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一元复始万象新 ...
过年总是热闹的,因为大军在外,大齐朝廷总体上保持着一种外松内紧的气氛。即使腊月二十八封了印,兵部、户部等与战争相关的部门都要留人值守,丞相也每日轮流坐镇文渊阁,以备有紧急军情。
现在名义上的丞相仍是刘、祁、梁、孟四人,不过祁成德入冬之后就告了病,已经很久不上朝了,刘捷因之前一直反对出征,加上渐渐被元熙疏远,因此也不大管事,说是四位丞相轮值,其实大多数时候只有梁鉴和孟士元,刘捷不时露露面,表示他还在丞相之位。
除夕守岁,宫里都在厉行节俭了,梁家自也不好太热闹,他家人口少,只有郦君玉夫妇拜年行礼,再就是家中下人行礼领赏,即使如此梁夫人也高兴的不得了:“今年过年里里外外都是素华张罗的,我总算也能享享清福了,到时候你们自己当家我也能放心了。”
梁鉴却对郦君玉道:“今晚不要多吃酒,不然明早大朝起不来。”又问:“明日要穿的朝服拿出来了?大朝虽不同于常朝,规矩也差不多,这都不需我说,只是大朝庄严肃穆、嵩呼舞蹈,费时颇多,你朝服底下穿厚点。”
新年至,正旦大朝乃是一年的中最正式最盛大的一次朝会,不仅大齐在京和来京述职的官员都要参加,各藩属国也要派使节朝觐,参加的人数总在一千以上,而且朝会的地点也不是在奉天门而是在奉天殿。这样的大的规模,当然不可能讨论什么朝政了,所以正旦朝会纯粹是礼仪性质的。
因去年郦君玉在吹台山,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正旦大朝,所以梁鉴特意提醒他。
朝服因其正式比常服复杂许多,穿起来也更麻烦。常服无非就是乌纱帽,圆领袍,再束上腰带就完了,穿朝服不戴乌纱而是梁冠,梁冠上的梁根据不同的品级数量也不相同,郦君玉是五品郎中,冠上就是三道梁,梁鉴官居一品则戴金云为饰的七梁冠。身上也不是一道长袍从上到下,而是上衣下裳,除此之外还有蔽膝、大带、革带,林林总总,又要挂玉珮,拿笏板。
“玉佩就带皇上新赐你的那块岁节节高升佩吧。”梁素华一边帮郦君玉穿戴一边问道。
果然如郦君玉所料,元熙还给他的盒子里除了刘捷的银票外,还有就是这块玉佩,玉色油润细腻,色如凝脂、精光内蕴、雕工精巧,以郦君玉的眼光已是平生仅见。
“按制,着朝服三品以上方可配玉,带节节高升就逾矩了,还是带那块药玉岁寒三友吧,免得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
不只是郦君玉,梁素华身上也有五品宜人的诰封,也需按品级严妆入宫朝贺,命妇大衫穿起来只有更麻烦。因郦君玉品级只有五品,梁素华便按制发冠上饰有珠翟三个,两边各插一枝口衔珠结的抹金银翟。郦君玉看她那足有好几斤重的翟冠,直替她觉得脖子疼。
命妇大衫如同官员的朝服一般是朝见之服,穿起来其实是一套。梁素华先穿深青交领绣云霞鸳鸯纹褙子,然后是大红云纹广绫对襟直领大袖衫,大衫外是纹绣与褙子相同的深青色镀金钑花银坠子霞帔,另有革带虚束于霞帔之外,最后手里还要捧上一个圆手方脚的牙笏。
《释名》有载“笏,忽也,备勿忘也。”《礼记玉藻》则说“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早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由此可见是朝臣面君时记录旨意,或者提前将上奏的事记于笏板上,以免遗漏用的。命妇朝贺,既不面圣也不奏对,纯粹把笏板做礼器来用了。
正月的京城有多冷,凡是在这段时间在京城呆过的人绝对都映像深刻,何况朝会是在“昧爽”时分举行,那会儿天刚刚破晓,更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候,而且总不能赶着点到吧,万一路上耽搁了,就有六科和鸿胪寺对失朝官员予以弹劾。你说大初一的,万一迟了被弹劾,哪怕皇帝不予怪罪也是晦气,所以要比平时更早动身。
宗室、百官还有来朝参的各国使臣都在午门外等候,为取太平有象的寓意,驯象所的力士也引着两头硕大的灰象,身驮宝瓶分站在左右两边。
郦君玉与梁鉴同来,到午门前下车,便有人上前和梁鉴寒暄,郦君玉也团团作揖,向周围人拜年问好,毕竟两人年纪、品级差的太多,平时相处的也大不相同,便慢慢分散开,各人与相熟的人一处说话去了。
郦君玉抬眼看去,见在场众人真正体现了人以群分,梁鉴、孟士元周围聚着陆尚有、薛劲松、姚兴之等人,刘捷身边是他和祁成德的故旧党羽如祁桐、顾国才,还有吏部尚书、侍郎,并刑部、工部、督察院的人。郦君玉自己是和唐文潜、徐琛、乔恒等年轻人在一起,相互恭贺新禧,年前各家就订下年酒的日子,彼此也都下了帖子,今日见面少不了再当面邀约。
各藩国使臣另外聚做一堆,隔着人群看见莫日根穿着一身皮裘正不知跟什么人说话,还时不时地朝他这边瞟一眼,便也拱了拱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离莫日根不远处,还有一个单薄瘦弱的年轻人,神情小心翼翼甚至还有几分局促瑟缩,显得与虽然庄严但仍不失喜庆的气氛格格不入。更引人注意的是,那少年身上穿的竟然不是朝服,而是两肩绣有火纹的青色亲王世子冕服,繁复的衮服好像要把他整个人都埋进堆叠的锦绣里,而玄表朱里,前后各七旒的冕旒,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不胜其重的负担。
看这身装束,郦君玉就知道此人的身份了,他想必就是前李朝国王李隆的太子李铭,不出意外,等李朝复国之后,他就是下一任的国王。
算起来李铭到齐国也有四五年的时间,度过了他整个的少年时期少年。当时他是随父亲李隆逃到大齐境内,后来没过多久李隆病死,他就独自留在大齐。一个亡国灭家寄人篱下的藩属国王太子,即使齐朝对他还算礼遇有加,心思敏感的少年还是感到难以抑制的忧怀愁苦,而且,他到齐国的时候不过十二三岁,正是读书的时候,从李朝跟来的文臣里有他的师傅,但考虑到李氏复国的肯能性,齐朝绝不希望李铭成长为果断干练、娴于政务的人,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符合大齐利益的李朝国王,因此很快在李铭原来的师傅之外,另外为他找了老师,此时李隆已死——就是没死一个仰人鼻息的亡国之君又能如何呢?离开故国家园,熟悉的人也一个个风云流散,与他相伴的只有母亲、妹妹和几个侍女而已,少年原本就细腻的心灵愈发多愁善感。平日李铭深居简出,除了教他读书的先生,几乎不跟外人打交道,是以郦君玉一直没有见过他。
不多时,五凤楼上鼓响三通,沉重的宫门在晨曦之中,伴随着悠长的吱呀声缓缓打开,当值的将军校尉排好仪仗自门中列队而出,紧接着洪亮的钟声响起,待钟鸣之后,文武百官列队分别由左右掖门进入皇宫。
进了宫门,文武百官重又在金水桥南排班,待大汉将军鸣鞭之后,才又按序行进,直至承天门丹陛前,文左武右相对立于御道两侧。一时乐起,元熙在缥缈御香中升座,大汉将军再鸣鞭,群臣行三跪五拜之礼,庄严肃穆,颇有些“九重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气象。
大朝会规模大,隆重威严,只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并不议政,成千的人在这儿耗着除了挨冻,就是听空洞的贺表致辞,郦君玉心想怪不得岳父提醒自己要穿厚一点,这要是穿的稍微少了非得冻病了不可。
元熙高居御座上,放眼看去承天殿里殿外红红一片全是身着朝服的人,除了宗室、驸马、丞相、都督这些近前的,后面离得远,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元熙按郦君玉的品级职务,估摸了一下他所处的朝班位置找过去,很废了些目力才在人群里分辨出那个按着鸿胪寺唱赞恭谨行礼身影来,瞬间就觉得这寒冷的清晨也有了些许暖意,却又有些意兴阑珊。
年前各衙门封了印,就表示所有人都不用再当差理事,该好好回家准备准备过年了,因为大军出征在外,兵部留人值守,那也是预备有紧急军务,轮值的人绝不能擅离职守,元熙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没法召见他,两人已有几天不曾见面了,原想着今日朝贺就算不能说话,饱饱眼福也好,谁知隔着大半个奉天殿,脸都看不清楚,元熙简直觉得他自己就像是银河岸边的牛郎星一样,只能望洋兴叹了。
郦君玉的品级正好能站到承天殿里面,比他品级再低的人就只能站在殿外平台上了。说是站在大殿里,其实也是在门口,跟殿外比起来也没暖和多少,郦君玉偷眼向四周打量,见差不多人人都微微地打着哆嗦,更有人鼻子下面挂下来两道透明的……看不下去了,郦君玉果断把目光调向前方高居于御座上的皇帝。
平时皇帝常朝视事的时候穿的是常服,也就是百姓所说的龙袍,今天正旦大朝,连番邦王子衮冕了,皇帝当然只有更郑重。
元熙穿的也是衮冕。冕旒前后十二旒,每旒贯五色珠玉十二颗。衮服为织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的玄色上衣,下裳、中单、蔽膝、绶、带等,与李铭的衮冕比较起来又有许多细节上的不同,总之是更华贵也更繁琐。
郦君玉微垂着头,小幅度地将周围看了一圈,算算时间,朝会已经开始了大半个时辰了,鸿胪寺卿还在读贺表,元熙在御座上稍稍换了个姿势,不知道是不是也听得不耐烦了。按规矩,满朝文武不管在不在京城的,过年都要给皇帝上贺表,算起来少说也要有几千份,真要一道道念下来估计得到清明节去了,所以鸿胪寺也只是调几份重要的来读一读,比如说梁鉴的、刘捷的、还有莫日根代库登呈上来的——这份贺表自然不会是库登亲自写的,就是莫日根也不可能自己动笔,绝对是找人代做的,满朝上下对此心知肚明,同样也绝对不会有人站出来拆穿他,戏就得这么演。
尽管如此,还是拖到大家几乎坚持不住才散朝。
以梁鉴的品级、资历、人望,元熙退朝之后,也就轮到他先走一步出宫回家了,能和他争道的也就只有一个刘捷。郦君玉这个为人子婿的服侍长辈乃天经地义,等梁鉴和人应酬完,告个罪,也陪着梁鉴一起走了。
到了等在宫外的车上,郦君玉先被热气激的打了几个喷嚏。梁家今天来了两辆车,两对夫妇各坐一辆,此时梁素华已经在车上坐了好一会儿了。
男女有别,官员们从午门入宫至承天殿朝贺,女眷则由东华门入宫,绕过昭阳宫到慈庆宫向太后恭贺新禧。向太后朝贺的不只有外命妇,更主要的是内命妇,人家和太后才是一家人,而且慈庆宫连带庭院加起来也没有承天殿那么大,人稍微一多就挤得转不开身,所以走个过场,太后就把人放出来了。
梁素华拿出备好的食盒,又倒了杯热茶给郦君玉:“冻坏了吧,先喝口茶吃些点心垫垫肚子。”
郦君玉接过茶杯:“去年我没陪你,也是这样早起挨冻?辛苦你了。这些是岳母告诉你准备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我哪能说辛苦呢。爹娘每年都得走这么一趟,这些吃食也是老人家的经验了。”
“今天在宫里可顺利?有没有遇上什么人?你们和宫里的嫔妃是分开的还是一道?”郦君玉轻啜了一口茶,问道。
“我们到的时候娘娘们已经在殿里了,大家在殿外行过礼,太后就命人散了,只留了娘还有几位尚书夫人进殿,我便先出来了。”梁素华抿嘴一笑,凑在他耳边悄悄说道:“你是想问我见没见着你婆婆,还是想问你大姑子在宫里过的怎么样?”
郦君玉“嗐”了一声推开她,也小声道:“我这不是怕你落了单,被人刁难么。”又道:“听说皇甫夫人自从回家以后,便托皇甫将军部下旧友打听皇甫少华的下落。”
“皇甫夫人也是可怜,一儿一女,女儿入宫听着无限荣耀,可这骨肉亲情就只能抛开了。皇甫公子一年来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身为亲娘,她却连自己儿子在哪,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想想也真是让人不忍心。”梁素华收了笑意,轻轻感慨。
“你可别不忍心。皇甫少华能改名换姓,这中间熊家功不可没,要说皇甫家和熊家之前没有深厚的交情,我是不信的,既然有熊家那条线在,哪怕不知道最新最确切的情况,皇甫夫人应该至少是清楚皇甫少华平安无事。”
“那她干嘛还急忙忙的使人四处打听?”
“你说呢?”郦君玉一挑绣眉,笑道。
“掩人耳目?”梁素华立刻反应过来。
“朝廷已为皇甫敬平反,皇甫少华出逃,不论到了那儿,只要还在四海之内总会听说消息,他久久不现身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应该的凶多吉少吧,独子下落不明,亲娘举止如常岂不令人起疑?”
“所以皇甫夫人这是在做戏?”
“除非时机合适皇甫少华上疏自陈,不然他身份被揭出来都有可能惹来祸端,即使他自己招认,陛下的态度如何也不好说,皇甫夫人此举,既可暂时不令人生疑,万一日后陛下降罪,也可洗脱皇甫长华欺君之嫌……”
说话间,马车一晃,停了下来,郦君玉掀起帘子,太阳已经攀上老榆树最高的枝头,时间已经过了晌午了。
“到家了,请夫人下车。”郦君玉率先跳下车,伸手搀扶梁素华。
本章所写服饰参考了《大明衣冠图志》,上朝的描写也以明朝早朝为蓝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8章 一元复始万象新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