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宋家国 ...

  •   天有点阴,好像是要下雨了,村口的一个大院子里,一个男人正在挥舞着铁锹搅拌着种子和肥料。这个活很是需要力气,他麻杆一样瘦弱的身子有点经受不住,他咳嗽了两声,休息了片刻,缓过来了又马上投入劳动,这个工作公分高,本来不是他的,但是他去生产队求来了,做不好马上就换人。
      生产队长南上进溜达进来,看到宋家国有点虚浮的脚步,皱了皱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家国,累了就休息会。”
      宋家国咧嘴笑了笑:“不用,不敢耽误生产。”
      生产队长看着他这幅样子,又想起了他家那个成天妖妖娆娆不省事的媳妇儿:“你也管管你家那个,成天就去县城晃荡着起劲儿,不上工也不管孩子,你看谁家媳妇儿像她那样。”
      宋家国抹了把汗;“劳队长关心了,我家那口子笨,把生产队的活都搞乱了,再说她嫁给我也是糟践了,我养着她就养着她吧。”
      旁边的一个收拾果子的婶子憋不住了:“我说家国,你别听那婆娘瞎咧咧,人都说嫁鸡随鸡,明媒正娶的媳妇儿,哪有不干活的。你家小妹也是,摊上这么个嫂子,娘家婆家两头跑,还落两头埋怨。”这婶子家在小妹宋惜之婆家对面。
      旁边她儿媳妇也附和:“就是,哪有那么养孩子的,成天就是在屋里给她端茶倒水,连识字也不让。”她儿子就在罗家沟上学,去年还拿了一根铅笔说是奖励呢。
      “家国叔!”宋家国还没圆话,隔壁家二毛子就跑过来,“家国叔,你家媳妇儿带了一堆干部回来,要跟你离婚呢。”
      离婚?宋家国脑子“嗡”地一声,差点站不住,为什么,他有点恍惚,眼前浮现着他这小三十年。
      宋家祖上是御厨,不知道从哪一代,因为避祸,就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这个小村子避祸,先祖能干,在县上有自己的酒楼,攒下来不少的家财。直到他爷爷这一代。
      他爷爷叫宋儒,娶妻王氏,生下独子宋正齐,也就是宋家国的爹。宋正齐是一个很混的人,天天出去招猫逗狗,宋儒并不重视,只当是小孩子心性,长大娶妻就好了。所以就在1930年给宋正齐娶了隔壁村财主的千金邵春月。次年。也就是1931年,宋家大小姐宋惜云出生,宋正齐暴露本性,又开始在县里浪荡,宋儒大怒,决定给他娶一房姨娘,把他在家里拘两年。谁知道宋正齐迁怒于正妻邵春月,夜夜宿在大姨娘张氏房里,两年期满,张氏生下了二小姐宋惜雨。宋正齐仿佛出笼的鸟,一个月也不回家一次。直到1939年,奶奶王氏病危,拉着他的手就哀求他,请他给宋家留下一个嫡孙,宋正齐看似悔改,可回头就跟宋儒提条件说要在纳一房姨娘。宋儒无法只得答应。1940年,宋家国呱呱坠地,小姨娘孟氏进门,邵春月在月子里知道这个消息,再加上听说这孟氏是窑子出身,气的直叫,第二年就病死了。
      却说这孟氏,气死了正头娘子,实在是把宋儒气的要疯,当即就要把她赶出去,谁知道,孟氏娇娇的说,已经怀了宋家的骨肉。宋正齐大喜过望,带她出入各种场合。孟氏也实在是贪得无厌,联合着外边的人做套子,把宋家的家产套取大半。宋正齐火气上头,当场吐血身亡。孟氏还想做戏,宋儒一碗催产药下去,就生下来一个不足月的女婴,起名宋惜之,孟氏裹了草席,半死不活地扔出去,当晚就断气了。
      宋儒深觉对不起大孙子宋家国,把家产换成金条带回南坡村,买了一些田地,请人耕种,自己则是在家里教宋家国祖上的手艺。宋家国三岁就开始切土豆到了八九岁,已经可以做些简单的菜了。1948年,大姐和二姐先后出门子,都嫁到了县上,一个是买粮的李家,一个是打铁的王家。
      1949年,解放了,宋家被评为富农,家产全被充公,爷爷把一小箱子金条藏到炕洞里逃过一劫。后来宋儒拿着金条去镇上找人,把自己安排进了食堂,带着宋家国在食堂学艺,这样干了五六年,上面一个领导要把儿子安排进食堂,就把老迈的宋儒赶走了,宋儒带着宋家国回了南坡村,接回了养在邻家居家的宋惜之,宋惜之有些怯懦,又加上在邻居那里听说了之前的事,跟谁说话都赔着三分小心。宋儒长叹一声,当年冬天就撒手人寰。
      三年后,1960年,出了孝的宋家国拿着金条,按着爷爷的遗嘱求了媒婆,娶了杨家庄的杨梅回家。
      杨梅这个人,是个美人,长相姣好,说话悦耳。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堆,僧多粥少,杨梅读完小学那一年,他妈就把她叫到一边,跟她说,要是她不去上学了,把钱给哥哥弟弟上学找工作,以后就给她说一个干部家的孩子,穿四个口袋衣服的。杨梅喜欢上学,因为上学可以不用干活。可是她更喜欢嫁给干部子弟,因为那样一辈子就不用干活了。她点了头,一路长到十八岁,她每天都告诉自己,自己以后会嫁给一个四口袋的干部,吃商品粮,不干活。她甚至都给自己物色好了几个结婚对象,只等他妈问她。
      谁知道,等到结婚的时候,她却要嫁给一个偏远小村的富农。就因为那一根金条的聘礼,她哥哥的房子和弟弟的工作都有着落了。她哭,她闹,她妈只得故技重施,告诉她,这家人的成分不好,以后就是她当家作主的日子,还有那个小姑子,性子好拿捏,以后就是他的贴身丫鬟,真是神仙日子。
      杨梅听了,从嫁过去到如今,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宣传阶级论,把三个孩子和小姑子支使地团团转,还为了多五块钱把小姑子许给了一个瘸子,婚后还让小姑子从婆家回来给她帮忙。
      杨梅对宋家国也不好,在家上工,杨梅就骂他软饭挣不到工分,去公社帮忙骂他没本事混不成工人,做一顿好吃的杨梅边吃边骂他围着锅台转没出息。宋家国有时候要回两句嘴,杨梅马上收拾包袱要回娘家,宋家国也就越来越包子了。
      近几年,杨梅老是搭车到公社去,拿着宋家国在公社帮忙时赚的补贴,换头绳和高价布料,还有不要票的零嘴,吃的满嘴油。
      日子本就该这么勉勉强强的过下去,可是杨梅在镇上闲逛的时候碰上了同村的张板凳,不,现在应该叫张爱国,他在运动中站队成功,成了公社一个不大不小的干事。张爱国之前追求过他,现在更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杨梅,也被这四个口袋迷了眼,没两句话就跟他滚到了一起。
      这两个人计划着长相厮守,但是中间还有一个宋家国,于是这两个人就想出来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杨梅上访,张爱国带着人去南坡村当面跟他离婚。
      宋家国被乡亲们簇拥着,到了家门口,正赶上杨梅挎着两个大包裹,手里捏着一沓子钱往出走,宋家国怒气上头:“杨梅!你要去哪!”
      杨梅顿时有些心虚,但还是摆出一副讲道理的样子:“宋家国同志,我们两个的婚姻是包办婚姻,是没有爱情的,是错误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改正这个错误”
      宋家国大吼一声:“放屁,你使唤我,骂我的时候怎么不说是错误,你把我小妹从婆家叫回来当丫鬟的时候怎么不说是错误,你拿着我的血汗钱出去挥霍的时候怎么不说是错误。”
      这边张爱国眼看着杨梅落了下风,赶紧上前,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宋同志,这位杨梅同志的上访是我受理的,这上访中的东西都已经查实,所以我才来”
      “查实个屁!”宋家国认出了这个人模狗样的张板凳,“你就是她的奸夫对不对。”说着就要上手厮打,这张爱国可不是省油的灯,两招就把他打趴下了,事后才惊觉不对,干部打群众,撕吧起来可是一笔烂账,拉着杨梅就要走。
      这时候支书从门口进来了,五十岁的老头,中气十足的大喝一声:“杨梅,你要拿着你男人的卖命钱跟谁过日子去啊。”
      杨梅一哆嗦,手下意识地往后缩,众人一看就是一顿鄙夷。倒是张爱国反应快,拿出一百块钱;“是杨梅同志短见了,光想着一个女人在外面不容易,想多带点钱出来傍身。这里有一百块钱,当是我这个干部代表社会给宋同志的补偿,毕竟他们的悲剧是这个封闭的社会造成的,我们干部”
      “省省吧。”老支书不耐烦极了,抽着那一百块钱,“你这同志真奇怪,又不是杨梅什么人,给什么赎身钱啊。”挥手支使着儿孙把宋家国扶到炕上,并把打猪草的宋家三兄妹叫回来。
      老支书晃晃悠悠地坐在炕上,对宋家国说:“你看你,我早说了要好好教着你媳妇点,别让她老是压在你头上,人心容易飘啊。”转头又对着张爱国,“这位同志,以后就得麻烦你教教这媳妇,什么叫嫁鸡随鸡,让她心收手,啊。”说的三个人满脸通红,一时静默。
      老支书点了一锅烟,慢慢抽着:“按说这婚离的没什么争议,只有一点,这三个孩子,锅儿,碗儿,勺儿。都是好孩子,你们小两口商量吧,以后这孩子谁养。”
      宋家国开口:“按说是这孩子还小,跟妈亲”
      杨梅瞅了宋家国一眼,看他好像是不太想要孩子,顿时急了:“这三个孩子又不是我杨家的,当然是他养。我一个单身弱女子,养三个孩子,养一个都是问题。”
      “当”一声,是镰刀碰石头的声音,众人往门口看,三个瘦瘦小小的孩子,最大的脸上都是愤怒,两个小一些的眼眶通红,下一秒都要哭出来。
      “杨梅!”宋家国拍案而起,“你还是不是个当妈的。”
      杨梅也不甘示弱:“怎么着,这三个小兔崽子,我还真不稀罕要。”
      老支书烟袋锅子一嗑,看不出表情:“杨梅,你的意思是,以后连孩子都不要了。”
      杨梅顿时有些骑虎难下,还是嘴硬:“不要了,生不要他们养,死不要他们埋,我才不要这些富农子弟的孝顺。”
      “记住你说的话。”老支书站起来抖抖衣服,“今个就去镇上把离婚证打了,以后,这三个孩子的亲妈,就当她死了。乡亲们都做个见证。”

      打完离婚证回来,已经是快要睡觉的点了,宋家国蜷缩在炕上,和三个孩子挤成一团,掩面发出绝望的呜咽声。
      雷轰隆一声,这憋了许久的雨终于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