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顾大议亲 ...
-
“侯爷,郎君,姑娘的话不无道理,咱们确实要早做防备。”
李亨的心思转了几转,斟酌着对书房里的主翁和郎君说道,看二人皆是一副赞同的样子,才继续。
“依老夫看,不如先稳住崔家,托柳家舅太太给崔家传信,就说咱家郎君愿意等那崔五娘。然后,尽快在北地给郎君寻上一门亲,女方门庭不必多显赫,但是最好能在士林中有一定影响的……”
镇北侯顾沣点了点头,思索后道:“像先生说的,这样的人家在北地不多啊……能挑出来的几家,蒋家唔他家老翰林虽然致仕了……”
“阿爹,你先等等……李先生,学生想还是干脆直接拒了崔家,取回来定亲的信物,再各自嫁娶的好。”顾言恒一时疑惑插了句话。
“崔太后的手段我可是领教过的,她若是不想让崔五娘嫁到北地来,大可直接阻止,何必大费周章呢?只怕她是想把自己的族侄女训练成耳目,或者干脆用你们的亲事把你牵制到洛阳去。”顾沣摆摆手,示意李先生继续。
李亨本是真定府人士,科考二十载无所结果,索性四处游历、做西席先生为幼子开蒙,恰逢先镇北侯赏识,他便作为幕僚跟了两代镇北侯。
“侯爷说的是,蒋家确实合适,但老夫认为更合适的是石家,石家与侯府本就有往来,而且族中有一人位在六部、两人在御史台,不如先托相熟人家的夫人前去试探?这侯府没有个正经夫人……”
顾言柏听了只想打瞌睡,索性给顾大郎使了个眼色,悄悄弓着身子一步一挪往外溜,他一脚刚刚踏出了书房的门槛,大气都没能喘上一口。
就听得身后“老三你干什么去了?”是阿爹。
他呼吸一滞,只好大大方方直起腰抬起头,道:“儿子内急,您和先生先聊着,我去去就回……”话没说完,他就头也不回的跑了。
顾大郎拦下了暴怒边缘的阿爹,直言:“三弟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不如由他去吧。”
书房众人继续商议着,顾言柏留在这也的确没什么作用。
而此时,他却一闪身躲进了留月斋外的草木从中。待几个说说笑笑的值夜婢子低声说笑着走了过去,他这才从花树下拾起石子,直直瞄准着绣楼二层顾元嘉的窗棂。
顾元嘉正和慧如玩闹作一团,哪里能留意到窗外的动静,倒是一向细致的芳如留心着动静,急忙走过去支开了窗子,果不其然,芳如只见三郎在草木从里招着手。
留月斋众人对于三郎君层出不穷的小手段早已经习以为常,之所以不从门口正大光明进来不过是为了避开唐嬷嬷。
“九娘,慧如,你们别闹了,三郎还在外面老地方等着呢,他都敲了几次窗了。”
顾元嘉穿好绣鞋,果然看见了夜色里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三阿兄,她无奈撇了撇嘴,谁知道他怎么来了呢?
她换了一身短打,支开了窗户,一手撑着窗棂,一手扶着窗外精致的雕花围栏,此时还不忘回头吩咐屋内忙碌的二人:“芳如姐姐,唐嬷嬷那就拜托你了,慧如姐姐你且在屋里闹腾片刻,我稍后就回,别叫……”
“啊……”她只觉身子一坠,失重感已叫她不自觉的惊呼出来。
谁能想到,她堂堂顾九娘最是习惯跳的窗户也会一时失手呢?想来她上蹿下跳的,二楼而已也摔不坏吧?三阿兄呢?快来接住她呀!完了,这次怕是要叫唐嬷嬷发现了……
短短一瞬,她的脑子乱七八糟的冒出许多的想法……
“嘉嘉……”
九娘清晰的感觉到一条有力的臂膀托起了她的腰,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她伸手抱住了少年并不结实的肩头,唔,有点儿硌手啊。
“嘉嘉,还不松开我吗?你阿兄过来了。”薄唇贴近她的耳边,音色低沉夹杂着沙哑,那一瞬间她有点儿分不清今夕是何年的错觉……
前世,他也是这样,耳鬓厮磨时最爱叫她嘉嘉,压着嗓子一声接着一声……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不知他从何处知道了她的闺名,旁人哪怕亲如兄长,最多唤一声九娘,偏只有他毫无礼教可言。
“九娘!”有人在她眼前晃了晃手。
“啊?”这是才反应过来的顾九姑娘。
“行了行了,你俩回去打好掩护啊,你们家姑娘没事儿。”顾言柏抬头看着绣楼上眼巴巴往下探头的芳如、慧如道。
“愣什么神?真吓到了?人家栓柱都走远了,改天再好好谢谢人家吧。”说着,顾三郎还看似担忧的揉了揉身边姑娘头上的揪儿。“走了,九娘,我带你去看个宝贝,柳家舅舅前些日子给我送了一把好剑……”
顾元嘉也顾不上愣神儿了,强忍着笑意不敢大笑出声,跟着三阿兄走了,只是忍得辛苦,那单薄的身子一抖一抖的,不知道还会以为她哭的有多可怜的样子……
早就已经“走远”的栓柱却知道,她定然又是在笑,他甚至能想到她舒爽的笑声还有张牙舞爪的小脸蛋该是什么样的。
他回想着怀中那盈盈一握的纤细腰肢,嘉嘉应该是认出他来了吧。也许,他真的应该早点去求师父给他改个叫作“殷少川”的名字了。
殷少川。
想到那人顾元嘉猛的别过脸去,就像是他温热的鼻息还落在她的鬓边,耳根子通红的一片……
距离那日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她也再没有见到殷少川了,倒是每晚窗边都会出现些小玩意儿,从香囊、帕子到点心零嘴,能送的怕是都叫他给送遍了。
因此,她十分确定,殷少川带着前世而来的故人。
顾九娘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冤家!
前世,她和殷少川有一段过往,那是她入京为质的时候。就像俗套的话本子,他只是个受伤的游侠儿,她一个少艾的官家小姐,那半年的时间二人日日作伴,自然情愫暗生。只可惜他不告而别,随后北境起兵她也被少帝压入天牢为质。再度重逢,他已经是三阿兄麾下的少年将军,那陌不相识的样子呵!她也权当做一别两宽,听从父皇的安排挑选驸马……
“九娘,石家二姑娘来了,说是来与您讨绣花样子……”唐嬷嬷掀帘进来,笑盈盈的道。
这一下子,把她从回忆拉回来了现实。
近来石家与侯府的来往越发的密切,想来是自己的话起到一点儿作用,爹爹选定了石家的二姑娘。
“快把石姐姐请进来,芳如去倒杯茶来,慧如去小厨房看看有什么瓜果点心的……”
“九妹妹,快别忙了,你别嫌我来的勤,这侯府上下一众的姑娘我还是与你投缘……”石家二娘进来便亲昵的握了她的手。
“石姐姐,只要不厌烦我这没规矩就只管来,我家的姐妹们都有各自姨娘拘着”说着,九娘眨巴眨巴眼“唯独我这,怕是只能请未来的大嫂帮我立立规矩了……”
“好你个顾九娘,你还敢打趣我?看我以后不叫你站规矩的!”石二娘红着脸,却是显然对她的打趣都有了防备,连这种站规矩的话都说出来了。
石家二娘性情爽朗、善于交际,阖府的郎君姑娘见过她没有不说好的,听说她在家就帮着母亲打点府里的账目琐事,想来是个能掌家的。
最重要的是,八月中秋两府之间走礼的时候她还与阿兄交谈了片刻,九娘自己试探了顾大郎,看着也是对石氏也是很满意的样子。
顾元嘉看着对面佳人精致打点的眉眼,笑着问:“好姐姐,在我的留月斋没有外人,我悄悄地问,你悄悄的告诉我,你与我阿兄婚期订在了什么时候?可过了小定?伯母怎么不把你拦在府里绣嫁妆啊?”
“这些话都是听谁说来的?”石二娘似羞似恼,借着端起杯子来喝茶稍作掩饰,好一会儿才呐呐道“我阿娘说女儿家要矜持,准备多留我些日子,交换了庚帖打算把婚期订在明年春日里……”
“明年?”九娘听清楚了却险些蹦起来,明年春天太晚了,怕是……
“九妹妹?明年春天怎么了?”石二娘疑惑。
“没什么啊,有句老话儿说得好:娶个媳妇好过年啊,我阿兄可会急着成亲呢哈哈哈……”
“呿,你这个小碎嘴子……”
石二娘并没有多想,只觉得和镇北侯府的亲事很好,头一桩就是没有正经婆母,成亲后全由自己当家,原本,她还有些担心,毕竟侯府这位嫡小姐顽劣的名声在外,但二人相交一月有余,看来不过是她身边没有长辈管教,人并不难相处。最最重要的一点,是顾家大郎,那个风光霁月的男子。
顾元嘉看着少女怀春的石家二姑娘,唔,这个嫂嫂跑不了了,可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让他们尽早成亲,迟则生变。
好吧,讨好阿爹和兄长们的目标可以暂时先往后放一放,当前的要务可是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