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12章 ...
-
开学典礼那天,和校长的致辞一样,秋高气爽,国旗飘扬,二百八十米的小操场上密密麻麻坐满了大概三十几个班。虽然大家都是摩肩接踵,但三个年级的队列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高一的学生,校服穿得最整齐,也听得最认真。他们像是初来乍到的选手,在经过中招考试后一整个暑假的休息,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
他们随着校领导以及各学生代表慷慨激昂的发言一起,时而点头,时而鼓掌。有时还没等主持人说完“下面,有请……”的固定句式,便有人先起掌,然后主持人后面要念的那个人名,就被淹没在了掌声之中。
中间高二方阵,活力则明显不及高一,但仍有学生跟个没事儿人似的说笑。
记得我上初中时开学典礼的学生代表只有一个,而这次胜阳有三个,一个年级一个,穿插于各个校领导的发言中。
不过人多点也好,结束了,高三也就正式开始了。
发言的基本都不认识,我一般先是眯着眼看看长相,然后便开始各种梦幻神游。而且我们这片高三区域差不多也都是我这样的,大家似乎都在抓紧最后的闲暇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直了直身子,心想这绝对是继课间操之后审视全年级的大好时机,然后,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为啥整个年级几乎没人穿校服啊!
这和旁边两个方阵形成鲜明的对比。
记得以前此类重大仪式不都是要求统一服装吗?可我怎么不记得杨雯青有交代过呢?
肯定没说过,不然大家怎么这么有默契!
不过也是,这还重要吗。
我撇撇嘴。然后,就在人群中看见了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她们穿着相似,皮肤都很白皙,长长的马尾高高扎起,在风中飘逸得与众不同。
她们就是八班的班花兼学霸,牟雪娇和王佱。
其实仔细看,两人还是长得不一样,虽然都是穿着以粉色色调为主的格子衬衫。
牟雪娇是大大的单眼皮,不笑的时候,眼神里透着股高贵和英气,笑起来却又成长长的凤眼,有一点可爱。她捂着嘴跟旁边的王佱说了句什么。
而王佱则是大眼睛双眼皮类型的,但绝对不是洋娃娃的那种。她朝牟雪娇点了点头,有种和年龄不符的知性美。
“看什么呢你?”慕小霖在我身后突然戳了戳。
我一个激灵,差点扑倒在前面离我只有半步之遥的韩其灼的身上。
“慕小霖,我跟你没完。”
我说完,又迅速缩成罗锅状。
“瞅情敌也不用这么隐蔽吧。”她仍不放过我。
什么情敌?
那,都是谣言!
因为其实早在韩其灼转来没多久,就传说荤素不进的牟雪娇终于“开戒”了。
她给韩其灼写了封“情书”,并委托王佱转交给蔚飞。而蔚飞,又将情书给了韩其灼的同桌闫玉露,最后再由闫玉露转给韩其灼。
我当时还问蔚飞:“你直接给他本人不就得了,给闫玉露,不就等于给了全年级吗?”
我这是瞎操什么心。
蔚飞则委屈的说:“我一男生给另一个男生信,同学们要是看见了,不觉得别扭啊。”
谢忱:“那你们可以相约厕所。”
我和蔚飞一起:“…….”
其实,最后信到底是什么内容,谁也不知道,所以是不是封情书,也就更不得而知了。
但我宁愿相信,那都是谣言!
轮到高三学生代表发言了。
刘野宣誓似的音量从开始就没掉下去过,它打破了我的沉思,我再次直了直身子,顿觉神清气爽。
选他发言纯属意外,但也不算太离谱。
“老师,最近忙着数学竞赛,没空写发言稿。”年级第一如是说。
“老——老师,我怯场,光写不念,行吗。”年级第二如是说。
总之换来换去地就换到刘野这了。还好没出年级前十。
不过这种各方面都不错又在同学中颇受欢迎的人,放到哪个角色里,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吧。
有时候选你,不代表你是最好的,而是代表,你是最适合的。
最后终于主席台上传来了“本次开学典礼圆满结束”的声音。
我们鼓掌,却又有点不舍,好像马上就要敲开地狱之门一样。
“好,那就请各班带回吧。”
随着校长一声令下,小操场开始由水泄不通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因为都是自觉先让高三年级撤离。
哼,我们这群不穿校服还被优待的人。
回班以后,杨雯青就开始组织班委及各科课代表到实验楼搬资料了。于是很快,教室从讲台到地面,逐渐堆积起一摞摞“小山”。
我开始心疼起这些“搬运工”,还有,在坐的每位同学。
原来将自己填满“花椒大料”再放进“考”箱,并不是闹着玩儿的。
从第一排开始,大家默默地传递手中的资料,像平时考试传卷子一样,并无喜悦之感,而是多了几分沉重。
“咱们胜阳,还真是有着迷一般的自信,年年如此。”慕小霖一边传一边摇头。
我顺着她的目光才注意到,原来每份资料都是一样的白色封皮,上面印着“胜阳一高高考全真模拟”、“胜阳一高高考专项练习”等黑色大字。
统一的白色打印纸有些透明,它们被几个脆弱的银色订书钉钉在一起,说真的,摞一块儿根本分不出哪本是哪本。
忽然就想起初三时,我们给花花绿绿的参考书包书皮的事了。
学习好的用什么参考书都能考好,所以他们一般不包书皮。再就是年级里那几个“天才”,他们也几乎不用什么参考书,光是背背公式,做做下面的习题,也能举一反三,轻轻松松考个好成绩。真正包书皮的是那些既没超凡智商又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以及指望再冲一冲,也许就能变成“黑马”冲进市一中的中等生,他们才会把分数寄托在参考书上面。
于是每到课间或自习,他们就捧着自己那本“秘”籍埋头苦练。
忽然就很想笑。
我开始在每本书的侧面写上科目和名字。
“同学们静一静。”杨雯青站在讲台上说,“这是咱们高三的学习资料,以后每天上课,各科老师会按照上面的内容带领大家复习。”
教室里开始弥漫起油墨味以及纸张间摩擦发出的清脆声响,杨雯青看着下面一群心不在焉的我们,一口气交了老底。
“其实呢,这是胜阳一高全体教师根据近几年高考出题方向和趋势总结出来的,里面不仅荟萃了历届考试的典型试题,还加进去了咱们学校几个有高考出题经验的特级教师精心编制的新题。这些题目更新颖,也更具挑战性。当然了,也包括像黄冈中学等一些名校在内的部分复习资料,而这些,可都是市面上买不到的!”
“老杨你就扯吧,哪个学校会把这东西给你。”慕小霖在旁边小声嘟囔着。
“不一个省,不存在多大竞争吧。”谢忱扭头。
“那北大清华还不是只有一个,总之内部资料这事儿,比较悬。”
慕小霖掀起透明的一页纸对着空气开始发呆,讲台上的杨雯青还在继续。
“大家不要觉得简陋啊,学校也是考虑到高三资料比较多,而这些又只在咱们内部使用,鉴于成本,纸质上可能差了点,所以请同学们理解。总之,这是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料,希望大家都引起重视!”
“我不管你们私底下还要买什么参考书,但是一定要在完成学校资料的前提下。”
有风吹过,薄薄的书页被匆匆掀起一个角,我深吸了一口气。
气温开始凉爽起来,但日照也开始缩短。秋天,真的来了。
夏天那样的炎热,恐怕是很难再看到了。
而我的高三生活,就在这个短暂的开学典礼之后正式开始了。
后来有人问我,你觉得那一年是什么颜色的?
我说,白花花的。
接下来就是模拟考试了。
这是胜阳的传统,完全按照高考的顺序和流程进行。其实也不代表什么,就是在首轮大复习开始之际,先来个摸底。
考试前的那天晚上我爸再三强调,千万别重蹈中考的覆辙,卷子一定要看清楚,选择题不要犹犹豫豫,不会做的就先选B,别写到最后才发现时间不够用,然后一慌就容易出岔子。
我妈说,你爸以前数学总考第一,听他的,准没错。
但我数学为什么这么弱?点儿还这么背?!
记得中考那时第二门也是数学,卷子是很长的那种,我们需要先折短,再做题。也不知是我折法有毛病还是前后时间分配得不合理,总之直到交卷,我都没发现自己漏了最后整整两页纸,还全都是十分儿八分儿的综合题!
记得当时我和同学对答案的时候还信心满满地说:“这次数学最后那几道,出得也太简单了吧!倒数第一题,答案是不是零?”
然后,我就听见自己的好心情碎了一地的声音。
因为最后一道,是个证明题!
就这样,后面几门均发挥失常。
考完最后一门那天我就说,哪儿也不去了,就在本校上高中,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并把自己闷在家里了两个月,以表决心。
但是后来,我是怎么被我爸说服来胜阳的,我早就忘了,只记得那时我答应的还挺快的。
我长大了,干嘛和前途较劲呢。
所以这次摸底,一发卷子我就整体翻了个遍,找准最后一道大题,先写了个“解”字(因为考试不能在卷子上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记号)才开始做前面的选择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我沙沙作响的卷子上,画了一圈又一圈。
画面里,我像是被调快了镜头,只剩下奋笔疾书这一个动作。
好像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重复这个动作。
它曾经被我们厌恶过,鄙视过,嗤笑过,也像躲瘟神似的逃避过。但是后来,很久很久以后的后来,我们才意识到:
那个曾经被我们重复到要吐的动作,其实是这所有里面最简单的。
两天后的一大早,杨雯青无比兴奋地抱着英语卷子走进教室,她站在讲桌旁说个没完,卷子都忘了放。
“这次大家考的不错啊!”
随后又舒缓了下激动的情绪,继续:“这次考试,韩其灼是咱们班第一,年级第三名,刘野是咱们班第二,年级第六名。所以刘野,要努力咯。”
最后一句老杨一反常态,加了个算是笑的表情,可配上那语气词,怎么看刘野,都有点尴尬啊。
再回想起第一堂课她对我似笑非笑的别扭样子,我只想说,杨老师,您还是板着脸比较讨喜。
可能是她确实不擅长开玩笑,也可能是我们早就适应了她的严肃。
“虽然我们和四班是并列次重点,但以前每次考试,咱们班总是比他们差一点儿。而这次,我们终于超过他们了!平均分比他们班高出了0.75分!而且和第一名的八班,也只差了3.25!总之,我对大家这次考试非常满意!”
前面的杨激动还在慷慨陈词,后面的韩其灼的位置,却空空如也。
这个人在为我们班的平均成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就消失了。
已经两天没有来了,他好像自从上周开学后,就有点不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