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长途路车中叙话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当时宫门前遥遥一望,李铭脑子里便只剩下断断续续的这几句,事后打听才知道那位皎如玉树临风前的潇洒美少年,乃是天子近臣、丞相爱婿,三元及第,入仕不过两载就领郎中一职的郦君玉。
难怪呢,有那样的才貌,少年成名,春风得意本不是令人意外的事。反观他自己,李铭叹了口气,羡慕吗?自然是羡慕的。郦君玉进可建功立业退可优游林下,不比自己一生轨迹已是注定了的,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再不情愿也得担起来,不然只能象父亲那样家国不保,忧愧而亡。
他还有母亲要赡养,有幼妹,有一双尚在襁褓中的儿女要抚养,有三千里江山要去重建,做为李氏王朝嫡系仅存的男子,他必须担起肩上的担子,从此以后,他不能玩物丧志,不能把时间精力花费在酷爱的诗词书画上面,他不再是李铭,而是李朝的国王。
随着战事推进,李铭也在做回国的准备,除了家人奴婢、辅佐大臣、少量的护卫,和一些随身带来的珠宝古董字画,真可谓是身无长物,一国国王到了这步田地着实是可怜了,但这又能怨谁呢?
他们一行在大齐住了几年,元熙还算厚道,没有苛待他们,就算是上门做客,叨扰人家这么久也得奉上厚礼以表谢意,何况是堂堂一国之君!但他李铭能拿的出来什么呢?难道割地吗!?除此之外,他手里的东西在大齐皇帝看来就是玩意儿,如果拿出来做谢礼,不过徒增笑谈而已,李铭年少敏感的心越发感伤,最后在他母亲和亲近大臣的一再劝说下,决定将一位李氏宗室女子献与元熙。
没有哪个血性男儿甘愿拿家中女子去换前程富贵,但李铭又能怎么样呢,再说李朝历代都有向大齐进献美女的例子,现在宫里还有一位李朝太嫔呢。李铭却因此越发抑郁烦闷。
当得知护送他回国的使臣是姿容绝美、风采照人的郦君玉,心情便如同骤雨初霁一般放晴。宫门外惊鸿一瞥,李铭便有意无意地留心郦君玉的信息,得知他擅长书画后更是心中暗喜,又扼腕叹息,以他的身份是不便于同他结交的。
原以为就要这样失之交臂,没想到山回路转,竟会有数月的朝夕相伴。
如果元熙得知李铭的想法,非得吐血不可。
梁家这边,梁素华收拾行囊都收拾出经验了,衣服按薄厚分别包进不同的抱负里,分别在即,总是依依不舍:“这次不急着赶路,时间想来拖得更长,我给你多带了些衣裳,你记得哪些包在哪个包袱里,到时候省得找得麻烦。”说着便拉他去看。
“准备了这么多!?”看着堆了满满一床的行李,郦君玉讶然道。
“横竖他们的东西也少不了,多你一车两车也不碍着行程,干嘛不多带点,免得自己受委屈。”梁素华娇嗔道。
旁边小鸾静鹤打开一个个包袱箱笼给他看。“这也太细致了吧,”郦君玉不由失笑道:“才几月,你倒把大毛衣服手炉脚炉都给我带上了。”不但冬衣、手炉、药材,就连速发的绸带,擦脸的面脂都带了好几份。
“等你回来的时候就用上了。”梁素华笑道,丝毫不觉得这么多箱子郦君玉带去又带回有什么不对。
得知郦君玉又要远行,荣发最先坐不住,软磨硬泡,说什么也要跟着走:“上次就不带我,结果遇险,这回又这样,不行,我是伺候你的小厮,哪有主子前面冒险,当下人的反倒躲懒的道理。不管你怎么说,这回我非跟着你走不可,你要是不答应,我就自己雇车跟着你,大路朝天,谁也别想拦住我。”梁素华也帮着荣发说话。
“那好啊,返程的时候走海路,你别晕船让我服侍啊。”郦君玉笑吟吟说道,荣发立刻就哑巴了。
荣发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过了一会儿就又信心满满地坚持道:“就没有治晕船的药吗?太后那么重的病你都能治,晕船一定也有办法。”
“说的容易,太后那是因为我恰巧得了一张验方,不然哪儿有这样简单。”郦君玉失笑道。
晕船这事真不是荣发控制的了,吃了药就算不那么难受,也只能躺着,上回出川,在船上他就躺了一路,饮食起居还得郦君玉来照顾,好在就两天,时间短,这回坐海船,风浪更大,时间更长,万一到时候晕起来,可真成了添麻烦的累赘了。
要是随便几句话就能哄得住,也就不是荣发了,“你不是常说自古成功在尝试,你就试试嘛。”拉着郦君玉的手臂摇个不住。
“你敢吃我可不敢试呢。再说现在又不是在船上,你怎么知道有没有效。”郦君玉挣脱出胳膊来笑道:“看看你现在这样子,活脱脱就是个小女娘,带你出去别人怕是连我都要怀疑了。”
“我跟着你出来也不是有了一天两天了,可曾坏过你的事?吹台山你被挟持,要不是我,蔡百户他们也没那么快就能找过去,你现在觉得用不上我了,就把我丢到一边去了。”荣发一脸委屈地说道。
“越说你还越来劲了,听听,谁啊,一副怨妇语气,就这还要跟着我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呢。”
“你是不是有什么怕我们知道的事,才千方百计地要把我支开啊。”
“说对了。既然你都知道了,还是老老实实留下来的好。”
荣发:“……”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郦君玉收起嬉笑说道:“你可知道眼下正有一个大关,如果过不去,别说我,就是我爹和梁相也会因此受牵连,刘捷要是抓住机会做文章,我们抄家流放都是有可能的。”
“你是说王将军身份的事?”荣发疑惑道:“那是朝堂上的大事,我一个小厮能有什么用处?”
“不是这么说的,梁相到现在为止仍不明真相,若是这一关能顺利过去,倒不用让他知道我爹是有意瞒着他的,也免得两人心生嫌隙。我已让素华留意,若是梁相得到什么消息而没太放在心上,就得及时告知我爹,你总不能让她自己找到孟府门上去吧。”
“还有,”郦君玉又道:“我不在家,素华平素不常见外人,我怕有些事情她会被人蒙蔽,你警醒些,外面听见什么提醒着她。我也不是头一次出门了,那些事无非衣食住行,我自己都能打理,你留下来看好家,免我后顾之忧才是大功一件呢。”
荣发不比梁素华,他成天在外走动,见到的男子形形色色,其中也有不少可堪托付终身的,若是那天他对谁动了心,郦君玉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的。郦君玉是个谨慎的人,未雨绸缪,他现在做的就是要降低对荣发甚至对梁素华的依赖。退一步来说荣发和他一样,不愿囿于内宅蹉跎一生,决心这辈子就以男装行走在外,那就更不能做一个只会伺候人的小厮,总要能独当一面才好。
只是他现在年纪还小,心性未定,想这些都还太早了。
临别之前,元熙在宫中设宴,名义上的给李铭饯行,席间真是依依惜别,李铭等人大受感动,一再表示回去之后善尽藩属之职,不误朝贡,妥为屏障,总之,基本达到请客的目的,但也谈不上宾主尽欢。今天唯一不高兴的就说今天做东的元熙了。自己心上的人要陪着别人一走几个月,元熙心里就跟拿醋汁子泡过一样,多亏他在先帝手下活了将近二十年,掩饰的功夫一流,让所有人都以为他种种留恋不舍都是因李铭归国产生的。
李铭到了大齐也是深居简出,除了礼节性的朝拜,两人根本就没见过几面,能有什么深挚陈厚的感情呢。
元熙有很多机会单独召见郦君玉,只是见了面反倒不知该嘱咐些什么。
因李铭也是个晕船的,晕的还特别严重,一行人只好弃船走陆路,不但路程遥远,而且要经过刚刚打过仗的战场,王昌贼心不死,很有可能在半路上派出死士,因此不但有李铭带来的李朝护卫,大齐也派出了军队,另有唐文浩带领若干锦衣卫扮作各种身份在周围保护,即使如此,谁又敢说万无一失。
何况,元熙心里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顾虑,那就是一路的朝夕相处,他二人之间会不会……郦君玉又不是深闺妇人,每天接触的人多了去了,关系好的,熟不拘礼的也不少。他几次外出也都有人随身保护,出生入死,但对于这些人,元熙是一点顾虑都没有的,不知为什么,就是这个文文秀秀的李铭,让他生出莫名的危机感,总觉得他二人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般配。
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李铭做为一国之君,而且是在危难之际登上王位的一国之君,如果不想再经历一次亡国之痛,就只有励精图治了。李铭固然儒弱,但不是不明事理,至此也只有收起寄情山水书画自娱的闲情,把重担挑在肩上了,因此一路上大多时候都是再跟他的师傅商议治国之策,偶然得闲,才能找郦君玉下盘棋当做放松。
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李铭一定会是一位难得的画师,他最擅长画写意山水,一笔字也写的极为飘逸秀致,可惜一路上车辚辚,马萧萧,晓行夜宿,既没有闲情也没有机会,好在他还有一副棋,铁板做棋盘,磁石为棋子,正适合旅途消遣。
李铭的棋技还不如元熙,比起郦君玉就差得太多了,稍不注意就杀的他毫无还手之力,李铭也知道郦君玉是让着他,依然乐此不疲,只是郦君玉暗暗担心整天跟这个臭棋篓子喂招,自己都要臭了。所以这天干脆放出本事,大杀四方,李铭招架不住,没多长时间就丢盔弃甲,投降认输。
“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地下一盘棋了。”李铭微笑着感叹道:“别人都让着我,郦大人你今天终于放开手脚拿出真本事了。”
被人杀得片甲不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不然他怎么输了还高兴成这样?郦君玉暗自稀奇。“倒也不是有意糊弄您,我觉得棋艺好比武艺,水平相当的人自要拿出十分的本事周旋,要是遇见功力略弱一点的,便拿出八九分的力气,力气虽然用的小,心力废的可是一样哦。”既不能象让李铭赢得太容易,也不能让他输得太难看,其间分寸的把握简直比跟高手过招还难。
“是怕我脸上挂不住吗?”李铭笑道。
原来你也知道啊。郦君玉心里说道。
正说着话,李铭的内侍手里拿着一个九连环来到车外,一边跟着车走,一边说道:“陛下,永安公主刚才去找您,说是九连环不会解,想请您帮她解开。”
万恶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就算是公主,命运也掌握在别人手里,遑论其他人。见此,小郦越发坚定了做男人的决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5章 长途路车中叙话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