听说皇帝对他也还器重,日后前程不可限量,而且他家还有几个子弟读书也很有天分,若是再出个进士举人,他们这一辈翻起来也未可知。

      这是许多人心里的想法。

      “徐子清托下官为他给家里带信,我打算改天去他府上的。”郦君玉委婉地推辞道。

      杜家和走私商货掳掠人口的事还没弄清楚,郦君玉怎么也不能因为自己,让徐家和杜家搭上关系。

      “娘,这些事我来安排就好。”杜欢也觉得他娘说的不靠谱,只是不便当着外人面反驳,只好敷衍过去。

      石家俩儿子,老大叫石辂,老二叫石轺,石辂还好,虽不爱舞文弄墨,每天帮家里打理庶务,是个正正经经办事过日子的人,老二就不得了了,文不成武不就,还喜好男风,听说有次出门不知怎么的,看上徐琛弟弟徐珊,追着人家死缠烂打,徐珊一介文弱书生拿他没办法,被他缠不过只好告诉家里,最后是徐家老太爷出面找上石慧琳,石慧琳大怒狠狠打了石轺一顿板子才算完。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石轺由爱生恨,算是跟徐珊结下仇了。你说,这两拨人怎么可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呢。

      多亏郦君玉和皇甫少华都是有官身的人,杜欢心想石轺虽然混账,倒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人能撩什么人不能撩,自从上次徐珊之后收敛了许多,不然的话只怕他活不到现在的岁数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6章 四宜园设宴接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