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9、唐悦微陡出难题 ...

  •   过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大家从繁琐忙碌的日常解脱出来,放松放松,所以在此期间每个人都能找到不同的乐趣。

      孩子们觉得放烟花、吃糖人是莫大的快乐,主妇们也高兴于暂时可以不用操持琐碎的家务,夫人太太们趁拜年吃酒的机会四下交际,相互交流交流时下最新的衣裳首饰的式样,说不定还要给自己儿女相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良配,能让老爷们高兴的事就更多了,大齐严禁官员涉赌宿娼,虽然不少人私底下没少去过,但要是被言官抓住弹劾上一笔,搞不好也会有不小的麻烦。不过言官们也是人,是人就要休息,过年期间也要全家团聚,走亲访友,谁也不会大过年的窝在家里写弹章,找晦气,所以这一条算是开了禁。不过,最常规的还是请人、被请吃年酒。

      梁鉴这样年高位尊的人一般不会去谁家赴宴,即使去,也是略坐一坐就走,不然其他人都要觉得拘束。在家宴客也是有数的人,够得上收他的请帖的,无非是孟士元、六部九卿,再有就是和礼部相关衙署象鸿胪寺、翰林院之类的堂官。每人都下了帖子,刘党的人自然不会来,来了的人也自矜身份,斯斯文文的吃酒闲话,过年再说政事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话题从梁府花厅前的梅花说到某人做的新诗,再从诗文说到当今文风,总之风雅无比,郦君玉做为梁鉴女婿,完全替代了儿子的角色,看得孟士元嘴角直抽。

      但是郦君玉就不同了,在家请客还好,他要请的人多,上司们已经赴过梁鉴的宴,请而不来是应有之意,来的大多数是和他地位相仿的同年、同僚,同僚里还分兵部和翰林院两拨人,除了这些还有之前打过交道比如章桓枝、郑友新等人,章桓枝自不会亲自赴宴,倒是叫他的幼子来了,毕竟是武勋之后,郦君玉通过他能和武将拉上线,他在郦君玉、梁鉴面前露露脸,说不定对日后仕途有些好处呢,总之为以后互惠互利铺铺路。

      酒宴席面不用他操心,自有梁素华为他张罗,来客到了梁府先拜见梁鉴,之后再去花厅,年轻男子在一块吃酒,最后话题总绕不过女人,一开始还装着斯文,等喝高了,什么话都说出来了,谁谁谁新纳了个小妾,谁包养外室被夫人知道了打到门上,两口子对打,脸都抓破了。还有哪家青楼新来了个姑娘,脸蛋长得真好,又是哪家的女儿腰肢最是娇软,等等等等。一个个说的听的兴致勃勃,郦君玉头一次知道,男人舌头长起来竟然如此令人惊讶。

      好在梁鉴人虽不在场,威慑力还在,大家说起话来多少有些顾忌,虽然谈论的话题比较香艳,但总体用词还算比较含蓄,郦君玉是在兵营里待过的人,那些人说的话可比文人们露骨多了。

      总体来说,只要是在梁家,有梁鉴这尊大神镇着,年轻人们不敢太放肆,等郦君玉出门赴宴,听到的才劲爆呢,不止如此,他年纪不大,酒量不行,还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正是被人逮住灌酒的好人选,被人恶趣味地逮住狠灌,简直苦不堪言,没觉得比平时当差轻松多少,还不如在清清静静在兵部值守。

      好容易找借口出去透透气,唐文潜凑过来悄悄说道:“后日初六,你可有安排?”

      “后天去沈润雨家,难道你忘了?”

      “没忘。这样,后天咱两去坐坐就寻个由头溜出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见个人。”

      “不去,”郦君玉抬手把他推远:“谁知道你要把我带到哪儿,万一把我卖了怎么办。”

      哪怕唐文潜带他去花街柳巷都不用这么神神秘秘,还见个人,见谁呢?郦君玉不用动脑子就知道是谁。

      唐文潜笑得跌脚:“你不说我还没想到,你这么清清秀秀、眉目如画的样子,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好好好,不开玩笑,就这么订了。啊~”

      “我醉啦,今天说过的话,睡一觉明天就忘了。”

      “那我就帮你醒醒酒。”唐文潜作势要往郦君玉胳膊上掐。“不是我非要找你,别让我为难嘛。”

      郦君玉连忙躲开:“大过年的替我惹祸,这又何必呢。你们中表兄弟一块玩一玩,叫上我一个外人算什么呢?”

      “这不是想找个陪我一起担祸的人吗。”

      “哈!想得倒好!”郦君玉秀眉一挑,转身就走。

      唐文潜连忙拦住他打躬作揖:“玩笑玩笑,刚才就是跟你开个玩笑。真不是我非要叫你。放心,他也不是第一出来逛,护卫都安排好的。”

      这倒是真的。前年郦君玉还没中进士,第一次见元熙就是他们表兄弟一块逛街,当时没看见护卫,想来是换了便装混在人群里了。

      “初六晚上轮我当值。”郦君玉还是有点不情不愿。

      “放心,误不了事,又不是只有咱们俩,怎么也不可能逛到晚上是吧。说定了啊。”

      大齐的历代皇帝喜动不喜静的居多,太祖太宗都曾经带上侍卫微服出宫访贫问苦。先帝就更不用说了,性好游猎,隔三差五就带大队人马到出京游玩打猎去了。元熙偶然出宫游玩,上到太后下到言官,口头上还是要劝一劝,说一说,但只要带好护卫低调一点,别那么扬铃打鼓地闹得尽人皆知,基本上都能做到。

      元熙出宫其实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市井繁华,这和许多人高堂华屋住厌了,跑乡间村野筑一竹篱茅舍,不时住上几天以为调剂,或者山珍海味吃腻了改吃清粥小菜换换口味,是一个道理。

      皇宫里固然雕栏玉砌富丽堂皇,然而人与人之间,即使如父母子女又有几分真情可言?父皇父皇,先帝对于元熙来说更多的是君上而非父亲,他和生身父亲反不如和授业师傅亲近,所以孟士元父女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亲昵之情让他十几年人念念难忘。

      前面也说过,当年太后和元熙母子在宫中甚为艰难,饱尝人情冷暖,母子间亲情固然有,但这亲情中却又因夹杂着深深的企望,使人感到不那么纯粹了。

      父母至亲尚且如此,何况别人!正因如此,元熙才会对因刘燕珠初见时的嫣然一笑,而对她情根深种。

      刘燕珠对元熙的感情是亲近中带着仰慕,然而,受眼界、学养的限制,刘燕珠给他的只能是女子的温柔体贴,正因如此,元熙反不能把自己面对的种种烦难在她面前表露出来。而且告诉她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让她空自担忧罢了。

      换句话说,刘燕珠可以和他夫妻恩爱但不能与他比翼齐飞。

      心里有遗憾吗?元熙自问。

      对于大臣,他是挑起江山重担的天子。对于太后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元熙是他登上太后之位的阶梯。而对于刘皇后,元熙是她的天,是她的挚爱,是她有求必应的夫婿,她可以亲自为元熙安排饮食,嘘寒问暖,但不可能与他并肩携手,同舟共济。

      元熙每每灯火辉煌处愈感凄凉。所以他特别喜欢市井的喧闹繁华的烟火气,仿佛只有置身于热闹的街头,才让他觉得不再孤单,觉得自己不只是一个供人膜拜的木雕土偶。难怪神仙都想要下凡呐。

      命运恰恰在元熙最孤单的时候,把郦君玉送到了他身边。最初郦君玉能引起元熙的注意,固然是因为他芝兰玉树般的风姿以及卓尔不群的才华,但随后的相处中,元熙发现他心思玲珑,智谋过人,几件棘手的事情都办的极为出彩。

      更重要的是郦君玉并不只是将他做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而是将他看做活生生的人,不会觉得他烦恼抱怨便是不得体,继而又是劝又是谏,好像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相反,郦君玉愿意听他诉说苦恼,温言劝慰,更难得的是,许多事是郦君玉出手替他办下来的。元熙心里说不出的熨帖,觉得终于遇到了知音,遇到了能够与他并肩作战的人。

      共同面对困难,最能让人关系亲密起来了。

      亲近的人就应该长相厮守,不对,是应该朝夕相处,如影随形。要是郦君玉不在京城也就罢了,再想也没办法,现在是两人明明不过相隔数里,只是因为过个年就好多天见不着面,所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叫元熙如何忍得下来?正好唐文潜带着新妇要给他和太后拜年,不是官样文章的朝贺,而是真正亲戚之间的拜年,于是元熙就有机会悄悄让唐文潜替他约人了。

      过年总共就这么几天,家家请客,难免有重了的,这家早点走,那家迟点到,两边都全了礼数,这也是约定俗成的了。因此郦唐二人提前告辞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前两年元熙出宫玩,都是唐文潜先入宫,然后两个人再一起走,今年唐文潜还准备依样葫芦,元熙却说:“你们从沈云家出来都什么时辰了,到了宫里出来进去还得啰嗦,大半天都耗过去,到了外头玩不上一会儿,你们就该催着我回来了,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咱们约个地方见面就好。”

      大冷天的,谁也不愿意在站在外面等人,最后就约在芙蓉楼。

      芙蓉楼是京城第一等的酒楼了,不仅菜肴精美可口,色味俱佳,侍者训练有素,应对得宜,更兼布置的别具匠心,前面酒楼一派富贵景象,多受豪商巨贾青睐,而后面另外有几个小小庭院,布局考究,陈设静雅,无论是高几上的摆设还是墙上挂的字画,件件都有来历。更妙的是每个院子都有隐蔽的门与外相同,进出不会被人看见。

      要想到这样的庭院里请客用餐,可不是有钱就行的了,没有足够的身份地位,掌柜会笑呵呵地告诉你,对不住,几个院子都被人包下了。

      如果只是以郦君玉的俸禄,要到这儿吃饭,根本想都别想。郦君玉不但来过,而且来了两次,只可惜这两次都事出有因,没心思仔细品味美食,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上次来的时候,郦君玉不知道另有蹊径,是从正门进来的。唐文潜显然来过多次了,轻车熟路,郦君玉跟着他进了条小巷,走不多远,一个不起眼的黑油大门前早有人等候着。

      “到了。”唐文潜回头笑对郦君玉道:“头次来没人带,一般想不到后面能绕进来。”

      “可不,要不是跟着你,我肯定得从前面进来。”

      两人坐下没一会儿,元熙带着权昌也到了。郦唐二人只得又起身迎他进来,唐文潜笑道:“看日头也好到晌午了,陛下看是不是在此处少吃点东西,一会儿也好逛得尽兴。”

      “我看是你自己大清早就出门,这会儿饿了想吃东西,还敢拿朕做挡箭牌,真真胆大,正好我在天珍斋订了两样东西,罚你跑腿给我取来。”许是没有宫里种种礼制束缚,元熙神态放松,靠在椅背上笑嘻嘻地对唐文潜说道。

      权昌赔笑道:“只怕掌柜不认得唐大人,不给他。”

      “倒是,”元熙手一指权昌,笑道:“你陪他去。你也不白跑,看上什么,只管让他花钱就是了。”

      “奴才可不敢,”权昌低眉顺眼地赔笑着:“天珍斋可是京城一等一的古董铺子,里面随便一样东西都够唐大人几年俸禄了,奴才要是不知好歹,岂不得把唐大人自个押那儿了。” 难得主子心情好,权昌也过来凑趣,还小捧一把唐文潜为官清廉。

      “不碍事,我唐文潜手头再不宽裕,总能找到借钱的人嘛。是吧陛下。”唐文潜嬉皮笑脸。

      “去去去,还不快走。”元熙假作不耐烦地挥着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9章 唐悦微陡出难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