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一波未平一波起 ...

  •   正式见过入朝各将领,郦君玉才有功夫关心“皇甫老将军近来身体如何?可方便请来一见?”

      王华会意,道:“皇甫将军两年来受了不少苦,还有卫焕卫大人也是,接到营里的时候皆是瘦骨支离,”说到这里,王华嗓子都有些哽住了,咳嗽一声才又续道:“一时间也找不到好大夫,现在两位老将都卧床休养,还请劳动恩师,移步过去帮两位诊治诊治。”

      来汉城之前郦君玉就想到皇甫敬多半是在养病,两年来,牢狱中受的种种折磨一定会损坏本已垂老的身体。即使身体康健,王华的身份还未分明,父子如何相见?所以养病养伤是皇甫敬不常出现在大家面前最好的借口。

      可是为什么王华特意提到卫焕?欺君大罪,还是连锦衣卫都牵扯了进去的欺君大罪,难道不应该躲到密室里偷偷商议的吗?

      王华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将领都纷纷起身告退,韦勇达临走时意味深长地对王华使了个眼色,王华微微点头,示意收到,熊浩看看他两人,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这又是打什么哑谜?郦君玉大感蹊跷。

      “恩师,恩师,”王华支支吾吾,却又不得不说:“还有件事得求恩师。”

      “你先说说看吧。”大约是韦勇达有什么请托。又想起自己当初的疑心,郦君玉越发疑惑。

      “就是恩师您旧年不是跟我说,就是那个,那个……”王华语无伦次了。

      如果只是郦君玉知道的这些,王华没必要吞吞吐吐,可见还有别的。见他如此,郦君玉也不催促,耐心地等他说下去。

      终于王华鼓起勇气,简短道:“卫大人原有个女儿,当日朝廷治罪的时候,也逃脱了出去,就是韦勇达。”

      “这,这,这”轮到郦君玉目瞪口呆说不出话了。避祸私逃的不止一个人,女扮男装的竟然也不止他一个人。如果只有一个王华或者说皇甫少华,元熙或许还能谅解,再来一个,身份还是一个在男人的世界里闯出明堂的女子,郦君玉不敢保证元熙会不会觉得皇帝的威仪、男人的尊严受到挑战。更重要的是,此事还有可能关系到他自己以后一旦身份败露后后的处置,不能不仔细考虑。

      不过“吉英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刚才见他仍做男子戎装,除了熊浩,没发现其他人神色异常,看来并非已经身份败露,现在王华突然提出此事,难道是他们父女的意思?大概是想做回女子了吧。

      果然,王华道:“卫老大人只此一女。”

      听他这么一说,郦君玉就明白了,“此事与你的还不相同,吉英是招安,之后也没有面圣,是否是欺君还有圆转的余地。倒是你,处理不好牵扯就大了,还要大家仔细商议才好。”

      “我也正为此事发愁,不知恩师可有什么提点。”说到他自己,担心是担心,语气却流畅了起来。

      “你难道自己就没什么想法?”

      “想法是有的,只是不知是否可行。”王华扯扯嘴角,苦笑道:“别的也罢了,恩师您为我担了天大的干系,我皇甫少华绝不是恩将仇报的人,怎么也不能把您牵扯进来。还有友鹤一家,再一个,学生也怕连累家姐。”

      跳过郦君玉不说,熊家才是皇甫少华最大的恩人,如果处理不好,也是最危险的。锦衣卫做为天子亲卫,必须对皇帝绝对忠诚,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被野狗咬一口和被自家走狗咬一口,绝对是后者的愤怒更强烈。

      不过,郦君玉都能轻易换个身份,家里几代人都做锦衣卫的熊家应该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吧。

      “当时是熊家帮你在官府办的丁册?”

      “是。当时虽然流民可于官府报备,只那时我正被画影图形地通缉,熊家虽没有出面,但是就怕有心人去查。”

      “却是一件为难事。难就难在你两一起跟我去了一趟大同,虽然易了容,但也难保有没有人看出来,还有路上。要不是这个缘故,倒能一口咬定你们是武举的时候才认得的。这个真是我的缘故。”郦君玉抱歉道。

      难道是自己的话让恩师错会了意,觉得自己心生抱怨?王华慌了神,停下脚步急忙道:“这怎么能怪恩师您呢,那会儿您又不知道是我,再说,要不是您透的风声,我是一定赶不上武举的,若真是那样,您就没有现在的麻烦了,反而是我,一辈子也难建功业。恩师你信我,若我心里有那样不知好歹的混账想法,让我立时就……”

      郦君玉不等他说完,截口道:“好了好了,我不过随口一说,你可是一军主帅,怎么能如此沉不住气?赌咒发誓的话也是随便说的。”看他还要说话,郦君玉转而提起他姐姐皇甫长华:“谨嫔在宫中,这个我们也不好打听,不过听你师母说她颇得太后喜爱,”只说太后,那就是在皇帝面前不算得宠了。

      元熙的态度有所缓和,纳皇甫长华为嫔妃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但如此一来王华就棘手了。元熙如果为了表示大度,或许能对皇甫少华既往不咎,但保不准从此再不重用他,让他一生仕途蹭蹬也是很有可能的。

      自己器重的武状元原是逃犯,对自己撒下弥天大谎不说,自己还傻乎乎地把他姐姐娶进了门!就是普通男人都会怒火中烧吧,何况还是皇帝。

      两人边走边说,说话间已经到了皇甫敬的住处。皇甫敬形销骨立,面目憔悴,但还不至于到了卧床不起,听说郦君玉来看他,赶紧换好衣服颤颤巍巍地迎出来。

      郦君玉见他脸色苍白、脚步飘忽,整个人虚弱消瘦,房间里还有浓浓的伤药的味道,心知他身上一定有外伤,忙赶上前两步把人扶住:“都是自己人,老将军何须多礼。”和王华一边一个把人扶到椅子上。又问:“下官不善治外伤,随军的大夫想必已经给上过药了吧。”

      “这几天都上过药,好多了。”

      皇甫敬坚持让郦君玉坐在上首,郦君玉再三推辞,最后分宾主坐下。皇甫敬这才细细打量这位前程似锦的少年。他听说儿子的座师年纪不大,心想,既然是考中状元的人,必有真才实学的,年纪大小有什么关系。等真见到人才发现这“年纪不大”也太不大了吧,他心里原以为怎么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谁知道儿子恭恭敬敬陪着进来的竟然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老师的年纪居然比学生还小!!皇甫敬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郦君玉给皇甫敬号完脉,知道他虽虚弱但还没有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借着号脉的距离,小声询问他的看法。因是商量机密,不相干的人都被远远打发了,王华在军中这两年也有几个心腹护卫,便在外面来回巡视,郦君玉仍是压低了嗓子“不知老大人对芝田身份一事有何看法?”

      不用问,皇甫敬绝对已经把这个问题翻过来覆过去地快想烂了。然而皇甫敬的回答却让他颇为以外。“老夫以为此事最好还是他当面向陛下请罪的好,不然他领兵在外,陛下就算想抹过前情也要觉得是被要挟的。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擒获王昌,打完这一仗才好。”

      还要等!?还能等吗?

      元熙对刘捷已经十分疏远了,刘捷难道就甘心黯然谢幕?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他都已经告过一状了,可见是上了心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找到新的人证物证,让你辩都没法辩,到了那个时候又该如何?

      带着尴尬的表情,王华用最简洁的方式向他父亲解释事情的急迫。

      王华是知道刘捷告他这件事的。即使远在异国,前线和朝廷也没断了联系,不论是押送粮草的,传递军报的,甚至于神出鬼没的锦衣卫,都多多少少地向他透漏了消息。王华大惊失色,如果刘捷得逞,别说他们一家再也别想翻身,就连梁鉴、孟士元等人也很有可能从此失去皇帝的信任,从而葬送多年努力才换来的大好局面。多亏郦君玉明察秋毫,四两拨千斤,同时还为他日后坦白留下余地。

      皇甫敬被救出来就在大营里修养,王华把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大夫抓到军营,专门给皇甫敬和卫焕调养身体,但他见皇甫敬的次数却不多。一则是因为李铭还远在平壤,他那个朝廷差不多可以说是新组的,钱也没有,人也没有,远远达不到如臂使指的程度,对稍远一点的地方就显得鞭长莫及,汉城军政两方面,现在主要还是依靠王华和他手下的人,其忙碌可想而知。再一个,皇甫敬说到底那是败军之将,王华如果隔三差五就去探望,不知内情的人该要起疑了,再说,父子至亲,见面却要如对大宾,哪怕是故意做给人看,也难免觉得别扭。而且不论怎么小心,总会与两个陌生人相见不同,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是麻烦,所以王华只是在前几天抽空过来看了看,而且呆的时间还不长。

      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没人有机会把刘捷已经在皇帝面前揭发王华的事情告诉皇甫敬,所以皇甫敬现在的表情完美地阐释了什么叫做目瞪口呆。不过到底是曾经主政一方又做过主帅的人,瞬间就调整好心情。

      如果说刚才初见郦君玉的时候,皇甫敬下意识地对这个年轻人还有些不以为然,此时却是真心佩服了。事出突然,不仅能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抓住一点扭转全局,而且还能为日后埋下伏笔,这种临危不乱的机变才是最难得的。

      “既然如此,就要抓紧时间向陛下陈明此事。”皇甫敬喘了口气说道:“我此番随郦大人回朝正是一个机会。”

      郦君玉也是这样想的,但这话只能由皇甫敬自己说出来。皇甫敬以是败军之将的身份回去本来就尴尬,加上儿子欺君的大罪,即使皇帝不立即发难,事实上他也相对于人质了。当老子的可以把儿子送到别国做质子,但是儿子这么对老子就是有违孝道,不孝可是十恶之一,遇赦不赦的大罪。

      果然,王华当即反对:“爹,您这几年吃了多少苦,儿子怎么能让你为了我再去受这份罪!”

      人家父子各持己见,郦君玉一个外人就不好插话了。

      倒是皇甫敬说:“我也不全是为了你,要是被刘捷抢在前头,你娘你姐姐怎么办。”

      王华只是坚决不答应,一口咬定了决不让皇甫敬冒险:“我犯的是欺君大罪,即使陛下宽仁不治我的罪,心里岂能不恼火,让您承受雷霆之怒,我,我还算人吗?”

      皇甫敬被拘禁了几年,身体的病痛影响了心情,说了半天王华都不松口,他也火了,压低了声音怒道:“我看你是翅膀硬了就不把为父放在眼里了,你的心思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怕我办坏了事连累你丢了你这些功劳。”

      王华没等他骂完早就跪到地上一句话都不敢说了,郦君玉只得出来打圆场,先劝皇甫敬:“老将军且消消气,少甫他也是怕你回去在陛下面前请罪,虽不能说受委屈,但总是担惊受怕,他是担心你身体受不了。”又问王华:“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我是这样想的,若是顺利,要是王昌被抓住了后面就容易,友鹤他们皆为一时之选,恩师等我一等,到时我跟你回去。”

      没等郦君玉看清楚,皇甫敬抄起手边一个什么东西照着王华就砸了过去,从碎片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应该是一个茶杯。要庆幸的是皇甫敬身体羸弱,即使暴跳如雷也跳不了多高,只能用发抖的手指着王华低吼道:“混账!你知不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你知不知道这一仗关乎多少人的生死,两个国家的前途,你轻飘飘说一句就丢下不管啦?这就是你,做为一军主帅的担当!!?身为主帅临阵脱逃,别管欺君不欺君,直接就能治你个死罪。还有什么尽快抓住王昌,”皇甫敬冷笑一声:“你怎么早不抓住他,破汉城的时候怎么不抓住他?你老师皇命在身,你准备让他等多长时间!?”

      最后一句话触动了王华,这也正是他的顾虑所在。他自己知道心底里对郦君玉说清道不明的感觉,心上人甘愿为你付出良多,王华心有愧疚之余,却也有一丝回味悠长的甜蜜,控制不住地时时品味,同时理智又在提醒他那位是恩人,是恩师,即便是在心底最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也不容亵渎。

      神明一般敬慕的人,怎么能能让他因为自己陷入风险。

      父亲和恩师,不论哪一个,王华都不愿让他为自己冒险,但是自己却如父亲所说,是绝不能离开的。怎么办?王华一时间无计可施。

      对于王华的想法,郦君玉的评价也是“太过儿戏了。”当着人家父亲的面,郦君玉把“你打仗的时候不是智计百出挺有办法的,怎么自己的事就乱了方寸”这句教训人的话咽了下去,只说:“你的文章我看过,你用心写份奏疏来,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还有你的苦衷都写清楚,我替你呈送御前。”

      虽然不如当面请罪来的有诚意,而且元熙有什么说的也能当场分辩,但也聊胜于无,至少表明了态度。

      皇甫敬显然也想到此节:“这个办法好,到京城后陛下有什么想问的都便宜,只是此事还得请大人您代为圆转。”

      “责无旁贷。”

      王华却仍旧担心:“只怕陛下的怒火不会那么容易就熄灭,恩师对我恩同再造,我岂能让你再承受雷霆之怒!再说爹您回到京里,陛下怒火中烧之际我怕,我怕……” 我爹人都到了京城了,别管皇帝看来“陈情表”心里是疑惑还是恼火,叫他进宫问一问或者骂一骂都不是什么难事吧。

      不管王华怎么妙笔生花,他欺君这件事是怎么也掩饰不了的,元熙当皇帝好有五年了,整天干的就是看奏折的活,不容易被动人的文采所蒙蔽,想来得知此事后一定会生气,而且气得还不轻,找人发火是最简单的出气办法,皇甫敬和郦君玉必定首当其冲。

      对郦君玉也是万分抱歉不舍,但是眼下最担心的还是他父亲皇甫敬。这倒不是说他对郦君玉虚情假意,而是就此事而论,两人面对的危机程度不同。比起父子,一般说来师生的关系就要远一些,说句最不该说的,九族里面可不包括师生哦,他王华如果犯下灭九族的重罪,皇甫敬必死无疑,郦君玉至少还能保住命。

      “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么?”郦君玉平静地说道。

      关系到郦君玉,皇甫敬就不好再坚持,只说:“不知道你姐姐能不能为你说说话。”

      可能性不大,就郦君玉目前所知,皇甫长华在元熙面前并不得宠,她在后宫立足,更多是依靠太后的喜爱。如果去求太后,就绕的远了,而且前朝的事,太后也未必说得上话。

      “皇甫老将军被敌囚禁数年,王昌屡次招降,老将军坚贞不屈因此备受折磨。陛下即使对你有气,”目视王华:“看老将军忠勇刚毅,也会缓和一二的吧。毕竟你所行乃是事出有因,且无亏忠孝。”

      皇甫敬父子眼前都是一亮,居然还有这种办法!他们那么担心无非是皇甫敬败军之将加上皇甫少华欺君罔上,皇帝气上加气,恨上加恨,到时候怎么样就难说了。可同样的事到了郦君玉嘴里,就成了皇甫敬忠贞皇甫少华忠孝,是忠上加忠,该大大表彰的好事。

      这就是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区别!!

      “少甫无需太过顾虑,此前陛下对你不拘古法、灵活用兵多有赞扬,此后再接再厉,陛下圣明烛照必能明白你的一片忠心的。”郦君玉言简意赅却又意味深长地嘱咐道。

      皇甫敬父子心领神会,只要王华带领齐军使战局保持优势,元熙即使再生气也不能轻率地处置所有与此有关的人,这样就为劝导元熙化解他心里的怒火赢得了时间。

      安排好王华的事,韦勇达也依样葫芦。

      这些日子,郦君玉最重要的事就是给两位老将调养身体,以便早日归国,整个营盘上上下下数万人,除了几个早就知情的,竟没再有人起疑心的。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皇甫敬、卫焕的身体也逐渐恢复,该到回国的时候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