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5、备围猎演习箭法 ...

  •   元熙六年的秋天,对于京城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季节。就连往年常见的连绵不断的秋雨和扬起沙尘的秋风都没有来。更别说仗打完了,流民该安置的安置,该遣返的遣返,京中一片祥和景象。太平加上天气好,客商们路上往来方便,贩卖的货物更丰富,老百姓手里有几个闲钱,也乐得买点吃穿改善改善生活,街道上来往的人都带着笑脸,纷纷议论这是个好兆头。

      郦君玉心想一年都过去大半了,何来兆头之说,虽然这样想,心里也是高兴的,毕竟眼前的繁华升平也有他的力量在其中。一路走着,心里想着事,路就不觉得远了,很快就到了福安殿。

      离放风的日子越来越近,元熙心情轻快的就如同漂浮在空中的风筝一般,拽都拽不下来。他的心情一好,满宫里都快活了起来,当郦君玉看见元熙满面春风地迎过来是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既然是秋狩,肯定是要下场子围猎一番的,文臣武将只要愿意,都可以一展身手,当然至于是露一手还是露马脚这就全凭各人本事了。一般来说,皇帝除了特别文弱或者老迈的,都会亲自下场射两箭。皇帝打猎,如果空手而回太没面子了吧,不但不能空手而归还得个大猎物才算,一只兔子两只山鸡是不好作数的。

      其实怎么回事底下人都明白,不过看元熙的样子倒是准备正尔八经靠本事,郦君玉担心了。打猎的时候变数最多,野猪都能跑到茅厕去,郅都才能得窦太后百金之赐,这还是史有明载的,没记下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狩猎侍卫带的不会少,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这次阅兵围猎都是职方司操办,万一出了纰漏他是要担极大的干系的。

      元熙却不觉得会有什么危险,兴致勃勃地跟他说:“你还没见过朕的身手,想当初朕自五岁起开始习武,一天天打熬过来的,到如今二十多年从没放下过。”说到这儿,元熙忽地笑了,问他:“你会打猎么?”

      “臣没学过弓马,不谙此道。”郦君玉诚实道。

      “君子六艺,没想到也有你不会的。没什么,现学也来得及。”元熙含笑道。

      等等,学?学什么?“习武那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臣临阵磨枪只怕不行。”

      “没事,你不是会骑马么,开弓射箭谁都会,”大不了射不远射不准嘛,“你练练,到时候就跟着朕。”

      “臣是主管阅兵的人,不好跑去打猎吧,万一有个什么事都找不见我。再说,臣一个文官,骑术不精,射术干脆没有,跟着陛下只能给您添麻烦,怕扫了您的兴致。”

      不会,只要有你在,朕干什么都有兴致,元熙心里说道。他之所以对围猎抱有如此高的热情,一方面是出于对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渴望,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显摆,瞧,朕也是允文允武的哦。郦君玉作为最重要的炫耀对象怎么可以不在场。

      “一个阅兵准备了大半年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了,你们马部堂不是也在呢嘛。”具体操办的是职方司,但兵部尚书才是名义上的总揽全局。

      你让一部主官跑前跑后地忙,他这个做人下属的反而跑去玩,这——

      为此元熙找了个理由,说阅兵和狩猎还不一样,围猎的时候更能看出各营攻守配合的训练情况。马永年纪大了,这种骑在马上颠簸的事交给年轻人就好,马部堂安坐中军帐居中指挥就好。

      说得马永还挺感动,觉得这是皇帝体谅老臣,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

      为了让郦君玉不能反悔,元熙特地赐了他一副弓箭,内侍正儿八经地捧着送到梁府,要说他俩差不多天天都见面,以前赐下东西也没见这么扬铃打鼓弄得世人皆知的,就是为了让他没法找借口罢了。和郦君玉有相同待遇的还有唐文潜,也得了元熙赏赐的弓箭。

      那弓据唐文潜说是专门特制以备御用的,又说了种种好处,除了弓,还有一箭囊的白羽箭,郦君玉对兵器的了解完全是纸上谈兵,上手拉弓一试——弓弦纹丝不动。唐文潜笑的打跌,郦君玉面子挂不住,当下加了劲,终于拉开一点,手被弓弦割的生疼。

      身为男子,再文弱难免都有热血黄沙的豪情,少年读诗书,有几个人不爱《侠客行》,谁不羡慕“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好身手。且看一代文豪苏东坡都自称老夫了,还“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所以随着秋狩的日子越来越近,平时张口子曰闭口诗云的文官也沸腾了起来,尤其是唐文潜这样的年轻人,先不论有没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本事,全都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

      君子六艺时人只看中其中的“书”这一项了,不少人此前连弓箭都没摸过,正好趁这个机会相邀玩一玩,也算临阵磨枪,要是有天分,说不定还能上场露一手。

      唐文潜在其中更是热心的,在五城兵马司的小校场立了鹄子,邀请郑友新做教官指点大家。郦君玉看着御赐的弓箭,觉得也得向郑友新学两招才行。从衙门出来,换了一身月白色的箭袖,就往校场来。

      来的人已经不少了,徐琛、乔恒、范沂森都在,教官也不只郑友新一个人,大家见过了,又三五成群的拉弓的拉弓,射鹄子的射鹄子。

      郑友新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主要还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教指点大家。你说让一帮文人听丘八指点,谁听你的呀。没办法,只好又请皇甫少华、熊浩,他俩也是一堆的事,如果抽得出时间,也会来转一转。

      也是巧了,皇甫少华和郦君玉就是前后脚到,来了一看,一个小校正满头大汗地教他怎么持弓,越急越说不清楚,脸涨得通红。郦君玉奇怪,自己有那么可怕吗。

      “你去吧,我来教郦大人。”皇甫少华拍拍那个小校的肩膀。

      皇甫少华也不废话,自拿了弓拉满“恩师请看,拉弓第一要务便是两臂要端平。”当初他初学的时候,是将弓上挂重物再拉满,刚开始要拉满一刻,后来挂的东西越来越重,时间也不断加长,如此练了三四年才开始射箭。现在哪有这个功夫,于是略过不提,细细分说如何举弓、开弓,如何搭箭,如何扣弦。

      郦君玉得知躲不过必得上场之后,连夜翻书,于种种诀窍全都了然于胸,然而纸上得来与上手实践毕竟不同,比如“身端体直,用力平和”这还好领会,“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怎么才叫得法、从容,又怎么才叫一个前推后走,完全不得要领嘛。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怎么把弓拉开才是他现在最重要的事。

      他手上就是御赐的弓箭,皇甫少华拿过来从上到下仔细看了一遍,两臂用力将弓拉满试了试,松了手才道:“这张弓是上好的柘木造的,御用里面也是上等的了,寻常人拉不动它的。”差点说成寻常男子拉不动它,真这么说了,又该犯他的忌讳了。皇甫少华反手在背后取了一张弓“我也带了一张,或许比您那个用着顺手,恩师不妨试试。”

      皇甫少华带来的弓和御赐的那把相比长短、宽窄略有差别,看上去似乎也显得单薄。单薄就单薄吧,穿不穿得了鲁缟再说,起码架子先得搭起来。郦君玉试了试,果然要轻松一些,虽然拉不满,也差不太多了。拉了十来下,皇甫少华让他搭上箭试试——也没用元熙给的,而是用的皇甫少华特意带来的——一开始还显得有些生涩,射了几次以后慢慢找到感觉有了章法。

      皇甫少华在一旁光明正大地看着他,只觉得他身姿挺拔器宇轩昂,英气中带有一分不自觉的俊秀风流,心里不禁惊艳,又是得意又是发愁,一时间真是五味杂陈。

      练了有半个多时辰,郦君玉四十步内差不多都能射到鹄子上,再远那就真是力不能及了。其他人差不多也都这样,力气比他大的人不一定准头有他好,大家谁也别笑谁。

      骑射骑射,说白了是骑在马上射箭,射猎物。站在平地上都只能勉强四十步,骑在马上,马再跑起来还要射中猎物,那猎物也不是捆好了一动不动让人射的,也在玩命地飞跑,郦君玉心里掂量掂量,自觉这是个不可能短时间完成的任务。

      别人不一定和他有相同的想法,射完箭,一伙人又嚷嚷着要去骑马。骑马就不去了,郦君玉推说有事跟大家告辞,唐文潜凑到他跟前鬼鬼祟祟道:“都跟家里说好了,你又提前溜了,说,是不是拐到醉仙楼去见柳依依?我悄悄跟你说,那个柳依依其实是王文——你知道吧,以前做过云南学政,那年就在他手里出了科场案的那个,柳依依就是他闺女,原名叫做王雪晴。我那天也是不知道,早知道怎么也不能让你找上她。你可当心,别让人做了文章。”

      听说郦君玉在醉仙楼点的居然是王雪晴,皇甫少华吃了一大惊。他爹做云南总督的时候,云南学政正是王文,当然他那会儿不可能知道王文女儿的闺名,后来出了科场案,王文死在狱里,儿女都被牵连,儿子流放到西北,女儿听说是被后来的云南总督万友德的儿子纳做小妾,又因为大妇容不下,被赶了出来,是被一个富商带着北上了。这时候王雪晴早已不是学政家的千金小姐了,名字少不了被人在嘴里念叨过来念叨过去的,皇甫少华也就知道了。

      王雪晴在云南的时候,郦君玉当时还是孟丽君,跟着父母也在云南,据他所知,两家是有些来往的,按理说孟丽君和王雪晴很有可能见过面的。皇甫少华用一种满含担忧、探究、诧异、灰心种种复杂情绪的目光看着郦君玉。

      ‘别多事。’郦君玉也用目光回应。

      皇甫少华首先想到的是如果王雪晴认出了郦君玉,那可就是天大的麻烦了,无异于递给别人一把刀子随时对着你,哪怕王雪晴本人不想利用这个秘密谋取什么利益,但是被人胁迫了呢?总之这么大的把柄握在别人手里,太危险了。

      皇甫少华心里郦君玉就像神仙一般无所不能,既然已经知道有可能要大祸临头了,他不可能一点计划都没有,而自己贸然出手,很有可能会打乱他的安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5章 备围猎演习箭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