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买地(捉虫) ...


  •   直到傍晚陈林两人把上午留的下水和板油都收拾收拾,炼了一小坛子猪油,聂恒按照陈林教他的清洗了肠子,用盐腌制上,等会儿加上辣椒爆炒就是个好菜。

      煮好了饭菜刚放进竹篮子里,又装了一小半的板油渣,这才准备和聂恒去张家呢,张奶奶倒是先带着七小子上门来了,拧着耳朵来的。

      “恒小子林哥儿你们别多想,这小子就是不听,我让他别多事,我自己能种,就是不听,还捎带东西回家,这不是…这不是…。”

      这刚进门张奶奶就扯着孩子让他跪下,陈林赶紧过去把人先扶起来,又扶着张奶奶劝慰,“奶奶您别着急,咱回家说。”

      外人不知道,见这么气势汹汹的拧着孙子的耳朵上门,别人只会以为做错事了,但是聂恒再带着夫郎把人送回家,那也能让人知道不算事儿。

      七小子乖乖的提着菜篮子跟在聂恒旁边,陈林硬着头皮扶着老太太走前边。陈林已经很久很久没和长辈这么亲近了,家里又闹成那样,更是不懂的怎么相处更好,总归先敬着就是了。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都不往肉碟里伸筷子,都是陈林给夹过去的,七小子也不动,是被聂恒下了命令才开始夹肉吃。

      “阿奶,恒哥我俩商量了一下,我俩就买三亩地,其他的您要是信得过就过到恒哥名下,地还是你们自己种,要是能种得多,其他的三亩我们可以慢慢佃给你们,收两成租。”

      官府收税也是这么多,老太太听了最后还是同意了,一来她也确实种不了那么多,逞强的话到时候估计都落到七小子身上,二来陈林说了其他的地会收租,就不是白给他们的心里也过得去。

      等都商量好了聂恒让七小子叫来了村长,把买地的事情说了一遍,又约好第二天一道去县衙过契。七小子这下子开心了,心里对这又是师傅又是大哥的聂恒又多了几分敬仰。聂恒也趁着这次上县城去看看陈林定的木盆和刀。

      自此,七小子只要家里没什么活就会被奶奶赶到家里来帮忙,正好聂恒带了工具回来陈林也开始做剁辣椒,七小子就每天跟着聂恒陈林两口子在院里摘辣椒把儿和西红柿把儿。

      两天下来就摘完了,傍晚聂恒挑了水回来冲洗辣椒和西红柿,没有塑料手套这么洗没一会儿手会被辣疼,大人还能忍一忍,小孩扛着可让人心疼,陈林就没让七小子帮忙,而是让他把没摘掉把儿的辣椒用晒干了的灯芯草绑起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

      两人洗好了辣椒,陈林就让聂恒去吧生姜和大蒜也洗了,他自己冲洗一下木盆和刀,在木盆里垫块砧板,抓几把辣椒放进去就开始哐哐哐的剁,时不时让聂恒扔几块姜几瓣蒜,西红柿就剩后来熟的一些,也就偶尔放几个,满半盆就撒盐倒酒装坛子里,又接着弄,聂恒洗了姜蒜也无事,正好和七小子绑好辣椒串儿一起上山看看。

      晚些陈林把剁辣椒都装坛子里了有琢磨着给他俩做饭,看着厨房墙角的一堆坛子也是松了口气,从来到这个地方以后很多事情都是手忙脚乱的什么都想试一试,终于是慢慢的要开始捋顺了。

      过不了几天就开始秋收了,聂恒回来时特意去地里又看了一遍,确定是先把玉米收了再收水稻,紧接着得赶紧把红薯挖出来,玉米收了得剥了晾晒,稻子收了也得晒上几天,得赶着在天气好的时候赶紧就收了。

      等这些都弄完了聂恒看着空出来的地,“地里就这么空着还是种上一茬菜?”聂恒的话倒是提醒了陈林可以去县衙买土豆种的事情,院里院外空出来的地就种上一茬白菜,剩下的就种土豆。

      陈林原本是这么想的,但是等到他在县衙看到的土豆之后就放弃了,种一亩旱地试试就行了。这土豆小的就比大拇指大一些,大的最大也不过普通大小的鸡蛋那么大,和他在现代看到的土豆不一样,光从大小上看现代的土豆不知道为什么散发着一种科技感。

      这比在看到成熟的南瓜最大也只比碗口大一点还要震惊,毕竟他见过迷你的南瓜。
      原以为还要忙很久,结果工作量一下减了三分之二,两人种完后陈林便想着和聂恒一块儿上山看看,毕竟买了田之后两人的银钱就剩二十四两了。

      在别人眼里估计是不少了,但是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陈林还打算给两人准备两套棉衣棉裤,眼神不自觉就看向长大了不少的鸭子,也许可以试试做件羽绒服,只是不漏毛的布料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一场秋雨一场寒,晒谷场的人们匆匆收回来最后一挑谷子没多久,官府的税官就来了。他们家是不用交的,陈林就是想看个热闹站到不远处看着。

      村长忙着安排青壮帮忙称重,税官一个负责在旁边盯着,一个负责记数。张奶奶和七小子也出来看人见陈林和聂恒就过去一块儿聊一会儿。

      “今年家里就收了一千斤稻子,这要是没有恒小子一下就收两百斤,听说今年收成好还涨了一成要收三百斤。”

      张奶奶刚才是去人群里走了一圈的,把听到的消息给两人听一听。陈林觉得今年刚打完仗,又碰上好年,多收一些倒是没什么,就怕这一涨就会不去了,往后可不好。抬头见聂恒眉头皱了一下,看到陈林在看他便抬手抚了抚他的肩膀。

      于富帮着把家里的税粮交上去便跑了过来,“恒子哥,刚才村长和那官爷说悄悄话,我听了一耳朵,怕是这秋要征徭役去清淤。”

      穿过县城流经四个村子的汾河是府城那条大河丰河的支流,每年官府都会招人清淤,而今年雨水充足,水流量更大,上游冲下来的泥沙肯定更多,招人估计会花费不少钱,于是变成了征徭役。

      “你们在这里等会儿,我过去看看。”聂恒留下几人朝人群走去,往大了说要是连年这么一边涨税收一边征徭役来填充国库,要是碰上灾年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熬过去,往小了说这会让聂恒陷入窘境,到时候万一谁动了心思要把田地放到他名下他们一家就是众矢之的,更别提聂恒还有个糟心的舅舅。

      所以说这人啊,不能随便念叨,说曹操曹操到,聂恒也就那么一考虑,陈林就那么心里一算计,夜里他舅舅张自权就来了。这边聂恒去套交情套了一个时辰,差点儿把人领回家吃饭才问到他们上了战场的家庭可以免去这次徭役,税官收完税前脚刚走,他舅舅就上门来了。

      聂恒刚回来的时候不来看看。建房子要花钱的时候也不来瞧瞧,偏偏等着收完税的时间赶来。

      “明儿上趟山看看吧,家里银钱不多了,我想着要不咱上县城做个小生意也成啊。”夫夫俩吃完饭坐在院儿里休息着呢,陈林觉着不能就这么等着把手里的钱都花光了再来考虑挣钱的事儿,正准备和聂恒说说怎么挣点钱呢,话音刚落外边儿就有人敲门。

      “谁啊?”陈林走到门口,手已经抬到门栓上了,以往都是象征性问一句就开门,结果外面的人没应声,收就收了回来,掉头回去。

      “恒哥,外边的人怎么不应声啊?”聂恒先去厢房拿了一截自己还没刨平整的木头才准备去开门。还没到呢,估计门外的人见一直不开门又敲了两声,“恒子,给舅舅开个门。”

      听到这两声聂恒的脸冷了下来,手里的木头不送反而被握得更紧,陈林在他身后双手捂了捂他抓着木头的手,“先开门吧,看看他有什么事儿。”

      “哎呦做什么呢这么久才开门?”门一打开就看到舅舅一脸谄媚,直接忽略了聂恒背后的陈林,“没什么,只是您不应声还当是什么歹人呢,这不,木头才刚放下。”

      陈林也不管他是不是假装看不见自个儿,替聂恒回了句话,“男人说话你这夫郎插什么嘴,还不去准备东西,我这一路过来晚饭还没吃呢。”

      张自权对着聂恒还是一脸讨好,对陈林可就不是,还自以为聂恒对这个当初为了敷衍自己随便娶的夫郎不会上心,这会儿兴许正烦着这悍夫郎呢,毕竟哪个男人不爱温香软玉不是。

      聂恒对于张自权的性格是了解的,陈林没动身反而抬头看他,他便摇了摇头,看着陈林得意着小脸儿回瞪张自权便不由得好笑。

      “舅舅怎么来了?我们这晚饭已经吃了,不知道您来也没有剩饭,要不你将就一晚。”聂恒揽了揽陈林的肩膀,看着张自权已经进了门也只好关上门,尽管自己不想这个人进到家里来,但到底也不好直接把人赶走。

      “这天也黑了,舅舅就在家里歇一晚,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这家里平日没什么客人来,这褥子是以前爹娘屋里备着的,没舍得用,还新着呢,舅舅别嫌弃。”

      这被褥确实是爹娘在世的时候准备的,不过并不是两人用的,当时家里客人多,特地给客房打的,陈林这么说不过是想膈应人而已。

      张自权被刚才聂恒的表现给迷惑了,现在还不清楚聂恒是对这夫郎上心了还是因为生自己的气才假模假式对这夫郎好,自然也不敢再惹他,毕竟还想着能从聂恒手里拿点儿粮食,最好是能拿到些银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