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喜相逢翘首以待 ...
雪后初晴的原野上极其荒凉,晌午的阳光照在冰雪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不时有疾风卷着地上的积雪刮过,远远望去看不到任何有生灵的东西,一队人却骑在马上在冷风里翘首遥望。这么冷的天,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一般人稍微站一会儿,就要哆哆嗦嗦的发抖,哪怕碍于规矩不敢搓手跺脚,也显得缩肩拱背,但这一队人却完全不同,人人昂首挺胸站姿,精神饱满,为首之人更是器宇轩昂、意气风发,如果不是呼吸间喷出一团团白气,几乎要让人疑心这是一队没有生命的雕像。
终于天地交汇的地方也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黑点,正向着他们这个方向缓缓行来,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为首之人更是立即一挥长鞭,带人迎了过去。纵马疾驰,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跟前,只见是大约两百人的卫队将一辆马车护在中间,先带住马,在镫上站直身子拱手道:“下官勇毅营镇抚王华,不知车中可是郦明堂郦大人?”
对方在发现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兵刃在手严阵以待,听了王华的话,便有一个小校翻身下马,向车中人报知此事。王华声音爽朗宏亮,没等校尉走到车跟前,车上的帘子已经被人从里边一把掀开,露出一张比初雪更清润,比春花更明媚的脸:“正是为师。”
王华翻身下马,也顾不得地上的积雪,大礼参拜:“恩师一路辛苦,学生,学生实在是……”颇有文采的王将军竟然也有拙於言词的时候,跟着他一起来的随从见此无不面面相觑,大感讶异。
“少甫不必多礼,你新近又立下大功,我该向你道贺才对,咱们快点走,到了大营里再好好说话。”
“是。学生疏忽了,恩师请安坐,此处离大营还有大半个时辰的路程,营中虽简陋,到底比路上好些。”
路上的积雪颇深,马车走在上面倒还不至于走几步就要陷进去,但走不快是一定的,对此郦君玉也没办法,自己的事自己知道,不是他矫情非要坐车,试想李铭等人还是男子呢,都不耐路途劳顿一个个病倒了,当然,这些人生病或多或少都有其他的缘故,象李铭就是劳累加上心思郁结所致,但是他的心情也不见得就好呀,先不说王华的事,只是他这小半年的时间都在路上晃过去了,对于一个心怀抱负的年轻官员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多亏郦君玉自己就通医术,药材带的够多,一路上才没有闹毛病。如果硬要和别人一样骑马,估计到不了现在,他也病倒了。
在其他人眼里,他坐车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一个文官,这是说的好听的,要是说难听了,那就是一介文弱书生,能不远万里,不畏严寒,跟着一帮大头兵走下来,已经足够令人佩服了,只要不挑三拣四地给大家找麻烦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坐个车算什么呢。
汉城虽是李朝旧都,但齐军攻城的时候猛冲猛杀,城里城外相互射了多少火箭,加上锦衣卫放的火,王昌出逃之前更是一把火烧了王宫,腊月里北风猎猎,火借风势,整个汉阳死伤惨重,房屋更是毁坏无数。
李铭虽然病愈,依旧虚弱,天寒地冻的再让他赶路,只怕要一病不起了,再说,就算回到汉城,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如果是他一个人还好说,王宫里有两座宫室因建在湖心岛上,四面环水,倒是幸免于难,稍事修缮,勉强也能住,其他宫苑慢慢修呗,但是他还有一干文武大臣,你总不能让他们连个衙门都没有,白天露天办差,晚上露宿街头吧,所以李铭带着他的官员留在平壤,那里原是朝鲜西京,行辕尚在,一切都便宜。
郦君玉不能陪着他们呆在西京,他向元熙要这件差事的时候可是用要亲自去看看前线的实情做理由的,另外朝廷前几天还下令,让他接皇甫敬回大齐,虽然因为海面冰封恐怕一时半会不能成行,但也不能给皇帝留下一个怕冷怕累,留在平壤躲懒的映象不是。只此顾不上天冷路滑,在平壤稍微修整后,他就带着护卫向汉城进发。
汉城虽然被围被烧,到底是旧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房舍倒还能找到几间,因此自打下汉阳后,大齐军队便移师城内,避免了寒冬腊月还得住帐篷的情况。
两年来从京城到西北,再从西北到辽东,最后打下了半个李朝,不得不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再要逼人追着李朝叛军穷追猛打,那就不只是涸泽而渔这么简单了,哪怕再有毅力再坚韧,人的身子都不是铁打的,总有扛不住的时候。除了原辽东军不算,勇毅营是由流民新组建的,几年都没有过过安生日子的人,劳师远征,又打了将近两年的仗,疲累可想而知,已经不是靠毅力就能撑得住的了。西南军与此类事,虽然不是流民,没遭过什么大罪,但他们打仗的时间更长,从黔桂大山里转战到李朝,你可以想想那个距离,来了以后一边适应水土一边还要接着作战,基本上也到了极限。
因此上,尽管自汉城向南还有道府州县没收复,齐军进城之后仍旧进入休整状态了,
郦君玉住的自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房子了,在王华亲自过问下,早早打扫收拾出来,虽不华丽,但清净、舒适,炭盆烧的旺旺的,把房内烘的暖意融融,再看着床上新浆洗过的被褥,桌上笔砚陈列,郦君玉已经很满意了。
王华尤觉太过简陋,请罪道:“学生无能,只好请恩师将就了。前些日子天气一直不好,被褥也没法晾晒,虽拿炭盆烘过,只怕也凉,”拿出一张狐皮褥子,嗫嚅道:“这是学生猎的皮子,才硝好的,恩师铺上或可解解寒意。”
说的这是什么啊,不伦不类而且还前言不搭后语的。王华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郦君玉倒没在意他的措辞,“大军之中能有这样的住处已是不错啦。”
来李朝从他自己本意上说是为了王华身份,或者说因为王华的身份他不得不亲自来这么一趟,但也不能一见面就说咱们合计合计看怎么跟皇帝说说你其实就是真正的皇甫少华,让他不但不能生你的气,不因此迁怒你爹你姐,还要把此番你立下的军功留在你自己头上,是吧。机密之事是要放在私下悄悄商量的,所以进城之后,郦君玉和入朝将领正式见面,只问了三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战损,一个是粮草,再有一个就是王昌的下落以及齐军今后的部署。
职方司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出兵的过程中检点军士,奏报声息,选调官兵,因此先问伤亡。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但也不是死一个人就补一个人,都是凑到一定数量再一伙调兵遣将补过去。王华报了个数,不少,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考虑到他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带的士兵还有种种不足之处,付出这样的代价就不能说很大了。
“恩师知道的,李朝这边也有几个领得了兵的将军。”那为什么王昌谋逆的时候,这些人没有站出来呢?其实里面也有几个挺身而出的,只是当时因为李隆昏聩,忠于李氏而且能带兵的将军要么被他解甲归田,要么是沉郁下僚,更有被杀、被关、被流放的,面对王昌谋逆,这些人有的带领自己手下不多的士卒与王昌对抗,有的则是把家丁组织起来,当然最终的结果大多是死于非命了。
关于最后这点,师生二人有志一同地跳过去不谈。
李朝的官员别管怎么到了王华军队里,自己投靠也好,接授伪职又被王华抓过来也好,名义上都要交给李铭处置,所以双方时常有公文往来,送公文的同时,王华也少不了夹带点私货,给郦君玉写写信。因此郦君玉点头道:“你上个月写的信我收到了,能访得前忠清驻防将军崔文焕实是一桩大好事。崔文焕确是将才,更难得的是对李氏忠心耿耿,你收编的李朝的军队,人数近来有将近一万了吧,此地终非吾土,把李朝能用的兵马交予崔文焕,他自要使出手段保家卫国,也让其主上看看他的本事。”
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齐军的损失——大齐出兵虽有自身利益的原因,但毕竟是既花钱又送命,凭什么李朝坐享其成?王华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李朝君臣少不得都要承他一份人情。除了给郦君玉去信,王华自然也有给李铭的正式文书,郦君玉此来就带着李铭的书信和送与王华的礼物。
说完兵力,郦君玉又关心粮草的事,“我自进了城,看见处处残垣断壁,汉城的粮库不知在何处,损失如何?城外是否还有粮仓,离城多远?可有被烧、被抢?”
“离汉城八十余里的龙仁原有一个大粮仓,其存粮可供全城两年之用,王昌近年将彼处的存粮大多运至城中存放,留下的不多,看守相比就比较松懈,学生攻城的时候派赵安海另带一千人去龙仁,已经拿下此处,倒没什么损失。城里的粮食——”说到这儿,王华反而笑了,“王昌倒是想一把火全都烧掉,可惜没能如他的愿。”
“嗯?怎么说?”倒不是说郦君玉希望王昌得逞,但是放火说起来不是个难度很大的活儿,当时王华带着齐军正在城外苦战,城里面还是王昌的地盘,没道理连个火都放不起来吧。哦,是了,郦君玉心思一转,瞬间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王昌见大势已去,本着这城里我呆不下去,你就是进来了也别想好过的想法,放火把这城里烧了大半,重点就是王宫和粮库。王宫也就罢了,再富丽堂皇,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也是别人家,烧就烧了,等烧完说不定还能从残垣断壁里挖出点宝贝呢。但是粮库就不一样了,只要进攻的齐军不屠城——之前被攻下的城池可以证明齐军没有这样的恶政,不但不屠城,对士人庶民还挺优待的——所以只要打仗的时候不被误伤,老百姓差不多都能平平安安活下来。
活下来就要吃饭!总不能打仗的时候没战死,反而是打完仗给饿死了吧。远远看见粮库起火,无数人就奔过来了,当然了,也难说里面没有人存了趁火打劫的心思,但是锦衣卫比他们的动作更快。兵荒马乱之际,普通人往往因慌乱而失了主心骨,即使有想法,也很容易被改变,最终随大流,看别人怎么做他也怎么做。
锦衣卫是带着被他们策反的李朝军官过去的,到了一看,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不免惊恐张惶。相比之下,锦衣卫就显得镇定多了,先于其中择一可靠之人,令其带领兵卒于四周警戒,以免王昌的人趁乱偷袭。要说那几个锦衣卫也是人才了,不仅策反了王昌手下,语言天赋也是一流,朝鲜话说得那是相当纯正,振臂一呼,令众人莫要慌张,紧接着分派人手灭火。被他们策反的人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到底是当过官的,立刻组织现场乱哄哄的人群分作几路去各处取水。不一会儿,就有了条理。
粮库里的粮食总算被保住了一半。
前两件事还算让人满意,最后一件就不免让人失望了。
王华先请罪,“学生无能,至使王昌兄弟逃脱,此学生一人之责,我愿一力承担……”
开国百余年没有大的战事,武将的地位愈发低了,甚至有拼死才得来的胜利被文官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抹了去的,王华去年不是也被人拎出来挂了一次墙头吗嘛。跑了王昌,严格地说起来弹劾你个办事不利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时候就显出朝中有人的好处了,因有郦君玉这位座师连带着两位丞相,大家才对王昌的逃脱不太担心。不然你试试,说不定弹章已经到了皇帝的御案上了。
尽管如此,王华还是要在属下面前表明态度。
郦君玉心知其意,等他把该说的说完了才问:“陛下面前我自当尽力,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细细地跟我说来。”即便是护短,郦君玉也得先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在皇帝面前回护他们不是。
这就说来话长了。
自齐军攻入汉城,王华立刻派人四处探寻王昌兄弟的下落,可是这兄弟俩就像是自人间飞升了一般无影无踪。见此情况,王华一方面命已占领龙仁的赵安海配合归顺的李朝官员,将寻找的范围扩大到城外三十里的范围,同时也抓紧时间更为细致的在城中搜查,尤其注意城墙附近是否有同往城外的地道。
这一查,还真给他发现了踪迹,果然有一条密道,并在地道里发现近期有人通过的痕迹,追踪到此的齐军精神为之一振,心想这件大功铁定是跑不了的了,加快速度继续追下去,出了地道又追出去几十里,再往前就是一大片望不到头的湖水。
说来也是奇怪,数九寒天的有水的地方差不多都结上冰了,可这湖偏偏没结冰,水上雾气蒙蒙,迷迷糊糊地倒好似看见一艘船正往远处去。王昌估计就在那船上了,齐军大喜,立即四下找船好追上去。
这一找又沿岸跑了好远,终于发现一只小船,管不了那么多了,身手好的水性好的上船,剩下的人赶紧回城报信去。
王华的一大优点便是理智冷静,听了这个消息,先制止了准备带上人追过去的熊浩、沈星,反而问刚刚被抓来的王昌伪朝官员:“这水通往何处?再有,哪儿能找到船?”没船,去了你也只能望洋兴叹。
这些人里面颇有几个王昌的亲信,正担心齐军不知道会不会为了从他们嘴里撬出王昌的下落,而使出各种手段折磨虐待——如果供出前主子的下落换个平安富贵,倒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但问题是他们也不知道王昌兄弟现在在哪儿啊。突然见王华问话,就有反应快的哆哆嗦嗦站出来说道:“这湖直通临津江,当初建都从临津江引水时一便挖的。”
好嘛,你干脆说直通海上好了,横竖汉城离海不远。
其他人见被抢了先,生怕好处全被他一人得了去,也忙道:“陛下,”往自己脸上扇一巴掌“呸,小的昏头了,逆贼王昌几个月前就让人把城外的民船都烧了,只有北苑或许还剩几条游船。”
北苑是汉城北面的一处园林,李氏当国时,每年夏天国王都会带着后妃来此避暑,因是离宫,就建在城外,又因引水之故,有水道与湖相通。
沈星这边带人出城取船,然后驾着船再赶过去,耗掉了大半天的时间,到了地方正好遇上前面乘船追上去的人往回返,不用走近了都能看出来肯定是没抓到人。一个个满脸晦气,无精打采的,这可不是一拳打空那么简单,这是眼看到手的奖赏飞了,怎么能不唉声叹气!
沈星关心的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追不上还是打不过?
都不是!原来等他们追上去才发现那船上只有几个驾船的船工,汉话也听不懂,什么都问不出来,逼急了也只会跪在船板上磕头。沈星让把人提过来,一问,还真是这样,看来这是王氏兄弟故意布下的迷阵,对此沈星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叹口气了。
派沈星出城的同时,王华又命熊浩、韦勇达继续带人在城中搜查,掘地三尺,又发现了两条更为隐蔽的密道,出口相距颇远,顺着追出去,却都是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自汉阳再往南走,尤其是庆尚道还有一些府县没有收复,那里是王氏兄弟的起家之处,当然,在王昌说起来那里就是龙兴之地了——顺便插一句,大齐这边说起来还是一口一个李朝,人家王昌可是自称高丽国王的——庆尚道还有许多效忠于王昌的人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切断王昌和庆尚道的联系,如果让王昌跑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这场仗拖的时间就更久了。
道理谁都懂,能不能做到就是两回事了。抓住王昌不过是一句话四个字,但是你要能抓得住啊,自从攻入汉城,这些天齐军几乎把汉城连带城郊翻了个个,依旧一无所获。
居然是这么个情况,郦君玉听完也皱了眉头。如果能尽快抓住王昌,前面的事也就抹过去了,但是这么多天连根毛都没找到,尤其是汉城离海不远,王昌跟日本的关系又紧密,会不会已经由海路出逃了?
师生之间说话就没那么多顾虑,郦君玉直接问道:“海上情况如何?是否冰封?周兴可有消息?”
王华和熊浩对视一眼,回道:“听周兴的回报,海里虽有薄冰,若是结实大船也不是开不出去,我也命他仔细巡查,只是海域不比路地上把住关隘人就过不去,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这么长时间没抓住人,大约就是不好抓了,郦君玉点点头,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没用了,只是给大家打气:“王昌大势已去,抓他也是迟早的事,大家且安心休整,待一举收复庆尚道凯旋班师,我在京城与各位置酒庆功。”
小朋友平生第一次考试,成绩还行,只是语文答案的内容有点一言难尽。
用常常造句,答案是:小朋友常常尿裤子。……像……造句,电线像一根面条一样。最让人无语的是看图写话,图上是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背景是一个公园,要我说讲故事也行,做游戏也行,但是我家宝贝写道:放学后,小朋友们来到公园里讨论一件事儿。他们在讨论是不是要摘花。他们都很开心。
我希望老师看到这样的答案也开心。
PS,明天放飞一下,不更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0章 喜相逢翘首以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