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假期第二天早上,爸妈突然拎着大包小包的来了。我还在梦周公,趴在床上揉着眼睛问:“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我爸说:“你妈说买了只鸡给你补补,这一开学就高三了。”
      他将一袋水果和一箱牛奶放在了桌子上,而我妈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围好了围裙。
      很快,不远处便传来了切菜的声音,那个在电话里被我爸回回都要强调一遍的不要进的厨房,此刻也逐渐有了烟火气。
      他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而我则在和被子摔了几个回合之后,战胜了它。
      我洗了个苹果坐在客厅里啃的不亦乐乎,一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
      很多很多年后柯阳问我,喻然,你觉得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我回答:“幸福就是晴朗的早晨,我妈从菜市场回来,买了我从前一天就馋得流口水的油条和热乎乎的白豆浆,然后,我爸在客厅看着早间新闻说,你妈啊,可真是为你操碎了心。”
      只要父母在,哪里都是家。

      吃饭的时候,我爸问我复习的怎么样了,开学就要模拟考试了。
      我支支吾吾了半天,蹦出一句:“这才过了一天。”
      当然说完就后悔了。因为分秒必争的高中,我也好意思。
      但我又不能说因为昨天和谁在一起了,干了什么,所以没看书。
      即使没干什么也不能说。
      反正就是不能说。
      于是我开始转移话题,夸我妈的厨艺又进步了,比学校食堂做的好吃多了。
      “你们知道吗,在学校吃饭,最忌讳碗里有什么?”
      “虫子呗。”我妈一直很配合。以前我爸总说她就是我的忠实听众。
      而我爸则笑着“哦”了一下。
      我妈:“你就知道让然然注意安全和好好学习,也不关心关心咱们女儿的生活,比如吃的好不好啊,和同学们相处的开不开心呀。”
      “不准确。”我摆摆手。
      “其实,是半条虫子。看到虫子那是家常便饭,我们都是挑出来继续,但要是半条,那就恶心了!”
      “哦对了,有个同学的妈妈下岗了,在家创业办了个小食堂,就在前面一号楼,吃的还挺营养的,一个月就一百。”
      我一口气汇报完了所有信息,总结起来就是营养卫生离家近,价格还实惠,以打消他们的顾虑。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学校伙食还是可以的,但不到一个月就吃腻了。老是那几样,再然后就觉得越来越难吃,本来还可以对虫子宽宏大量一点,可到最后有一点冷热咸淡不对的都不行。不过后来,我们都把它归结于学习压力太大所致。
      于是随着小区里这种家庭食堂越来越多,我也加入了拼餐的行列。
      那会儿一到中午,就有成群结队的学生从寝室里出来。想打包的,还会举个饭盒。
      他们三三两两地略过食堂,跨过操场,从后面的偏门走出,走进一个个炊烟四起的居民楼里。然后再在半小时后三三两两地出来,画面不可描述。
      总之,在那个学生还算规行矩步的年代,也算是小区一景。
      和租房子一样,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伙食费是自动包含在住宿里的,家长也不会和学校计较这个。
      高考当前,其他的都得靠边站,都说高中烧钱,比起各种参考书和补习班,这算什么呀。
      “吃完这个月,我准备再换一家。”我啃着鸡腿说。
      “就是就是,再换个更好的。”我爸点头。

      吃完饭,我爸在刷碗,我妈则准备给我换被罩和床单。
      我打开新买的数学参考书,开始回忆张老太的推导公式和简便算法。虽然离“下笔如行云流水”还差一截,但也能如小溪般涓涓细流。
      我用了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才做完一道八分的有关几何函数的综合题,却有一种想要拥抱数学老太的冲动。
      因为以前我做数学,特别是这种杂糅了各个陷阱的综合题,从来都没有独立完成过,都是和参考答案相勾结。每次刚写了个“解”字就忍不住翻后面,再一边嘟囔着“哦哦哦,原来是这样啊”,一边填满所有空白。
      这种“自杀”式的答题习惯,直接导致我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出来后都想和那无辜的参考答案同归于尽。
      像我这种数学没天赋的人其实是很吃亏的,因为就算是学文,也还是逃不过它的魔爪。
      而天才则不同,比如蔚飞,他从来就不看参考答案。当然除了被杨雯青“胁迫”外,他也基本不做什么参考书。
      “比起这玩意儿,我还是更相信自己。”
      有次他路过,看见我边翻后面边做题时,突然欠嗖嗖地来了句,还摆出了个S型,很是拽,“不过你要是非要看,道不如把它们都撕下来订成书,抄起来还方便。”
      我:“……”
      不知是不是出于数学不行书来凑的心理,我极其爱买参考书,但每部分做不了几页就开始不耐烦。不是觉得解析不详细,步骤省略看不懂,就是发现答案有错误,总之看不顺眼的地方十之八九。
      但答案有错也不是我瞎说的,是后来找老师求证后的结果,这在琳琅满目又良莠不齐的参考书里极为普遍。有时一不留神,还买了个盗版,这一度让我觉得我市的图书市场有待好好整顿一下。
      其实早在转学后的第二天,我爸就联系了教我们数学的老师的补习班,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张老太,我们也喜欢叫她数学老太。她五十多岁,原本是市一中的特级教师,退休后被胜阳一高挖来专门带毕业班,水平可见了得。
      她在我们年级一共教三个班,一个重点,是八班,一个次重点,就是我们一班,还有一个是普通班九班。业余又办了两个补习班。
      胜阳一高是支持老师们另外补课的,但和别的学校不同,要求必须以教本校学生为前提。所以张老太带的十二个学生,均来自于这三个班。
      肥水不流外人田。毕竟,老师们的绩效和我们的成绩是挂钩的。
      张老太平时讲课风格属于雷厉风行且声情并茂的那种,除了第一排的蔚飞总被她吵醒之外,我们班几个数学尖子都舍不得在她的课堂上补觉。
      但像我这种数学明显拖后腿的,也就主要听个声情并茂。
      记得好像从初中开始,总之自打普通话教学在各大校园推广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在课堂上感受过方言版的传道受业解惑也了。特别是我们这种哪个地方的学生都有的学校。
      所以第一次上她的课乍一听,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但也能理解,她年纪大了,习惯总是难改的。
      她平时一般都能保持在普通话赛道上尽量不跑偏,但讲到激动时,还是会有点拐。
      就比如当她问我们“所以这条辅助线应该连在哪儿”的时候,那种满怀期待的热情,就是她拐的动力。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踊跃发言且回答正确,这时,她就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慈祥的微笑,然后托一托已经等得快要掉下鼻梁的眼镜,最后再用一只红色的粉笔,慢慢地用虚线一点一点地连起来。那种慢,和她讲课时的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时她也会主动意识到自己说了方言,然后就马上改过来,并把进度再往回调整一点点,以照顾外地区的同学。
      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听懂,但这种对每个学生都负责的态度,还是让我们为之敬佩,并逐渐忽略掉了她那不太标准的发音。
      我记得谢忱曾经说过,咱们张老太啊对待大家的每一个回答,都像是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满满地全是期待和爱。
      我一圈一圈地抚摸着饱含张老太教学年轮的笔记,有一种秘籍在手,高考无忧的踏实。
      顺利做完一整套卷子,才开始对后面的答案。
      最后,我伸了个懒腰,才发现爸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打开手机一看,有条短信:“你妈做了你惦记的皮蛋瘦肉粥,晚上热热,热完别忘了关液化气。”
      不用看发件人就知道是我爸。
      果然,桌子上多了袋馒头。
      我打开不锈钢小锅闻了下。
      恩,真香啊!

      吃过晚饭,我决定下楼走走。在靠近小十字口的花池边,有个老爷爷坐在房檐下,面朝着南山的方向。
      其实我平日里总能看见他,但因为上学太过匆忙,就没跟他打招呼。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他和别的乘凉老人不同。
      这次走近一看,果然很不一样,因为他的脚边,是一瓶薄荷水
      “爷爷,您看什么呢?”我问。
      “看风景啊。”
      “什么风景啊?”
      老人眯起眼睛:“这个老区建了几十年了,这些小路啊,原来两边都是没有砌砖的。还有这些树,以前到了夏天,有一种叫掉死鬼的虫子,附近的居民都是绕道走呢!后来啊,随着这所学校升学率的提高,就有越来越多像你这样的孩子在这租房子,于是物业每年都要洒药。药性是一年比一年强。所以现在,都看不见这些小虫子了。”
      我没听明白:“这不是挺好的吗,我最怕虫子了。”
      “呵呵,你们这些孩子,各个都是温室里的花。”老人笑,“只可惜,什么东西都是存在的越久,离它消失的时间也就越近。老区总是要变的,这块儿地皮太好了,我想多看看它。”
      “可是不会太早拆,对吧?”我问。
      “应该是的,房子虽然旧了,可人住的久,那些小鬼啊不干净的东西就都不敢来。风水,我看这里最好。”
      我赶紧摆手说:“爷爷,那我先走了啊,再见。”
      我不信这些,老人们谈风水看手相,我常常是躲得远远的。

      最后一天下午,我合上物理习题,决定整理下书桌,迎接明天就正式到来的高三生活。
      我先是把所有课本和文具都装进书包里,才开始整理各种参考书和练习册。
      身为参考书的资深试用者,在经过多年摸索后,我已能在各种打着“名师题典”、“名校题库全解析”等旗号的书海里快速说出哪本参考书确实编的不错,而哪本,就只是徒有虚名,实则内容单一,例题和解题思路也毫无代表性。
      我用了大概半小时的时间整理,发现之前被我打入“冷宫”的居然有十几本,随手翻了翻又发现,有些甚至连一道题也没做过!但我并没有马上扔掉,而是将其都放到桌子一角,再把得我宠幸的摞在上面。
      最后,看着占领了半个桌子的“小城墙”,心里有种沉甸甸的满足感。
      我爸说的对:你买那么多,基本上是用来“镇山”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