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3、被小妹气得吐血 ...

  •   不得不说元熙四年对于大齐来说是个不错的年份,整整一年都没有大的灾荒发生,当然了,这么大的国家,一城一地的小旱小涝在所难免,也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不是黄河泛滥,或者大面积的旱灾蝗灾就算是风调雨顺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喜讯莫过于八月初皇甫少华等人终于活捉了王昌,李朝全境得以光复。之后就是扫清余孽,这个就主要交给崔文焕,皇甫少华等人则一边派出少量的人马配合他,一边准备班师。

      李铭设宴请大齐的一干将领也是应有之义,齐军能上的了台面的军官全都有幸列席。席间先是对韦勇达的阵亡表示痛惜。听别人对一个跟他们关系不错的活人说这样的话,皇甫少华和熊浩心里直抽抽,脸上不动声色地听着,适时回应他几句,李铭又赐金银若干,对皇甫少华道:“这是孤的一点心意,还请送与韦将军的家人。”

      皇甫少华瞟了熊浩一眼,郑重答应了李铭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李铭感谢在座诸位,当然也不能空口说白话,各有赏赐,只不过李朝经过几年的战乱亏空的厉害,所以赏赐的不见得都是真金白银,而是根据个人身份分别赠予古玩、字画、珠宝等物。这点东西,至少在大齐上层将领眼里不算什么,几年仗打下来,缴获了多少奇珍异宝,照例这些东西是三七开,七份上交朝廷,剩下的三份就是他们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不然就凭朝廷发的那么一点俸禄,还想让人提着脑袋卖命?门都没有。——皇甫少华也不是个刻薄的人,有好处大家分,所以他手下这帮人至少回到老家可以说各个富甲一方的富翁了。不过李铭能根据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爱好做出赏赐,起码没出现把书画赏给一介武夫之类的事,可见其用心了,也就没有人计较赏赐的丰厚,一席宾主尽欢。

      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或者出于感激,又或者觉得皇甫少华值得笼络,反正李铭兴起了当红娘的念头,想把李氏的一位宗室女嫁给皇甫少华。之前他已经有一个堂妹入了元熙的后宫,这一位说起来和他关系更远一些,嫁给皇甫少华也算不错的归宿了。

      皇甫少华怎么能答应,当即就回绝了。李铭完全没想到会被拒绝,“元帅是因为未得父母之命?”

      “这个……”这倒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问题是真实的想法他敢说吗,他能说吗?

      李铭甚至觉得即使不能做正妻,做个妾室也行吧,反正血缘疏远,面都没见过,只是听说那女孩相貌极其出众,皇甫少华回去以后必受重用,如果能在他身边有一个宠爱的人,哪怕是妾室呢,也聊胜于无吧。

      这就更不可能答应了,皇甫少华斩钉截铁地:“此事不劳大王操心。”

      李铭脸色立刻不好看了,他再落魄也是一国之君,岂是一个他国将领可以随口就拒绝的的,皇甫少华急忙解释:“当年家父曾为下官定下孟相爱女,只因后来飞来横祸,孟氏守节投水,为报亡妻节义,在下佛前发愿为她守义三年。”

      当时三家的事闹得挺大的,尤其是孟士元上京告御状,整个京城上上下下街谈巷议的都是孟小姐贞烈,刘奎璧骄矜蛮横坏人姻缘,李铭那时候刚跟着他爹逃到大齐安顿下来,对此略有耳闻,加之他也曾经诗酒风流,也是性情中人,听皇甫少华这么说倒是觉得他重情义,“还请节哀。不过日子还是要过的,令尊令堂只怕也不由着你,你……”

      “想必家父家母能够体谅我吧。”

      话说到这儿也就没必要再说下去了,李铭理解地拍拍皇甫少华的肩膀,又额外拿出许多皮毛药材并一封信交与他:“孤与你老师郦大人一见如故,只可惜相隔千里,以后,唉,想要再见面只怕不容易,这封信你帮孤转交给他吧。另有些须薄礼,”停顿一下,捧着托盘的几个小宦官齐齐上前一步,李铭扫一眼:“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不过是孤王的一片心罢了。”

      李朝北部山多林密,野兽众多,出好皮子,尤其是狐皮虎皮柔软顺滑,一直都是进贡的珍品,拿来送郦君玉的也是特意挑好的,皇甫少华一眼看过去,见这两张皮子一张白虎,一张白狐,毛色纯净,极为难得,他虽不在服饰上面花心思,到底出身高门,知道宫里御用的也未必能赶得上。

      至于桑黄、高丽参、一枝黄花等药材,皇甫少华倒是看不出好坏,不过根据皮子的程度推断,肯定也是难得的上品,而且还投了郦君玉的喜好。

      对比其他人的赏赐,李铭送郦君玉的东西才真是用了心的,不是表面上的贵重,而是实实在在地体贴,换句话说,李铭给皇甫少华等人的赏赐,和他们缴获的东西性质一样,多数人到手就转卖了,还有一些或许会收藏起来,但送郦君玉的则是他平日生活里就能用得到的。

      远近亲疏一目了然,更别说李铭还用了“一片心”这三个字,皇甫少华心里小醋一下,暗想,你也就这一遭了,再和恩师见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就替你当一次信差又能如何。

      皇甫少华发酸的时候郦君玉正在发愁。

      大军就要凯旋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事,至少在孟士元、孟嘉龄或者还要加上梁素华心里是这样的。

      皇甫少华是孟士元挑中的乘龙快婿,之前也就罢了,一个无根无基的武状元,没什么人理会,但他现在恢复身份,更是新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将军,年轻有为英俊潇洒,这样的少年郎是多少人家眼里心中雀屏之选,如果错过去,以后想再找他这样的可就不容易了。而且郦君玉婚姻上还有一个困难,这一点和卫勇娥类似,就是即使他恢复女儿身,就凭他几年来的经历换个人谁敢娶她!?

      皇甫少华就不同了,先不说两家原有婚约,只看郦君玉为他们家平反昭雪出的力,他们也没有拒婚的理由——除非想背上忘恩负义的恶名,那样他家也别想找到称意的媳妇了——不但他家不会拒娶,而且女儿嫁到他家不用担心委屈受气。

      这样一个方方面面都合意的人真要错过去吗?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拿乔,等皇甫少华婚事说定,你再反悔求嫁,就只能是徒留笑柄了。

      孟嘉龄回京最大的好处是让孟士元和郦君玉的联系方便了,孟士元堂堂丞相总不能天天找一个小郎中说话,他两还一个户部一个兵部的。现在有孟嘉龄在,两人年纪相差不多,又同为翰林,总有见面的机会,什么话就由他出面传达就好。

      郦君玉估计到就要有这么一出,所以对于被孟嘉龄堵在回家的路上,他毫不意外。

      以梁孟的关系,家中小辈来往频繁一点也是正常,郦君玉知道他要说什么,便邀他去酒楼,两人在二楼的雅间坐定,荣发守着门口。

      “你倒气定神闲一派淡然。”孟嘉龄一坐下来就没好气地说道。

      郦君玉给他俩都斟满酒:“我不气定神闲难道还要心慌意乱吗?”

      “不许吃酒!”孟嘉龄拿出哥哥的架势,把手里的折扇在桌上重重一顿,说道。

      郦君玉一笑:“你还是让我在你这儿把酒量练出来吧。”

      孟丽君被他噎的说不出话,瞪了半天眼睛:“你还有理了!说说吧,以后想怎么样?”

      “家里觉得该怎么样?”

      “要是按我的意思,直接打晕了塞轿子里,抬过去拜堂成亲了事。”孟嘉龄仰脖喝光了杯子里的酒,气哼哼地说道。

      郦君玉扑哧就笑了,给他又续了一杯:“你且消消气。亏了爹娘不做如是想。”

      “要不是怕降不住你,我真恨不得把你绑他们家算了。娘现在还不知道——别看我,你当我不想告诉她,问题是光空口说白话,你觉得她能相信么?以为我们胡乱编一个这么不靠谱的理由来糊弄她,娘会怎么想?再说,既然你也在京城,她老人家能不抓心挠肝地想见你一面么?问题是怎么见,咱家内院谁没见过你,认出来怎么办,好,就算一个不相干的人都没有,娘见着你,万一不小心走漏了消息又该怎么办?总之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嗐,跟你说这么多废话。咱爹让我问问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能怎么办,老老实实当差呗,我现在这个年纪难道还能再往上走一走?”兵部再往上就是侍郎了,“或者给我换换地方?”

      “我是问你皇甫少华奏凯之后你要怎么办!?”真是气死人了。

      郦君玉却不想再提两人曾有的婚约,道:“我是他座师,如果能给他好的安排当然不会亏待了他,不过据我看来,陛下还是让他掌管勇毅营的可能性大。”

      “好好好,我问的是么,你说的什么,就给我打马虎眼吧。”孟嘉龄气得吧折扇捋成一条,戳到郦君玉额头上:“看来你是打定主意要给他当老师了,你想清楚,此事定下来就没有回头的。”

      “怎么好好的说起这些,有什么事?”郦君玉看着孟嘉龄认真地问道。不然怎么上次见面都没今天这么急切。

      “昨天皇甫夫人来探望娘,两人哭了好久,他家还是认咱们这门亲的。说起来是咱们对不住他家。”孟嘉龄悒郁道,又问:“你可是想清楚了,就算不是皇甫少华,回家来,爹娘还有我和你嫂子,咱们还是一家人。”

      “这样的大事,我怎么敢开玩笑呢。昆明湖边贞节牌坊刚建好,未必就跟陛下说我们弄错了,人还好好活着呢,不但活着而且就在你鼻子底下呢。再说,我现在可不是一个人,家里还有一个人呢。”

      “切~”孟嘉龄大不以为然:“我也在朝廷上混了这么多年了,你就拿这样的话来搪塞我!?梁家姑娘是谁,当我们没查过?”倒是,郦君玉成亲之前就跟孟士元说过怀疑梁素华就是苏映雪,他成亲两年都没出纰漏了,即使不查,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你也别想拿牌坊的事来混我,”孟嘉龄接着说道:“横竖当时没找到尸首。至于你,有爹在,给你放个外任,到时候半路上做个手脚,神不知鬼不觉就把身份换回来了。只看你肯不肯。”

      “不肯。”郦君玉干脆地说道。

      孟嘉龄瞬间泄气:“感情我说这么半天根本是白费口舌。”

      “哥哥你想,你连一炷香的功夫都不甘心白费了,我辛辛苦苦考来的功名又怎么舍得丢掉?再说了,你现在一厢情愿以为皇甫家还认当初的婚事……”

      “这可不是一厢情愿,我见过皇甫伯父,他对投湖一事可是分外惋惜,我就留了话头。”孟嘉龄得意一笑说道。

      “你有没有跟他说郦君玉其实就是孟丽君?”

      “这……”当然是没有。

      “要是他知道我跟他平辈论交,受皇甫少华大礼,你看看他还会不会惋惜我没嫁到他家。别说你觉得我换上女装皇甫少华认不出我来。”郦君玉微微一笑说道。

      “认出你又有什么不好,你对他家有大恩,不怕他家亏待了你。”孟嘉龄对此颇有信心。

      郦君玉却摇头:“升米恩斗米仇。便是成了亲又能怎么样,他家岂能容忍乾坤颠倒,牝鸡司晨?”

      “你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不肯丢下如今的官级地位。”

      “是。莫说是嫁到别人家处处看人脸色,就是哥哥你,回家还可以优游林下、归田园居,难道就情愿辞官不做吗?”

      听了这番话,孟嘉龄倒是有点理解他的选择了。大家都是凭本事考的功名,其中的艰难真是不足为外人道,好容易拼死拼活入了仕途,正准备“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①突然放弃到手的机会,任是谁大概都不会甘心吧。

      “你这样无依无靠的怎么让人放心。”气话归气话,孟嘉龄到底还是心疼妹妹的。

      “爹和你难道不是我的依靠?至于皇甫少华,你看是他靠我还是我看他,靠他还不如靠我自己来得保险呢。”

      “可你总不能就这么一辈子。”总得有个养老送终的人啊。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的就是哥哥你。就算我进了他家的门,就能事事如意?像我岳父那样又有什么不好。”

      孟嘉龄心里先被岳父那两个字膈应了一下,“我暂时觉得被你说服了,不过不敢保证回家以后还觉得你说的有理。还有爹娘……”对比自己婚姻圆满,夫妻情深,总觉得她大好青春就这么一个人……那么多闺怨、宮怨都是怎么来的,转念一想,好像这些诗都是男人写得,而且这些女人说起来都是闲的,想来妹妹没有伤春悲秋的闲工夫。

      “只怕爹娘没我这么好说话。”孟嘉龄还想努力一下,于是抬出孟士元和孟夫人。

      “还请哥哥劝慰二老吧。”郦君玉轻轻巧巧就把球给他踢了回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3章 被小妹气得吐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