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7、处处置酒庆团圆 ...

  •   中秋这天,梁府上梁素华早早命人准备好了酒肴、月饼、瓜果,和郦君玉在上房陪着梁鉴夫妇、康信仁夫妇说话,元郎在旁边玩耍,只等月上中天就去花园里吃酒赏月。

      孙氏见丫鬟仆妇来来往往井井有条,心里暗暗点头,别看梁素华出身小户人家,打理家业倒是颇有一套的,不动声色就把人收服了,就凭这手段谁能小瞧了她。

      那边梁鉴和康信仁长篇大套地从湖广一带的风土人情说起,一路天南地北的聊起来,康信仁贩卖货物走南闯北,见识不拘于一城一地,川湘、云贵、京城他都熟悉,两人越说越热闹。

      梁夫人对孙氏笑道:“还是今年好,往年就我们几个人,越到年节越觉得人少,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依我说也没外人,也别分什么男一桌女一桌了,就一张桌子上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吃一顿饭可好。”

      孙氏心说还不是怪他们到现在也没个孩子,不过大过节的就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可不是,自家人何苦闹那些虚礼。”

      看看玩得高兴的元郎,孙氏心里又暗暗得意起来,诰命夫人又怎么样,你也比不上我有儿子呀。说实话一开始孙氏对这个康信仁跟别人生的这个孩子,心里十分的膈应的,但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等康信仁百年之后,偌大的家业都落到别人手里去吧。要让郦君玉说,孙氏最大的运气是康信仁对她有良心,打元郎一落地就被抱到她跟前养着,后来康信仁把两个妾都打发了,这下子元郎整个成了她儿子。

      元郎正在撩猫逗狗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年纪,自个玩了一会儿,一扭头看见梁夫人挂在廊下的一只红嘴绿毛鹦哥正在那啄食,他觉得挺新鲜,蹦蹦跳跳地想够下来玩,无奈人小个低够不着,便叫郦君玉:“哥哥,帮我拿~”

      那鹦哥是梁夫人的爱物,不是一般的聪明,元郎刚说完,就也怪声怪气地学他:“哥哥,帮我拿~”

      元郎转头过一本正经地教鹦哥:“这是我哥哥,你不能叫哥哥。”

      鹦哥也不啄食了,盯着元郎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这是我哥哥,这是我哥哥。”

      元郎不高兴了:“你这笨鸟,这是我哥哥,你找你哥哥叫去。”

      鹦哥学不了这么长的话,扑闪这翅膀对着元郎:“笨鸟笨鸟笨鸟……”

      元郎气得涨红了脸,跳着脚跟跟鹦哥对骂:“你是笨鸟,你才是笨鸟!”

      满屋的人都笑得不行,梁夫人笑骂丫鬟:“还不把那鹦哥提出去,看吧孩子逗坏了。”

      那丫鬟笑道:“人家养鹦哥都是嫌教不会说话,咱们这只是伶俐过了头,一天局听它叽叽呱呱。”说着提了架子过去了。

      元郎被只鸟骂,气得眼泪汪汪,梁素华笑着拿帕子给他擦眼泪,郦君玉摸着他脑袋笑道:“你呀,跟它计较什么,它歪缠起来你能怎么样,不过白置气罢了。就算赢了,也是赢只鸟,很得意吗?”

      梁夫人见元郎大大的眼睛眼泪汪汪,十分可爱,把他拉到身边,拿果子给他吃,又说郦君玉:“他才多大,你就给他讲道理了。”睇着梁鉴道:“都是相爷天天教训君玉,君玉这跟你学的也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梁鉴呵呵一笑,“你别说,他这几句倒有几分道理。”

      “现在可不是讲道理的时候,”梁夫人起身笑道:“我看他们都备好了,咱们也该入席了。”

      宫里也在过节,元熙现在最怕的就是过年过节,人都回家团圆了,他再怎么也不可能这时候把郦君玉召来陪他。

      孤单未必是一个人独自凄凉人不问,后宫佳丽虽多,元熙觉得自己对于她们来说只是夫主,是夫更是主,自从温氏寒了他的心之后,元熙怎么看他的这些嫔妃都觉得她们有私心,讨好奉承他,也不过是为自己为儿女为了娘家求得好处而已。

      一片花团锦簇笑语盈耳中,却没有一个知心客,没有一个和他在一起,让他不觉得被算计的人,就连太后,他的亲娘也不例外。

      看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元熙只觉得满宫里的欢喜都与他无关,不,还是与他有关的,是特特演出来给他看的,元熙此时好比在戏台下看戏,台上演得再热闹,那热闹都是戏里的热闹,是别人的热闹。

      一边想着,元熙的眼光便从宫里诸人身上一一扫过。先看到的是坐在最下面的和嫔,就是李朝敬献的那一位。大齐历代都有李朝的嫔妃,李朝贵女也都通汉话识汉字,入宫后倒是没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她远离故国,又是在那种情况下被堂兄当做谢礼送给元熙的,神情上不免有几分胆怯,换做别人或许会觉得他楚楚可怜,但元熙只觉得腻味。

      目光又滑过别人落在温氏身上。温氏当初在宫里也曾红极一时,除了皇后刘燕玉就数她最得宠,刘燕珠为此很是吃醋,她还有两个女儿,这在宫里也是头一份了,现在虽然容貌依旧俏丽,身材也依旧窈窕,但他却对她再没有当初的喜爱。自从元熙把她赶出去的事传出来,温氏整个都消沉憔悴了,今天虽然打起精神和人说话应酬,以往眼里的神采却是没有了。

      想到刘燕珠,元熙又把目光投向皇甫长华。太后正拉着皇甫长华的手笑眯眯地说话,见元熙看过来,对他道:“你看谨妃多孝顺。”

      “哦?她孝敬母后什么了?”

      元熙问的一本正经,太后被他噎得没话说,皇甫长华向太后笑道:“妾身服侍您可不单是为了尽孝心,我还想沾沾太后您的福气呢。”说的太后笑了。

      元熙心里没意思,有一搭没一搭地陪着太后说话,吃酒赏月。太后年纪大不耐久坐,吃完家宴,就回仁寿宫了。太后一走,元熙懒得坐着了,把几个女儿叫到跟前吩咐了几句不要吃多了停了食,晚上天凉多穿点什么的也走了。

      什么两尊大神都走了,妃子们还呆着干什么,八月夜里已经挺冷的了,院子里露天坐着冷飕飕的,也纷纷各回各宫。一场中秋家宴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说起来,倒是皇甫家这个中秋过得最高兴,除了家里人少点,冷清点,没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了,或者皇甫夫人心里有遗憾——要是皇甫少华娶妻生子就好了。但即使这样,皇甫夫人已经很满足了,儿子丈夫好端端地坐在身边,皇甫夫人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皇甫敬身体不好,等到月上中天,饭也吃过了,酒也喝过了,月也赏过了,皇甫夫人和皇甫少华就催着他回房休息。

      父母回去了,皇甫少华也回房里,此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早早睡下岂不辜负了良辰美景,索性叫小厮在院子里摆了一张小花梨桌子,准备好酒肴,“摆两副碗筷酒杯。”皇甫少华吩咐道。

      “爷还请了人?”小厮觉得奇怪,这都什么时候了,别人也要在家团圆赏月呢。

      “多事!”皇甫少华笑骂道:“爷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多嘴了。”

      小厮满腹疑团地准备去了,把两副杯子摆好,然后看着他家伯爷坐在桌子旁边,对着对面空气唠唠叨叨。小厮吓了一跳,差点以为他魇着了。

      过了十五,各家把过节的东西收拾一下,十七一早随驾的人就随着皇帝动身往京郊上林去。

      结果,圣驾还没动身,十六这天早上,宫里突然传出旨意,命令驻扎在京城西郊的健锐营,除了参加校阅的士兵,其余人员做为护卫军,立刻开拔前往上林。

      丞相里孟士元和薛劲松跟着走,京城里梁鉴领头,每天有紧要奏折快马送到上林。各衙门一大半的人也都跟着到了上林,还有勋贵子弟们只要能上场的也都要去。这么多当官的出行,每人还要带上一两个小厮,加起来又是上千号人。

      为了带谁不带谁,梁府里还小有一番争执,郦君玉只准备带荣发一个人——万幸孟夫人持家严谨,男仆见不着内院的丫头,带着荣发也不怕被跟着孟士元的人认出来-——梁夫人、孙氏都觉得他带的人太少了。

      “那怎么够使,”梁夫人极力反对,“我听说去了上林,你们是住帐篷的,水也没有饭也没有,都要自己去取,还有你的穿戴,他一个人怎么支应的过来。苏宝成横竖也没什么要紧事,把他也带上岂不好。”

      “就是,你岳母说的有道理,你听话啊。”孙氏也帮腔道。

      既然是住帐篷的,郦君玉怎么可能带苏宝成呢。“住帐篷地方只怕不大,住不下那么多人吧。”郦君玉欠身道:“白天我陪着陛下或者阅视或者打猎,没什么使唤人的地方,不过就是那点东西,荣发一个人尽够使了。再一个孟相、薛相带的人也不多,我年纪轻轻也带两个人有点显得招摇了。”

      梁夫人和孙氏还是觉得使唤的人不够,怕他受委屈,郦君玉只好说:“陛下出京,宫里多少人跟着,万一冲撞了谁就不好了。不说陛下,别人也要带小厮,人多了在一起难免有点磕磕碰碰的,荣发跟了我这些年,一直贴身服侍,我的习惯他都清楚,性子也谨慎,宁可让他忙点,闲着反而说不定才要生事。”

      说来说去两位长辈拗不过他。

      因为这次阅兵,朝廷走了一大半,护卫的士兵更多。一大堆的人骑在马上列队而行,旌旗猎猎看上去怕颇有气势,从宫门前到上林这一路,黄土铺路净水泼街,闲杂人等早早都被拦的远远的,以免有心怀不轨的人混在其中对皇帝不利,百姓们想围观,只能在一射之外。

      这时候就能看出百姓们对朝廷是否拥戴了,早年先帝出游频繁,人们也远远围观,但那是看热闹,毕竟皇帝的仪仗车驾华贵辉煌,平时难得看见。即便距离很远,所有人在皇帝辂车走过来的时候按照规矩都要跪拜,就算有护卫的官兵看着,也有人敢抬头偷看的,更别说车驾到来之前或者走远之后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了,总之,敬意不那么足。

      现在就不一样了,大齐在元熙的带领下大了几场胜仗,元熙帝在百姓中威望之高几乎要与太祖太宗持平了,车驾所到之处,两边乌压压的人群无不忘尘拜倒五体投地,自发地口呼万岁,一个人的声音渐渐越加越多,越来越大,终于如海潮一般可惊动山岳,元熙离得虽远看不清楚,但热烈的气氛还是传到了他那六匹骏马拉的金色的辂车里。

      元熙见此情景一时间也是心潮澎湃慷慨激昂,决心要做一个明君,至少也要做一个守成的明白君,日后不敢说留名青史起码也不能被后人骂。

      从京城到上林快马不到半天的路,但是御驾出行怎么可能逃命一般的策马狂奔呢,何况大队人马中有不少年事已高的官员,骑在马上不摔下来就阿弥陀佛了,所以卯时动身,到了申时最后面的人才到了上林。

      元熙住在宫苑里,孟士元和薛劲松也一人有一个小偏殿可住,元熙开恩,给了几位年高德劭的老臣和两位丞相这样的待遇,至于郦君玉这种年纪轻品级低的,没的说,住帐篷去吧。

      几百顶帐篷成列成伍横平竖直地排出一大片不见边际的帐阵,按照各个衙门划分了区域,兵部是主管阅兵的衙门,他们就住了离行宫最近的一片帐篷里。里面很简单地摆了桌椅床榻,荣发先去打来水让郦君玉洗脸,又把带来的行礼归置好,把皇甫少华送的狐皮铺在床上,还没弄完,外面就有人叫去领饭。

      郦君玉对他道:“你去,这儿我来收拾。”

      荣发刚出去,唐文潜就晃晃悠悠地进来了,见郦君玉自己动手放东西,笑道:“跟你的人呢?你不会只带了一个人来吧。”

      郦君玉问他:“你怎么过来了,你住哪儿?”

      “就在你隔壁。我带了两个小厮,你这儿要是顾不过来,招呼一声,让他俩来搭把手。”

      说话间,皇甫少华也来了。阅兵这段时间比兵部更忙的就是各营的主官了,所以见他来,两人都有点惊讶,唐文潜甚至想到是不是勇毅营有什么事了,结果他只是“过来看看恩师安顿好了么。”

      “吓人一跳。”唐文潜在他肩膀上捣也一拳,“知道你有孝心,也不用这么殷勤吧。”

      “你且去忙你的,陛下对勇毅营寄予厚望,千万不能出纰漏让陛下扫了兴。”郦君玉嘱咐道,“还有,我让准备的东西你都准备好了吧。”

      “恩师放心,一应都准备好了。”皇甫少华保证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7章 处处置酒庆团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