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王少甫遭遇重创 ...
徐州北倚微山湖,运河从其中贯穿而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徐州卫指挥使往上数几辈人,和刘家还是姻亲,对于刘奎璧来说,这里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职位了。
为什么梁鉴要把他安插到这儿?
徐州地理位置重要是重要,那也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有大规模的内战,比如说太祖皇帝起兵反抗暴元,齐军和元军就曾在徐州大战,但现在国家虽然不时有人作乱,但都是小打小闹,而且都是在西南一带,真正用兵还是在北边九边这一线,跟徐州隔得天南地北,想立功根本没机会。
但因为此地重要,而且每年漕粮、漕银都要从运河运往京师,朝 廷对此地也不会掉以轻心,多少眼睛盯着,只要他刘奎璧敢行为不端,就不怕抓不着他的小辫子。
这边安排好刘奎璧,李朝那边王华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将战线继续推进,迅速攻下平安南道的镇南浦①。这里距离李朝西京平壤只有八十余里,是李朝北部重要的港口,拿下此地就为大齐粮草由海路运送扫清了道路。
想从海上运粮,除了要在李朝占领港口,最重要的是你得现有船吧。这项任务自然是交给和□□打过不少交道的锦衣卫了。涉及到锦衣卫,就不是郦君玉能打听的了,不过看梁鉴、孟士元都是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想来对于神通广大的锦衣卫来说,这个任务不算艰巨。果然,在王华攻下镇南浦后,郦君玉才得知已有数十只海船在港口待命了。
茫茫大海是朝廷管不到的地方,虽然朝廷律令管辖不了,却也有其自己的秩序。因获利丰厚,眼红海上贸易的人多了,走私者最初为自保组成帮派,后来慢慢发展壮大,就是现在的海盗了。就连奉天承运的皇帝尚且有人不服呢,海上也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号令全局的。也是帮派林立,最大的一伙人以杨端本为首,下来还有丁峤和周兴两帮人。
锦衣卫找的是周兴,为什么不用杨端本和丁峤,其中的缘故不是郦君玉能得知的了。也许相比较起来周兴势力最弱,朝廷用起来更放心一些,而他也需要借助朝廷的力量与另外两伙人抗衡吧。
除了运粮,还要运送援军。
平定了西南的叛乱之后,齐朝的兵力相对充足了一些,除了分官兵留在当地镇守,大部分挥师北上,由西南而朝鲜。有人问为什么非得从那么远的地方调刚刚从战场是下来的疲惫之军呢?那是因为不了解大齐的卫所军的现状了,立国百余年,大多数士兵都没真正上阵杀敌的经历,这些人平时喝个酒、打个架,欺个男霸个女,这都没问题,你要敢用他们上战场,估计一见血腿就软了,剩下几个没软的你就等着他们带头溃逃吧。所以不是章飞鹏手下带出来又刚从战场下来的,朝廷根本不敢用。
而且平定西南主要用的是川黔兵,大多熟悉水性,至少对坐船不陌生,不会出现在船上吐得昏天黑地,下了船连路都不会走的情况。
二月中天气逐渐转暖,即使在北方,海面上的冰冻也融化了,春天一般没有太大的风浪,正是远航的好季节。
运兵、运粮,船上的事都由周兴手下的船员来完成。走海路最大的好处是时间短,消耗小,从大齐往李朝运粮,如果走陆路少说也得两个月,而海路不过十几天就到了,除了一艘运粮船因不熟悉航线搁浅,耽误了一天时间,其余船只皆平安抵达。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话也不绝对,如果遇上饥荒,你家里满仓的粮食,家门外是黑压压成片饿红了眼的饥民,我看你慌不慌。
王华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他不但有粮,还有兵呢。李朝号称三千里江山,可惜能耕种的地方连一半都不到②。而且这地方天灾还特别频繁,春天干旱秋天台风,每年夏天还都要闹水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③。看到了吗?要四者不失时,春夏秋三季都闹天灾,到了秋天还有什么可藏的。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自从李隆当国以来,由于他穷奢极欲、大增赋税,国家已经是民穷财尽,民不聊生了,所以王昌才能那么容易就推翻了李氏的江山。百姓们以为王座上的人换了就能过几天安宁日子了,谁知道王昌倒是不荒淫,他把钱全给了日本人,横征暴敛依旧。得亏李朝是个半岛,三面环海,唯一接壤的大齐正排开大军和王昌打仗,除非跳海,跑都没地方跑,不然老百姓估计有一半都得跑了。
王华面对的除了李朝士兵之外,还得时刻提防这帮饥民。王华的处理办法是,让自己人吃饱喝足,饱餐一顿后迅速攻占李朝军营。
军营里怎么都会有一点存粮,不然士兵就该哗变了。但是余粮不多,不可能让人吃饱,基本上就是保证饿不死就行了,现在王华连这点粮都不肯给他们留了。吃饱的人和饿着肚子的人打仗,结果没什么悬念,之后顺理成章地开仓放粮,军民一视同仁,只要放下武器不在与齐军作战,士兵也能分到粮食,如果愿意弃暗投明,加入齐军,还可以领一份粮饷。打仗,敌方粮库就是重点攻击的地方,王华每打下一处就开仓放粮,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李朝人都知道齐军战胜就是他们有饭吃的时候,跟临阵倒戈也差不多了。
但王昌手里还有一张王牌不得不提防,那就是火器。
大齐也有火器,不过射程和准头都远远比不上王昌从日本买的,因此战争之初,多少将领栽在这上面。一直到缴获了几只火绳枪送到工部军器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仔细研究后发现,这几只火绳枪使用了一种闭锁螺栓,解决了枪尾的闭气问题,从而提高了射程。既然知道了关键所在,接下来就是改制仿造了。等到王华带兵进入李朝时,大齐火器从质量上已经提高不少,只是受冶炼技术的限制产量不大。
而且从最近的战报来看,李朝军队使用火器的次数逐渐减少,郦君玉分析王昌手里应该也没多少能用的火枪火炮了。
火器价高,为了这笔花费,王昌几乎拿出他可以拿出来的全部银两,但问题是火器的开销极大,枪炮一放,别管打没打着人,反正银子就花出去了,不只是弹药花钱,枪炮都有炸膛的可能,一旦炸了,不但钱白花,人多半也没了。刚开始的时候,王昌错误估计形势,一上来就把李朝攒下的的家底花的差不多了,没想到这仗一打几年,李朝本来就不比大齐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他把精力全放在打仗上了,哪有心思再来劝课农桑,结果越打越穷,财赋几乎崩溃。
一开始乌必凯的军队大量装备火器,的确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以至于齐朝手忙脚乱,难于应付,现在恶果显现了。
随后齐军又没费什么力气就接连攻下了几座城池,颇有些风行草偃,望风而降的意思。
因为招降了一部分王昌手下士兵甚至将领,王华对军队的情况比较清楚了,即使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是稳操胜券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冷静。亏了他这份冷静,才在朝军偷袭的时候没有吃大亏。
王昌为了能出其不意地反败为胜也是下了血本了,火器弹药尽可能提供充足。大齐军在王华的统领之下,军纪很是严明,至少不会出现哨兵玩忽职守的情况,王华自己就是偷袭的行家,自然知道月初月末月色不明的时候是最好的时机,尤其是现在,齐军接连取胜,军队里不可避免地笼罩着轻敌的情绪,这不是他打几个人或者训几句话就能扭转的,他所能做的便是严明军纪,尤其是哨兵。为了保证放哨时没有脱岗、吃酒、赌钱、玩闹等情况,他和熊浩、韦勇达几人不定时地亲自查岗,凡有疏忽怠惰的一律打二十大板,所以即使朝军衔枚马裹蹄,在静夜里还是及时被发现了。
大部分齐军此时都还在睡梦之中,被急促的军鼓惊醒后刚刚拿起武器,朝军就冲到跟前了,接下来就是一场恶战,尤其是此番征朝的军队之前没怎么见识到朝军火器的厉害,一时之间不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给了朝军可乘之机。好在王华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很快判断出偷袭的人数远远少于齐军,因此他一方面自己带兵组织抵抗,同时命熊浩、韦勇达率队切断敌方的退路,占着人数多的优势,将偷袭的朝军包围起来,使其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逐步歼灭,总算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除了哨兵,粮草也要重点保护,不但怕抢,更怕敌人使坏放火、投毒,王华特意派了可靠的人看守,也是不时巡查。因此即使粮草库被弹火击中引燃,也被齐军及时扑灭。
战报上寥寥数语,在真实的战场上可能就是几日夜的炮火连天,此战具体过程郦君玉没有亲身经历,但看报上来的死伤人数,就知道这一仗打的极其激烈。朝上立即便有人以此弹劾王华骄纵轻敌,指挥失当,以至于有此惨败。
这一仗齐军损失不小,不只是人员伤亡,粮草也有损失,但要说惨败也是夸大其词了。就有人站出来以战报为依据,驳斥惨败一说,不过持惨败说的人可不管你什么依据,“谁不知道战报上的官样文章能有三分是真的就不错了,多少败仗报上来都说是大捷,战报上的话自然是要往坏里听的。”
甚至连薛劲松、马永两位兵部堂官也认为真实情况极有可能比战报上写的要糟糕,元熙本来就忧虑的心越发焦灼起来。
对于王华这边,朝廷还没有商议出个所以然,紧接着运粮船又出事了。周兴带人第二次泛海运粮,结果半路被朝军战船拦截。朝军是有备而来,携带有大量火器,先示人以弱,借周兴轻敌大意,且对这一带海域不熟悉,很顺利地把粮船引到一处布满暗礁的水域。
李朝船小,吃水浅,可以在礁石之间轻松穿梭,周兴的海船不但船身长大而且船上载满粮食吃水深,万幸周兴常年干的就是海上谋生的勾当,很快就察觉到对手的用意,及时命令停船,但在惯性和海浪的推动下,还是有两艘船不幸触礁,与此同时,李朝船上也枪炮齐发,周兴这边也立刻还击,双方一番大战,朝军占地利优势,然而周兴这边海战经验却不是他们比得上的,在最初的慌乱之后逐渐取得优势,最终以损失两艘船的代价全歼朝军战船。
同样的,这个战绩被许多怀有各种各样心思的人质疑着。
因这两仗,整个朝廷的气氛都由轻快放松转为紧张不安,一时间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汇集到元熙耳边。他本不是敏于思辨之人,遇事不决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找人问策,不但三位丞相,六部九卿,五府都督,京卫指挥使,就连章桓枝这样告老在家的老将都被他召来咨询商酌,殊不知问的人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元熙的心越听越乱,一时觉得此人说的有理,一时又觉得那人所说不差,忽而觉得平定朝鲜指日可待,忽而又觉得此战旷日持久,只怕将动摇国本,心情大起大落,几乎要害病。
元熙心力交瘁,只有郦君玉陪在身边才能让他如同琴弦一般紧绷的心情放松下来。
①南浦在朝鲜王朝只是一个小渔村,一直到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把这里建成后勤基地,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本文架空哦。
②世界粮食计划署驻朝鲜地区代表说过,朝鲜可耕地比例低,朝鲜的国土面积虽然有十二万平方公里,但可耕种的土地只有18%,在全世界也是最低的,至于韩国,我没有找到具体数据。文里以偏概全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3章 王少甫遭遇重创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